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历程
(1)城镇化的启动阶段(1949—1957年)。处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顺利实施的时期,重点是建设工业城市,形成了以工业化为基本内容和动力的城镇化。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骤增,工人新村迅速崛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生了许多新型工矿城市。
(2)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1958—1965年)。这个阶段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城镇化大起大落时期。
(3)城镇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发展停滞。大批知青和干部被下放到农村,城市人口下降,大量工业被配置到“三线”,分散的工业布局难以形成聚集优势来发展城镇。
(4)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正确的方针、政策,如颁布新的户籍管理政策,调整市镇建制标准等,从而使城镇人口特别是大城市的人口机械增加较快,出现了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持续发展。步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
历年真题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7-3]
A.1949—1957年是我国城镇化的启动阶段
B.1958—1965年是我国城镇化的倒退阶段
C.1966—1978年是我国城镇化的停滞阶段
D.1979年以来是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答案】 B
【解析】 1958—1965年是我国城镇化大起大落时期,是城镇化的波动发展阶段。
2.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
城镇化的模式,是指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阶段、特定环境背景中城镇化基本特征的模式化归纳、总结。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城镇化都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城镇化的模式事实上并不能涵盖一个地区城镇化特征的全部。
(1)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城镇化的原动力来自国家计划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产建设;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为资源开发所引起的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推动。攀枝花、大庆、鞍山、东营、克拉玛依等许多城市的兴起是典型案例。
(2)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是一种通过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而推动城市发展的模式。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积累了地方经济的基础,有效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当然也带来了布局分散、投资效率低等问题。
(3)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通过家庭手工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批发零售商业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并以此带动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4)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中外合资推动城镇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全球资本与产业的转移,大力推动资本结构转型,以外向型经济园区为主体的空间成为集聚人口与产业、推动城镇化的有力载体。
历年真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城镇化典型模式的是( )。[2019-5]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B.商品短缺时期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C.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以分散家庭工业等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D.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答案】 B
【解析】 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3.中国城镇化的现状特征和发展趋势
(1)城镇化的现状特征。
1)城镇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进入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
2)区域重点经历由西向东转移过程,总体上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
3)各级城市普遍发展的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成为区域甚至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枢地区,成为接驳世界经济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空间单元。
4)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除了香港以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有可能最先进入国际城市行列。
(2)城镇化新的发展趋势。
1)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速,城市数量和城市等级都会有较大的提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提高城镇化的效益,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大城市将成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点。(www.xing528.com)
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大城市人口实际增长率虽然还将大幅上升,但更重要的是扮演经济发展主要基地的角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吸收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的主战场。
3)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一定区域内的城镇群体通过空间整合的方式谋求共同的、更高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例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等,它们不仅是高度城镇化的地区,而且已经成为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枢,正在积极与世界城市体系接轨。
4)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一些特大城市中由于社会阶层收入的差异加大,已经出现了居住地域的明显社会分化。而一部分城市人口开始出现向郊区外迁的“郊区化”趋势,对城乡空间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城市交通、社会公平等带来了新的挑战。
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5.新型城镇化内涵——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四化同步的城镇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
四化协调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
布局合理的城镇化。集城市群、中小城市、小城镇联动发展,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于一体。
生态文明的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弘扬文化的城镇化。建设公共文化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年真题
1.下列关于我国城镇化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的表述,准确的有( )。[2018-81]
A.城镇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已经开始进入了持续、健康的发展阶段
B.以大中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C.城镇化发展总体上东部快于西部,南方快于北方
D.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进程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速
E.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答案】 CDE
【解析】 城镇化过程中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并非“开始进入”,A选项错误。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并非“大中城市”,B选项错误。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 )。[2017-10]
A.优先发展中小城市与城镇 B.人的城镇化
C.改革户籍制度 D.优化城镇体系
【答案】 B
【解析】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定,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3.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呈现与西方不同的区域特征,下列哪些现象符合我国目前发展的实际?( )[2010-81]
A.我国大多数城市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
B.我国城镇化的总趋势是人口向中小城市集中
C.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的集聚呈现都市连绵带的态势
D.中部地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多于向镇的集中
E.西部地区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明显强于向中小城市的集中
【答案】 BCDE
【解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少数城市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A选项错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吸收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的主战场。B选项正确。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若干大城市群,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的集聚呈现都市连绵带的态势,C选项正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大城市将成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点,D、E选项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