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从《城乡规划原理》中获得的成果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从《城乡规划原理》中获得的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与城市化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3)现代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主要从以下几个理论来理解。3)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基础理论。①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②经济学基础理论提出,在组成城市经济的种种要素中,城市的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从《城乡规划原理》中获得的成果

1.城市发展理论

(1)城市化理论。

1)概念。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与城市化的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城市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但也应该看到,“城市化不是一个过程,而是许多过程;不考虑社会其余部分的趋向就不可能设计出成功的城市系统。不发达国家如果不解决他们的乡村问题,其城市问题也就不能够得到解决”。

2)城市化的两个前提。①从城市兴起和成长的过程来看,其前提条件在于城市所在区域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中,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一前提。W.S.沃伊廷斯基认为,一个国家城市化的界限,一般由该国家的农业生产力所决定,或是由该国通过交通政治和军事力量从国外获得粮食的能力所决定。W.B.门罗则认为,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农业生产力扩大而产生粮食剩余。也就是说,只有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在经济上才成为可能。②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的兴起和成长,只有当农村同时提供了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时,城市现象才能发生。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还受制于其他的条件,如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生活居住的可能、城乡预期收入的差异等。

3)现代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了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发展,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比较成本利益、生产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追求,使得大量的生产集中在城市之中,在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由于城乡之间存在着预期收入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人口向城市集中。而随着人口的不断集中,城市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张。随着生产和消费的不断扩张和分化,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4)代表人物及观点。

K.戴维斯通过对世界人口城市化历史的研究,提出各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都可以用趋缓的“S”形曲线来描述,同时他也证明了后发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要更为迅猛。他说:“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越晚,它的城市化就越快。从1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0%转变成30%,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共用了79年时间,在美国是66年,德国是48年,日本是36年,澳大利亚是26年。”

诺瑟姆通过对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研究,提出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为初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②第二阶段为中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30%,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50%进而上升到70%左右。③第三阶段为后期阶段,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这一阶段也称为城市化稳定阶段。

(2)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

主要从以下几个理论来理解。

1)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①城市是区域环境中的一个核心。无论将城市看作是一个地理空间、一个经济空间,还是一个社会空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与区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进行的,是整个地域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定地域环境的中心。因此,有关城市发展的原因就需要从城市和区域的相互作用中去寻找。②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城市的中心作用强,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向上发展;区域社会经济水平高,则促使中心城市更加繁荣。

2)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①城市对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的作用是既不平衡也不同时进行的,一般来说,城市作为增长极与其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②极化效应是指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增长极的上升运动。在城市成长的最初阶段,极化效应会占主导地位,但当增长极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极化效应会相对或者绝对减弱,扩散效应会相对或绝对增强。最后,扩散效应就替代极化效应而成为主导作用过程。与此同时,由扩散效应所带动,城市的极化效应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得到提升。③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增长极。根据佩鲁的观点,增长极是否存在取决于有无发动型工业。所谓发动型工业就是能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业部门,一组发动型工业聚集在地理空间上的某一地区,则该地区就可以通过极化和扩散过程形成增长极,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和快速的经济发展。

3)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基础理论。①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城市的经济活动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任何有关城市经济在质和量上的增加都必然导致城市整体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城市发展的指标是由经济发展来衡量的。②经济学基础理论提出,在组成城市经济的种种要素中,城市的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只有基础产业得到了发展,城市经济的整体才能得到发展。根据该理论,基础产业是指那些产品主要销往城市之外地区的产业部门。由于基础产业把城市内生产的产品输送到其他地区,同时也把其他地区的产品及财富带到本城市之中,使其能够进行进一步的扩大再生产,在基础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产生的乘数效应,促进了辅助性行业和地方服务部门的发展,并且由此创造新的工作机会与改善就业者的生活水平,进而带动当地经济整体性的发展。③经济学基础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非基本经济部类),另一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基本经济部类)。此处所说的基础产业就是基本经济部类,是指那些产品主要销往城市之外地区的产业部门。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4)城市发展的社会学理论。①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更是一个社会人文系统,因此城市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发展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城市发展的总体水平,但并不一定就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而社会文化的发展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能与潜力,同时,这些发展更加关系到城市居民乃至一个国家公民的实际生活的状况。②人文生态学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类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人类为了谋求生存空间而从事的竞争就如同生物界在自然环境中的竞争,相互竞争导致了为追求生产效率而促进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同时又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依赖,相互依赖则既强化了社会分工又使社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这样的基础上促使人类在空间上集中,形成大小不等的社区——城市。互相依赖和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同样也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①城市在经济增长、社会因素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由于城市中各类物质设施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得到发展。②古滕伯格揭示了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当城市发展时,克服距离的结构性调整往往采用建立新的中心和改进交通系统这两种方法,这两者通常同时发生。城市规模的扩大,改变了住地、工作和其他各项活动中心的相互关系,人口流动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改变了这些地区的可达性条件,如果可达性得到改善,该地区的居民就会寻求在社会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未能得到改善,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就有可能出现恶化。③B.L.梅耶提出的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认为,城市是一个由人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而交通及通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城市的发展主要起源于城市为人们提供面对面交往或交易的机会,但后来,一方面,由于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渐渐地使面对面交往的需要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交通系统普遍产生拥挤的现象,使通过交通系统进行相互作用的机会受到限制,因此,城市居民逐渐地以通讯来替代交通以达到相互作用的目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城市的主要聚集效益在于使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以及便利居民的互相交往。很显然,城市发展时,通常显示出其通讯率或信息交换率也得到提高,反之亦然。

6)城市发展的规模经济理论。

该理论认为某些生产活动(主要指工业生产活动)具有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特点。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内部的生产组织可以趋于合理化,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城市也有类似的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成本会降低。

7)城市发展的集聚经济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相互靠近可以提高效益。这里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称为地方化经济,是指同一行业的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可以带来技术和信息交流的便利,可以共享同一个劳动市场,可以吸引与之配套或为之服务的相关产业围绕其发展,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另一种称为城市化经济,是指不同行业的企业或经济单位在空间上集中,可以共同分担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共享文化教育设施,可以从多样化的劳动市场中获得所需的不同技能的劳动力,从而提高效益。

8)城市发展的梯度发展理论。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生产分布上必然会产生两种趋势,即生产向某些地区集中的极化趋势和生产向广大地区分散的扩展趋势;前者受极化效应支配,后者受扩展效应支配。根据这一原理,处在高梯度的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在于预防经济结构老化,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创造新产品,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的地区,首先应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或外溢出来的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并尽量争取外援,从最低的发展梯度向上攀登,在梯度转移的过程中,发达地区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不发达地区进入发达地区,从而一个梯度一个梯度地进位,具有累进效应。

历年真题

1.下列关于城市发展原因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2020-84]

A.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 B.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C.城市发展的社会学理论 D.城市发展的交通通讯理论

E.城市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答案】 ABCD

【解析】 通过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及交通通讯理论来解释城市发展原因。F.佩罗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属于城市发展原理解释理论中的城市发展区域理论的一种支撑理论。

2.下列关于城市发展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2017-7]

A.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B.城市中心作用强大,有助于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C.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城市中心效应的发挥

D.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互相合作,有助于提高城市群的竞争能力

【答案】 C

【解析】 由于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居民逐渐地以通信来替代交通以达到相互作用的目的。城市的主要聚集效益在于使居民可以接近信息交换中心以及便利居民的互相交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不利于城市中心区效应的发挥。

3.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4-83]

A.规模经济理论认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成本会上升

B.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基本经济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C.增长极核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首先集中在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城市

D.集聚经济理论认为,城市不同产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使城市的集聚效应得以发挥

E.梯度发展理论认为,产业的梯度扩散将产生累进效应

【答案】 BCDE

【解析】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成本会降低。

(3)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趋势,即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相对而言,城市分散发展更得到理论研究的重视,因此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陈述,而关于城市集中发展的理论研究则主要出于对现象的解释方面。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实际上是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不断深化和运用。即通过建立小城市来分散向大城市的集中,主要包括了卫星城理论、新城理论(见表2-3)、有机疏散理论(见表2-4)和广亩城理论(见表2-5)等。新城理论是从卫星城理论发展而来。

表2-3 卫星城理论和新城理论

续表2-3

图2-14 恩温提出的卫星城理论图解

图2-15 大伦敦规划

表2-4 有机疏散理论

表2-5 广亩城理论

续表2-5

图2-16 广亩城设想平面图

历年真题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不包括( )。[2019-11]

