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作构图学。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传统画论中,叫作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构图是从西方美术的构图学转化而来。但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西方绘画的构图,并不能涵盖当今绘画创作中画面构成的全部含义。因此,在本章统一用构图这个概念,来论述当今在绘画创作中的画面构成问题。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
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幅作品不知所云。
一、构图形式
构图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水平式:安定有力感。
(2)垂直式:严肃端庄。
(3)S形:优雅有变化。
(4)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
(5)长方形:人工化有较强和谐感。
(6)圆形:饱和有张力。
(7)辐射:有纵深感。
(8)中心式:主体明确,效果强烈。
(9)渐次式:有韵律感。
(10)散点式:不受边框约束,自由向外发展。
二、构图原则
构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一)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与对称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都具有内在的稳定性。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来就不舒服。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图3-7)。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与均衡相比较而言,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因此,对称虽是构图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运用中机会比较少。
图3-7 均衡与对称
在构图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构图。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构图的方式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也有人称为永恒的三角构图法,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什么是“品”字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现三个物体的时候,不能把它们等距离放在一条线上,而应使其呈现三角形状,像“品”字(图3-8)。只要留意,这种三角形状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山就是由无数的三角形构成,上下交错,井然有序,犹如一个巨大的品字状或三角形状,具有强烈的排列韵味。
什么是“三七律”构图?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为三七开。若是竖向构图画面,上面占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横向构图画面,右面占三分,左面占七分,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图3-9)。在中国画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最佳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所谓最佳,并不是单一或唯一,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题材的需要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来艺术讲究的就是有法而无定法。总之,就是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去应用。对于摄影师而言,如能把均衡与对称运用自如,就可以算是掌握了构图的基本要领。
图3-8 品字形构图
图3-9 “三七律”构图
(二)对比和视点
1.对比
常见的对比有:
