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彩的来源
1. 色彩来源
人类对色彩的认识和了解起源于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投射在白色屏幕上,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彩带。牛顿用三棱镜分解太阳所形成的光谱,作为人类眼睛能看见的范围,波长从380毫微米到750毫微米叫可见光;若波长超过了750毫微米,即波长越过红色区域,叫作红外光或者红外线;若波长不足380毫微米,即波长尚未进入紫色区域的叫紫外线,这些属于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不可见光。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人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受,如图2-1-1-1所示为颜色和波长的范围。
图2-1-1-1
(一)色彩产生条件
1.光源
凡是发光的物体都可叫作光源。光源可分为两种,自然光和人造光,太阳光、月光属于自然光,灯光、火光、电焊弧光等都属于人造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长短、强弱不同,形成不同的光源色,不同光源色会让相同物体产生不同的色彩感受。即使光源完全一样,光源色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太阳光,由于一天之中早上、中午到傍晚时间不同,方位不同,照射在物体的角度不同,光照的强弱不同,照射物体的色彩感受也不同。早上和傍晚光源温度低,照射物体色彩偏红、偏暖,中午太阳光温度最高时直射多,物体色彩偏蓝、偏冷。如图2-1-1-2至图2-1-1-4所示分别为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象。
图2-1-1-2
图2-1-1-3
图2-1-1-4
2.物体
物体本身是不发光的,也不具备色彩,它的色彩主要是来源于吸收光和反射光,给人的视觉带来色彩感受。人类肉眼所看到的物体颜色,其实就是物体吸收、反射光又作用于眼睛的结果。如果物体把光全部吸收,呈现出的感受就是黑色;如果物体把光全部反射,呈现出的感受就是白色。各种物体由于投射光源不同,被投射物体表面质感不同,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也不同,因此形成各种颜色的物体,如图2-1-1-5、图2-1-1-6是各种色彩的展示。
图2-1-1-5
图2-1-1-6
(二)色彩分类
生活中有成千上万种色彩,要按色彩体系来划分,则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种。1.无彩色
无彩色就是指没有色彩倾向的颜色,即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的颜色。无彩色常指黑色、白色及灰色三种颜色,在物理学中没有实际意义,不能称为色彩,但在心理学中却具备完整的色彩属性,在绘画及艺术设计领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黑白灰无彩色系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2-1-1-7至图2-1-1-9)。
图2-1-1-7
图2-1-1-8
图2-1-1-9
2.有彩色
有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它既有色相、纯度,又有明度。
(三)色彩的属性
色彩的基本属性分别为色相、明度、纯度。
1.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长相、相貌,是色彩区别于其他色彩的名称,色相也指不同波长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相同波长的色彩则色相相同。如图2-1-1-10所示,在波长相同的情况下,无论色彩明度怎么变化,它们的色彩都是相同的。
图2-1-1-10
2.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可以说是无彩色中黑白灰的变化程度。在无彩色中明度最低的是黑色、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明度越高色彩就越亮,明度越低色彩就越暗。
色彩的明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同种颜色的明度,另一种是不同颜色的明度,同种颜色的明度更多指的是颜色不断变白变亮,向白色靠近,而不同颜色的明度则指视觉上给人带来明暗效果的变化,比如有彩色的基本色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例如除黄色以外明度较低的颜色加黄色,也会使明度发生变化(如图2-1-1-11至图2-1-1-13)。
图2-1-1-11
图2-1-1-12
图2-1-1-13
3.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饱和度或者色彩的艳丽程度,纯度变化主要是通过在相同色相的色彩中,添加黑白灰或者其他色相的色彩,来降低色彩的饱和度。加入其他色越多色彩纯度越低,反之色彩纯度越高(如图2-1-1-14)。
图2-1-1-14
在设计作品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控制色彩纯度的方式来控制调整画面,色彩纯度越高,画面颜色越鲜亮,给人视觉冲击感就越强;色彩纯度越低,给人视觉感就越弱,画面就会产生乏味、单调、压抑之感。如图2-1-1-15所示为高纯度、图2-1-1-16所示为低纯度。
图2-1-1-15
图2-1-1-16
(四)色彩混合
1.原色也叫基准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而得出的颜色,而其他颜色又可以由这三种颜色混合得出,这三种独立的色彩叫作三原色。
(1)色彩的原色分为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www.xing528.com)