A.卫星城理论 B.新城理论

C.大都市带理论 D.广亩城理论

【答案】 C

【解析】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是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不断深化和运用,主要理论包括卫星城理论、新城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和广亩城理论等。

2.下列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7-5]

A.在中心城市外围建设一系列的小镇,将中心城市的人口疏解到这些小镇中

B.中心城市进行结构性的重组,形成若干个小镇,彼此间以绿地进行隔离

C.中心城市之外的小镇应当强化与中心城市的有机联系,并承担中心城市的某方面职能

D.整个城市地区应当保持低密度,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应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答案】 B

【解析】 城市有机疏散的最显著特点,是原先密集的城区,将分裂成一个一个的集镇,它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沙里宁认为“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和“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两种组织方式,是使原先密集城市得以从事必要的和健康的疏散所必须采用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

3.下列关于英国第三代新城建设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3-6]

A.新城通常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

B.新城应当使就业与居住相对平衡

C.新城应当承担中心城市的某项职能

D.新城通常是按照规划在乡村地区开始建设起来的

【答案】 D

【解析】 从20世纪40年代中叶开始,人们将这类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建城市统称为“新城”,一般已不再使用“卫星城”的名称。新城的概念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的截流作用。D选项中“在乡村地区开始建设起来的”不准确。

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这是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在聚集效应的推动下,城市不断地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服务业需要有更为集聚的城市人口的支持,这也是大城市服务业发达的原因。集聚效应推动城市发展。

卡利诺于1979年和1982年通过区分“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来研究导致城市不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城市化经济就是当城市地区的总产出增加时,不同类型生产厂家的生产成本下降,这就意味着,城市化经济源自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而不只是某一行业的规模,城市化经济为整个城市的生产厂家获得利润而不只是特定行业的生产厂家。

地方化经济就是当整个工业的全部产出增加时,这一工业中的某一生产过程的生产成本下降。要实现地方化经济就要求这个生产厂与同类厂布置在一起,由于生产厂的集中而降低生产成本。这种经济性来源于三个方面:生产所需的中间投入的规模经济性,劳动力市场的经济性,交通运输的经济性。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企业本身规模的增加而导致本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卡利诺研究发现,对于产业聚集的影响而言,内部规模经济并不起作用,它只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有影响,因此只有从外部规模经济上去寻找解释聚集效益的原因。在两类外部规模经济中,他发现,作为引导城市集中的要素而论,地方化经济不及城市化经济来得重要,多种产业类型的集中和城市的集中发展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与城市的整体经济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对于工业的整体而言,城市的规模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具有经济性。当然,聚集就产出而言是经济的,而就成本而言也可能是不经济的,这类不经济主要表现在地价或建筑面积租金的昂贵和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以及环境质量的下降等。根据卡利诺的研究,城市人口少于330万时,聚集经济超过不经济,当人口超过330万时,则聚集不经济超过经济性。当然,这项研究是针对制造业而进行的,而且是一般情况下的。很显然,各类产业都可以找到不同的聚集经济和不经济之间的关系,服务业需要有更为聚集的城市人口的支持,这也是大城市服务业发达的原因。

城市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了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现象,这是由于聚集经济的作用而使大城市的中心优势得到了广泛实现所产生的结果。随着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规模更为庞大的城市现象。

1966年,豪尔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看到并预见到一些世界大城市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将担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着重对这类城市进行了研究,并出版了《世界城市》一书,提出世界城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世界城市通常是政治中心。它不仅是国家和各类政府的所在地,有时也是国际机构的所在地。世界城市通常也是各类专业性组织和工业企业总部的所在地。

世界城市是商业中心。它们通常拥有大型国际海港、大型国际航空港,并是一国最主要的金融和财政中心。

世界城市是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世界城市中集中了大型医院、大学、科研机构、国家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科教文卫设施,它也是新闻出版传播的中心。

世界城市是巨大的人口中心。世界城市聚集区都拥有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

世界城市是文化娱乐中心。

1982年,弗里德曼沃尔夫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城市形成:一项研究与行动的议程》的论文。在该论文中,作者运用并延续了以前世界城市研究的成果,依据世界体系论、核心-边缘学说、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等,将世界城市看成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提出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控制中心,并提出了世界城市的两项判别标准:第一,城市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结的形式与程度,即作为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作用、国际剩余资本投资“安全港”的地位、面向世界市场的商品生产者的重要性、作为意识形态中心的作用,等等。第二,由资本控制所确立的城市的空间支配能力,如金融及市场控制的范围是全球性的,还是国际区域性的,或是国家性的。弗里德曼等依据世界体系理论,认为世界城市只能产生在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的核心或半边缘地区,即资本主义先进的工业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1986年,弗里德曼发表了《世界城市假说》论文,强调了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程度的观点,并提出了世界城市的七个指标: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商业部门(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和国际航空港);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

城市聚集区。随着大城市向外急剧扩展和城市密度的提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出现了空间上连绵成片的城市密集地区,即城市聚集区和大都市带。

联合国人居中心对城市聚集区的定义是: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它和城市的行政界线不尽相同。

在高度城市化地区,一个城市聚集区往往包括一个以上的城市,这样,它的人口也就远远超出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

大都市带。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提出的,指的是多核心的城市连绵区,人口的下限是2 50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至少25人。因此,大都市带是人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

历年真题

与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2014-6]

A.区域内城市的密度 B.中心城市的高首位度

C.区域的城乡结构 D.区域内资源利用的状态

【答案】 A

【解析】 随着大城市向外急剧扩展和城市密度的提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出现了空间上连绵成片的城市密集地区。

(4)城市体系理论。

1)城市体系理论的产生。

就宏观整体来看,广大的区域范围内存在着向城市集中的趋势,而在每个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又存在着向外扩散的趋势。比如,英国的城市扩散是以新城的建设为主要特征的,而美国的城市扩散是以郊区化的方式实现的,但它们在扩散的趋势中也始终是相对集中的。

就区域层次来看,城市体系理论较好地综合了城市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的基本取向。城市并非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的,在单独的城市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城市体系就是指一定区域内城市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城市体系的研究,起始于格迪斯对城市区域问题的研究。他认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决定现代城市成长和发展的动力,对城市的规划应当以自然地区为基础,城市的规划应当是城市地区的规划,即城市和乡村应纳入同一个规划的体系之中,使规划包括若干个城市以及它们周围所影响的整个地区。此后经芒福德等人的不断努力,确立了区域规划的科学概念,并从思想上确立了区域城市关系是研究城市问题的逻辑框架。

2)城市体系理论的形成。

中心地理论:1933年克里斯塔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城市之间的现实关系。

贝利等人结合城市功能的相互依赖性、城市区域的观点、对城市经济行为的分析和中心地理论,逐步形成了城市体系理论。

贝利认为,城市应当被看作由相互作用的互相依赖部分组成的实体系统,它们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研究,而且它们也可以被分成各种子系统,而任何城市环境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由于其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所决定的,而这些城市也同样构成了系统。在结合了人文生态学、中心地理论和区位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和一般系统论之后,形成城市体系的基本概念。

3)城市体系分析的内容。

完整的城市体系分析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和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城市职能关系依据经济学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学说而得到展开,而不同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则被认为是遵循中心地理论的,并将这一理论看作是获得空间合理性的关键。

4)不同城市在规模上的相互关系。

齐普于1941年提出的“等级-规模分布”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不同城市在规模上的相互关系。该理论认为,一个城市的规模受制于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城市体系,它在这个体系中所处的等级,就决定了它的合理规模的大小。因此,这个城市在规模系列中处于第几级,那么,它的规模就是同一系列中最大城市规模的几分之一,例如,第四级的城市就只拥有最大城市人口的1/4。

5)首位度。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镇体系中的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杰斐逊提出了“两城市指数”,即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的计算方法:S=P1/P2。四城市指数:S=P1/(P2+P3+P4)。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

2.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1)城市组成要素空间布局的基础:区位理论。

1)区位的概念。区位是指为某种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城市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城市是人与各种活动的聚集地,各种活动大多有聚集的现象,占据城市中固定的空间位置,形成区位分布。这些区位(活动场所)加上连接各类活动的交通路线和设施,便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2)区位理论研究的目的。为各项城市活动寻找到最佳区位,即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区位。根据区位理论,城市规划对城市中各项活动的分布掌握了基本的衡量尺度,以此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分配和布置,使城市中的各项活动都处于最适合于它的区位。

结论:区位理论是城市规划进行土地使用配置的理论基础。

3)农业区位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是区位理论的基础。他通过抽象的方法,假设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立城邦来研究如何布局农业才能从每一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的问题。他认为,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市场价格和把农产品运至市场的运费三个因素决定的。在给定条件下,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市场价格是不变的,因此,如果要使利润最大就必须使运费最小。

