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体构成元素-点、线、面

立体构成元素-点、线、面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一)点的立体构成1.点元素立体构成概念在平面构成中,点元素指的是在视觉上通过相对比较、位置关系所产生的图形,与大小、尺寸、面积形状没有关系。线的立体构成就是将不同的线型材料,依据材料的物质属性,按一定的视觉构成规律及空间力学原理,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从而形成新的视觉创意表现。在立体构成中,面元素的形态不一定是一个工整的平面,可以是凹凸,可以是曲折的。

(一)点的立体构成

1.点元素立体构成概念

在平面构成中,点元素指的是在视觉上通过相对比较、位置关系所产生的图形,与大小、尺寸、面积形状没有关系。在立体构成中,点是由现实的物体形态组成,物体有着明确的大小、尺寸、体积和形状等关系,但在空间中,依然通过视觉上的相对比较和位置关系来产生点的印象,点元素在立体构成中同样是最小的视觉构成单位。在生活中,点的立体构成元素很多,例如玻璃上的水珠、停车场里的汽车、超市货架上的商品、机械上的螺丝,等等。这些事物不仅构成了点元素,同时在一定的空间中,依据相应的规则进行排列,例如汽车在停车场内按照规划的停车位停泊,排列出规律性的组合,通过航拍,我们会发现这种视觉形态,这就是点的立体构成。

2.点元素特征及规律

点元素进行构成时,会带有虚实、大小、浓淡、多少、抽象与具象、肌理等感受,但在视觉表达上强度较弱,无法形成视觉冲击力,需要通过对点进行排列、组合、对比、群化等手段的处理,将视觉感受强化,例如通过点的群化,产生集中与分散、主要与次要等视觉和心理感受。因此,点元素在不同的组合规律下,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这有助于我们对点的合理运用。

3.点的构成方式

立体构成中,点的构成方式与平面构成方式基本相似,只是由二维平面拓展到三维空间。例如,在空间装饰中,可以将作为点元素的花朵通过散点构成的方式来进行装饰布置;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灯具以点的排列方式来进行布局。将平面构成中的构成方式合理地运用到点的立体构成当中,挖掘新的视觉感官(如图3-2-1-1、图3-2-1-2)。

图3-2-1-1

图3-2-1-2

(二)线材的立体构成

1.线立体构成的概念

在平面构成中,线是指点的运动所形成的轨迹,而在立体构成中,线元素指的是不同的线型材料,例如木条、钢管、尼龙线等带有长、宽、高、直径等具体数值的事物,不同的材料还具有不同的物质属性,例如钢筋的硬度、尼龙线的柔软等,在立体构成中有着特别的应用效果。

线的立体构成就是将不同的线型材料,依据材料的物质属性,按一定的视觉构成规律及空间力学原理,进行创造性的组合,从而形成新的视觉创意表现。

2.硬线材与软线材的立体构成

线型材料在物质属性上基本可以分为硬线和软线两种类型,不同属性的线型,其表现手法和效果有着较大的区别。

(1)硬线材的构成

硬线材的构成,是指在构成过程中使用硬度较强的材料来进行制作,材料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承担较大的重力,在建筑中,经常可见这类材料,通过材料间的堆积、叠加、交错等方式进行构成设计,由于材料的硬度,给人坚强、可靠的感觉。

堆积构成:通过把硬线材层层堆积形成的立体构成,在堆积的过程中,可以是有规律的,也可以是自由的,堆积的角度和材料的交错都没有具体的限定,只要符合材料和力学原理即可(如图3-2-1-3、图3-2-1-4)。

图3-2-1-3

图3-2-1-4

线层叠结构:通过把硬线材按照一定的方向,依据一定规律发生角度、方向或尺寸等的变化并进行排列所形成的立体构成。不同于堆积构成的自由组合,层叠构成具有规律性,在视觉表现上产生节奏和韵律的效果(如图3-2-1-5、图3-2-1-6)。

图3-2-1-5

图3-2-1-6

框架构成:是通过把硬线材相互交错相接,依据一定力学规律组合而成的一种立体构成。框架构成的结构具有稳定、坚固的特性,不易弯折,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中,将各种硬线性材料以粘贴、焊接、刚接或铰接等方式来进行固定和搭建,构造成简单的立方体、三角体、曲线结构等,形成一种能够承重的体系结构(如图3-2-1-7至图3-2-1-9)。

图3-2-1-7

图3-2-1-8

图3-2-1-9

在现实生活中,以框架构成来进行设计的建筑很多,例如上图展示的车站、餐厅等空间,运用钢筋、木材等进行构造,既牢固,又美观,将建筑的功能实用性与视觉审美性进行了协调统一。

(2)软线材的构成

软线材的构成,是指在构成过程中使用硬度较软的材料来进行制作,材料质地柔软,柔韧性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进行缠绕、编制、穿插等造型设计,在服装、装饰品等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如图3-2-1-10、图3-2-1-11)。

图3-2-1-10

图3-2-1-11

软线材在构成设计中多使用毛线、尼龙线、麻线等。线的柔软与空隙在视觉上显得轻巧、通透。当软线材处于松软状态时,给人松弛感,但当把软线材拉紧绷直后,会在视觉上变得简洁干练,带来一种张弛有度的感觉。

软线材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

线织构成:模仿蜘蛛网的构成结构,根据构成设计的意图,预先在平面上设置构造框架,利用钉子之类的硬质材料创立关系节点,软线材依附在节点上,通过打结、缠绕、拉伸、穿插变换来创造立体构成形态。

