1.邻里单位
(1)提出理论。
1929年美国社会学家克莱伦斯·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见图9-1)。
(2)六条原则。
1)邻里单位周边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以保持内部的安全和安静。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是5 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3 000~4 000人。
4)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与其他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中。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约合65公顷),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公里)。
6)邻里单位内小学周边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3)实践。
1933年C.斯坦和H.莱特完成了美国新泽西州雷德邦规划方案。
图9-1 佩里的邻里单位示意图
1—邻里中心;2—商业和公寓;3—商店或教堂;4—绿地(占10%的用地);5—大街;6—半径1/4英里。
历年真题
1.下列不属于邻里单位原则的是( )。[2020-72]
A.邻里单位内部道路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
B.内部车辆可达
C.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是5 000人左右
D.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
【答案】 B
【解析】 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以保持内部的安全和安静。
2.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用地规模约为65hm2,主要目的是( )。[2018-69]
A.为了降低建筑密度,保证良好的居住环境
B.为了社区更加多样化
C.为了保证上小学不穿越城市道路
D.可以形成规模适宜的社区
【答案】 C
【解析】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
3.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7-72]
A.外部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
B.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C.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并与其他机构的服务设施一起布置
D.邻里单位占地约25hm2
【答案】 D(www.xing528.com)
【解析】 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约合65公顷)。
4.邻里单位理论提出人口规模建议值的主要原因是( )。[2012-71]
A.为了降低居住密度,保证良好的居住环境
B.为了适应城市管理的要求
C.为了保证良好的居民交往
D.为了适应配套设施规模
【答案】 D
【解析】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与其他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中。由此可知,人口规模的建议值是依据配套设施规模来确定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1-73]
A.邻里单位是市场经济的居住模式
B.居住小区是计划经济的居住模式
C.若干居住街坊可以构成居住小区
D.邻里单位是在居住小区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
【答案】 C
【解析】 居住区按照街坊、小区等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若干街坊可以构成居住小区。
2.居住小区
(1)提出理论。
伦敦警察Tripp为解决伦敦交通拥挤问题而提出“划区”的理论,即在城市中开辟城市干路用以疏通交通,并把城市划分为大街坊的做法。
(2)规划原则。
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居住区规划原则,与邻里单位十分相似,只是在住宅的布局上更强调周边式布置。
(3)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
1)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路所穿越的完整地段。
2)小区内有一套完善的居民日常使用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绿地、道路等。
3)小区规模与配套设施相对应,一般以小学的最小规模对应的小区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作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
(4)实践。
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建设的北京百万庄居住区就属于周边式布置。但由于存在日照通风死角、过于形式化、不利于利用地形等问题,在此后的居住区规划中没有继续采用。
3.居住综合体、居住综合区
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
居住综合区是指居住和工作布置在一起的一种居住区组织形式,可以由住宅与商业、文化、办公以及无污染工业等相结合。
历年真题
我国早期小区的周边式布置没有继续采用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2018-72]、[2012-98]
A.存在日照通风死角 B.受交通噪声影响的沿街住宅数量较多
C.难以解决停车问题 D.难以适应地形变化
【答案】 C
【解析】 周边式布置由于存在部分建筑朝向难协调、东西向住宅的日照条件不佳、日照通风死角、过于形式化、对高差较大的地形较难适应、土方量大、卫生视线相互干扰、沿街噪声影响的住宅较多等缺点,在此后的居住区规划中没有继续采用。早期我国人均机动车拥有量停车不高,另外如果小区开发强度不高,也不会存在停车难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