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十三年(1276年)初谢太皇太后与恭帝“率百官拜表祥曦殿,诏谕郡县”[28],向元军主帅伯颜请降。元军占领临安,“封府库,收史馆、礼寺图书及百司符印、告敕,罢官府及侍卫军。”[29]谢太皇太后、恭帝、全太后等皇亲贵胄、大小官吏等,乘“圣驾、官车凡九十三辆”[30]被掳至大都。
但部分宗室及忠于宋朝的大臣如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杨亮节等,“徙封昰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抚大使,昺为广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以驸马都尉杨镇及杨亮节、俞如珪为提举。”[31]他们将赵昰、赵昺二王秘密带出临安,“迤逦南奔。”[32]“亮节等遂负王徒步匿山中七日”[33],先逃往两浙东路温州的江心寺,后进入福建,“五月乙未朔,宜中等乃立昰于福州,以为宋主,改元景炎” [34],并升福州为福安府[35]。但由于元军兵盛,一路势如破竹,“九月……招讨也的迷失会东省兵于福州……十有一月……乙巳,昰入海。癸丑,大军至福安府,知府王刚中以城降……是月,福、兴化皆降。”[36]端宗不得不向南逃亡至泉州。“舟至泉”[37]后,“招抚使蒲寿庚来谒”[38]。
宋帝一行具体到泉州何地,正史没有明确的记载,《南外天源赵氏族谱》中也仅仅记载,“从福州行都航海幸泉州,驻跸港口……自泉州西门外五里下辇,令谓之下辇铺。至驷行列仪从驷车而行,今谓之驷行铺。浮海至海沧,登岸,今其庙呼祝圣坛。乃入广东。”[39]
但据泉州一些民间传说,端宗至泉州驻跸过丰泽东海、南安罗东后坑、南安码头大庭、晋江池店御辇等地。
例如东海法石传说曾是端宗接见蒲寿庚之地,又说后渚为宋舟师驻舶之地,相传端宗至泉州时,泉城有万人前往接驾。端宗御船行至泉州后渚港,因蒲寿庚闭城,城内皇族宗亲和士大夫谋划,“夜开城门”护驾循通淮门外取道走东南,名族庄思齐与潮州司户参军蔡若济是表兄弟,同谋迎驾,毁家纾难,变卖家产作军需。宗室及泉郡士大夫万余人出城在七里埔迎接皇帝驾临。因此,惹恼欲降元朝的蒲寿庚,而惨被杀戮。
南安码头镇大庭村传说为迎端宗驾临而修筑行宫,名为待驾宫。传说当地乡里忠义之士闻帝驾将途经大庭乡水尾山下,即仓促赶建一座简朴的行宫迎銮待驾,惜端宗因蒲寿庚有异心,而离泉入潮,未驻跸此地,但乡民嗣后仍以此名之。
晋江池店镇仕春村冷水铺自然村有冷水井,石井圈外径1.16米,内径0.68米,高0.32—0.44米,深6.5米,周围水泥铺地。冷水井,相传端宗南逃的时候,经过这里,他又渴又累,随从就带他来到井边,舀这里面的水给他喝。端宗喝后觉得很冷,便说“真是冷水矣。”所以后人就把这口井叫冷水井。
冷水井
晋江英林镇谢厝街村,传说开基始祖名谢韬,是宋朝的尚书。因他忠于宋室,遭到元兵追杀,携家眷从泉州城金鱼巷逃到这里。当地亦传说,端宗曾来到这里避难,赐谢韬字“御临”,所以谢厝街村原名叫登卿村。