结论: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大小的关键,因此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划分是根据其运输成本以及与市场的距离所决定的。

4)工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是区位研究中数量相对比较集中的内容,在各项工业区位理论中所涉及的变量也有多种且各不相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区位理论越来越具有综合性。

杜能工业区位理论:他认为,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的决定因素,而运输费用则可视作工业产品的重量和生产地与市场地之间距离的函数。因此,工业生产区位是依照产品重量对它的价值比例来决定的,这一比例越大,其生产区位就越接近市场地。

韦伯认为,影响区位的因素有区域因素和聚集因素。区域因素指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两项因素,聚集因素指生产区位的集中,包括人口密度、工业复杂性程度等。他的方法是先找出最小运输成本的点,然后考虑劳动力成本和聚集效益这两项因素。他认为,工业区位的决定应最先考虑运输成本,而运输成本是运输物品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他利用区位三角形来求出最小运输成本的区位,即如果某个工业有两个原料供应地(M1、M2)和消费地(C),如果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要M1原料X吨,M2原料Y吨,而运至市场C的最后产品重量为Z吨,设点P为该工业所在地,a、b、c分别为PM1、PM2、PC的距离,则P的最佳区位便转化为求Xa+Yb+Zc的最小值问题。在求出这一值后,再来考虑劳动力成本和聚集效益问题。劳动力成本一般而言在城市中差异不大,主要是地区性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工业的区域分布。而聚集效益是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或分布到多个点之后给生产和销售所带来的利益。韦伯通过生产成本节约指数的变化来判断聚集是否合理、是否适度,从而找出最佳聚集点,然后与最低运费点比较偏离这两点所带来的效益差异,以此确定工业生产的最后地点。

5)市场网络区位理论。廖士在区位理论中,第一个引入了需求来作为主要的空间变量。他认为,韦伯及其后继者的最小成本区位方法并不正确,最低的生产成本往往并不能带来最大利润。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找出最大利润的地方,因此需要引入需求和成本两个空间变量。他认为,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就必须以最大经济利益为原则,在竞争中降低运输成本,使消费者得到最廉价的产品,占领消费市场,而竞争的平衡点正是工业区位配置的最佳点。他通过理论的逻辑证明,任何产品总有一个最大的销售范围,并且至少要占有一定范围的市场,这种市场最有利的形状是六边形。市场网络是廖士区位理论的最高表现形式。

6)一般区位理论。伊萨德从制造业出发,组合了其他的区位理论,并结合现代经济学的思考,希望形成一种统一的、一般化的区位理论。基本观点是一般区位理论能以与经济理论中的其他方面同样的方法来发展,可以依据替代方法来分析企业家作决策时如何组合不同生产要素的成本,以此来确定成本最小而效益最佳的地点。

7)区位理论的研究具有宏观、动态和综合性的特征。区位理论的研究从过去只关注市场机制而逐步向市场运作和政府干预、规划调节相结合转变。就整体而言,这些研究的目的已经不在于求得纯粹的理论公式,而在于对具体地区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实际问题进行解答,为各类产业空间的选址提供依据。

历年真题

1.下列关于区位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9-82]

A.克里斯泰勒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B.农业区位理论认为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划分是根据其运输成本以及与市场的距离决定的

C.区位是指为某种活动所占据的场所在城市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D.韦伯工业区位理论认为影响区位的因素有区域因素和聚集因素

E.廖士区位理论提出了市场五边形的概念

【答案】 ABCD

【解析】 廖士通过理论的逻辑证明,任何产品总有一个最大的销售范围,并且至少要占有一定范围的市场,这种市场最有利的形状是六边形。

2.“城镇体系”一词的首次提出是出自( )。[2018-19]

A.1915年格迪斯的《进化中的城市》

B.1933年克里斯塔勒的《德国南部中心地》

C.1960年邓肯的《大都市与区域》

D.1970年贝里和霍顿的《城镇体系的地理学透视》

【答案】 C

【解析】 该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0年邓肯所著的《大都市与区域》,首次使用了城镇体系这一词。

(2)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

区位理论解释了城市各项组成要素在城市中如何选择各自最佳区位。当这些要素选择了各自的区位之后,如何将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即形成城市的整体结构,从而发挥各自的作用,则是城市空间组织的核心。城市规划就需要从城市整体利益和保证城市有序运行的角度出发,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因此形成了多个角度的空间组织理论,包括: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从空间形态出发的,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1)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理论的首次提出:按照城市活动类型进行分区的原则首先是由法国建筑师戈涅在“工业城市”规划设想中予以明确地表述。

理论的正式确立:在柯布西埃影响下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以下简称国际建协)于1933年通过了《雅典宪章》,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原则。《雅典宪章》提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动是研究及分析现代城市规划最基本的分类”,这“四个主要功能要求各自都有其最适宜发展的条件,以便给生活、工作和文化分类和秩序化。每一主要功能都有其独立性,都被视为可以分配土地和建造的整体,并且所有现代技术的巨大资源都将被用于安排和配备它们”。在此基础上,《雅典宪章》提出了现代城市规划工作者的三项主要工作是:①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做一个平衡的布置,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②订立各种规划,使各区按照它们的需要和有纪律的发展。③建立居住、工作和游憩各地区间的关系,务使这些地区间的日常活动可以在最经济的时间完成。

根据《雅典宪章》的内容,城市空间组织就是对城市功能进行划分,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然后运用便捷的交通网络将这些功能区联系起来。在具体组织和各功能区中,其组织有非常明显的等级系列,这就是“一切城市规划应该以一幢住宅所代表的细胞作为出发点,将这些同类的细胞集合起来以形成一个大小适宜的邻里单位。以这个细胞作为出发点,各种住宅、工作地点和游憩地方应该在一个最合适的关系下分布到整个城市里”。

理论的运用和实践:功能分区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张的大中城市内,工业和居住混杂,工业污染严重,土地高密度使用,设施不配套,缺乏空旷地,交通拥挤,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卫生问题、交通问题和居住生活环境问题。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功能分区的运用确实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当时城市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改变城市中混乱的状况,使城市能“适应其中广大居民在生理上及心理上最基本的需求”。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作为城市空间组织的最基本原则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实践。但由于在实践中过于强调纯粹的功能分区,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也使城市规划受到了重大的损害,但并不是这一原则本身的错误。

2)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在城市内部,各类土地使用之间的配置具有一定的模式。众多理论研究中最为基础的是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见图2-17)。

图2-17 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图示

1—中央商务区;2—批发和轻工业区;3—低收入者居住区;4—中产阶级居住区;5—高收入者居住区;6—重工业区;7—外围商务区;8—郊区居住区;9—郊区工业区。

1923年伯吉斯提出同心圆理论。他以芝加哥为例,试图创立一个城市发展和土地使用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并提供了一个图示性的描述。

城市划分成五个同心圆区域:居中的圆形区域是中央商务区(CBD),这是整个城市的中心,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市民生活和公共交通的集中点。第二环是过渡区,是中央商务区的外围地区,是衰败了的居住区。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主要是产业工人(蓝领工人)和低收入的白领居住的集合式楼房、单户住宅或较便宜的公寓。第四环是良好住宅区,这里主要居住的是中产阶级,有独门独院的住宅和高级公寓和旅馆等,以公寓住宅为主。第五环是通勤区,主要是一些富裕的、高质量的居住区,上层社会和中上层社会的郊外住宅坐落在这里,还有一些小型的卫星城,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在中央商务区工作,上下班往返于两地之间。这一理论还特别提出,这些环并不是固定的和静止的,在正常的城市增长条件下,每一个环通过向外面一个环的侵入而扩展自己的范围,从而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

1939年霍伊特提出扇形理论。

根据美国64个中小城市住房租金分布状况的统计资料,又对纽约等几个大城市的居住状况进行调查,霍伊特提出,城市就整体而言是圆形的,城市的核心只有一个,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作放射状分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线路向外扩大,某类使用方式的土地从市中心附近开始逐渐向周围移动,由轴状延伸而形成整体的扇形。也就是说,对于任何土地的使用均是从市中心区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由内向外扩展,并继续留在同一扇形范围内。

1964年霍伊特对他的理论进行了再评价,他认为,尽管汽车交通拓展了可供选择的居住用地而不再局限于现存的居住地,但总体上,高收入家庭仍然明显地集中在那些特定的扇形中。

