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参与性景观

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参与性景观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蒂文·斯廷森先生在美国的景观设计师中,是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应主人的要求,温泉浴场放置在现状保留的橡树林里,以便使用者与自然密切接触。通过这个项目的完成,我们意识到了中国景观发展现状与美国的不同。希望通过以下对比能够做出公允客观的评价:首先,中国的景观项目往往处于使用者缺席的状态。柳树庄园的甲方通过对相关专业的了解选择了史蒂文·斯廷森事务所。他们认为史蒂文做的景观正是自己喜爱的。

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参与性景观

西郊会所是我们回国成立事务所设计的第一个项目,这部分内容也代表了当时刚刚从美国实践转换到中国市场的各种调适。时隔八九年中国景观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方面,快速的推陈出新、接受新观念,改良施工管理与质量;另一方面,受限于普遍经济和管理水平,当时的很多问题依然是影响现在的景观水平的症结。

柳树庄园位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著名的度假胜地科德角(Cape Cod)的一个岛上——玛莎葡萄园(Martha’s Vineyard)。主人定居在伦敦,此庄园用来夏季避暑。女主人擅长骑术,热爱养马,所以在12公顷的用地中,大部分面积是马场(当地规定,一匹马所需要的户外饲养空间不得少于0.4公顷)。除了别墅周围的游泳池温泉浴场草坪等日常活动空间,该项目还包括室内跑马场、室外跑马场、观演台、驯马场,管家房舍等。主人还是现代艺术品的爱好者与收藏者。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希望庄园的景观是以新英格兰田园风光为底蕴的大地景观艺术品(图1)。

史蒂文·斯廷森先生在美国的景观设计师中,是极简主义(minimalist)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新英格兰地区的景观氛围的体会、场地尺度感的把握,以及对材料、细节的控制有着独特而严格的信条。设计方案往往要推敲到“多一笔嫌多,少一笔太少”的境界。

图1

图2

在他的指导下,别墅周围的景观形成了顺应坡势逐级而下的4个台地,上面3级是以草坪为基调,散种着白桦木(Heritage River Birch),最后一级是泳池露台以及更衣、淋浴、烹饪、烧烤等地方。一条约15厘米宽的跌水贯穿台地始终,最后穿墙而出,流向马场方向。跌水是用约11厘米厚不锈钢焊接完成,外层做黑色烤漆,在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的一个钢铁工作室(steel studio)制作完成后运到岛上安装(图2)。因为最后的泳池台地仍然比完成标高高约2米,泳池的一条长边同时具有挡土墙功能。在后期施工中,这片墙被分成两道:一道是泳池的池壁,另一道是真正的挡土墙。为了保持外观上的简洁,两片墙用了一个约0.9米宽的压顶。考虑到两片墙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带来石材压顶的断裂,压顶只与一片墙之间做了黏合连接。

泳池的尽端是无边的(图3)。在沿着泳池通往温泉浴场的小路上可以看到一个约2米高的小瀑布在泳池尽端跌落。温泉浴场的技术在美国非常成熟。用大块石材砌成并带有腰部、腿部按摩功能。为了保持水温,还安装了自动伸缩盖。应主人的要求,温泉浴场放置在现状保留的橡树林里,以便使用者与自然密切接触。

室外跑马场围栏的设计灵感起源于美国近代史上对现代艺术贡献非常大的沙克村(Shaker Village)的围栏意向。由于女主人收藏的是来自世界各地马术冠军的名马,围栏的设计需要十分小心地考虑跑马的安全性:比如在传统围栏的顶部压顶以保障不会刮伤马匹;马场转角的地方设计成弧形——这个想法最终未能实施,因为把铁木(Mahogany)压顶弯成光滑的弧形违反了木材本身的肌理,需要投入格外多的经费。每根围栏从上到下由细变粗,间距由小变大,顶部倾斜收口并置以压顶(图4)。

