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前四章中,“极简”关注的是审美和价值观;“耐久”关注的是设计本身的品质;“共享”谈论设计改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共生”谈到的是项目和社会互利互惠。在本章中,我们关注的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
“参与”不仅是指人参与到项目里,或者是常规所说的项目的参与性,虽然这一点也很重要。我们讲的“参与”是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的基础上提倡人与自然的深度参与。作为景观设计师,不管是在城市的尺度还是在私家庭院的尺度,所做的事情概括起来可以说是搭建起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通过我们的设计,让人能更加有效地与自然联系起来,从而增进和自然的关系、感情,最终和自然友好、和谐地相处。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有许多特殊性,这使我们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挑战。第一,我们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人口,比之拥有相似国土面积但人烟稀少的澳大利亚、加拿大,对我们来说人与自然之间是完全不同的相处模式,和谐共处是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维持了三十多年高速的GDP增长。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高增长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长远而潜在的——资源开采、能源消耗、工业污染、土壤退化、水体污染、森林砍伐、空气污染……一切都还要乘上我们巨大的人口规模。第三,我们的庞大人口还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迁徙运动——史无前例的城市化。城市化造成了地表形态的巨变,不仅农业文明留存至今的大量农田转变为建设用地,森林、湖泊、山河也难以幸免。我们以愚公移山的气魄改造着中国,却不知道将要面临什么结果。
虽然中国历史上强调“天人合一”,但如今的情况却令人唏嘘。一些人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上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原因当然是多种多样抑或复杂深奥,但究其根本还是认为环境不如经济重要,例如,认为空气的好坏不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条件重要。很难理解,一个人如果每天都去河边散步,带着孩子去河边跑步、踢球,去野营、钓鱼,在面对发展经济还是保护河水水质的问题时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而放弃后者。导致“重经济,轻环境”的情况往往是人们认为:破坏的是他人或大家的环境,而发展的是自己的经济。不自量力地说,景观设计师要重整山河,而社会更需要重整人心。否则,即使重整了山河也无人欣赏,无人爱护。景观设计师如果有志于挽救生态环境,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设计本身,而要将一己之力放大,将生态意识传递给更多的人。(www.xing528.com)
回顾历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无数的诗文都在描绘、歌颂自然。中国文人对自然有着敏锐的感知力,有一种超脱功利的审美态度。不仅如此,他们还喜欢将自然“人格化”。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如同亲密的朋友一般,充满了人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些人之所以对生态破坏表现得冷漠无情,部分原因是对生态环境缺乏切身感受。城市将我们隔离于自然,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又令我们的感官变得迟钝。我们对天空中的白云视而不见,直到雾霾笼罩,我们亲眼所见,置身其中,才恍然觉察到空气污染已经如此严重。
公众日常接触城市景观,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景观设计师之手,因此我们有责任通过景观设计重新唤醒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倘若我们所设计的景观能帮助普通人体察到自然的细微变化——体会水的温度、光的变化,懂得春江水暖、叶落知秋,那么,相信人们会更加爱护、尊重自然,整个社会将更容易形成共识,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全社会的投入,而这也许比景观生态设计意义更为深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