1945年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理论。他们通过对美国大部分大城市的研究,提出了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原则。

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如中央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而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源)。

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如工厂与工人住宅区)。

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有消极影响,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如富裕者优美的居住区被布置在与浓烟滚滚的钢铁厂毗邻)。

有些活动因负担不起理想场所的费用,而不得不布置在不很合适的地方(如仓库被布置在冷清的城市边缘地区)。

在这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再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征,通过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地点的彼此强化,不相协调的功能在空间上的彼此分离,由此形成了地域的分化,使一定的地区范围内保持了相对的独特性,具有明确的性质,这些分化了的地区又形成各自的核心,从而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多中心。因此,城市并非是由单一中心而是由多个中心构成。

历年真题

1.同心圆理论,各环圈功能说法准确的是( )。[2020-85]

A.第一环是行政区

B.第二环是衰败了的居住区

C.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主要是居住着产业工人和低收入白领

D.第四环是高档居住区

E.第五环是外围工业区

【答案】 BC

【解析】 居中的圆形区域是中央商务区(CBD)。第四环是良好住宅区,这里主要居住的是中产阶级,有独门独院的住宅和高级公寓和旅馆等,以公寓住宅为主。第五环是通勤区,A、D、E选项错误。

2.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不包括( )。[2018-10]

A.同心圆理论 B.功能分区理论

C.扇形理论 D.多核心理论

【答案】 B

【解析】 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包括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

3.下列关于多核心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8-82]

A.是关于区域城镇体系分布的理论

B.通过对美国大部分大城市的研究,提出了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原则

C.城市空间通过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地点的彼此强化等,形成了地域的分化

D.分化的城市地区形成各自的核心,构成了整个城市的多中心

E.城市中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有消极影响,这些活动应该在空间上彼此分离布置

【答案】 BDE

【解析】 多核心理论研究的是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A选项错误。通过相互协调的功能在特定地点的彼此强化,不相协调的功能在空间上的彼此分离,由此形成了地域的分化,C选项错误。

4.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演化的主要动因包括( )。[2011-81]

A.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城市人口的增加 B.城市发展方向与布局结构的改变

C.城市行政中心的迁移 D.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细化

E.城市轨道系统的形成

【答案】 ABE

【解析】 随着单中心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和人口规模的增加,需要城市提供新的用地发展方向,城市发展方向与结构布局会发生改变,而新的方向和布局结构可能会产生新的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交通易达的(如轨道交通系统交汇点)节点也会形成城市新的中心。城市行政中心的迁移和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细化,是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演化的结果,C、D选项错误。

3)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根据经济的原则和经济合理性来组织城市空间,是城市空间组织在市场机制下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

注:在市场机制下,城市的空间组织要结合经济的合理性来布局。

在城市用地和空间的配置上,各项用地都有向城市中心集聚的需求,但不同的用地对土地使用所能承担的成本是各不相同的。在这种用地和空间组织的情况下,经济合理性的含义就在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城市土地必须按照最高、最好也就是最有利的用途进行分配。这一思想通过位置级差地租理论而予以体现。根据位置级差地租理论,一定位置一定面积土地上的地租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及投入方式,只有当地租达到最大值时,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城市土地使用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对不同地租的承受能力而进行竞争的结果。某类特定使用所能承担的地租比其他活动所能承担的租金高,则该使用便可获得它所要求的土地,尤其在多种使用共同竞争同一位置的用地时。比如,城区的中心位置最好,居住和商业都希望布置在靠中心位置,但中心位置的商业收益大,谁能承受更高的租金,谁就能更容易获得靠中心的位置。

城市土地租金:在城市中,区位是决定土地租金的重要因素。伊萨德认为,决定城市土地租金的要素主要有:①与中央商务区(CBD)的距离。②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③竞争者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④降低其他成本的外部效果。

竞租理论:阿伦索于1964年提出竞租理论。这一理论是根据各类活动对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地点所愿意或所能承担的最高限度租金的相互关系来确定这些活动的位置。所谓竞租,就是人们对不同位置上的土地愿意出的最大数量的价格,它代表了对于特定的土地使用,出价者愿意支付的最大数量的租金以获得那块土地。根据阿伦索的调查,商业由于靠近市中心就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也就可以支持较高的地租,所以愿意出价高于其他的用途,因此用地位于市中心。随后依次为办公楼、工业、居住、农业。根据该理论,在单中心城市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城市同心圆布局的结论。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经济合理性并不是城市规划唯一依据,其最根本的原则应该在于社会合理性,或者说是基于公正、公平等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的合理性也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否则,规划的空间组织难以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均要按照经济理性行事,而是要考虑经济的可能,如果要对此进行调整,规划就必须提出相应的手段与方式。

历年真题

按照伊萨德的观点,下列关于决定城市土地租金的各类要素的表述,准确的是( )。[2018-11]

A.与城市几何中心的距离 B.顾客到达该地址的可达性

C.距城市公园的远近 D.竞争者的类型

【答案】 B

【解析】 决定城市土地租金的要素有:①与中央商务区(CBD)的距离;②顾客到该址的可达性;③竞争者的数目和他们的位置;④降低其他成本的外部效果。

4)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城市道路交通连接城市中各种土地使用,将城市活动结合为一体。从城市空间组织的角度讲,城市的道路交通将城市的各项用地连接了起来,保证了空间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起了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结构。

索里亚·玛塔的理论。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是铁路时代的产物,他所提出的“城市建设的一切问题,均以城市交通问题为前提”的原则,仍然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原则。

戈涅的理论。戈涅在工业城市规划中,也高度重视城市的道路组织,他提出,城市的道路应当按照道路的性质进行分类,并以此来确定道路的宽度。

埃涅尔的理论。20世纪初巴黎总建筑师埃涅尔认为,交通运输是城市有机体内富有生机的活动的具体表现之一。他把市中心比作人的心脏,它与滋养它的动脉——承受运输巨流的道路必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但是,必须减少中心区过度的运输,因为像心脏里的血液过剩一样,它能使城市机体夭折”。由此,埃涅尔提出以下观点:过境交通不能穿越市中心,并且应该改善市中心区与城市边缘区和郊区公路的联系;城市道路干线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街道交叉口的组织方法;改进交叉口组织的两种方法:建设“街道立体交叉枢纽”,建设环岛式交叉口和地下人行通道。

埃涅尔提出的城市道路交通的组织原则和交叉口交通组织方法在二十世纪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柯布西埃的理论。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规划方案是汽车时代的作品。城市的空间组织必须建立在对效率的追求方面,而其中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交通的便捷,即以能使车辆以最佳速度自由地行驶为目的。体现在他的“明天城市”和“光辉城市”中。

佩里、斯坦、屈普、布坎南的理论。

目的:为了把汽车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至最小。

实践和理论:1929年,佩里提出以“邻里单位”来组织城市居住区。他认为形成邻里单位的观点是“被汽车逼出来的”。他提出,为了减少汽车交通对居住生活的干扰,获得居住地区的邻里感,应当以城市交通干道为边界建立起有一定生活服务设施的家庭邻里,在该单位里不应有交通量大的道路穿越。

1933年,斯坦等人完成的雷德邦规划,对“邻里单位”理论作了修正,提出“大街坊”概念。对车行道路和人行道路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并进行了成系统的组织,形成人车完全分离的道路系统。

1944年,在对城市汽车交通增长的危险具有敏锐洞察的基础上,屈普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组织模式,即交通分区、人车分离:道路按功能进行等级划分并进行划区,区内以步行交通为主,从而实现整体的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的分离。屈普的划区方法后来成为阿伯克隆比大伦敦规划中交通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www.xing528.com)

1963年,布坎南在《城市交通》一书中提出,为了保证城市内部交通的便捷,必须建立一个高速道路网,以提供高速、有效的交通分配;同时为取得令人满意的环境质量,则需要对这些主要道路网所环绕地段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以创造安全、清洁和令人愉悦的日常生活环境。

麦克劳林的理论。城市交通产生于城市中不同土地使用之间相互联系的要求,因此,城市交通的性质与数量直接与城市土地使用相关。麦克劳林总结:“交通是用地的函数。”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进行的运输——土地使用规划研究,从规划角度对交通与土地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组织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的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相结合,形成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城市规划领域占主导思想的过程方法论。

