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无动力设施儿童公园

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无动力设施儿童公园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无动力活动设施目前基本分两类:一类是比较低端的器械组合,材料以塑木、硬塑为主,活动内容一般是滑梯和简单的攀爬组合,主要面向低龄儿童;另一类是高端进口产品的海外代购。而2011年,中国颁布的中国无动力游乐设施的GB/T 27689-2011《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滑梯》和GB/T 28711-2012《无动力类游乐设施秋千》,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并不是强制性的执行和检测标准。

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无动力设施儿童公园

无动力的游乐设施,顾名思义,就是和有动力的相对而言——不需要电力或者任何能源驱动。其优势,我觉得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节能。如果在谷歌输入“迪士尼运营每天花多少钱?”(How much does it cost Disney to run Disneyland per day?),在一个叫“酷拉”(Quora)的网站上可以找到答案,姑且作为参考:每天1.14千万美元——以加利福尼亚冒险(California Adventure)和迪士尼中心(Downtown Disney)为例。除去人工等成本,我相信其中的一大部分是能源;相比之下,爬网、滑梯、秋千等无动力的活动,需要的只是参与者个人能量的驱动。

其次是主动娱乐和被动娱乐的区别。无论是飞天轮车还是旋转木马,人是被动安置在设备里,没有选择如何活动的权力;而无动力设施比如秋千、滑梯,玩法就很多,不同年龄、不同心情、不同时段,小朋友可以创造出各种玩法,玩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人之间的互动。主动娱乐和被动娱乐会导致不一样的使用频率,一个无动力的活动场地,可以每天玩、从早到晚玩;反之大型游乐场每年去几次应该算是高频率了(当然这里面也有场地大、数量少、不易到达等因素在内),毕竟极端的刺激不宜频繁,也不属于日常。

图1

最后就是可塑性。因为没有大型设备及动力的需求,无动力的活动场地可塑性强,比较容易与各种场地结合,街角绿地、商业广场、郊野公园等都可以。日本北海道国家公园里,就植入了以“与自然结合”为概念的儿童活动场地。从最初的无动力活动器械出现到现在,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概念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它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随场地的不同、概念的多样而创造出各种有趣的活动器械。如果还可以植入到山水、森林中,孩子们就可以在和自然更加贴近的地方玩耍,这些条件都是完全人造环境的游乐场无法比拟的(图1~图3)[2]

维基百科上讲,19世纪的时候,有些儿童成长方面的心理学家提出可以利用活动场地帮助儿童建立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公平、礼貌等品质。然后,德国开始在学校里修建一些活动场地。直到1859年,英国曼彻斯特在一个公园里建立了第一个面向公众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场地。相关的专业人士认为,一个令人兴奋的、可参与的、充满挑战的户外活动场地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在这些玩耍过程中培养的一些技巧或者社交技能可以让人受益终生。比如,小孩可以通过掌握平衡、攀爬、荡秋千等技能的过程获得极大的自信;很多活动都同时有益于体脑健康发展;等等。现在,北欧国家比如荷兰、丹麦,亚洲比如日本,在这方面的设计创新与设施品质在全世界是属于领先的。

中国无动力活动设施目前基本分两类:一类是比较低端的器械组合,材料以塑木、硬塑为主,活动内容一般是滑梯和简单的攀爬组合,主要面向低龄儿童;另一类是高端进口产品的海外代购。受限于这种状况,我国一些儿童活动场地缺乏个性化设计,即使设计师有想法,也很难有产品支持;而出资方要么放置一套千人一面的游乐成品,要么就得花大价钱使用进口产品。

