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后,全县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武宣县“农业学大寨”运动于1965年开始,前后分为两个阶段,1976年进入鼎盛时期。之后,县革命委员会在通挽公社分岭大队举办“农业学大寨”学习班,召开各级领导有32人参加的座谈会,推行“大寨式”评工记分的劳动管理办法。武宣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农业学大寨”精神,大搞科学种田。
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寨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寨精神”总结为八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年,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
1965年4月,武宣县县长在《武宣县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学习大寨大队的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精神。自力更生是改变一切贫困的面貌的伟大方针,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有力武器。”此后,全县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
武宣县“农业学大寨”运动于1965年开始,前后分为两个阶段,1976年进入鼎盛时期。因受“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影响,武宣县第一阶段农业学大寨运动只停留在一般宣传和评“大寨工分”上。县革命委员会首先派出干部在黄茆区的周眷公社蹲点。之后,县革命委员会在通挽公社分岭大队举办“农业学大寨”学习班,召开各级领导有32人参加的座谈会,推行“大寨式”评工记分的劳动管理办法。
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形式,全县在1969年兴起自然村拼队风。同一自然村的所有生产队拼做一个联队,又名大寨队,原生产队称“作业组”,由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转为以生产大队或联队为基本核算单位。(www.xing528.com)
全县深入开展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艰苦奋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1970年,粮食比上年增产20.8%。林业、副业有了发展,农业基本建设成绩显著。
武宣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农业学大寨”精神,大搞科学种田。图为1975年社员使用插秧机插田(武宣县史志办供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