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高校技术转移的模式已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仅从我们所选取的8个案例来看,就涉及了包括合作研究(包含共建研究基地)、技术授权(含技术服务)、专利许可、直接衍生企业、孵化器等多种模式。
合作研究是高校服务社会,实现技术转移的主要形式,也是高校“横向科研”的主体组成部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平衡块技术就是属于这一类,企业提出需求,高校科研团队承担研发任务,成功之后,技术直接应用于任务委托企业。这一模式的优点是任务明确、分工协作,从合作之初企业就深度介入,易于较快地实现技术的产业化。
技术授权模式适合相对成熟的技术,企业从高校获得后直接可以应用,这类模式的好处是可以促进技术在更大范围扩散,有效地避免技术垄断。比如,东华大学的地毯纺织装备技术转移就属于这一类型,技术产权所有者通过授权给不同的企业使用,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这类模式面临两个挑战:一是转移前的技术要比较成熟,要能够迅速转化;二是转移后的技术容易被模仿,技术质地和内涵需要不断提升。这都需要高校的研发团队具有较强的实力,并真正熟悉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走向。
专利许可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技术转移方式。在我们前面列举的模式中,委托开发比较接近专利许可,但两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高校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专利发明上,扬长避短,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再通过专利许可的形式,达到与企业的共赢。(www.xing528.com)
直接衍生企业是高校依托一项或一系列核心技术,直接开发产品,自主进行产业化推广的模式,上海高清数字电视技术、神舟汽车可以归为这一类。从全国来看,许多高科技企业最初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办起来的,包括清华同方、北大方正、华中数控、东大阿尔派等,相比较而言,上海市的高校通过这种方式衍生出的知名企业还不是很多。这种模式容易走出产业化的第一步,但对发明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市场机遇和市场研判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从国外的经验看,高校的强项并不在于此,可以乘势而为,无须强人所难。如何真正发挥好高校在技术研发的末端、产业化前端的独特优势和传导作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样,对于高校衍生企业创业成功后的转制,也应当给以足够的关注。
孵化器模式是一种笼统的归类,样式众多的大学科技园即属于这一类型,另外,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无锡研究院以及“环同济”经济圈都可归为这一类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高校通过搭建平台,提供包括场地、资金、中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基本支撑,让高校的实验室技术快速转化为成熟的产品或现实应用。这种模式重点聚焦技术的产业化环节,但不拘泥于某一单项技术,一旦形成领域相近的产业群,将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
以上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特色,并且相互之间不存在截然的边界。不同类型的转移模式,适应不同的技术领域和产业背景,对应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技术需求。高校介入的形式和程度不同,需要的支持也不一样,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一类是最好的模式。华东理工大学的汽车尾气净化技术转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因为技术不够先进,也不是因为没有市场需求,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转移模式。一旦找准了市场需求的切入点和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高校应用技术创新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