(1)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
(2)色彩的对比,如:冷与暖。
(3)调性的对比,如:深与浅,明与暗,黑与白等(图3-10)。
在一幅作品中,可以运用单一的对比,也可同时运用各种对比,对比的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比的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地反映和升华主题。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也可以把它们同类相并。
2.视点
图3-10 黑白对比
视点在构图中是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视点是透视学上的名称,也叫灭点。要把视点说清楚,还得从视平线、地平线、水平线这三条线上说起。视平线就是与眼睛平行的一条线。我们站在任何一个地方向远方望去,在天地相接或水天相连的地方有一条明显的线,这条线正好与眼睛平行,这就是视平线。这条线随眼睛的高低而变化,人站得高,这条线随着升高,看得也就更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这个道理。反之,人站得低,视平线也就低,看到的地方也就近了(图3-11)。按照透视学的原理,在视平线以上的物体,如高山、建筑物等,近高远低,近大远小;在视平线以下的物体,如大地、海洋、道路等,近低远高,近宽远窄,向上伸延左右两侧的物体。这样,以人的眼睛所视方向为轴心,上下左右向着一个方向伸延,最后聚集在一起,集中到一点,消失在视平线上,这就是视点的由来(图3-12)。
图3-11 低平视线和高平视线
图3-12 视点
照相机的镜头就是根据人的眼睛和透视学的原理设计的,光圈好比人眼的瞳孔。瞳孔随着光线的明暗收缩或放大,所以用照相机拍出的东西和人眼看到的东西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用照相机拍出的东西比人眼看到的更为准确。有时用人眼看时,感觉不到相差的距离,似乎是在一个平面上,但拍成片子后远一点的物体就显得小了许多,这是因为透视所起的作用。当我们知道了透视的原理,就可以充分发挥透视的作用了。如果想把物体拍大,只要将拍摄物体靠近相机;如果想把画面拍的大一些,使画面显得辽阔,就要把拍摄位置选择在高处,用俯角拍摄就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想把物体拍出立体感,可以把拍摄角度选择在物体的侧面。视点的作用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应是画面的主题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根据主体的需要,可以放在画面的上下左右任何一点上,不论放在何处,周围物体的延伸线都要向这个点集中。如果一个画面中出现了两个视点,画面就分散了,作为观众就不知摄影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在何处了。画面上只能有一个视点,这是摄影与绘画在构图上的最根本的区别。绘画讲的是散点透视,而摄影只能有一点,否则摄影的构图和画面就会乱。在摄影作品中出现两个视点,大致有下列情况;一是把高大的物件放在画面中央,由于透视的关系,延伸线向着相反的方向延伸,造成了画面的分割;二是想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多种活动,形成了多个中心;三是在选择前景时没有留意物体延伸线的方向,不是相呼应,而是背道而驰,这在视觉上也会形成画面的分割感。
三、影像中的构图
摄影构图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分为两步。一是选择角度拍摄,二是照片的剪裁。摄影构图的这种特殊原因是相机的局限造成的,照相机的种类虽然多种多样,就构图方式而言,只有两种,一是长方形,二是正方形。对于取景而言,长方形的构图优越性更大,更好处理,而正方形的构图拍出的照片不分横竖,想拍横构图或竖构图的画面不剪裁是办不到的。就是长方形构图的相机,由于在拍摄时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也难免会在构图时把不必要的物体摄入镜头,影响画面的美观。要去掉这些东西,同样得通过照片的剪裁才能办到。知道了摄影构图的特殊性,就可以在按快门之前先把构图确定好,是拍竖画面还是横画面,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拍摄时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表现的主题上。如果照片拍出后认为在构图上有一些不满意,便可以通过剪裁使画面变为满意(图3-13)。懂了构图的原理,并不等于能熟练构图,只有下苦功练习,持之以恒,练得久了,就会在脑子里留下各种各样的构图。当你置身现场拍摄时,相应的构图就会自动跳出来供你选择,这就是多练的结果。除了多做练习之外,还要多看别人的作品,琢磨别人的构图构想,特别是优秀的作品,这都属于直接的借鉴。
