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规划成果建议分析及审批流程

规划成果建议分析及审批流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规划成果图为必备图件,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2)规划方案由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组织专家论证、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与合规性审查后,报省级人民政府审议。3)规划成果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规划经批准后,应向社会公告。

规划成果建议分析及审批流程

1.成果构成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集、规划说明、专题研究报告及其他材料。

2.规划文本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文本一般包含以下内容:①现状分析与风险识别;②规划目标和战略;③区域协调联动;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⑤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⑥国土空间基础支撑体系;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⑧规划管控引导;⑨规划实施保障;⑩规划附表。

3.规划图集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图集包括规划成果图、基础分析图、评价分析图。

(1)规划成果图。

规划成果图为必备图件,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增设。包括:①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②主体功能分区图;③生态空间布局规划图;④农业空间布局规划图;⑤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图;⑥城镇体系规划图;⑦重要产业集群布局规划图;⑧重点基础设施规划图;⑨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图;⑩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海岸带保护利用规划图(沿海省份);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图;重点区域(流域)规划图。

(2)基础分析图。

基础分析图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性绘制,包括:①区位图;②地形地貌图;③行政区划图;④土地利用现状图;⑤海域、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图;⑥矿产资源分布图;⑦自然保护地现状图;⑧城镇体系现状图;⑨历史文化保护现状图;⑩综合交通现状图;地质水文、灾害、海洋环境质量等其他现状图。

(3)评价分析图。

评价分析图可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性绘制,包括:①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评价图;②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评价图;③城镇建设适宜性等级评价图。

4.规划说明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说明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规划编制基础。包括编制背景、依据、工作过程、数据采用等。

(2)规划目标定位。包括规划定位和发展战略的确定依据,规划目标确定和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规划指标测算等。

(3)主体功能区划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依据和分级分类管控的思路。

(4)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国土空间格局的确定依据、思路与方法。

(5)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提出资源保护目标的确定依据、测算思路,阐述空间分布情况和管控要求。(www.xing528.com)

(6)基础支撑体系。说明各项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和管控要求,阐述省级综合防灾减灾项目的确定思路。

(7)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各类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重点工程制定的依据。

(8)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双评价成果,预测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9)规划协调衔接。分析与相关规划的目标定位、空间格局、主要任务的衔接情况,规划方案比选与论证情况,规划传导的有关情况说明等。

(10)其他。公众参与情况、专家论证意见、部门和地方意见采纳情况等其他规划需要具体说明的重要问题。

5.专题研究报告

根据设置的重大专题,形成相应专题研究报告。

6.其他资料

包括规划编制过程中形成的工作报告、基础资料、会议纪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部门意见、专家论证意见、公众参与记录等。

7.电子数据

包括各类文字报告、图件及各类栅格和矢量数据。主要涉及三种类型的数据:一是由自然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构成的基础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二是在规划编制中搜集的其他相关规划的数据;三是通过对基础数据和相关规划数据分析评价、加工计算形成的规划数据。

8.成果报批和公告

(1)成果报批。

1)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对规划方案征求公众意见。

2)规划方案由规划编制工作小组组织专家论证、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与合规性审查后,报省级人民政府审议。

3)规划成果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报国务院审批。

(2)规划公告。

规划经批准后,应向社会公告。涉及向社会公开的图件,应符合国家地图管理有关规定并依法履行地图审核程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