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陵吟》创作背景解析

《五陵吟》创作背景解析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陕西筝派筝曲《五陵吟》创作于2004年,是魏军先生筝乐创作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筝曲《五陵吟》的作者,既是筝曲的演奏者,又是筝曲的创作者,此曲诉无奈,叹人生,吟心声。《五陵吟》就是魏军先生选取流行在陕西关中一带的戏曲音乐“迷胡戏”为素材,以现代的创作思维为构架编创而成的一首筝曲。

《五陵吟》创作背景解析

陕西筝派筝曲《五陵吟》创作于2004年,是魏军先生筝乐创作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乐曲各段音乐个性鲜明,从时间到空间上段落清楚,层次清晰,乐句之间巧妙缀合,有条不紊地描绘出一幅浓郁的秦风画卷。这首筝曲不但展现了秦筝的艺术魅力,而且曲中的每一种音乐元素都洋溢着曲作者魏军先生对秦筝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秦声、秦风、秦韵”的点滴把握,并充分地体现了作曲家功力的深厚以及音乐意境的深邃。

一、曲目题解

五陵,原是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五陵分别为,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均在渭水北岸咸阳附近的渭北旱塬上。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文地理区域,并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此外,唐代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的陵园,唐人也合称五陵,均在长安附近。魏军先生用“五陵”做标题,是为了借以突出这首筝曲是陕西地方风格的音乐。

吟,本字为唫。本义“呻吟、叹息”。从发声上讲,它大体相当于西洋音乐的Vibrato,即是本音与稍低或稍高一点的音,迅速交换而产生的音的波动的演奏方式。吟无论在变化、表现和使用上都有许多独具的特色,在筝乐中也被视为一种极富表现力的重要演奏技法。演奏者通过左手一上一下均匀揉动按滑音弦的方式,使发音的弦段产生出一张一弛、一短一长的变化,使琴音柔和而流畅,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生动的发音、丰富的变化,为音乐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筝即是充分地运用这一点来深刻表现音乐的思想内容。笔者认为:《五陵吟》中的“吟”,并非是某种具象的演奏手法,而是借助此技法表现出深刻的情感

乐记》曰:“乐者心之动也。”音乐是人们抒发、表现、寄托情感的艺术。而“吟”音,则淋漓尽致地描摹了人们内心的颤动,它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音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是演奏者独一无二的最有力的表达手段。筝曲《五陵吟》的作者,既是筝曲的演奏者,又是筝曲的创作者,此曲诉无奈,叹人生,吟心声。这也恰恰体现了《乐记》所言“乐者心之动也”。

二、曲目音乐内涵

“《五陵吟》的创作和我创作的其他筝曲一样,总是未写前,已在心里唱过千遍万遍的主旋律,待它成熟之时,便不由自主地向外宣泄,喷发时把它记录下来。”——魏军(www.xing528.com)

2002年,魏军先生的身体因不堪长期的过度劳累,突患重病。疾病使他的半个身子不能动弹,连生活自理都有问题,更别提及工作了。痛苦、哀伤、无奈、绝望,长时间缠绕着他,使他感觉跌入了无比黑暗的深渊,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整整两年的时间里,他在痛苦中反复地思索,寻求精神的出口。

或许谁也没有想到,两年后,凭借着天生的拗劲和坚韧不服输的性格,魏军先生战胜了病魔,坚强地站了起来,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再次投入了他所热爱的古筝事业当中。

大病初愈的魏军先生,满怀热情地创作了这首筝曲《五陵吟》。此曲正是描写了作者在两年前患病期间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作者用音乐再现了这两年走过的心路。正如魏军先生所说:“这首筝曲很实在,很真诚,每一句都是在心中吟诵了千遍万遍的‘心里话’。”这是一首饱含他的痛苦、迷惘、挣扎、坚持、奋发等丰富的内心活动的“心曲”。

三、曲目音乐素材

戏曲、说唱音乐是筝乐的“母体”,筝乐是从前者中分化出来的[1]。陕西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其中,秦腔、眉户、碗碗腔是具有鲜明音乐特色的三大剧种。其音乐朴实无华,转调自然,调式色彩转换灵动。表现在秦筝上,秦筝同样具有朴实、凝重、哀怨、凄婉的声响特征。《五陵吟》就是魏军先生选取流行在陕西关中一带的戏曲音乐“迷胡戏”为素材,以现代的创作思维为构架编创而成的一首筝曲。“迷胡戏”,其实就是“眉户戏”,也叫“曲子戏”“弦子戏”,流行于陕西关中一带。其唱腔韵调委婉细腻,唱调幽悱、深沉、凄楚、悲痛,具有抒情迷人的音乐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