图3-13 剪裁画面
四、中国画的构图
在中国传统的语境中,绘画也好,写文章也好,都要有章法、布局。在绘画中,所谓章法、布局就是我们所说的构图。
谢赫“六法”中称为经营位置也就是构图。为什么不说是分布位置而称经营位置?这里说明作画要动脑筋,有个如何安排画面的问题。作画有了题材,通过画面传达给观众,使观众接受你的想法和美感,从构思到画面,第一步即是构图。选择好了题材,紧跟着要研究主体部分放在哪里,次要部分如何搭配得宜,甚至空白处、气势、色彩、题词等的细节都要反复推敲,宁可没有画到,但不可没有考虑到,这种推敲布置的过程即是一种经营。
画家常常不是通过一两张草图便能达到理想构图的,特别是中国画的构图,要考虑民族形式的特点,要考虑便于发挥笔墨,便于物象的展开,既要多变化、多层次,又要求统一,关于这些特点,中国古代已有相当多的论述。
(一)“三远”一说
北宋郭熙在所著《林泉高致》一文中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1.高远
所谓“高远”在《芥子园画传》的山水部分,总结为构图学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就是高远、深远和平远的三远法,实际上是如何表现山水境界中的高、宽、深三度空间的方法。
《芥子园画传》中所说的高远,是从下面向上仰视,才觉得高远。我们今天应用透视学的观点,即把物象放在视平线上,就显得岸然兀立。在这部书中提出用泉水以助其势之高,如画雁荡山的龙激飞瀑,即应有高远之气势才好。但是书中的借泉助高,并不能把问题说得十分清楚,因为把山画得再高,泉水画得再长,还是不及真山的千分之一高。怎样把千仞之高的大山画在尺幅之内呢?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指出,眼与山只要有了相当的距离,按照比例来画就行了,“竖划三寸,就有千仞之感”“舱里数尺即可体现百里之遥”。比如为了夸大山之高峻,可以把人物、房屋、树木画得很小,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沈周的《庐山高图》(图3-14、图3-15),都是人小山大,也可以把峰顶推出画外或隐入云层。
画高的山势,可以把下部虚起来,如画山头用云虚断山脚也有崇峻之感,即郭熙所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反之,如画极远的平川,可把上面虚起来,也会造成平川万里之势。
图3-14 《溪山行旅图》(宋,范宽)
图3-15 《庐山高图》(明,沈周)
2.深远
所谓“深远”,由前面往里画出深奥之感觉叫深远。画中进深大,造成一种具有深远空间的意境。《芥子园画传》解释加强云气有深远感,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也有所论述,水欲远足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种处理方法在表现云横秦岭、气断巫峡时可以使用。有经验的山水画家,都觉得三远之中深远最难于体现。元代王蒙的《具区林屋图》(图3-16),使用了四面环山,把幽深之溪谷层层透视,屋宇栉比鳞次,画出了难度较大的纵深之感。
图3-16 具区林屋图(元,王蒙)
3.平远
“平远”就是要画出景色前后左右辽阔的空间。平远画法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矮山及丘陵的平远山水;一种是只有田园河流的平原大地。对于前一种画法《芥子园画传》强调用烟气加强平远之感,有了烟气,便觉得苍茫辽阔。实际上无论高远、平远,这一点都是适用的。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图3-17)和倪赞的《紫芝山房图》就属于平远山水的类型。对于描绘平原景色的辽阔地貌,也可以用一些类似的手法,但主要还是应当利用景物透视,如林带、田埂的透视,河流的纵横加强了平远效果。一马平川的大地原是国画中难于描绘的画题,近代画家有用稻田波影来衬托白帆片片,也有用树木和房屋层层推远的方法描述。
三远之法,自郭熙提出之后,到了韩拙和后代的黄公望、王概以及曾到日本旅徙过的费汉源,他们都对三远法有不同的发展。
郭熙还在三远中提到了三种色调感觉,那就是高远之别样,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结合他分析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意冲融而缥缥缈缈。看来作者是作了深入观察后所述。我们面对高山自山下而仰山巅,必然觉得山色清楚明确,山峰傲立突出。如自山前仰望山后,必然山色阴晦而重叠。如果是自近山而望远,这时由于远距离而使远山在空气层中产生缥缈模糊之感。以上都是由于取景时画家与景物距离视线的方向,视野的大小等差距而产生的。
图3-17 《富春山居图》(局部)(元,黄公望)
(二)“开合争让”一说
