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陵吟》旋律分析与演奏: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下)

《五陵吟》旋律分析与演奏: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筝曲《五陵吟》是近一个时期筝坛为数不多的、利用写实手法创作而成的筝曲。[2]因此,在《五陵吟》的二度创作过程中,首先,是要对乐曲内涵进行透析,揣摩乐曲之意境,反复吟咏并用心体会;其次,是要宏观地把握气息的运用。谱例4:在第一乐段里,作曲家运用了一系列陕西筝派特有的上行旋律跳进、下行旋律级进的旋法,使之富于对比性。

《五陵吟》旋律分析与演奏:魏军优秀学生论文集(下)

作曲家音乐创作是通过乐谱来向演奏者诠释,而演奏者则需要在解读乐谱之前对乐曲的表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依照一种较为普遍的审美取向对乐曲的表现进行再创造。对一部音乐作品的认识和演奏包括仔细地研读乐谱,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所表现的音乐内涵,读懂谱面细微的术语标识,分析作品的基本框架、乐曲结构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曲,并通过正确的表现手法来诠释乐曲。

筝曲《五陵吟》是近一个时期筝坛为数不多的、利用写实手法创作而成的筝曲。自成曲以来,得到众多名家的好评。其中的旋律和技法在富有创新意义的同时,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秦风、秦韵”,又为陕西筝派增添了新的活力。此曲有着清晰的层次、严谨的结构、强烈的对比和醇厚的韵味,并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对于演奏者来说,生活阅历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在不同的时代均有差异,但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则是不变的共性。音乐是瞬间艺术,音乐的时间意象表现为声音的结构关系,凝练为乐谱之空间图案。[2]因此,在《五陵吟》的二度创作过程中,首先,是要对乐曲内涵进行透析,揣摩乐曲之意境,反复吟咏并用心体会;其次,是要宏观地把握气息的运用。此曲讲究短促的爆发力与冲击力,对气息的控制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曲可以分为:1.引子;2.第一乐段:如泣如诉的慢板;3.第二乐段:华彩乐段;4.第三乐段:激情的快板共四个部分。

一、引子

《五陵吟》的引子为散板结构(谱例1)。似琵琶武曲《十面埋伏》的开篇,以三个深沉、刚毅且坚定的最低属音“5”音的三指轮逐渐过渡到四指轮、摇指。同时配有钢琴声部形成如对答似的旋律,仿佛古者与今人跨越时空的对话。

谱例1:

随后,音乐由一个快速而有力的刮奏进入高音,转而又落于筝弦的最低属音。作曲家在百感交集中拍案而起,对于病魔的折磨,绝不轻易地就此服输。之后瞬间的刮奏上行至最高音,带出陕西筝曲中常用的三音强而有力的连续托劈,紧接着一系列短小而激烈的高音,将情感层层推进,百感交集,给人一种充满坚定、富有激情的感觉。最后在一声长叹中,引出下面自己对这段心路历程的回忆。

这一乐段大胆地游走于筝弦的最高和最低音区,充分展现了乐曲的内在寓意。特殊的音响效果将听者拉入历史长河,和作曲家一起品味其蕴含的深刻意味。

引子段落的演奏是激情且刚毅坚定的,作曲家要求以散板的速度做处理。演奏者需要内心极度的丰富,而且恰到好处地把握音乐空间感,可将音乐文本上的形象具体化,从而更恰当地诠释乐曲的内涵。同时,对气口的把握要有节奏感,并且符合乐曲的内在情感。在演奏技巧上,要注意摇指和轮指等技法的熟练掌握。

二、第一乐段:如泣如诉的慢板

第一乐段也是这首筝曲的主题乐段。取材于陕西关中一带的戏曲音乐“迷胡戏”一首小曲中的两小节内容。作曲家将这两小节扩充、变化、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丰富并完整的乐段。这一乐段音乐沉实,节奏缓慢,点、颤、滑、按等按音技术的交替运用,突出深情、缠绵、悲伤的感情。

此乐段由三个小段组成。第一小段(谱例2):旋律开始进入时就在中低音区,一句直抒情感的主旋律诉出了悲伤与呻吟。第二句稍起又落,它是主旋律的延伸和发展,是对主旋律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宣泄。作曲家内心的音乐随着第三句附点节奏的加入及音的增多,使旋律线条更为舒展,情感得以更好地宣泄。乐曲逐步向前推进,那一句句深掘下的哀思,随着情绪的深入而越显低沉,几乎将最悲苦的情感尽诉于筝的最低音区。

谱例2:

第二小段(谱例3):这一小段又是由原始素材发展、变化而来。在左手的上行刮奏后,旋律在凄苦中转而上行,音乐逐渐被打开,旋律将内心的独白推至最高音,其音响发之肺腑,动人心扉。乐段中不同的乐句所表达出的不同情感,既有抽泣、伤心欲绝,又有陕西汉子那股誓不认输的拗劲。