图3

图4

图5

跑马场旁边的观演台是一个可以容纳15人左右的土台(earth work)。土台的竖向是精心设计过的,其斜面与登上台面的石阶穿插在一起,就像每一石级最终都消失在草丛中。土台的上面布置了音响插座,由于布线隐蔽,没有任何设备暴露在外面(图5)。

驯马场是一个半径约9米的圆形场地。一般驯马师或站在中间用缰绳跑马,或骑在马上跑圈。驯马场的围栏通常是钢管的,比较简陋。在这里我们用了131棵欧洲鹅耳枥(Upright European Hornbeam)交叉种植形成一个绿色的植物围栏,里面使用细碎石铺装。鹅耳枥在长到一定高度后会被修剪成平顶。与观演台一起,驯马场成为整个庄园的两个极简的大地景观作品之一。柳树山庄从2005年7月开始做概念方案,到2007 年初完工,历时一年九个月。

西郊会所项目是一个景观面积1万多平方米,由6幢会所建筑组成的私人开发的地产项目。该项目从概念方案投标到竣工历时一年六个月,是我们回国成立事务所后从概念方案到施工完成的第一个项目。

通过这个项目的完成,我们意识到了中国景观发展现状与美国的不同。希望通过以下对比能够做出公允客观的评价:

首先,中国的景观项目往往处于使用者缺席的状态。设计师在设计方案的同时需要提供任务书。换言之,中国的开发商/甲方经常不明确谁(who)、怎样(how)使用该场所。对于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缺乏判断,往往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比如,甲方关注的“样式”(确切地说是设计中的装饰),其实是设计中最表面、最次要的部分,并且属于设计师的职责,而对于场所的使用方法、功能需求应该由甲方明确;设计师需要花很多的精力为设计找“说法”,以期打动甲方,因此在概念深度的设计上来回反复,无法进一步深化方案。(www.xing528.com)

柳树庄园的甲方通过对相关专业的了解选择了史蒂文·斯廷森事务所(Stephen Stimson Associates)。他们认为史蒂文做的景观正是自己喜爱的。确定后的设计师不会被要求改变设计风格。让一个简约设计师做古典风格的设计在他们看来是荒谬的。我们在接手这个项目以后,很少要探讨这里的景观风格问题,乡村的大背景、现代极简的大地景观艺术对于双方都是不言而喻的。美国的甲方非常明白他需要什么,我们与甲方之间主要探讨的是什么东西多大,放在哪儿,用什么材料,等等。

其次,两个国家有着非常不同的消费观念。西郊会所是按照1 000元/平方米的造价做的方案,施工招标是按照600元/平方米,实际做出来的效果可能造价更低。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当经费超出预算时,我们的甲方更愿意在“看得见”的地方花钱,一些对景观质量非常重要的“隐蔽工程”往往被省略掉,比如倒影水池水泵没有净化功能,请人打扫似乎比安装器械更容易让人接受(图6);会选择便宜的施工工艺,比如更换部分种植土而不是全部,减少石材的厚度。被埋在地下或者贴在墙上的那部分石材厚度被认为是浪费,所以在不影响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材料总是越薄越好,即使很多时候没有超出预算,还是会“习惯性节约”(图7)。

柳树庄园的业主在经费超出预算时取消了一些项目。开始的时候他们曾经希望在马场里遍植地被草花,营造乡野气氛。但是地被草花是景观项目中的预算杀手(budget killer),所以业主最终选择了放弃。另外他们对材料的、耐久性非常重视,比如跑马场的围栏选用的是铁木,木质细腻,长期暴露在室外不容易起裂;而置于地下的木桩是红松木(Red Cedar),这种木头在地下的防腐效果很好。石材铺装的厚度最少为7.6厘米。石头墙能干砌最好,比如柳树庄园入口的石墙用的是当地采石场选取的大块整石;如果需要混凝土结构,石材的贴面基本也是宽厚比接近。

