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勘测设计阶段为测图而布设的测图控制网,其控制点的分布、密度及精度是根据测区地形条件和测图比例尺确定的,并未考虑待建建(构)筑物的总体布局与放样测量的精度要求,难以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因此原有的测图控制网在点位分布、控制点密度及精度难以满足施工测量要求的情况下,应补充或重新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1)施工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根据地形情况可以采用三角网、导线网、建筑基线或建筑方格网。
(1)三角网、导线网 在山区和丘陵区,常采用三角网作为施工场地的首级平面控制网。三角网常布设成两级,一级为基本网,用以控制整个场地。根据场地的大小和放样的精度要求,基本网可按城市一级或二级小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建立;组成基本网的控制点应选在离施工场地较近且在施工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的位置,并埋设固定标志。如采用全站仪进行三角网外业观测,在测角的同时,三角网各边的边长也很容易测得,边角一起观测构成的边角网可有效提高控制点的点位精度。另一级是加密网,它是在基本网的基础上采用测角交会、自由测站定位等方法加密而成,加密网的控制点可直接用来测设施工建(构)筑物。
在城镇、工厂等通视条件较差的地区,常采用导线网作为施工平面控制网。导线网也常分两级布设,一级为首级网,多布设成环形,可按城市一级或二级导线的技术要求建立;另一级是加密网,用以测设施工建(构)筑物的局部特征点位;根据测设精度要求,可按城市二级或三级导线的技术要求建立。
(2)建筑方格网
①建筑方格网的布设 建筑方格网的布设,应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及各种管线的布设情况,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拟定。布设时应先选定施工控制网的主轴线,然后再布设方格网。方格网的形式可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当场区面积较大时,常分两级。首级可采用“十”字形、“口”字形或“田”字形,然后再加密方格网。当场区面积不大时,尽量布置成全面方格网。方格网布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布设在整个厂区的中部,并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
b.方格网的转折角应严格成90°。
d.相邻方格点间应保持通视,桩点位置要不受施工影响而能长期保存。
图11.14 建筑方格网
②确定主点的施工坐标 施工控制网的主轴线,它是施工控制网扩展的基础。当场区很大时,主轴线很长,一般只测设其中的一段,主轴线的定位点称主点,如图11.14 中的A,B,C,D,O 等点可作为该建筑方格网的主点。主点的施工坐标一般由设计单位给出,也可在总平面图上用图解法求得一点的施工坐标后,再按主轴线的长度推算其他主点的施工坐标。
③求算主点的测量坐标 当施工坐标系与国家测量坐标系不一致时,在施工方格网测设之前,应用坐标系的转换公式(11.6)把主点的施工坐标换算为测量坐标,以便求算测设数据。
④建筑方格网主轴线的测设 图11.15(a)中1,2,3 为测量控制点,A,O,B 为主轴线的主点。首先将A,O,B 三点的施工坐标换算为测量坐标,再根据它们的坐标计算出放样数据D1,D2,D3和β1,β2,β3,然后按极坐标法分别测设出A,O,B 三个主点的概略位置,以A′,O′,B′表示,如图11.15(b)所示,并用混凝土桩把它们固定下来。桩的顶部常设置一块10 cm ×10 cm的铁板供调整点位用。由于误差的原因,三个主点一般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要在O′点上安置经纬仪,精确地测量A′O′B′的角值。如果它和180°之差超过规定时,应进行调整。调整时A′,O′,B′点应进行微小的移动使之成一直线。设三点都移动一个微小的距离δ,δ 值可按下式计算:
图11.15 主轴线的测设
移动A′,O′,B′三点以后再测∠A′O′B′,如测得的结果与180°之差仍然超过限差时,应再进行调整,直到误差在容许范围内为止。定好A,O,B 三个主点后,将仪器安置在O 点,再测设与AOB 轴线相垂直的另一主轴线COD(图11.16)。先瞄准A 点,分别向右、向左转90°,在地上定出C′和D′点,再用多个测回较精确地测出∠AOC′和∠AOD′,分别算出它们与90°之差ε1,ε2,并按下式计算出改正值l1,l2。
先用水平角精密测设的方法改正C′及D′可定出C,D 两点。然后再实测改正后的∠COD,其角值与180°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差。
图11.16 垂直轴线的测设
图11.17 方格网的测设(www.xing528.com)
⑤方格网的测设 在主轴线测定以后,接下去测设方格网。在主轴线的四个端点A,B,C,D 上分别安置经纬仪(图11.17),每次都以O 点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右各测设90°角,这样就交会出方格网的四个角点1,2,3,4。为了进行检核,还要量出A1,A4,D1,D2,B2,B3,C3,C4各段的距离,并放样周边方格点。量距精度要求和主轴线相同。如果根据量距所得的角点位置和角度交会法所得的角点位置不一致时,则可适当地进行调整,以确定1,2,3,4 点的最后位置,并同样用混凝土桩标定。上述构成“田”字形的方格点,作为基本方格点。此后再以基本方格点为基础,加密方格网中其余各点,并用大木桩或混凝土桩标定。
(3)建筑基线 在施工场地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可在场地上布设一条或几条基线作为施工控制,这种基线称为建筑基线。
①建筑基线的布设 建筑基线的布设是根据建筑物的分布、施工场地的地形情况及已有控制点的状况而选定。建筑基线应靠近主要的施工建筑物,并与其轴线平行,以便于采用直角坐标法放样。如图11.18 所示,建筑基线可布设成(a)三点直线型、(b)三点直角型、(c)四点丁字形和(d)五点十字型。为便于检查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基线点数应大于3 个。
②建筑基线的测设 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的测量控制点,在图上选定建筑基线的位置,求算测设数据,并在实地测设出来。如图11.19 所示,根据测量控制点T1、T2,先用极坐标法分别测设出A,O,B 三点,然后用经纬仪在O 点观测∠AOB 是否等于90°,其不符值应≤20″,并测出OA,OB 两段的距离,此距离与其设计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应≤1/5 000,否则,应进行点位调整。
图11.18 建筑基线的形式
图11.19 建筑基线的测设
2)高程控制
在施工场地上,一般用三、四等水准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点。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所需高程点。建筑方格网点一般也可兼作高程控制点,其中有选择地将方格网的高程点组成水准线路,其余的点可作为支水准线路来测定。
此外,为了测设方便和减少误差,在待测设建筑物附近应专门设置设计标高为±0 的水准点(一般以底层建筑物的地坪标高为±0)。但要注意各建筑物的±0 标高不一定是统一的绝对高程,应严格加以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