构图千变万化,实在不是几句话就能谈清楚的。但也不能因此就认为构图是神妙不可捉摸的,在这方面,古人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其中为国画家最常用的一句术语,就是开合争让之法。
清代郑绩在《论景》一则中提出,凡布景起处宜平淡,至中幅乃开局面。这是指开始布局之后,必须注意展开局面,既经展开之后,郑绩又认为要有分有合,一幅之布局固然,一笔之运用亦然。沈宗春把这比作下棋,国手对弈各不相争,亦各不相让……于此可悟画理,他所指的是大的开合和争让,认为低手扭定一块,所争甚小,而大局所失已多。在国画章法布局中,必须避免这种小的开合和小的争让。
试从高克恭的《云横秀岭图》可看到其开合布陈之妙(图3-18),正中巨峰突出,群峰拥簇有合掌之势,这是合;山头中部之云、下部之水则是开;左右都有树林石坡,这是争;有高有低,有伸有缩之水蛟,这是让。如此构图颇像善于写文章的名手,看到他笔下波澜的起伏,气象变动无穷,也看出作者胸中有丘壑,笔下有烟云的巧妙布置。
图3-18 云横秀岭图(元,高克恭)
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邓石如引述发展前人的名言,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中国画家常借用这两句话强调疏密、虚实之对比,以反对平均对待和现象罗列。疏,指空的地方可以跑开奔马,当然是相当空了;密,指密集的地方,连风都透不过去,当然是非常实实在在的了。
我们可从传为唐代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加以说明(图3-19),他把山树人物等实在之物都集中在左边,树隙中又夹绘房屋,可谓密不通风,而右边则有一片沧海,点染一二风帆,使之空阔无际。若问这样的加大疏密的差距有必要吗?有的,所谓空白处不是无话可说,没有画意可寻,它正是为了衬托密之部分,使它更能以少胜多,就像音乐中的休止符,使人有更多遐想的余地,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要善于借虚以见实,前人曾提出大抵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是很有道理的。密处在构图中要更集中,更精密地刻画,使墨、色、线充分发挥效果,对比下感到白的更白,密处更密,更突出,更加强烈地给观者留下印象,从而发挥造型艺术的特长。虚与实不可分割,是构图法的两个方面,孤立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恰当的。
图3-19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
这种变化有时也可以用疏、密、聚、散四个字来形容。密与聚是画面上的实处,疏和散是指画的虚处,正如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一样,观者能在画面上看出大的节奏感。但空不是简单的空白,我们试看八大山人的花与画,常常只画一花一鸟,单纯之极(图3-20),纸上留出了大面积的空白,整幅画面的空虚处让读者自己去发挥想象,可以想象为天空、白云、水波,造成极大的回旋余地。但只有空白不能成画,所以还要有密处说明问题,最忌的是平均布置,如清代吴历《湖天春色图》三组柳树,有聚有散,其土坡按一根S线布置,画的中部和远山又尽量展开,以求疏散,引起观画者有山曲水幽之感,同时也为我们展示出如何处理疏密聚散的手法。
图3-20 《花鸟》(清,八大山人)
(三)“计白当黑”一说(www.xing528.com)
这句话也是来自清代书法家邓石如,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因为这一规律可通画理,国画家又把他的道理转用在绘画上,与此相近的说法还有,清代华琳在《南宗抉秘》画评中所说:于通幅之留空白处,尤当审慎。
中国画强调运用空白,对空白经营很用心,把空白当有画的部位,同样要费心思去考虑。为什么要留下一些空白呢?这好比戏剧、影像中人物的潜台词,如果把话都说尽了,没留下一点潜台词,这叫作平铺直叙。画面上展现一片空间,我们会感到画家的思想在这段空间里驰骋,这在米氏的云山画中是常见的手法,一片白云横在山腰,山随云活(图3-21)。但邓石如的深意还不止于此,他是要求没有笔画处的白,当和有笔画处的黑一样引起重视,认真经营,让白中也有内容,有画意,而不是一块闲置没有画到的白纸。这就要斟酌白与黑的穿插与呼应,如画一座长桥卧波,桥身是黑,水便是白,桥身如何布置便很重要,画的位置适宜,可以感到桥下的流水,引起对水的联想。类似这种空白,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无话可说,这是言外之言,物外之趣,意味无穷。艺术贵在含蓄,空白也是诸种含蓄手法之一。
此外,中国画在构图方面还有以下说法。
图3-21 《米氏云山》(现代,陶冷月)
(四)布置之法势如勾股