晋江安海陈志统与其儿子陈尧则随陆秀夫等拥护南宋幼主转战闽粤,后随南宋幼主帝昺于广东崖山投海捐躯,以示忠烈。传说明洪武七年(1374年),洪武帝追谥陈志统、陈尧则父子“忠节高风”,御匾坊立于安平,并御挽曰:“往事昭昭长传宇内;精忠耿耿犹在人间。”
真武庙也留有幼帝的传说。
端宗因蒲寿庚闭门不纳,只得暂避武当山,把不大宽敞的玄金殿改为了金銮殿,住了下来。而南宋的遗老遗少,将士们也一边在山下村庄安营扎寨,一边伐木征船预备继续南撤。
“食珍珠粥配凤眼鲑”传说。
传说端宗一行至南安罗东后坑侯安岭,站在山麓,望山嗟叹,两足酸软,再加连日颗粒未进,寸步艰难。时值麦收季节,家家户户食大麦粥。当地乡民妇人柳氏煮粥奉迎,端宗一向蛰居深宫,食的是山珍海味,不知大麦粥为何物。大麦粥状如珍珠,大臣告知之为“珍珠粥”,粥再佐以咸鲑。端宗在饥饿中却觉无限珍品,连称此粥为“好料”,还高兴地说,“朕今食珍珠配凤眼鲑也。”待局势稍定,端宗延请柳氏为其主厨,被柳氏婉拒。后元军占领此地,要求柳氏煮粥,柳氏不从。元军遂杀之,并屠其村庄。
“侯安岭”传说。
端宗入泉时,身边有一大臣,名曰侯宗贵。传说是其为端宗取来珍珠凤眼鲑粥,而让端宗大喜。因端宗吃完粥后,心情大好,便问侯宗贵此时他们所在的山峦为何名。侯宗贵答曰,“此岭还未曾起名。”于是端宗便对着侯宗贵挥起了手,言道:“饥渴中在此岭食得侯爱卿送来美粥,让朕精神倍增,此山岭就呼名为‘侯安岭’吧!”
“呼井格”传说。
传说端宗至永春九都与埔头交界处有一峻岭,两旁巍岩峭壁,君臣日夜疲于奔命,就在岭上歇下。时值初夏,君臣连日在烈日下奔波,早已口干舌燥,自然就想起了水,可是在这高山峻岭上,哪里找得到水呢?由于饥渴交迫,大家都头昏眼花,四肢酸软,特别是端宗,平日锦衣玉食,如今竟连一滴水也不可得,痛苦是难以言说,于万分无奈中,不禁大呼道:“水来呀!水来呀!”想不到这一喊。竟出现了奇迹,山谷的石隙中涌出一股清泉。君臣们一见大喜,认为此乃是天助,祥瑞之兆,立即以手掬水,痛饮一番。自此以后,这里就称为“呼井格”。
“龙泉水”传说。
传说端宗来到南安五方格,五方格和呼井格不同,左倚山,右临溪,山高水深,气势雄浑。这时因离追兵较远,君臣便打算在这里过夜。因在侯安岭吃过卤鲑,此时口又奇渴,前面虽有滔滔的晋江东溪,但山高水深,可望不可及,只好望水哀叹,在无可奈何中,端宗跪在地上向天哀求。说罢,地下果然又涌出泉水来。君臣又得暢饮一番,端宗便给这一口井起名“龙泉水”。
泉州牛肉羹传说。
传说端宗一行为逃避元兵追杀,他们时而居住在船上,时而上岸觅食,处境十分狼狈。一天,陆秀夫带着幼帝潜入法石山讨食,荒野里只住有一户人家,父女相依为命。家中唯一耕牛几日前被元兵宰杀,只剩一张牛皮和四个牛蹄。无奈,陆秀夫只得与那父女一起用刀将牛皮上残留的肉屑一点点地刮下来,将刮下的牛肉放入沸汤中煮熟,并随手加入一些盐和姜末,不料竟香气四溢,令幼帝饱餐一顿。
《淳化阁帖》传说。
当时,大臣张世杰等护卫幼帝南撤,从临安带出了许多珍宝,其中就包括《淳化阁帖》。南逃之际,为减轻负担,端宗命人将《淳化阁帖》埋藏在泉州城德济门,以免元军到来时玉石俱焚。历经近百年风雨沧桑,当年的藏宝之地在明朝初期已变成了秦勋家的马厩。明洪武初年,有人常在夜间意外发现秦家马厩有奇光闪现,且马厩内也常传出群马惊叫声,以及马蹄蹬地的声音。于是,秦家命人掘开马厩的地面,在地下发现了这套《淳化阁帖》“国宝”的石拓。因此,泉州本《淳化阁帖》才又被人称为《马蹄真迹》。明人陈懋仁《泉南杂志》中有较详细的内容:“淳化阁帖十卷,宋季南狩,遗于泉州,已而石刻湮地中,久之时出光怪,枥马惊怖,发之即是帖也,故泉人名其帖曰《马蹄真迹》。”[40]