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中国的儿童活动场地属于刚刚起步。不仅有大量的需求,在设计上、产品上、规范上、管理上还有很多空白、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说未来可能发展的场地,应该有城市公园、街角绿地、郊野公园几种不同类型。中国的城市公园的发展,随着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古典园林,到建国初期的仿古公园(一些中小城市中往往还是植物园结合动物园),再到现在新建的有场地特征的城市绿地(如滨江、矿坑等),往往因其部门化的出发点和管理思路,与人生活的日常比较脱节。现代人与过去人的生活变化最大之一就是对健康与运动的认识。具体体现就是运动不再只是属于部分人的一个专业,而是所有人增进健康的手段与途径。虽然我们的传统规划仍然用“绿地”这个概念,同时一些管理部门也无法接纳在“绿地”放置与运动相关的设施(比如球场),但是大量的成人、儿童对活动的需求已经在传统公园的内容上无法得到满足。在这方面的突破已经不是设计师或者私营企业凭借一己之力所能达到的了(图4~图6)[3]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一般而言,法律法规可能会滞后于人们的需求和市场的发展。无动力类游乐产品被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八条定义的“大型游乐设施”之外的,不适用于GB 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产品。而2011年,中国颁布的中国无动力游乐设施的GB/T 27689-2011《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儿童滑梯》和GB/T 28711-2012《无动力类游乐设施秋千》,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并不是强制性的执行和检测标准。如果设计过程中无据可依,就会造成市场混乱以及使用中的安全隐患。(www.xing528.com)

相反,如果受到法律法规的高度制约,如美国户外活动场地设计受到很大限制——任何一场意外的发生都会让使设计师受到起诉,就会导致大家把活动设施的游乐性降到最低,用来规避危险。事实上,当游戏变得没有挑战和危险的时候,其趣味性也随之降低,特别是对稍大一点的儿童更加失去了吸引力

冒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让人受益终生的技巧。冒险(risk)是在充分认识危险(danger)以后采取的行动,如果从来不尝试,就很难了解危险的程度以及自己规避危险的能力,而长期形成的对危险的恐惧让人不敢冒险,最终丧失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勇气,这样的人生成长模式的确是不应被鼓励的。

起初,张唐介入儿童活动设施的设计完全是偶然。后来由于市场的需求,相继在不同的场景下做了很多尝试。单纯地就儿童活动设施来说,我们感兴趣的是如何让这些活动与人产生更多互动,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中创造符合其环境的主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比较受欢迎的无动力设施往往是经典设施的变形,比如滑梯、秋千、爬网等等。攀爬、蹦跳、快速坠落、飞跃感,大概是几个基本的人类肢体运动中最有乐趣的,即使是大型游乐设施也是围绕着这几样加以变形、升级设计的。因此,即使是滑梯,也可以因为不同的场地,变形成各种主题的“玩具”,形式可以是全开敞、半封闭、全封闭等,材料更加因地制宜,可以采用水磨石不锈钢板、滚轴等(图7~图10)[4]

儿童活动设施产品的发展,是众多设计师在实践过程中最头疼的事。如上所述,因为产品市场的缺陷,设计师无法做到将天马行空般的想法信手拈来地实现。但是行业的现状是要么做廉价的批量,要么做仿造。原创的实业既没有专利保护也没有长期利益的保障。即便如此,如果未来有勇者愿意投入这个专业领域中,建议应该尽量发挥无动力设施的可塑性,设计场地定制型产品,而不建议做标准化成品;建议设计模块化构件,比如爬网的扣件,高品质的户外防腐木/全木,各种规格、功能、颜色的爬网网绳。这样既可以规避成品市场的不稳定性,又可以弥补游乐设施市场的空白。

图7

图8

图9

图10

【注释】

[1]原文节选修改自张唐景观微信公众号,撰于2018年,作者:唐子颖。

[2]图1:劝学公园互动自行车与中央喷泉相联系,图2~图3:劝学公园的儿童农场,张唐艺术工作室设计并制作了各种取水、浇水互动设施。

[3]北京嘉都公园内的运动场地受到老中青少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喜爱。

[4]图7:郁金香花海是以五朵郁金香为造型的不锈钢桶型滑梯,图8:秦皇岛阿那亚儿童农庄的滑梯从刺槐林中穿过,图9:安吉桃花源鲸奇谷中的水磨石滑梯依山而建,图10:苏州樾园后山区的开敞式滑梯对胆量是个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