普例3:

从谱例23—33小节中可以看到,“4”与“7”二音大多数都标记有颤音符号,这两个音在演奏时最好是先按准音高,随后在音准的基础上再加以颤。

颤音在陕西筝曲中较为常见。它是通过左手在筝上做韵,利用左臂肌肉暂时紧张而形成的抖动而产生的。在陕西筝曲中,它不仅具有完成特殊调式的功能性作用,还拥有润饰调式骨干色彩音的装饰性作用。它使乐音延长,并在乐音震动之后,给人带来连绵不绝、余音袅袅、悠长无限之感。在音乐表现中,常以伤感类角色出现,凄婉欲绝、催人泪下,使旋律如诉说般娓娓道来,有其他乐器无可替代之优势。

乐曲在第29小节,二级音上的“2”,在这里是以一个小三度的上滑音,从“2”音上滑到“4”音,并加以颤弦。这个类似于陕西方言的“声腔化”运用,声声发人深省,引起听众共鸣,让人听得热耳酸心,有痛彻心扉的切肤之感。

第三小段(谱例4):随之在左手又一次的上行刮奏之后,旋律变得慷慨激昂,力图将悲伤的旋律宣泄到底。尽管这段旋律是由主旋律变化而来,但其所表现的音乐氛围以及情绪却与之前有很大的差别。相较而言,这段旋律更为高亢,将作曲家心中的苦楚、悲愤、挣扎、坚持推之最高点。最后,钢琴声部紧接着奏出主旋律的核心音调,再现主题,使其在情绪与氛围上对古筝声部起到了呼应和补充的作用。

谱例4:(www.xing528.com)

在第一乐段里,作曲家运用了一系列陕西筝派特有的上行旋律跳进、下行旋律级进的旋法,使之富于对比性。上行跳进所产生的活跃与激动的情绪,与下行级进产生的委婉、柔和、哀怨的情愫交相呼应。随着旋律的进行,乐段把作曲家真诚、厚重的感触生动且感人地表现出来,使人不禁潸然泪下。在这段如泣如诉的慢板乐段中,古筝的旋律在钢琴旋律的衬托下,音乐充满了矛盾和张力,情绪在激动与哀伤中交替,思绪在现实与回忆中碰撞。古筝的旋律既深情、痛楚、哀怨,又委婉、缠绵、激昂。大量下行级进、苦音和颤音的运用,表现出痛彻心扉却又挣扎不服输的情感,反映出音乐情绪的转变。钢琴的旋律在最后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即将出现变化的音乐形象起到过渡性作用,使音乐的流动感更为加强。这段如泣如诉慢板乐段的演奏,气息的运用要深沉而凝重,是一个起承转合的结构,适境得体。起,落音于徵,饱满力度;承,有变尾意味,增强上扬之感;转,节奏和音符的增多对语气进行加强和肯定;合,缓缓退下。幽怨的悲情,凄婉的音韵,悠远绵长,令人回味无穷。[3]在演奏技巧上,“4”与“7”这两个变音的掌握是这首陕西筝曲风格体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左手游离性音型效果的运用,突出了此曲的风格韵律,这就需要演奏者有着娴熟的左手技巧。

三、第二乐段:华彩乐段

华彩乐段(谱例5):散板结构形式。乐曲的旋律由此出现转折,情绪从失落、悲痛的低谷中走出,又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光明之意蕴。中国的作曲家所写的作品中,华彩乐段一般都是散板结构,不像西方的一些作曲家会用固定的华彩乐段曲式结构。华彩乐段的间奏不仅给演奏者充分想象的空间,而且更加能够考察到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程度。[4]这首乐曲的两个乐句之间以问答的形式描绘出“诉”与“思”的情怀。一为“诉”,作曲家采用高、低两个音区的问答形式,把诉说的腔调音乐化,用模仿陕西方言的乐句,来表现一个陕西汉子的倾诉,诉说出内心世界对未来与幸福的渴望。二为“思”,吸取了古琴的演奏音色,将琴与筝的指法相结合,右手采用筝快速指序四指轮弹技巧,与左手在同样琴弦上来回似“泛音”的游移的演奏技法。这种近似“哑音”的效果,表现了思索的过程,意境深邃而悠远。

随后乐曲情绪突转,右手一个强有力的向上刮奏后,带出连续的两个高音三指摇,直将情绪向上推升。而此时音乐却戛然而止,表现作曲家意为“无限惆怅,意犹未尽”之情愫。

谱例5:

作曲家在此标记“强烈地”术语,揭示了这是乐曲的一个转折点,三指摇在高音奏出激昂的旋律,一下子就把人从凄婉欲绝的情绪中唤醒,并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光明。正如作曲家所说:“你把窗子打开,不要再痛苦迷惘下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有很多的用武之地。”