蓬壶肉羹汤传说。
传说幼帝一行由泉州逃至永春,至升平里(蓬壶)时,众人已是饥肠辘辘,走至一家店中乞食。店主看文天祥等人虽是一副落魄像却掩盖不住其眉宇间凛然正气,晓得这干人等不是寻常人,就卖力地为众人做了一大锅肉羹汤,并佐以炸得金黄的米果、豆腐等,香飘四溢,味道之鲜美令幼帝等人大赞不已。
晋江池店御辇村传说。(www.xing528.com)
端宗途经此地遇一溪横阻,御驾不便通行,便命架桥,并下辇步行,因此,后世遂称此村为御辇村[41],该桥为御赐桥。该桥原长1332米,现仅有22米。桥现形制为五墩石梁桥,东西走向,长22米,宽3.85米,舟形墩,净跨度4.2米。桥面以4条石板铺成。一桥墩上刻“元至治元年(1321年)”。桥头原有石塔1 座,两端各置石将军 2 尊(今存1尊)。传说当时迎接幼主的场面是相当隆重。按照例律,百姓只能跪迎皇帝,不能抬头看,不然就是大不敬。但是,人群当中的一位小伙子实在是太好奇了,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结果被随行的侍兵重重地打了一记耳光。在修桥的时候,人们想起了当时被侍兵打了一记耳光的小伙子,便在桥头造了一尊石将军。因桥墩上刻“元至治元年”,我们认为桥应是始建于元中期,而非南宋末年。
幼帝思母传说。
传说幼帝至晋江四都(今内坑镇)蔡坑、后头坑两地交界的山头,思念母亲,故该山亦名“思母山”。《晋江县志》载,“传宋幼主南渡至此思母,即山顶平坦处除地献祭……郡志载……宋德祐间幼主播迁驻辇是山,故改名曰‘御临。’”[42]
下辇铺传说。
《晋江县志》言,下辇铺“在县西南行辇山……宋幼主南行至此下辇。”[43]
在永春达埔镇延寿村延寿寺内还发现刻有“宋幼帝”“逢诞节”“丞相文公天祥”“陆公秀夫”“张公世杰”等文字的清代寺庙重修碑。延寿寺始建于唐代,传说幼帝南奔至此,适逢生日,御书赐“延寿禅寺”匾一方,故此定名。寺庙原为三落重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左右两侧还建有钟鼓楼。现寺庙仅保存有一座土木结构五开间两落悬山顶的旧殿宇,方位坐北朝南,面阔16米,进深13米。这方重修碑、石马槽和宋代武将石刻皆是旧物。2004年在村民的集资下,在旧殿宇旁新建一座五开间一落的殿宇。
延寿寺旧殿宇
提到幼帝的清代重修碑
“太子殿”传说。
传说帝昺曾至德化龙门滩镇霞山村的水府,苏十万领兵保护幼帝,并在此修建殿宇,名曰“太子殿”。
种种传说和文物发现,仔细考证,多有不实之处。永春达埔发现的石碑有专家也认为不可信,是为后期所刻。且不说端宗一行以水军为主,在形势危急情况下,怎可能弃海船而行陆路,向西行至南安,甚至远达永春内地。
实际上端宗一行在泉州并未久留,因景炎元年十一月(农历)“寿庚乃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44]当月,端宗就离开泉州,“移潮州”[45]。