垂落构成:将软线材一端系在某个框架节点上,任由线材自然下垂,通过线的长短、粗细、色彩、排列密度、观察角度的变化来进行立体构成的创意设计。有些线材带有一定的弹性,无法自然下垂,可以通过在线材的一端绑定重物来达到自然下垂的效果。在生活中,这种构成手法运用最多的就是吊灯。

编织构成:用手或借用钩针之类的工具将软线材通过特定的编制手法,相互交错打结,并多次重复操作而成的一种结构。在生活中,毛衣、围巾、竹篾制品等都是编织构成的现实应用。

(三)面的立体构成

1.面元素立体构成概念

在平面构成中,面是线运动轨迹的体现,有面积大小,具体的形状,但没有厚度,而面在空间中进行堆叠,则会产生体的形态,这时候就具有了厚度。当体的厚度远小于体的长和宽时,在视觉上,我们仍然会将这个体看成是一个面,例如生活中的墙面、桌面等。(www.xing528.com)

在立体构成中,面元素的形态不一定是一个工整的平面,可以是凹凸,可以是曲折的。在面的立体构成应用中,工整的面给人一种简单大方但缺乏生机的感受,而不工整的面则会使人感到打破单调、与众不同。

2.面材立体构成方法

在立体构成造型中,主要是通过切割、打孔、焊接、压制等手法对面材进行变形和拼接,依据视觉规律进行构成组合,一般的面材立体构成方法有以下几种:

(1)面材的排列立体构成

在立体构成中,将多个面材依据一定的规律和秩序进行排列,在空间中产生叠加的关系,面材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进行变化,从而增加立体构成的观赏性。进行面材的排列立体构成时,可以将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运用其中,例如重复、渐变、发射、聚集等(如图3-2-1-12、图3-2-1-13)。

图3-2-1-12

图3-2-1-13

(2)面材的插接立体构成

在面材上进行切割或打孔,然后将面材以进行交插、焊接、连接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立体空间构成。切割的位置可以是在面材的边缘,也可以是在面材的中间。面材进行交插时,面材与面材之间会发生角度的改变,一般为90°。面材进行连接时一般用铆钉等来进行固定处理。

(3)面材的折叠立体构成

面材的折叠立体构成与前面章节中提到的纸材折叠有相似之处,折叠方向如果是正反交替,面材会产生凹凸起伏的造型变化,折叠方向如果是同向的,则会构造出一个柱状立体。我们也可以在折叠的过程中,将一个面或几个面发生曲面的变化,使构成形态更为丰富。

(4)面材的多面几何体立体构成

由四个或四个以上的面围合而成的几何体,我们称之为多面体,根据组合成多面体的面的数量,依次称之为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等等。面与面之间相接的边叫作棱,棱与棱相接的点叫作顶点。在多面几何体立体构成中,除了对面进行设计、创作,同样可以在棱和顶点上进行创意发挥(如图3-2-1-14至图3-2-1-16)。

图3-2-1-14

图3-2-1-15

图3-2-1-16

(四)块的立体构成

1.块材的立体构成概念

在空间中,凡是具有长、宽、高特征的,我们都可以将其称为块,它是立体构成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包括前面所提到的多面几何体等等都属于块的范畴。

块的状态可以是框架结构样式的,只有基本的线材结构;可以是在框架结构之上,进行全面或局部表面覆盖,但中间是中空的;也可以是个实心的完整个体,不存在框架结构(如图3-2-1-17至图3-2-1-19)。

图3-2-1-17

图3-2-1-18

图3-2-1-19

2.块材立体构成方法

(1)加法构成

把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块材,通过堆砌、层叠、聚集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块材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是工整的,也可以是不工整的,形式自由,这种构成方式形成的结构在视觉上显得充实、饱满。

(2)减法构成

将一个块材作为主体,以另一个块材的形态为基础,对主体的块材进行切割、打孔等删减。在删减的过程中要注意主体块材的稳定性,不能因为删减过多,造成主体块材的破损。在此我们可以借用图形创意中正负形的概念来进行理解,主体块材即为正形,删减掉的块材为负形,合理地删减掉负形来创造一个漂亮的正形,以达到创意审美的需求。

3.三维软件中的块材立体构成

在今天的艺术设计环境中,除了运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外,还可以使用三维软件来帮助我们在虚拟空间中实现立体构成的创意表现,现在行业中所广泛运用的三维软件很多,例如3DMAX、MAYA、CINEMA 4D等。我们的学生就使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材质、灯光的设计,完成了一套“酒店”主题海报的设计(如图3-2-1-20至图3-2-1-23)。

图3-2-1-20

图3-2-1-21

图3-2-1-22

图3-2-1-23 作者:李地辉 指导老师:蔡赞宏

(五)立体构成的应用

立体构成是二维平面图形向三维立体空间造型转变的过程,我们将材料、材质、质感、肌理、色彩、光照、环境、心理等要素赋予了那些原本单调的图形元素,让它们变得丰满、充实,有力量,有感情,能更接近人的视觉接收层次,使画面活跃起来,这为后期的创意项目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今天,如果我们还局限于原有的单一专业设计,将无法适应这个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无法获得长久的发展。专业的融合,受众审美的提升,市场需求的迫切都需要我们加强对立体构成的重视与运用。通过立体构成的学习,拓展创意表现手段,让我们增加更多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获得更佳的解决方案。

在社会发展中,立体构成的合理运用也使不同的行业领域产生了交流,例如我们通过三维动漫制作技术,将现实的环境艺术设计效果展示在虚拟空间中,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效果。类似于这样的专业交流,在今后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当然,这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立体构成的认知,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调研分析和创意设计,将立体构成原理合理地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