图6

图7

最后,在施工管理上,柳树庄园雇用了总承包商(General Contractor,以下简称“GC”),作为甲方、设计方、各个施工方(比如泳池的专业施工方、石墙的施工方、木栅栏的工厂等等)的中间人,协调不同工种的交接以及时间安排。这个人往往极富施工经验,与设计师合作多年,了解设计师的个性以及对细节的要求,由设计师推荐给甲方。在时间安排上,GC会充分考虑不同工种施工的季节性(如种植需要特殊的季节)、施工操作面、不同工种的交接和穿插、对现场的保护(如对现状大树的保护以及方法)、各种材料的预定、运输和囤放,等等。其施工效率充分体现在周密详尽的管理上。由于美国劳动法的保护,工人的作息时间得到严格保证,从来看不到工地上热火朝天的加班加点。但是项目就这样有条不紊、一板一眼地完成了。

西郊会所的甲方也非常具有管理意识。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有第三方来担任类似GC的角色。在这一年六个月中,每周都安排了例会,每周至少有一次现场服务。即使这样,由于管理经验不足,景观方面的施工其实只有4~6个月。我们的承包商主要起调解纠纷的作用。比如景观的施工操作面被建筑外立面的施工占用了,他会去协调。管理方虽然一直在忙着解决问题,其实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现场的混乱会导致施工质量下降,比如说现状窨井的位置没有及时调节,导致大树种植的位置不得不变动,有些设计师不愿更换树的位置,只好让完成面高出地坪种植(国内的景观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就是树坑高出地面,树的四周不能与地面齐平);有些在建筑和室内施工完成前种植的大树,或者主干、枝条在作业中被损伤,或者没有成活。事实上,这个项目种植的成活率非常低,有些死掉的大树,在项目完成后由于无法吊装、补种,造成了整个设计无法弥补的缺憾。

图8

图9

从地球两端这两个项目的对比中,还可以看到中国景观建设中非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资源匮乏带来的系列问题——苗圃用地紧张,种植环境恶劣,密度过高,所以植物往往长得营养不良,不够丰满俊美。再加上节约运输成本,移栽技术落后,苗木都被砍头后种植(这点往往被解释成了提高成活率),刚刚建成的项目看起来一片凄凉;大量廉价的低技能人工,形成了与美国完全相反的市场比价——美国的人工相对于材料非常昂贵,加之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所以在美国不会由人工砖砌石阶基础、景墙、水池池壁,再用很薄的石材贴面。所有这些都是混凝土浇筑。相反,国内的机械化相对落后。西郊会所中,所有需要特殊面层石材的处理,都是人工完成的。比如在旱地喷泉上干铺的板岩(图8),底面不能切平,如果踩在一块石板的一头,另一头会起翘;自然面的石材都是手打的,其高低不平的程度使得在上面驾车非常颠簸;需要“素土夯实”的草台一下雨就坑坑洼洼,上面的草看起来斑斑秃秃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大小合适的机械把基础层层夯实(图9)。曾经听过不止一位世界大师级的景观设计师在中国尝试过项目之后,正式或非正式地表态,以后不会在中国做项目。虽然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但是如此的工程质量或者做事态度让人望而却步肯定是根本原因之一。

通过在中国做项目的经验,我们会非常谨慎地做植草格铺装。这项技术在美国备受推崇并不断有新的技术研发,因为它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非凡的生态意义——可透水性。在国内,植草铺装只是装饰,下面必须有混凝土基础,原因既简单又荒谬——因为我们不能把素土夯实。没有混凝土的植草铺装很快就变得坑坑洼洼,草或干或淹,无法生长;有混凝土的,结果不变——基础打实了,种植土就不够厚,草还是或干或淹。干铺(Dry-laid)只在施工图上出现,在现场却大相径庭。相反,在美国的项目中,尽可能地不用混凝土基础,生态的考虑成为每一个设计师的基本职业道德

中国的景观设计师,如果不用操心这些最常识性的施工技能和作品效果,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在设计的创新上,生态景观的探索上,人文景观的地方风格上。而不是生搬硬套通过各种媒介收集的国内外景观设计,金玉其外,败絮其内。

【注释】

[1]原文发表于Domus,选编时作者对文字及配图作了删改。唐子颖.景观设计的实现[J].Domus,201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