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耐久与可持续性: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中的生态设计

耐久与可持续性: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中的生态设计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把这句话里的“自然”换成“生态”,或者“节能”“环保”等词也是很有道理的。史蒂文先生的设计的确就是这样,表面看没有特殊的雨水收集等生态景观设计手法,其实却是以耐久性、可持续性的角度体现生态(图1)。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里,谈论生态设计首先应该考虑尽量耐久,无论是一个雨水花园还是一片挡墙,修好以后可以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是生态的根本。

耐久与可持续性:参与性景观实践手记中的生态设计

图1

彼得·沃克在谈到“自然”这个话题时,认为许多设计看上去自然,其实并不自然,而有的设计看着不自然,其实却符合自然之道。如果把这句话里的“自然”换成“生态”,或者“节能”“环保”等词也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在美国为史蒂文·斯廷森(Stephen Stimson)先生(彼得·沃克的学生)工作时,有一次,史蒂文先生被邀请去一个生态论坛演讲,他不是一个追逐时尚、擅长唱高调的人,暗暗有些发愁现在人人大谈生态和可持续,而他始终只是做了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同时也没在每个项目里大谈特谈关于“生态”这样时尚的话题。这时,他的夫人(哈佛毕业的一位受人尊敬的女建筑师)说:“结实牢固的东西也是可持续的,做一次用上几十年,不返工、不浪费就是最生态、最可持续的设计。”史蒂文先生的设计的确就是这样,表面看没有特殊的雨水收集等生态景观设计手法,其实却是以耐久性、可持续性的角度体现生态(图1)。

的确,很少人会从这个角度来谈论生态和可持续设计,而这一点对于目前的中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社会上满眼皆是粗制滥造、临时变动的东西,虽然背后更多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非设计因素,但造成的浪费是很惊人的:刚刚改造好的马路因为要新埋管线、电缆又被掘开;新装修的商业门面过了一年又全部砸掉重头来过;美轮美奂的住宅销售中心房子一卖完就拆掉;几年前新修的大楼墙体开裂要重新修建。这些每天在各个地方发生的事件让人们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粗糙而浪费的社会,并对各种因粗制滥造产生的浪费习以为常。(www.xing528.com)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里,谈论生态设计首先应该考虑尽量耐久,无论是一个雨水花园还是一片挡墙,修好以后可以使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这是生态的根本。

也就是说,应该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建成以后的耐久性问题,虽然可能在设计上会更复杂一些,在建设时会更费事一些,造价会稍微高一点,但如果能使用得更久,实际上会更经济、更环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