清代画家邹一桂在他所著的《小山画谱》里,提出了一个国画的构图原理,是把画面的布置安排为三角形的勾股方为得势。邹一桂的勾股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斜角三角形。
中国画家之所以爱用三角形构图原理,可能是因为它更符合中国画的表意性(图3-22)特点,便于表现山水花鸟构图的上轻下重,上小下大,引力向下的心理因素,避免呆板,这是就画面构图。总体而言,构图形式是无限丰富的,很难作执一之论,不应使它束缚每一画家的独创性。
在前文讲过,中国画的构图也要运用一个破字,三角形对正方形来讲,便是破口均衡的方形,即使三角形本身,也可运用破字,如画石的大间小法,一块大石头,再间杂几块小石头,就会破三角形的一根弦线,潘天寿所示图例,即是三角形互破之法的应用。
图3-22 临摹芥子园画谱(来娜娜)
正和偏、板和活、均衡和不均衡、对称和不对称都是艺术表现形式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构图时要随时注意它的辩证关系,从主题出发,从主要的构思去寻找主要的构图之路。
(五)藏景露景
国画构图有藏也有露,既不能全藏,也不能全露,这样才能画外有画,不致一览无余。然而何者该藏,何者该露,这要看主题内容而决定。一般来说,主要人物应该露,次要人物应该藏,主要情节应该露,次要情节应该藏。
图3-23 《溪桥策杖图》(明,文徴明)
藏景是为了画面的含蓄,明代文徴明《溪桥策杖图》(图3-23),策杖之人物则露,小亭则藏,这样以示隐士所去的地方——竹林中的幽静小亭。画船只画布帆,画酒家只画酒帘,画大城市只画楼顶或高塔之尖顶,其余的用云断法或藏于绿树中,这样比全部托出,更有画意,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国画家最深知其中之妙趣。
但藏景不可尽藏,白居易《长恨歌》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有遮有露,更显出演奏人的不凡和神韵。一味藏景,易使画面潜晦不明,一味露景则索然乏味。中国画的山水常常是亭显一角,石没半边,构成景物有限、味之无穷的境界。
(六)点景补景
1.创作人物画
对以人物为主的画面,画一些环境是为了陪衬,这叫作补景。多数画家都会有计划的勾画草图,按顺序作画,先人物,后景物,以背景烘托人物,如季节、屋宇、陈设、情调都应符合于人物之需要。
环境不能脱离人物而随意增减,如果怕背景太空,随便点缀,加上不必要的环境和道具,看上去热闹,但离题太远,反而破坏了整体气氛。要把人物和环境放在一起考虑,每补一景,都要考虑是否有助于人物形象,有助作画之意图。
2.创作历史画
创作历史画要研究历史资料,清代范润曾说画人物须先考历朝冠服,仪仗器具,制度之不同,见书籍之后先,勿以不经见而裁之,未有者参之,若汉之故事,唐之陈设,不贻笑予有识也。
3.创作现代题材画
画现代题材的画会遇到新问题,如近代的楼房、汽车、笔直的马路、钢架的大桥,也会使画家难于措笔,一般采取退避或者勉强去表现,这都是不对的。想一想只要画家熟悉了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而且画面确实也有这种需要,所以完全可以按照国画规律和程式进行创作,以上题材是不难表现出来的。当然应注意国画取材角度,尽量扬长避短。
图3-24 《山水册》
点景与补景相反,对以风景为主体的山水画,人物及其他小点缀,称为点景,点景内容包括建筑、舟车、人物、动物都是点景中的对象(图3-24)。当然表现现代化的设施同样会遇到上面提到的难点,中国画家尚在摸索表现的技法,采用传统的线条,去应物以象形,试把中国画用笔的勾、皱、点、染、破来描写新的对象,使板滞者活之,呆板者破之,机械者松动之,以此打破现代化设施中的直、板、刻之病。
点景中除了建筑、舟车之外,画好小的点景人物非常重要,即使是擅长人物的画家,也不见得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因为在山水中的人物,要寥寥数笔便能传神,且要与山水之笔协调,一般不作面部刻画,或者只点双目。山水画要把点景人物作为一门课题练习,经常对照生活中的人物写生,并学会简化概括人物的方法,经过体验练习,方可以掌握画小型人物的技法。
补景涉及山水、花鸟,学画人物也要学会画花鸟山水;而画山水也需要人物、花卉为配置,所以学画的路子不宜过窄。
(七)十二忌
元代的饶自然著有《绘宗十二忌》,主要是指出山水画中的十二个毛病,书中提出的十二忌是:
(1)布置迫塞,章法拥塞,令人透不过气来。
(2)远近不分。
(3)山无气脉,山石来去的脉络交代的不清楚。
(4)水无源流,水口交代不清,泉水出现得太突然。
(5)境无夷险,境界平板缺少变化。
(6)路无出入。
(7)石只一面,画石缺乏立体感。
(8)树少四枝,一般人画树枝只画出左右方向的枝干,难于表现向前、后伸展的枝干。
(9)人物伛偻,人物画得弯腰驼背。
(10)楼阁错杂,建筑物的布置没有透视感,并且缺乏合理的布局。
(11)浓淡失宜,用墨的浓淡不得法,欠协调。
(12)点染无法,用墨的点染失调。
这十二忌,在每幅画中,可能会犯其中的某一忌,有人物和建筑的山水画,则不可能出现九和十两忌。初学绘画的人,可能会经常触忌,这是因为构思和技法都不够成熟,如果是属于点染不得法者,那就要多多练习点染,如果是画山石缺乏立体感,那就多体会一下画石头的方法,以弥补个人之缺点。
