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项目中,公共空间成为丰富多彩的社区公共生活的舞台,社区居民因而成为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社会群体,而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群体。共享的思维可以让同样的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价值),达成更美好的生活愿景。因此共享并不建立在削弱私人利益的基础上。对于公私关系的恰当处理,可以获得多赢的结果。如果进一步思考公共与私有的关系,并尝试共享价值观的更多可能性,尤其是突破单个社区的范畴,在一个城市里的贡献度可能会更大、更多。
一个社区里的流动性相对于城市的流动性来说要小得多,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也比较明显。如果说我们称社区内部的共同分享为“共享”,那么,社区、团体或个人把自己的资源拿出来与城市共享、互利互惠,可以称之为社区与城市的“共生”。(www.xing528.com)
在美国留学初期,我们对于“公共”和“私有”的概念不太分得清楚,按照在中国的习惯觉得对公众开放的就是公共的,反之就是私家的。但我们很快意识到,产权的“公有”“私有”和空间属性的“公共”和“私密”是不一样的。哈佛大学是私有的,但校园没有围墙,谁都可以进去;清华大学是公有的,但围墙、门卫戒备森严,闲人免进。在这样不同的社会体制里生长的人难免对于“公”和“私”的认识很不一样。我们常常混淆“公有”与“公共”“私有”与“私密”之间的关系。“公有”“私有”是针对所有权而言,“公共”“私密”则是实际使用中的空间属性。英文中“对公众开放”(open to public)和“公有”(public),“私有”(private)和“私密”(intimate)的区分比较明确。“公共”不一定对应“公有”,“私有”也不一定对应“私密”。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所有东西都是国有的”阶段——城市公共开放空间都是公有的,同时围墙围起来的地方也可能是公有的,但使用权是私有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基本上都是把公共的东西限定起来供私人使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私有需求”;然而,很少有人把私有的东西贡献出来与城市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