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多自称“果雄”,历史文献中称苗族先民为“苗”。“苗”的名称源于尧舜时期的“三苗”,如《汉书·地理志》载:“三苗本有苗氏之族。”《尚书·吕刑》亦载:“苗民弗用灵,制以刑。”
苗族族源有三苗说、驩兜说等,但多数学者认为苗族是从“九黎”到“三苗”再到“南蛮”而形成的。苗族是远古“三苗”后代,而“三苗”又是“九黎”后裔。苗族起源于炎黄时期的“九黎”和尧舜时期的“三苗”。约在5000多年前,“九黎”部落联盟由蚩尤统领。据《国语·楚语》载:“九黎乱德。”《史记·五帝本纪》又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九黎部落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被炎黄部落联盟打败以后,部分成员退居长江中游,重新发展起来。到了尧舜时期,形成“三苗”部族,即《国语·楚语》所载:“三苗,九黎之后也。”《韩非子》亦载:“三苗之君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今鄱阳湖)之水。”“三苗”族与以尧舜为首的华夏族展开抗争,“三苗”战败。《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吕氏春秋》又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舜却苗民,更易其俗。”
4200多年前,舜帝把驩兜流放到澧水流域的崇山。《尚书·舜典》曾载:“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史记》又载:“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驩兜部落从河南丹水出发,跨长江、溯澧水,来到崇山定居。苗族史诗《鸺巴鸺玛》描述苗族迁徙情况:“从澧州澧岘上来,从桃花溪桃花沟上来,从桃花园桃花峒上来……沿着长长的河水上走,顺着高高的大山上迁。穿过抬头望不见天的茫茫森林,冲过七拐八弯的激流险滩……”终于迁到崇山(苗语叫崇山为高戎霸凑)。驩兜死后葬在崇山,他的后裔演变成为苗族“仡驩”。从此,崇山一带成为苗族祖先的活动中心。苗族分布的永定区、泸溪县、花垣县等地区有许多记载崇山、驩兜墓、驩兜庙、驩兜鼎等的文史资料。宋代罗泌在《路史》中说:“驩兜……所窜之崇山,则今慈利也,有驩兜墓。”明代《万历慈利县志》也载:“崇山在县西百余里,舜放驩兜于崇山,即此。”清代《道光永定县志》卷六又载:“古驩兜冢,在县西南崇山绝顶。有巨垄,土人皆以见为不祥。“驩兜”在苗族中有很大影响,苗族石姓奉驩兜为祖先。苗语称湘西北苗族石姓为“仡驩”,石姓有大、小之分,苗语竟然直呼“大石姓”为“驩兜”,证明苗族石姓是驩兜部落的后裔。
夏禹做了酋长以后,对“有苗”的战争取得了胜利。“有苗”余部退到江南,经过数百年发展,势力逐渐强盛。他们与北方中原王朝接触,在夏商周三代被统称为“南蛮”。《墨子》载禹《伐苗誓辞》:“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诸群,以征有苗。”公元前8世纪初年,“南蛮”渐强,周宣王“命方叔南伐蛮方”。战国时期,吴起在楚悼王支持下变法图强,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苗族先民被迫溯沅澧而上,迁入武陵山区。封建朝廷推行郡县制后,苗族聚居区以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逐渐让位于以地域关系组成的农村公社“合款”。后因年荒或者战乱,苗族祖先多次向南迁徙。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沅水流域为苗族分布中心,被称为“五溪蛮”。唐宋以来,“苗”作为单一民族的族称重现于民族古籍之中。唐代樊绰撰的《蛮书》记载:“黔、泾、巴、夏,四邑苗众。”宋代朱熹在《三苗记》中说:“边患多出于苗。”宋代朱辅在《溪蛮丛笑》中首次把“五溪蛮”分为“苗”和“瑶”。(www.xing528.com)
桑植县仓关峪苗族《张氏族谱》记载:“始祖(张)汉臣系辰州府泸溪县人氏,于明代迁来九溪卫安福所,旋转迁桑植叶家田。”清代乾隆年间,苗族始祖石铎风迁到桑植县上河溪扒那坪定居。又据桑植上河溪乡杨竹溪村苗族人李梅柏口述:他们的祖先肖氏婆婆在清代雍正年间,由沅陵县来此定居。肖氏墓碑尚存,刻有“皇清待诰李母肖氏老儒人真情灵魂墓位”字样。该村苗族唐姓始祖唐永舜墓碑刻有“原命生于康熙乙亥年冬月十八日,大限殁于乾隆三十五年十月初一日”等字,其孙唐仕华墓序中还有“唐公仕华,沅陵人氏”的记载。廖家村镇苗寨村现有张姓苗族三十八户,《张氏族谱》载有其祖先从泸溪县马泥村迁来的记述。上洞街乡二户坪村苗族满姓始迁祖满世富原居麻阳县兰里镇。因为住宅被烧,其妻带着子女逃到桑植县上洞街定居,此地后叫满家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张姓苗族人张清龙还去马泥村查过族谱,证实他们是同姓同宗。根据史实情况来看,桑植苗族是明清时期先后从泸溪、沅陵等县迁来的。
永定区苗族满姓始迁祖满世先于明初从沅陵县迁到禹溪落业。明初,石廷芳和石廷礼诸公迁至永定,在梅家坪及石家铺等地繁衍了众多苗族子孙。明代中叶,苗民龙廷周从花垣县迁到永定卫,其后裔聚居在白羊坡、龙家嘴、竿子坪等地。苗民石重益和石重农诸兄弟从沅陵县迁到永定卫哈溪、石家湾、肖家岗等地。明朝末年,沅陵县苗酋张五保起义,苗民纷纷响应。抗争之时,石姓苗民进入永定。清代“乾嘉起义”爆发以后,花垣等县又有苗民流落永定。
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杨坪村张宏兵、张吉初、张桃生和张沈川等人祖先张岭于清代从吉首市巴金寨迁来。1989年,慈利县民委根据吉首市民委出具的审核证明,为该乡700多人办理了苗族成分证明。
鹤峰苗族是明清时期避战乱从沅水流域迁来的。明代洪武年间,苗族杨姓进山公公从麻阳县大栗树迁到鹤峰县走马坪杨家场落业。清代道光年间,苗族祖先龙志、龙尚德、龙泽元和龙正彩等人从沅水中游迁到鹤峰县走马坪和龙家台等地。清代光绪年间,苗族始迁祖姚华森从永顺县塔卧迁到鹤峰县八峰等乡。清代,苗族始迁祖满朝见从慈利县满家湾迁到鹤峰县所坪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