五、绘画构图的原则
构图指创作者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对自己要表现的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形成形象部分与整体之间、形象空间之间的特定结构、形式。简言之,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包含全部造型因素与手段的总和。
在各种造型艺术中,构图称呼有别,例如绘画的“构图”,设计的“构成”,建筑的“法式”与“布局”,摄影的“取景”,书法的“间架”与“布白”等均指构图。
构图概念其内涵丰富,它包括:
(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艺术形象在空间大小的确定。
(3)艺术形象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艺术形象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5)艺术形象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构图显示了作品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一致性,反映了作者思想感情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性,是艺术家人格力量和艺术水准的直接体现,也是艺术作品思想美和形式美之所在。为此,构图能力在美术创作中,构图分析在美术欣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构图是较为重要的一步,重点应把握:
1.确定构图的形式线和基本形
构图中分割画面的形式线有:竖线、横线、斜线、折线、波浪线,在构图中起主要作用。画面表现形象主体组合的基本形状有:三角形、圆形、断环形、放射形、旋形、同心圆、十字形、栅栏形、“S”形等(图3-25)。正是这些形式线和基本形成为构图的主要构成形式因素。由于基本形和形式线与世界上各种自然现象或人的形态相似,便具有丰富的感情联想性。
图3-25 画面分割
例如,埃及《胡夫金字塔》三角形构图的稳定感,其巨大的震慑力,使千百万奴隶感到奴隶主统治的不可动摇。再如,俄罗斯彼得堡雕塑《彼得大帝纪念碑》斜线构图的运动感(图3-26),体现了这位政治革新家勇往直前不断向上的精神气概。因此,构图的形式线和基本线也是形象产生美感的主要因素。
图3-26 《彼得大帝纪念碑》(俄罗斯)
2.探求构图所运用的形式美法则
迄今为止,形式美法则有两类八对十六种:均衡与对称、渐次与重复、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陪体与主体、微差与统调、特异与秩序、前者多显示生动型,而后者显示秩序型。
生动与秩序,变化与统一,多样与整体两个因素,既对立排斥,又影响制约,相辅相成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便是形式美法则的本质和灵魂所在。运用形式美法则也必须遵守规律,如过分追求生动、变化,构图会变得杂乱无章,这样不仅失去了秩序美,原先所追求的生动美也荡然无存;反之,如一味强调构图秩序,统一、安定、平衡,作品会变得呆滞。一件美术作品在创作中可能运用多种形式美法则,要处理好每对法则中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显示作者水平的优劣标准。
图3-27 米洛斯的维纳斯
图3-28 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
《米洛斯的维纳斯》构图(图3-27):
(1)形体呈“S”形弯曲,自然优美。
(2)脐点为全身的黄金分割点,喉头为上身的黄金分割点,膝为下身的黄金分割点,比例非常优美。
(3)肩宽上臀宽之比也多黄金化。
(4)胸与腹上面均衡委婉地全身承受光的投射,罗列称为“光的史诗”。
《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构图(图3-28):
(1)总体多斜线式构图,富于运动感。
(2)斜向拉长气势连贯的五环,具有多重寓意:飞跑的人、打太极拳姿势、北京蓬勃发展的形势、中国人民申奥的自信心、奥运团结向上的宗旨、富于民族传统特色的中国结等。
我们要多看、多欣赏名作品,思考构图的内涵和本质,并且或多或少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应用,这样我们才能了解总体构图形式与画面形象相互映照才能更集中、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作品的内容和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