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人儿”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的褒义词。父母都以小孩子能完成超龄的事情,无论智力上、情感上,引以为荣——5岁就上了一年级,9岁就可以独立旅行,诸如此类。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老成稳重的人是大家钦羡的对象。
“少年老成”据说来自东汉赵岐《三辅决录·韦康》,一个15岁的孩子,被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可见自古以来推崇之备至。
想尽快把小孩变成大人,并不是中国文化独有的。世界的文化,粗放地讲,都是大同的。有资料说,“在现代之前,所有国家所有文化,都不认为童年具有独立的价值。那时,童年只被认为是成人的准备期,缩得越短越好。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童年’被赋予了独立的价值,……现代儿童心理学认为……人为的缩短童年期,就会带来不可更改的创伤,发展就没有后劲,潜能就没法实现。”[2]
尊重孩子的童年,并保护其特征已经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核心。联合国大会将《儿童权利公约》第三十一条设立为一项基本权利,国际游戏协会美国分会(IPA/USA)也积极倡导人们玩乐的权利,并将“捍卫、维护和倡导人类玩乐的基本权利”作为宗旨。[3](www.xing528.com)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为儿童导向的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以下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前提。
事实上,就现代教育本身,悖论也很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把人的头脑挖掘得太多,身体的本能被忽略、弱化不少。人的第一直觉,靠的不是大脑,而是感官。现代社会的疾病、弊端,很多来源于人的感知能力的退化——年轻人的抑郁症,老年人的痴呆症,甚至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多的交流障碍,都是人用了太多的大脑,少了用心。想得太多,执行力就会被相对延迟;心性被过多的碎片信息、理性分析掩埋,感受能力就会日趋衰弱。感官的退化是一件类似温水煮青蛙的事,令人悲哀而不自觉。世界的美好,需要全身心感受以后,转化成为自身一部分,从而让自身成为美好世界的一部分。身心的愉悦,令人向善向美,恐怕比任何理性说教都来得更有效。
现代社会中的成人,特别是大脑完备的成人,相比儿童,身体感知能力逐渐被日积月累的知识和头脑的理性判断取代、弱化。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保护儿童未被扼杀的感知,让孩子们在觉知中成长。在越来越智能化、信息化、机械化的社会环境中,让人仍然保持一定的对自我、环境的感知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