色光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也就是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色料三原色是指红、黄、蓝即品红、柠檬黄、湖蓝。这一理论被物理学家马克思·韦尔通过物理实验所证实,他用红光和绿光混合得到了黄光,然后再向其中掺和一定比例的蓝紫光,形成了白色,后来人们把这种混合方式叫作加法混合(如图2-1-1-17)。
图2-1-1-17
(2)间色也叫二次色,是指由两种原色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混合调配而出的色彩。
(3)复色也叫三次色,是由原色和间色或两种不同的颜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色彩。如图2-1-1-18所示为间色、复色。
图2-1-1-18
通过第三次混合的色彩加上原来的基色,可以构成色彩中的十二色色环,再将十二色色环中相邻的两个色彩混合就可以得到二十四色色环(如图2-1-1-19、图2-1-1-20)。
在色相环中同一直径两端的两种颜色是互补色,两种颜色的角度为180度,我们把它称之为互补色。因为这两种颜色色差最大,所以在搭配使用的时候特别醒目,视觉效果突出。在自然界中就有不少互补色出现,比如红花配绿叶,既有反差又非常协调。在一些时尚前沿的服装设计配色中,也常常会用到互补色这样的撞色,体现大胆、活力、朝气、时尚等意。
图2-1-1-19
图2-1-1-20
2.加色混合
加色混合也叫光色混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色光相加混合而形成另一种色光。加色混合特点是色彩混合的次数越多,色彩的明度越高,当三种色光最大值混合时,亮度极高接近白色光。这种混合模式也是计算机设计软件中的RGB的色彩模式(如Photoshop默认色彩模式),如图2-1-1-21所示为加色混合(RGB色彩模式)。
图2-1-1-21
3.减色混合
减色混合也叫色料混合,是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色彩进行混合。其特点为混合色彩明度和纯度均降低,混合颜色越多或者混合次数越多,得到的颜色就越昏暗。比如将色料中三种原色混合则产生黑色,我们把这种色彩混合称之为减色混合。这种色彩混合模式也是印刷中专用的CMYK色彩模式,如图2-1-1-22所示为减色混合。
图2-1-1-22
4.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不是光色或者颜色的混合,而是颜色进入人眼后产生的一种生理上的色彩混合,混合后的明度不变,所以把这种去除中间值的色彩混合叫作中性混合(如图2-1-1-23、图2-1-1-24)。
图2-1-1-23
图2-1-1-24
(五)色彩体系
色彩体系也称作色立体,就是借助三维空间将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按照一定规律展现出来。简单来说就是以没有色彩倾向的黑、白、灰为中轴,轴的顶端为白色,底端为黑色,中间是不同明度的灰色,由上至下也将其称为明度轴。以色相环环围绕四周,每种色相横向向内添加同程度的黑、白、灰,构成纯度环,外围横向一圈则是由色相环构成。由此将成千上万个色彩依照明度、色相、纯度三种关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立体形态体系,这个形态体系就是色立体。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色彩体系有美国的孟塞尔色彩系统(Munsell Color System)、德国的奥斯特瓦德(Wilhelm Ostward)体系及日本的PCCS体系。虽然它们的色彩体系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大体上是可以通用的,因为都是以色彩三属性为基本框架的。如图2-1-1-25至图2-1-1-27所示分别为德国奥斯特瓦德体系、美国孟塞尔色彩系统及日本的PCCS体系。
图2-1-1-25
图2-1-1-26
图2-1-1-27
色立体相当于字典一样,它是一本系统化、标准化的色彩工具书。它几乎把全部色彩都归纳其中,给我们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它不仅是艺术设计者的配色参考,也是颜料制造商和有色物品工业生产者的标准。
(六)色彩作用
色彩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色彩带给人们的信息传达和视觉享受。
1.判断识别
色彩不仅给人留下印象,还会影响人的判断力。比如看到红色苹果我们会感受到甜美、成熟、食欲大增,而绿色苹果则给人酸涩、未成熟的感觉,所以大家看到红色的食物大多都会联想到甜蜜,看到绿色的食物便会联想到青涩未成熟(如图2-1-1-28、图2-1-1-29)。
图2-1-1-28
图2-1-1-29
2.影响情绪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人的行为之所以受到色彩的影响,是因为人的行为很多时候容易受情绪的支配,而情绪容易受到色彩的支配,颜色之所以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在于颜色源于大自然。
例如,红色通常给人带来的感觉有激情、热烈、积极、奔放和力量,还有庄严、肃穆、喜庆和幸福。这是因为人们将红色与自然界的事物进行了联系,红色的火焰、红色的鲜血、红色的国旗、红色的辣椒等。绿色是自然界中草原和森林的颜色,有生命、永久、理想、年轻、安全、新鲜、和平之意,给人以清凉之感。蓝色则让人感到悠远、宁静、深邃、空虚等,能联想到天空、大海(如图2-1-1-30、图2-1-1-31)。
图2-1-1-30
图2-1-1-31
3.烘托气氛
提起一些革命电影,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红色,所以又称红色电影,大部分此类电影的片头片尾,都会习惯性添加一些这样的色彩来烘托氛围。例如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如果需要体现温暖、活泼、欢快氛围的空间,一般在设计配色时都会采用一些红、橙、黄等暖色调的色彩,作为灯光或者墙面的色彩来烘托气氛(如图2-1-1-32、图2-1-1-33)。
图2-1-1-32
图2-1-1-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