新都市主义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针对美国郊区建设中存在的城市蔓延和对私人小汽车交通的极度依赖所带来的低效率和浪费问题,新都市主义提出应当对城市空间组织的原则进行调整,强调要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量,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中心等围绕公共交通的站点进行布局,使交通设施和公共设施能够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并据此提出了“公交引导开发”(TOD)模式(见图2-18)。认为如果邻里能够把必须使用汽车的人聚集在公共交通车站的步行范围以内,那么就会使公共交通支持更大的人口密度,公共交通的便利也就会减少人们对私人小汽车的使用需求。在这样的基础上,采用传统邻里的组织方式以及欧洲小城市的空间模式,从创造更加有机的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结构出发对区域(或大都市地区)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进行重组。

历年真题

1.下列关于城市布局理论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2013-8]

A.柯布西埃现代城市规划方案提出应结合高层建筑建立地下、地面和高架路三层交通网络

B.邻里单位理论提出居住邻里应以城市交通干路为边界

C.级差地租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城市土地必须按照最有利的用途进行分配

D.“公交引导开发”(TOD)模式提出新城建设应围绕着公共交通站点建设中心商务区

【答案】 D

【解析】 居住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中心等围绕着公共交通的站点进行布局。

2.下列关于“公共交通引导开发”(TOD)模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2-7]

A.围绕公共交通站点布置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中心

B.公共交通站点周边应当进行较高密度的开发

C.公共交通站点周边应加强步行友好的环境设计

D.该模式主要应用于城市新区的建设

图2-18 公共交通引导发展(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

【答案】 D

【解析】 在当今城市旧区以及城市新区的建设均可采用TOD模式。

5)从空间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有关建筑形态的空间组织理论对城市整体的空间组织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西谛的理论。被誉为现代城市设计之父的西谛于1889年出版的《城市建设艺术》一书,提出了现代城市建设中空间组织的艺术原则。

罗西的理论。从新理性主义的思想体系出发,提出城市空间的组织必须依循城市发展的逻辑,凭借历史的积淀,用类型学的方法进行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安排。

他认为,城市空间类型是城市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也是城市空间的深层结构,并且已经与市民的生活和集体记忆紧密结合。根据罗西的观点,组成城市空间类型的要素是城市街道、城市的平面以及重要纪念物。这些城市的人工建造物之间的关系是构成城市空间类型的关键,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的类型是由人眼可以直接看到的或人的手可以直接摸到的物质实体所构成的,人的体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空间组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这些人工建造物的意义以及在此意义基础上的相互作用关系,必须与使用这些空间的人的活动方式相互关联。

克里尔兄弟、罗西的理论。克里尔兄弟更为明确地提出城市空间组织必须建立在以建筑物限定的街道和广场的基础之上,而且城市空间必须是清晰的几何形状。他们提出,“只有其几何特征印迹清晰、具有美学特质的并可能为我们有意识地感知的外部空间才是城市空间”。他们强调城市的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柱廊、拱廊和庭院等在城市空间组织中的作用,认为只有城市的公共空间才能真正代表城市生活,并且提出,应当在组织城市公共空间的基础上再来布置和安排其他的空间。

列昂·克里尔还认为,组成城市空间的核心要素是“街区”,街区应当成为形塑街区和广场等公共领域的基本手段。

罗西、克里尔兄弟的观点和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欧洲的“城市重建”运动、都市村庄以及美国的“新都市主义”运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得到广泛的实践。

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的理论。1978年出版的《拼贴城市》提出,城市的空间结构体系是一种小规模的不断渐进式变化的结果,大大小小的、不同时期的建设在城市原有的框架中不断地被填充进去,有相互协调的也有互相矛盾和“抵触”的。因此,城市既是完整的,又是在不断演变的,整体性的变化都是在局部演变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出人意料地形成的。拼贴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概括的方法,不和谐的凑合;不相似形象的综合,或明显不同的东西之间的默契”,因此,任何新的建设实际上就是在城市的背景和文脉中,由这种背景和文脉所诱发的,而不应该是由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从整体结构的改造出发而外在地赋予的。

6)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城市是人和活动集聚的场所,城市空间是城市活动发生的载体,同时又是城市活动的结果。因此,在城市空间组织的过程中,必须将空间的组织与空间中的活动相结合,并且从城市活动的安排出发来组织空间的结构与形态。

《马丘比丘宪章》指出“人与人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作出解释和反应”,这也应当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原则。

佩里的“邻里单位”。佩里认为,城市住宅和居住区的建设应当从家庭生活的需要以及其周围的环境即邻里的组织开始。组织邻里单位的目的就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他提出,邻里单位就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计划”,因此这个计划不仅要包括住房,而且要包括它们的环境,还要有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要包括一所小学、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他同时认为,在当时汽车交通的时代,环境中的最重要问题是街道的安全,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道路系统来减少行人和汽车的交织与冲突,并且将汽车交通完全地安排在居住区之外。

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

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度所决定。

边界: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的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道路的交叉处或与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佩里认为,只有达到了这样一些原则,才能更加完整地满足家庭生活的基本需要。邻里单位理论在此后实践中成为城市居住区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见图2-19)。

图2-19 邻里单位理论图解

CIAM的“十次小组”(TEAM10)。城市的空间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必须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基础,城市和建筑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发展而来。任何新的东西都是在旧机体中生长出来的,一个社区也是如此,必须对它进行修整,使它重新发挥作用。因此,城市的空间组织不是从一张白纸上开始的,而是一种不断进行的工作。所以任何一代人只能做有限的工作。每一代人必须选择对整个城市结构最有影响的方面进行规划和建设,而不是重新组织整个城市。

凯文·林奇的理论。凯文·林奇对城市意象的研究改变了城市空间组织的传统框架,城市的空间不再是反映在图纸上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现实当中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更不是建立在这些关系基础上的美学上的联系,而是人在其中的感受以及在对这些物质空间感知基础上的组合关系,即意象。

人们在意象的引导下采取相应的空间行动,在这样的意义上,城市空间就不再仅仅是容纳人类活动的容器,而是一种与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场所。

构成城市意象的五项基本要素: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和地标。这五项要素建构起对城市空间整体的认知,当这些要素相互交织、重叠,它们就提供了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地图或称心理地图。认知地图是观察者在头脑中形成的城市意象的一种图面表现,并随人们对城市的认识的扩展、深化而扩大。行为者就是根据这样的认知地图而对城市空间进行定位,并依据对该认知地图的判断而采取行动。因此,在城市空间的组织中,就需要通过对构成城市意象的各项要素的运用,强化它们的可识别性,清晰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赋予它们空间和文化的意义,传递有效的信息,进而引导人们的行为。

简·雅各布斯的理论。简·雅各布斯运用社会使用方法对美国城市空间中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调查,于1961年出版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提出街道和广场是真正的城市骨架形成的最基本要素,它们决定了城市的基本面貌。街道要有生命力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街道必须是安全的。而要一条街道安全,就必须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也就是在属于特定的住房、特定的家庭、特定的商店或其他领域和属于所有人的公共领域之间有明确的界限。②必须保持有不断的观察,被她称之为“街道天然的所有者”的“眼睛”必须在所有时间里都能注视到街道。③街道本身特别是人行道上必须不停地有使用者。这样,街道就能获得并维持有趣味的、生动的和安全的名声,人们就会喜欢去那里看和被人看,街道也就因此而具有它自己的生命。

街道的生命力还来源于街道生活的多样性,街道生活的多样性要求有一定的街道本身的空间形式来保证,需遵循四个基本规则:①作为整体的地区至少要用于两个基本的功能,如生活、工作、购物、进餐等,而且越多越好。这些功能在类别上应当多种多样,以至于各种各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来来往往,按不同的时间表工作,来到同一个地点、同一个街道用于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同样的设施。②沿着街道的街区不应超过一定的长度。她发现一些大街之间长900英尺左右就显得太长了,并且宁愿看到有一些短的街道与之交叉,这样在不同方向的街道之间就可以更容易进入,并且有较多的转角场所。③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共存于她称之为“纹理紧密的混合”之中。由于老建筑物对于街道经济所显示出来的重要性,因此应当有相当高比例的老建筑物。④街道上要有高度集中的人,包括那些必需的核心,他们生活在那里,工作在那里,并且作为街道的“所有者”而行动。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理论。他认为,人的活动的倾向比需求更为重要,因为倾向作为可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反映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而这就是城市规划和设计需要满足的。

在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组织的研究中,1965年发表《城市并非树形》一文,则从城市生活的实际状况出发,提出城市空间的组织应当重视人类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方面及其多种多样的交错与联系,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在进行空间组织时不应偏好简单和条理清晰的思维方式,轻易接受简单的、各组成要素互不交叠的组织方法。