当时属泉州的同安县(今厦门市),也流传着幼帝的传说事迹。道光版《厦门志·旧事志》载,“宋景炎元年冬,张世杰驻师嘉禾屿。元兵逼,世杰、陈宜中等备海舟,奉帝及卫王航海入泉州港,招抚使蒲寿庚闭城叛、降元。帝遂至嘉禾屿,登五通,由大担出港,赴潮州。”
根据厦门地方志书记载的幼帝传说之处则有如下多处。
出米岩:在距县城三十里的三魁山。岩边有巨石一片,号华盖石,宋帝昺驻跸于此。石中一穴,据说每日出米以供随从,有多少人就出多少米。当地群众有“出米岩和尚——想多连少无”的歇后语流传。
宝盖峰:在出米岩前东畔,峰峦耸秀,宋幼主坐爱乘凉,曰:“此峰如宝盖”而得名。
饮马池:在出米岩山麓,深仅尺许,大旱不涸,因宋幼主于此饮马而得名。
御罗石:在出米岩前,有五色斑斓石,相传为宋幼主宫人遗下罗巾化成而名。五议洞:在出米岩后,洞中两石如床,以陆秀夫为首五人常于此洞议事而获名。
御宅、马池:在新圩公社凤路大队(今厦门翔安区新圩镇凤路村)。因宋帝昺在此驻兵而村名为“御宅”;附近有村曰“马池”,也因帝昺驻兵饮马而得名。民间传说,帝昺行军到此之日,百姓摆设香案迎接。帝昺责问何人泄洩军机,一老者指桌上土地爷偶像。帝昺以扇把土地爷偶像扫到桌下。因而当地百姓至今还把土地爷供奉在桌子底下。
王朝山:在马巷官山祠堂右,高二十余丈,原称珩山,细草纷披,并无杂木,相传帝昺曾登此山而得名。山上有石曰“御座石”。
朝拜埔:陆秀夫护送幼主到广东,景炎二年七月,张世杰在陈吊眼、许夫人所领导漳州畲族农民军配合下,攻打泉州城不下,则星夜南进,来到马巷与洪塘交界处,在红土绿埔上摆设香案,祷告苍天,誓与元军血战到底,后人便把这里叫“朝拜埔”。
三忠宫:在朝拜埔之东五百米处,其地东望出米岩,西绵御踏石,南拱王朝山,传说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勤王经过之地。后人建宫庙祀之,故宫名曰“三忠宫”,宫内供奉三忠王。但文天祥并未到过同安,百姓因其“忠义感人”,故一并祀之。
在幼帝离开泉州的同时,作为南宋对立面的蒲寿庚在派使者向元将唆都乞降后,与“知泉州田真子以城降。”[46]所以其在泉驻留还不足一月,很快就随海舟入广东。但泉州各地却能有多种关于两位幼帝入泉的传说,只能说明百姓对他们的思念和爱戴,“幼主入闽,(南安人吕)七十四率白徒千人迎而从之……黄姓、曾姓闻风各以千人至。”[47]
同时泉州一些宗族也相传是跟随幼帝入泉,并定居在泉州。晋江金井镇围头村有周绍基墓。周绍基为晋江周氏始祖,相传跟随端宗入泉,后携妻吴氏定居于晋江围头。元初周绍基殁,葬于围头,妻吴氏葬于东石镇白沙村。
周绍基墓墓碑
惠安汪氏相传先祖汪立信守卫建康不愿降元、杀身成仁,汪立信之妻康氏与儿子汪应麟、汪应鸿及侄儿汪应鸾随端宗入泉,船队自福安南下至泉州湾,舟泊惠安洛阳海港。时因蒲寿庚闭城不纳,已有降元之意,杨太后及幼帝欲南下潮州,汪氏家人却欲留居。杨太后解自带霞珮赠康夫人,故惠安汪氏衍派美称“锦霞 ”。因汪氏族人住地以骑象过洛阳江而取名 “象浦”(今台商投资区洛阳镇上浦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