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利互惠: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

互利互惠: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块的拥有者没有将其盖上建筑并售卖以获取利润,却把它变成了一个城市小公园,对外免费开放。“高线之友”作为高线公园的管理方,可以接受捐款,组织义务劳动者进行公园的日常维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线公园建设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园案例,而是一个通过开放私有空间获得巨大经济回报的案例,是一个土地所有者和城市互惠互利的案例。在去除人行道和场地之间生硬的界限后,公共与私密空间相互贯穿。

互利互惠: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品质。纽约曼哈顿就是一个具有高品质开放空间的城市,虽然它的密度非常大。在这样一个极度私有化的地方,却有许多对公共免费开放的私有空间。佩雷公园Paley Park)和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是其中两个佼佼者。

佩雷公园面积很小,是一块典型的城市可建设地块。地块的拥有者没有将其盖上建筑并售卖以获取利润,却把它变成了一个城市小公园,对外免费开放。公园面积虽小,但跌水和树荫在这个高密度的城区,给人以极大的心灵上的放松。它对城市的贡献远远超过一栋大楼。

高线公园的建设过程具有戏剧性。高线原来的拥有者是某运输公司,但它并不拥有高线下方的土地所有权。废弃的高线极大地影响了该区域的土地价值,土地拥有者要求高线公司将其拆除。但拆除本身花费巨大,且对高线公司来说不能产生任何价值。“高线之友”(Friends of High Line)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成功地说服了高线公司、沿线土地所有者和政府,号召并组织将高线改造成一个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园。公园取得极大的成功,各方共赢:沿线土地所有者由于土地升值获利;高线公司不用花钱拆掉废弃的高线,也相当于由此获利;城市多了一个地标性场所。“高线之友”作为高线公园的管理方,可以接受捐款,组织义务劳动者进行公园的日常维护。政府在整个高线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只是有限参与,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现在,随着高线公园二期、三期的陆续完成,它已经成为纽约市的一个新地标,曼哈顿地区著名的旅游点(图3、图4)。公园的沿线区域吸引力大增,博物馆文化设施也相继介入,昔日破败、废弃的铁路运输及仓储区域就这样转化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具有独特魅力的社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线公园建设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园案例,而是一个通过开放私有空间获得巨大经济回报的案例,是一个土地所有者和城市互惠互利的案例。

我们在中国的实践中,曾经在青岛万科产业园示范区做过一点点类似的尝试。虽然这个项目建成于几年前,少为人知,既不是网红也没有获奖,但它却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该项目坐落于青岛,处于某主干道十字路口的东南角。当地规划规范要求场地红线内留有一定的建筑退距,从而保证景观的空间。但是从该十字路口的其他三个街角的设计可以看到,局限于土地规划的红线——人行道、用地红线、建筑后退红线,街角的设计往往是标志性的、功能分开的、没有人的活动的场所。在这个项目的一开始,开发商的思路也是如此——如何把“无关人员”隔绝在外,只有有购买需求的人才可以“进入”?如何设计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标性景观才可以与众不同、吸引客户?作为景观设计师,如果按照这个传统思路,无论我们怎么做,除了在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别无他法。而这块场地的最终商业效果,也很难由一个“新”“奇”,甚至“怪”的景观作品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通过反复交流,我们和开发商逐渐达成一个共识:与其这样“落入俗套”的费力不讨好,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干脆把设计打开,做一个特殊的城市广场,让所有的人都可以来,可以活动,可以嬉戏。我们不需要生硬地营造气氛,就能让来到这里自由游乐的市民自然形成该有的热闹气氛。这样,市民在闲暇时间有了去处,开发商同时获得了热烈、欢快的气氛以及关注度(图5、图6)。

随着设计的演进,广场以镜面水池作为主要的景观元素,并设计了一系列策略保证了场地物理和视觉的连接性以及可达性(图7)。在去除人行道和场地之间生硬的界限后,公共与私密空间相互贯穿。设计不光注重镜面水池的美观性,还兼顾了场地的可达性和行人参与其中的安全性。建成以来,广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聚集和娱乐场所,跳广场舞、戏水打闹、洗菜、洗拖把等各种市井邻里的街头景象层出不穷,既让人捧腹又令人欣慰(图8~图10)。

该场地的设计非常微妙且巧妙:广场被当作一个整体设计,而不是被红线划分的不相干的元素组合,同时又符合每一块用地的规范要求。水深5厘米的方形镜面反射池作为场地的一个主要元素,被放置在商业综合体前。场地的北侧沿兴阳路有两排现状水杉树被保护起来,一系列宽大的条形木座凳布置于此(图11、图12)。水面与铺装面的齐平赋予了场地无限的空间感和连续性。(www.xing528.com)

场地的竖向设计充分利用了微地形的优势,在保持原有人行道标高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细微坡度连接人行道和主广场,为人们提供了微妙但是明确的空间体验。使用者可以直接参与到很浅的镜面水池中,而不仅仅将其作为一个视觉符号。被保护的水杉树有着相对较高的枝下高度,在保证视线通透的同时也隔离了街道上部分交通噪声。

场地有着3%的均坡,镜面水池的一边用景观座凳来抵消水面和地形的高程差,同时巧妙地标记出场地边界,隔开人行道空间。排水沟被安放在水池边缘用来收集溢水,喷泉的喷头同时藏在其中。喷泉启动时,逆光的水花立刻使广场显得生机勃勃(图13)。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水面的边界被镶有排水槽的黑色花岗岩所界定。抛光面的花岗岩折射出与水面相同的景致,无形中延伸了水面,同时最大化地去除了水景与铺装之间的边界。线性座凳底部融合了考究的照明系统。这种静谧感与水中反射出的斑斓灯光形成了鲜明对比。灯光不仅增加了空间的深度,也从视觉上连通了整个场地。

喷泉广场设计本身没有玄妙的技术或者惊人的突破,它的贡献在于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融合的社会意义。形式设计中去边界,行为设计中的形式“去边界”的概念延伸到了社会,达到行为的无边界。设计平等地尊重了场地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营造出这个完全开放的、可达的、自然而然又引人入胜的公共场所。设计不仅充分满足了城市规范的各种红线和开发者的诉求,最终也成了该区域非常成功的“景观目的地”,同时也为类似城市的可持续设计提供了借鉴。这个案例也让我们看到,景观设计师需要“大开脑洞”,不要局限于自己的知识领域,只是从“景观”出发做设计,更要看到社会,以及看到社会中的人(图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