他认为,城市空间的组织本身是一个多重复杂的结合体,城市空间的结构应该是网格状的而不是树形的,任何简单化的提纯只会使城市丧失活力。

历年真题

1.下列属于城市空间组织理论的是( )。[2020-81]

A.邻里单位 B.级差地租

C.线形城市 D.中心地理论

E.倡导性规划

【答案】 ABCD

【解析】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包括: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邻里单位、线形城市、工业城市、级差地租理论、竞租理论等。倡导性规划方法论属于城市规划方法论的内容。

2.下列关于现代居住区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9-66]

A.邻里单位与居民小区在20世纪20—30年代被大量应用于实践

B.屈普最早提出了“居住小区”理论

C.“扩大街坊”也称“居住综合体”

D.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理论

【答案】 D

【解析】 1929年,佩里首先提出以“邻里单位”来组织城市居住区。邻里单位理论在1929年后实践中成为城市居住区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933年,斯坦等人完成的雷德邦规划,对“邻里单位”理论作了修正,提出“大街坊”概念。1944年,屈普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组织模式,即交通分区、人车分离。在此基础上,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居住区规划原则,发展成“居住小区”理论。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配套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扩大街坊的居住区规划发展的是“居住小区”理论,并非“居住综合体”。

3.“邻里单位”理论的提出,其目的有( )。[2019-99]

A.满足家庭生活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 B.解决汽车交通与居住环境的矛盾

C.使住宅建设更加集中,集约使用土地 D.提高居住区街道的安全性

E.推动居住组织的形成

【答案】 ABD

【解析】 “邻里单位”理论的提出者佩里认为城市住宅和居住区的建设应当从家庭生活的需要以及其周围的环境即邻里的组织开始。组织邻里单位的目的就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区环境。他提出,邻里单位就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计划”,因此这个计划不仅要包括住房,而且要包括它们的环境,还要有相应的公共设施,这些设施至少要包括一所小学、零售商店和娱乐设施等。他同时认为在当时汽车交通的时代环境中的最重要问题是街道的安全,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道路系统来减少行人和汽车的交织与冲突,并且将汽车交通完全地排除在居住区之外。A、B、D选项正确。

4.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8-83]

A.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计划

B.一个邻里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

C.应该避免各类交通的穿越

D.邻里单位的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

E.邻里单位的地方商业应当布置在其中心位置,便于邻里单位内部使用

【答案】 ABD

【解析】 避免汽车(机动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C选项错误。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道路的交叉处或与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E选项错误。

5.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3-72]

A.周边式布局的街坊是典型的邻里单位

B.以小学的合理规模确定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C.邻里单位应避免外部车辆穿行

D.邻里单位要求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

【答案】 A

【解析】 邻里单位理论由规模、边界、开放空间、机构用地、地方商业和内部道路系统六个原则组成,周边式布局的街坊并非是典型的邻里单位。

6.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2-8]

A.邻里单位的规模要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规模

B.邻里单位的道路设计应避免外部汽车的穿越

C.为邻里单位内居民服务的商业设施应布置在邻里的中心

D.邻里单位中应有满足居民使用需要的小型公园等开放空间

【答案】 C

【解析】 同[2018-83]解析。

7.不属于邻里单位理论所提倡的原则的是( )。[2011-9]

A.创造安全的社区环境 B.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规模

C.街坊式的布局 D.商业服务设施应与其他商业设施对接

【答案】 C

【解析】 同[2013-72]解析。街坊式的布局不属于邻里单位理论所提倡的原则。

3.城市规划方法论

(1)综合规划方法论。

综合规划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也就是认为,任何一种存在都是由彼此相关的各种要素所组成的系统,每一种要素都按照一定的联系性而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有机统一体。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执行着各自独立的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之间又相互联系,以此完成整个系统对外界的功能。

综合规划方法论通过对城市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结构的研究,揭示这些要素的性质、功能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分析城市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从而在整体上对城市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这些方案具有明确的逻辑结构。综合方法论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综合规划方法论所强调的是,在思维的内容上是综合的,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内容和相互的关系;在思维方式上强调理性,即运用理性的方式来认识和组织该过程中所涉及的种种关系,而这些关系的质量是建立在通过对对象的运作及其过程的认知的基础之上的。

麦克劳林详细地描述了系统思想引导下城市规划的过程,他认为规划必然是一种系统的过程,循环模式如下:①行动人和行动集团首先要观察环境,然后根据个人或集团的价值观念来确定对环境的需求和愿望。②确定抽象的广义的目标,可能同时也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明确的标准。③考虑达到标准和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行动过程。④对行动方案加以检验评价,通常包括是否具备实施条件,所需成本和耗用资金,行动所能获得的效益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后果等。⑤在上述行动完成之后,行动人或行动集团即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些行动改变了行动人或行动集团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环境本身,而且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也改变了人们原来所持有的价值观念。然后又要继续重新调查环境,又形成了新的目标和标准,一个循环过程完结了,新的循环过程又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无穷匮也。

林德布罗姆则将综合规划方法论的模式描述得更为清晰:①决策者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②理性人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目标、价值或要求,然后予以排序。③他能够列出所有达成其目标的备选方案。④调查每一备选方案所有可能的结果。⑤比较每一备选方案的可能结果。⑥选择最能达成目标的备选方案。

(2)分离渐进方法论。

渐进规划思想方法的基础是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结合。这种方法在日常的决策过程中被广泛地运用,它尤其适用于对规模较小或局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在针对较大规模或全局性的问题时,主要是通过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甚至将它们分解到不可分解为止,然后进行逐一解决,从而达到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的目的。这一方法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直接面对当时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采取即时的行动,而无需对战略问题的反复探讨和对各种可能方案的比较、评估。

1959年,林德布罗姆发表了《“得过且过”的科学》一文,从政策研究角度提出了渐进方法的优势所在,从而促进了渐进规划方法的发展。渐进规划方法所强调的内容主要有:①决策者集中考虑那些对现有政策略有改进的政策,而不是尝试综合的调查和对所有可能方案的全面评估。②只考虑数量相对较少的政策方案。③对于每一个政策方案,只对数量非常有限的重要的可能结果进行评估。④决策者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持续不断的再定义:渐进方法允许进行无数次的目标—手段和手段—目标调整以使问题更加容易管理。⑤因此,不存在一个决策或“正确的”结果而是有一系列没有终极的、通过社会分析和评估而对面临的问题进行不断处置的过程。⑥渐进的决策是一种补救的、更适合于缓和现状的、具体的社会问题的改善,而不是对未来社会目的的促进。

林德布罗姆强调在渐进方法中必须遵循三个原则:①按部就班原则,即规划过程只不过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对现行决策稍加修改而已,必须保持规划内容发展演变的连续性。②积小变为大变原则,即要充分考虑从一点一点的变化开始,由微小变化的积累形成大的变化,逐步实现根本变革的目的。③稳中求变原则,即要保证规划过程的连续性,规划内容上的结构性改变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那样势必会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

(3)混合审视方法论。

就整体而言,综合规划方法论和分离渐进方法论是规划方法中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强调整体结构的重组,另一个是强调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这两种方法在特定的场合都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符合规划工作的需要,但它们也同样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弱点。

综合规划方法要求采取综合分析和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研究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所有方面,并且要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从而需要得到所有可能的战略。这些在知识、资料和资源有限(这种有限性在任何社会中都是常态)的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同时,由于综合规划方法要求从结构上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强调的是根本性的变革,这样就有可能受制于社会对此类问题的认识,或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而产生分歧,从而不能为社会接受,即使要强制推行也不易付诸实施。另外,分离渐进规划方法的最大不足则在于强调对现状的维持,过于保守。针对这样的问题,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对规划方法和规划类型的讨论,这些讨论提出了各种将这两个极端的因素进行综合、更加符合规划实践所需要的方法,其中包括混合审视方法、中距方法、行动计划方法、社区发展计划等,就方法论思想的普遍性和具体方法的完善性而言,混合审视方法最具独特性。

1967年爱采尼以《混合审视:第三种决策方法》为题发表论文,在对综合规划和渐进规划提出批评,同时又吸收了这两种方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审视方法作为规划和决策的第三种方法。他认为,“混合审视方法为信息的收集提供了一种特别的程序,对资源的分配提供了一种战略,并为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引导”。混合审视方法不像综合规划方法那样对领域内的所有部分都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测,而只是对研究领域中的某些部分进行非常详细的检测,而对其他部分进行非常简略的观察以获得一个概略的、大体的认识;它也不像分离渐进规划那样只关注当前面对的问题,单个地去予以解决,而是从整体的框架中去寻找解决当前问题,使对不同问题的解决能够相互协同,共同实现整体的目标。因此,运用混合审视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不同审视的层次。他认为,这种层次至少可以划分为两个(即最为概略的层次和最为详细的层次)以上,至于具体划分成多少层次,则要视具体的状况(要解决的问题的程度、可以支配的时间和费用等)来决定。在最概略的层次上,要保证主要的选择方案不被遗漏,而在最详细的层次上,则应保证被选择的方案是能够进行全面研究的。