随着钢琴声部一连串上行旋律的奏出,衬托着古筝声部大幅度的急速划弦,将音乐推向激情的摇指段落。

谱例6:

长达16小节的富有激情的摇指演奏(谱例F),使乐曲的情绪起伏较大,平添了悲壮感人且余音不尽的音响色彩。作曲家运用了同宫转调的创作手法,转调时的光明与回原调的沉暗、低沉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如同人的心扉突然打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油然而生。这长达16小节的摇指乐段,旋律时而上行,将音摇至最高音,情绪高亢激昂并催人奋进;时而低沉,将音几乎摇到古筝的最低音区,豪迈刚劲。陕西筝派大段“长摇”的演奏技术是从浙江筝派的演奏技术中借鉴而来的。摇指演奏技巧在乐曲的旋律上,不仅丰富了音响效果,而且使其线条性以及风格的体现变得更加确切。此段摇指技法的充分发挥,把乐曲伤感的旋律用“线”串联起来,让人能够细细地品味。

华彩乐段的演奏,“诉”在高、低音区两个乐句之间形成的一种对比,这似两个人对话式的音调里,彰显出左手的运弦功力;随后的“思”,则是模仿古琴的音响,运用创新的类似于“泛音”的游移演奏技术,使其产生了意境深邃而悠远的音响效果。曲谱创造的现实空间皆汇于此,这就需要演奏者凝心聚气,对于气息把握的分寸拿捏,要格外注意。对于演奏者来讲,摇指乐段这种技巧相对于以往的大指快速托劈技巧,大大增加了演奏的难度。此段摇指技巧的运用,不仅是曲作者情绪的真实流露,更加使此曲的陕西筝派筝曲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第三乐段:激情的快板

谱例7:

快板乐段(谱例7)给人带来了一种强烈的视听魅力。音乐语汇整齐,一气呵成的快速指序,奋发向上的节奏感和铿锵有力的旋律,与之前的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整首乐曲推向了高潮。它以陕西筝曲中所惯用的快速托劈双弦的技法,攫取秦腔开篇中富有律动性的节奏点,向现代筝曲创作中所善用的快速指序逐渐过渡,随着旋律逐层向上推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奋勇直前的情绪。

在演奏这一段落时,演奏者需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在演奏上需干净利落并出手果断,要让快速的音符力度饱满地清晰地依次滚动着。钢琴声部的旋律与古筝声部的旋律完美地有机结合,达到统一、高度的哲学思维。[5]

段落的最后,由右手的大撮技法配之左手的刮奏(谱例8),音乐旋律由低音区向高音区回转向上的进行,将全曲推向高潮,表达出曲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及向往的情感。整首乐曲弘扬出一种坚定的信念以及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反映了魏军先生的人生观——“在生活上遇到的艰辛、坎坷,太多了。这就是人生。但是就是这些磨炼了自己”,这也是他给予后辈们有关人生的启迪。

谱例8:

这段激情的快板乐段音乐语汇整齐、铿锵有力,乐曲在一层层的递进与推动中,给人一种奋发向上、乐观精神的态度,恰似两股力量在内心深处的冲突、角逐与交织,最终凸显出明朗愉悦的精神风貌。这段乐曲的演奏在快速指序与传统技巧的交替运用下,使快板乐段的技巧不仅保持了传统的技术风格,而且充满了现代的技巧特点。左手在这一段落运用的是大指的“点按”技巧。这一技巧是陕西筝派所特有的,要求演奏者对基本的左手大指按弦要非常熟练。这样,才可能在演奏时将其发挥得游刃有余。这种技巧在乐曲里的运用,既要保证音高的准确性,也要确保速度与节奏上的统一。这样才能使旋律和情绪的走向上达到全曲的高潮。

筝曲《五陵吟》全曲纯净而真诚、厚重而亲切、生动且感人。旋律的快速进行,力度的抑扬起伏,高音区的强烈、悲切,低音区的缓弱、委婉,这种形成对比式的大起大落的旋律进行,正是现实生活的印证,让听者能够感知并且体悟,真实地将凄美的旋律与人生难避的残酷现实在对比中糅合。《五陵吟》的演奏,境界大方,格外厚朴,气势磅礴;其关键是句逗的划分,这就需要演奏者对音乐文本反复推敲,用心体会。这样才能够在演奏中实现全曲流畅、均匀、自如的表现。筝的音色是“点”状的,音与音之间乍听会有不连贯之感,那是因为它在音和音之间留有空间。这就需要演奏者用心去感受,凭借对乐曲的理解与想象来填补真实音响中的空白。在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气息和演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乐曲速度的急缓、音色的刚柔、力度的轻重等,都离不开气息的配合。只有气息贯通、直抒胸臆、宣泄感情,乐曲本身的启示才能与演奏者豪迈激越的思想内容和谐一致、有机统一。[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