混合审视方法由基本决策和项目决策两部分组成。a.基本决策是指宏观决策,不考虑细节问题,着重于解决整体性的、战略性的问题。这种决策主要探索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的目标和与此相应的规划,在此过程中主要是运用简化了的综合规划的方法来进行。但在运用综合规划方法的时候,只关注其中行动者认为是最重要的目标,而不是对整体的所有目标都进行考察,同时,也只注意城市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面面俱到地研究其中所有的要素,并省略了对细节和特殊内容的考虑。b.项目决策是指微观的决策,也称小决策。这是基本决策的具体化,受基本决策的限定,在此过程中,是依据分离渐进方法来进行的。这里运用的分离渐进方法与分离渐进规划思想的最大区别在于这里的决策是在基本决策的整体框架之下进行的,从而保证了项目决策是为实现基本决策服务的。因此,从整个规划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基本决策的任务在于确定规划的方向,项目决策则是执行具体的任务”。通过这两个层次决策的结合来减少综合规划方法和分离渐进规划方法中的缺点,从而使混合审视的方法比以上两种方法更为有效、更为现实。

(4)连续性城市规划方法论。

连续性城市规划是布兰奇于1973年提出的有关于城市规划过程的理论。他的立论点在于对总体规划所注重的终极状态的批判。他认为,城市规划所存在的这类问题直接制约了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而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忽视了对规划过程的认识。他认为,成功的城市规划应当是统一地考虑总体的和具体的、战略的和战术的、长期的和短期的、操作的和设计的、现在的和终极状态的,等等。

连续性城市规划包含两部分的内容特别值得重视:首先,布兰奇认为在对城市发展的预测中,应当明确区分城市中有些因素需要进行长期的规划,有些因素只需进行中期规划,有些甚至就不要去对其作出预测。而不是对所有的内容都进行统一的以20年为期的规划。如公路、供水干管之类的设施应当规划至将来的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这些因素本身的变化是非常小的,即使周围的土地使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使道路也进行了全面的改建,但道路的线路本身仍然不会发生改变,基本上仍然是在原来的位置上进行重新建设。而对于现在建设的地铁、轻轨等设施则更应当进行长远规划。有些要素,如特定地区的土地使用,不要规划得太久远,这类因素的变化相当迅速,时间过长的规划往往会带来很多的矛盾。长期规划并不是只制定出一个终极状态的图景,而是要表达出连续的行动所形成的产出,并且表达出这些产出在过去的根源以及从现在开始并向未来的不断延续过程。编制长期规划如果不是从现在通过不断地向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推导出来的,那么,这样的规划在分析上是无效的,在实践上是站不住脚的。其次,与过去的城市总体规划集中注意遥远的未来和终极状态的思想所不同的是,连续性城市规划注重从现在开始并不断向未来趋近的过程。

因此,对于规划而言,最为重要的是需要考虑今后的最近几年。要实施规划,必然会受到资金方面的制约,这不仅包括下一个财政年度的详细预算,还包括了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的可能,这些都会影响到可获得的资金。在最近几年中将会发生的事对以后可能发生的事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处理好最近几年的内容,而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是在这个基础上的逐渐推进。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城市规划应当包括今后一年或两年的预算,两到三年的操作性规划和对未来不同时期的长期预测、政策和规划方案。

(5)倡导性规划方法论。

倡导性规划是达维多夫批判过去的规划理论中出现的认为规划价值中立的行为的观点而提出的规划理论,其基础体现在他和雷纳于1962年发表的《规划的选择理论》一文中。

在该文中,他们认为规划是通过选择的序列来决定适当的未来行动的过程。规划行为是由必要的因素组成:目标的实现;选择的运用;未来导向;行动和综合性。在规划过程中,选择出现在三个层次上:首先是目标和准则的选择;其次是鉴别一组与这些总体的规定相一致的备选方案,并选择一个想要的方案;最后则是引导行动实现确定了的目标。所有这些选择都涉及进行判断,判断贯穿着这个规划过程。而要了解判断以及选择的含义及其运作的过程,我们就要明确人类在进行判断和选择的内在机制。

达维多夫等认为,无论对于社会而言还是对于规划师而言,都意味着选择会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而这些限制本身又是难以克服的。规划师只要面对现实,在对未来行动进行安排时就必然要在价值的构建、方法的运用和实现三个不同的基本层次上进行选择,而这一切又是奠基于规划师对未来性质的预测之上。规划师意图通过这样的预测来帮助建立行动的计划从而实现这样的预言,这就限制了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因为,控制和预测是相辅相成的,控制有可能改变未来。同样,规划师在价值的建构阶段对价值进行判断,但这是规划师的价值观的作用,而不是社会大众的判断,规划师不能以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这样的意识来决定社会的选择,规划师并不能担当这样的职责,而且这样做也不具有合法性。因此,规划的终极目标应当是扩展选择和选择的机会,而不是相反。

20世纪60年代开始普遍开展的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

历年真题

下列关于综合规划方法论的表述,说法不准确的是( )。[2020-15]

A.综合规划方法论强调设计结合自然,其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念

B.综合规划方法论通过对城市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及结构的研究,揭示这些要素的性质、功能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分析城市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从而在整体上对城市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C.麦克劳林(J.B.McLoughlin)认为规划必然是一种系统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合理性方法论的过程模型

D.综合规划方法论在思维方式上强调理性,即运用理性的方式来认识和组织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关系

【答案】 A

【解析】 综合规划方法论所强调的是,在思维的内容上是综合的,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内容和相互的关系。综合规划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

4.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都是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重要的方向,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

(1)《雅典宪章》(1933年)。

1)产生背景。

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是追随着现代建筑运动而发展的。20年代末,现代建筑运动走向高潮,在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第一次会议的宣言中,提出了现代建筑和现代建筑运动的基本思想和准则。认为,城市规划的实质是一种功能秩序,对土地使用和土地分配的政策要求有根本性的变革。

2)提出理论。

1933年召开的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雅典宪章》。《雅典宪章》是由现代建筑运动的主要建筑师们所制订的,反映的是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雅典宪章》依据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并把该宪章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

3)思想方法。

《雅典宪章》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强调“对于从事城市规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在宪章的内容上也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并要求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建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

《雅典宪章》的思想方法是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思想的实质在于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就能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这是《雅典宪章》所提出来的功能分区及其机械联系的思想基础。

功能分区的做法在城市组织中由来已久,但现代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产生于近代理性主义的思想观点,这也是决定现代建筑运动发展路径的思想基础。《雅典宪章》运用了这样的思想方法,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了分解,然后对各项活动及其用地在现实的城市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揭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各自改进的具体建议,然后期望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式将这些已分解的部分结合在一起,从而复原成一个完整的城市,这个模式就是功能分区和其间的机械联系。

4)理论内容。

《雅典宪章》最为突出的内容是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对之后城市规划的发展影响也最为深远。

它认为,城市活动可以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类,提出这是城市规划研究和分析的“最基本分类”,并提出“城市规划的四个主要功能要求各自都有其最适宜发展的条件,以便给生活、工作和文化分类和秩序化”。

功能分区主要针对当时大多数城市无计划、无秩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和居住混杂,工业污染导致的严重的卫生问题、交通问题和居住环境问题等,功能分区方法的使用确实可以起到缓解和改善这些问题的作用。另外,从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过程来看,《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是一种革命。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突破了过去城市规划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了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5)基本任务。

现代城市规划从一开始就承继了传统规划对城市理想状况进行描述的思想,并受建筑学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支配,认为城市规划就是要描绘城市未来的蓝图。这种空间形态是期望通过城市建设活动的不断努力而达到的,它们本身是依据建筑学原则而确立的,是不可更改的、完美的组合。因此,物质空间规划成了城市建设的蓝图,其所描述的是旨在达到的未来终极状态。柯布西埃则从建筑学的思维习惯出发,将城市看成了一种产品的创造,因此也就敢于将巴黎市中心区来一个几乎全部推倒重来的改建规划。《雅典宪章》虽然认识到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仍强调“城市规划是一种基于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科学”。

该宪章所确立的城市规划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作一个平衡,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此外就是“订立各种计划,使各区按照它们的需要和有纪律的发展”;“建立居住、工作、游憩各地区间的关系,务使这些地区的日常活动能以最经济的时间完成”。

从《雅典宪章》中可以看到,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制订规划方案,而这些规划方案的内容都是关于各功能分区的“平衡状态”和建立“最合适的关系”,它鼓励的是对城市发展终极状态下各类用地关系的描述,并且“必须制定必要的法律以保证其实现”。

6)实践:印度新城市昌迪加尔的规划。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1)宪章的签署。

20 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建协鉴于当时世界城市趋势和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新内容,于1977年在秘鲁的利马召开了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与会的建筑师、规划师和有关官员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总结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展望了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在古文化遗址马丘比丘山上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2)宪章的申明。

该宪章申明:《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它提出的一些原理今天仍然有效,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发展面临着新的环境,而且人类认识对城市规划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雅典宪章》的一些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变化,因此需要进行修正。

3)宪章的主要思想。

《马丘比丘宪章》首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与《雅典宪章》相反,我们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城市规划……必须反映这一现实”。

在考察了当时城市化快速发展和遍布全球的状况之后,《马丘比丘宪章》要求将城市规划的专业和技术应用到各级人类居住点上,即邻里、乡镇、城市、都市地区、区域、国家和洲,并以此来指导建设。而这些规划都“必须对人类的各种需求作出解释和反应”,并“应该按照可能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意义提供与人民要求相适应的城市服务设施和城市形态”。从人的需要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马丘比丘宪章》针对《雅典宪章》和当时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

4)对《雅典宪章》功能分区的批评。

《马丘比丘宪章》在对四十多年的城市规划理论探索和实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指出《雅典宪章》所崇尚的功能分区“没有考虑城市居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结果是城市患了贫血症,在那些城市里建筑物成了孤立的单元,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

确实,《雅典宪章》以后的城市规划基本上都是依据功能分区的思想而展开的,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重建和快速发展阶段中按规划建设的许多新城和一系列的城市改造中,由于对纯粹功能分区的强调而导致了许多问题,人们发现经过改建的城市社区竟然不如改建前或一些未改造的地区充满活力,新建的城市则又相当的冷漠、单调,缺乏生气。

对于功能分区的批评,认为功能分区并不是一种组织良好城市的方法,从50年代后期就已经开始,而最早的批评就来自CIAM的内部,即TEAM10,他们认为柯布西埃的理想城市“是一种高尚的、文雅的、诗意的、有纪律的、机械环境的机械社会,或者说,是具有严格等级的技术社会的优美城市”。他们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以及流动、生长、变化的思想为城市规划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起点。

60年代的理论清算则以雅各布斯充满激情的现实评述和亚历山大相对抽象的理论论证为代表。《马丘比丘宪章》接受了这样的观点,提出“在今天,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并且强调,“在1933年,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1977年,目标应当是把已经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5)《马丘比丘宪章》新理念的提出。

《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60年代以后,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直接改变了过去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进行描述的观点,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渐形成、发展的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在50年代末被引入规划领域而形成了系统方法论。在对物质空间规划进行革命的过程中,社会文化论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批判,而系统方法论则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建设,尽管两者在根本思想上并不一致,但对城市规划的范型转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最早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的规划研究当推开始于美国50年代末的运输—土地使用规划。这些研究突破了物质空间规划对建筑空间形态的过分关注,而将重点转移至发展的过程和不同要素间的关系,以及要素的调整与整体发展的相互作用之上。自60年代中期之后,在运输—土地使用规划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思想和方法,经麦克劳林、查德威克等人在理论上的努力和广大规划师在实践中的自觉运用,形成了城市规划运用系统方法论的高潮。

《马丘比丘宪章》在对这一系列理论探讨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区域和城市规划是个动态过程,不仅要包括规划的制定,也要包括规划的实施。这一过程应当能适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物质和文化的不断变化”。在这样的意义上,城市规划就是一个不断模拟、实践、反馈、重新模拟……的循环过程,只有通过这样不间断的连续过程才能更有效地与城市系统相协同。

6)公众参与。

提出公众参与的时间:自6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成为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此后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达维多夫等在60年代初提出的“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概念,成为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其基本的意义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规划不应当以一种价值观来压制其他多种价值观,而应当为多种价值观的体现提供可能,规划师就是要表达这不同的价值判断并为不同的利益团体提供技术帮助。

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①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就是在规划的过程中要让广大的城市市民尤其是受到规划的内容所影响的市民参加规划的编制和讨论,规划部门要听取各种意见并且要将这些意见尽可能地反映在规划决策之中,成为规划行动的组成部分,而真正全面和完整的公众参与则要求公众能真正参与到规划的决策过程之中。②1973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会议通过的宣言,开宗明义地提出:环境是人民创造的,这就为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提供了政治上的保证。城市规划过程的公众参与现已成为许多国家城市规划立法和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步骤。③《马丘比丘宪章》不仅承认公众参与对城市规划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更进一步地推进其发展。《马丘比丘宪章》提出,“城市规划必须建立在各专业设计人、城市居民以及公众和政治领导人之间的系统地不断地互相协作配合的基础上”,并“鼓励建筑使用者创造性地参与设计和施工”。在讨论建筑设计时更为具体地指出,“人们必须参与设计的全过程,要使用户成为建筑师工作整体中的一个部门”,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人民建筑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充分强调了公众对环境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只有当一个建筑设计能与人民的习惯、风格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建筑才能对文化产生最大的影响”。

(3)《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的不同之处。

《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统一起来,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历年真题

1.下列关于《雅典宪章》规划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2020-16]

A.反映了城市美化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B.其思想方法是基于地理环境决定论基础之上的

C.城市活动可以划分为居住、工作、生态和交通四大类

D.必须制定必要的法律以保证城市规划的实现

【答案】 D

【解析】 现代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产生于近代理性主义的思想观点。《雅典宪章》的思想方法是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城市活动可以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类。

2.下列对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表述,错误的是( )。[2019-40]

A.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是倡导性规划

B.公众参与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C.公众参与是现代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的步骤之一

D.公众参与者仅仅对城市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

【答案】 D

【解析】 达维多夫等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概念,成为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公众参与能把多元的价值体系带入城市规划中,可以更好地促进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现阶段,公众参与按法律法规的规定,已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的法定步骤。公众参与不仅仅在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中也发挥了各种作用,D选项错误。

3.下列关于《马丘比丘宪章》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9-85]

A.《马丘比丘宪章》是国际建协在古罗马文化遗址地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所签署的文件

B.《马丘比丘宪章》的出台标志着《雅典宪章》彻底过时

C.《马丘比丘宪章》认为,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础

D.《马丘比丘宪章》倡导把城市看作是连续发展与变化过程中的结构体系

E.《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城市规划的专业性,反对政治因素的介入

【答案】 CDE

【解析】 《马丘比丘宪章》是国际建协于1977年在秘鲁的利马召开的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上所签署的文件。《马丘比丘宪章》申明:《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它提出的一些原理今天仍然有效,A、B选项错误。

4.下列关于功能分区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3-7]

A.功能分区是依据城市基本活动对城市用地进行分区组织

B.功能分区最早是由《雅典宪章》提出并予以确定的

C.功能分区对解决工业城市中的工业和居住混杂、卫生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D.《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布局中的功能分区绝对倾向进行了批判

【答案】 B

【解析】 按照城市活动类型进行分区的原则首先是由法国建筑师戈涅在“工业城市”规划设想中予以明确的表述。《雅典宪章》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原则。

5.首先提出规划过程理念的是( )。[2011-8]

A.《雅典宪章》 B.《马丘比丘宪章》

C.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理念 D.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答案】 B

【解析】 《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

6.下列哪些项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 )[2010-82]

A.重视过程 B.城市美化

C.区域协调 D.公众参与

E.空间认知

【答案】 ACDE

【解析】 《雅典宪章》的思想方法是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思想的实质在于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即通过空间认知理念,确定合理的功能分区。《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提出城市规划需要与区域环境等因素相协调,倡导公众参与。现代城市规划的技术基础是城市美化运动,B选项错误。

7.下列哪些项是《马丘比丘宪章》中的思想观点?( )[2010-83]

A.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B.私人汽车从属于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

C.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性

D.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十分必要

E.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以及一系列城市美化的方案

【答案】 ABD

【解析】 《马丘比丘宪章》指出《雅典宪章》所崇尚的功能分区没有考虑城市居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对纯粹功能分区的强调而导致了许多问题。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C、E选项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