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是流传于民间的具有地方色彩的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由曲艺文学、曲艺音乐和曲艺表演构成,包括四大门类。澧水流域土家人创造了三棒鼓、渔鼓、金钱板(莲花落)、九子鞭、薅草锣鼓等民间曲艺。
(1)三棒鼓:是土家地区流行的曲艺,起源于元代。一般由三人组成,主角用三根鼓棒击打小鼓兼主唱,一人用槌打锣,一人杂耍。耍者以抛木棒、小刀为主。木棒长约一尺,两端雕空,用钢丝串上数个铜钱;几把小刀柄上用布缠紧。被抛的几个木棒和小刀由艺人两手轮抛轮接,花样较多,被行家称为“抛梭织布”“关公背刀”“霸王背鞭”“美女梳头”“美女照镜”“女人筛米”“太公钓鱼”“喜鹊含柴”“犀牛望月”“跑马射箭”“雪花盖顶”“黄龙缠腰”“黑狗钻裆”“古树盘根”等。其中,以“冲天炮”“点主梁”最为惊险。击锣、击鼓的艺人边打锣鼓边伴唱,有时单唱,有时合唱。唱腔采用丝弦小调。唱词四句一段,每段四句字数分别为“五五七五”,每句最后一字押韵。如:“手拿刀三把,样样玩几下;要学姑娘梳头发,梳子手中拿。”正规艺班都有“固定唱本”,常以历史故事和男女爱情为主,如《抛刀词》《拜码头》《梁山伯与祝英台》《韩湘子》《天仙配》《白蛇传》《洛阳桥》《生死牌》《二十四孝》《十八好汉》《三国演义》《三打华府》《三打祝家庄》《四下河南》《大闹黄花院》《安安送米》《抓壮丁》《贺龙打龙山》《永定古庙》《天门山传奇》《玉皇洞轶事》等传统曲目。业余班子即兴编唱,演唱内容为开台词、恭贺词、生活歌、劝世文、见人逢等部分。如《开台词》唱道:“架架儿一散开,鼓儿上面盖;恭喜老板把年拜,添寿添福又添彩。”2009年,“土家族三棒鼓”被湖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三棒鼓”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前,三棒鼓艺人走村串门演唱,唱几句“见人头”。近几年来,土家族艺人在张家界市知名景区表演三棒鼓,吸引许多游客驻足观赏。
(2)渔鼓:是起源于宋代“瓦舍”、流行于澧水流域的曲艺。道情渔鼓伴奏乐器为一节长约二尺、粗约四寸的竹筒,一头用蛇皮蒙紧,还有竹板、竹筷、铜钹各一只等道具。渔鼓为一人说唱,以演唱为主,中间夹道白,表演特点是:说唱语言简单,适宜演唱章回小说、传奇故事等。渔鼓表演分开头、高潮和尾声三个部分。渔鼓音乐有九板十三腔,并吸收民歌元素。渔鼓说唱曲目有《渔鼓的由来》《源流词》《拜祖词》《恭贺词》《劝世文》《善恶经鉴》《十修》《十爱》《二十四孝》《三国》《说唐》《薛仁贵征东》《杨家将》《岳家军》《武松怒打观音堂》《天宝图》《三门街》《回娘家》和《孟丽君》等。如《永定十八坪》唱道:“大庸原名叫永定,天门山下旅游城;田园方整大溶坪,古时流传十八坪。”渔鼓唱词字数不限,上下句押韵,四句一段。如倒七字韵:“贺将军站在高山看,他好比孔明出祁山。龚仁杰贼子好大胆,他不要狗命想当官。” 2006年,“九澧渔鼓”被湖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渔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金钱板:是土家地区流传较早的曲艺。金钱板又名“莲花落”,因其道具为“钱”与“板”组成而得名。“板”是长约尺许、宽不足寸的两块竹板,竹板一端以铁圈串上数枚小钱。演员表演技巧在右手,俗称“左手拉过场,右手玩花样”。“竹枝遗风”金钱板曲调的音乐结构为上下句单曲体,音乐调式为五声“徵调式”和“宫调式”。金钱板演唱曲目有《二十四孝》《华盖录》等。唱词七字一句、四句一节,随机编唱,如《开台词》:“一根竹竿黑郁郁,手拿钱板走江湖;一拜街前和街后,二拜帮会大龙头。”也有固定唱词,如《茶根》《酒根》《烟根》等各类“根子”歌,又如《山伯访友》《桃园结义》等各类戏文歌。(www.xing528.com)
(4)九子鞭:又叫“霸王鞭”和“金尺杆”,明代传入澧水流域,成为土家先民的曲艺品种之一。“九子鞭”道具制作简单,在长约三尺、围径三寸的竹竿两端钻上三个对开眼,各装三枚铜钱,并用彩带加以修饰。表演者右手执“九子鞭”,敲击肩、腕、肘、腰、腿、脚等身体部位,打出有节奏的声音。九子鞭有二十四式:头四式、足四式、身八式、二人对八式。九子鞭”过头顶击打后肩叫“雪花盖顶”;横胸前击打左右肩叫“花子打街”;击打左右腰部叫“黄龙缠腰”;击打左右小腿叫“枯树盘根”。其音乐采用民歌小调,节奏轻快,曲调单一,有《拜新年》《十二送》《十劝》《五更比古》等。澧水流域土家族人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时,一群群少男少女打九子鞭,即如民谣所说:“正月里来是新年,家家高兴人人欢;鞭炮声声锣鼓响,耍起金尺乐开颜。”
(5)满堂音:又名琵琶板,因其多在厅堂演出且吹、打、弹、唱同时发音而得名。鹤峰县满堂音最初为当地皮影戏的主要声腔,后逐步脱离皮影,演变成为单独的民间说唱,其音乐节奏轻快活泼,富有弹性,旋律舒展流畅,口语性强,乡土风味浓郁。加之艺人们自制的“土琵琶”,琴弦同度定音,无半音的演奏方法,使满堂音的调式特征和旋律色彩极具特色。满堂音仅存于鹤峰县溇水支流南渡江两岸,即五里乡和燕子乡的部分村寨。满堂音形成于明清时期。明代嘉靖年间,容美土司王进京朝贡途中,见皮影戏颇具艺术情趣,将其引入容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皮影戏逐渐与当地傩戏和柳子戏同台演出,在本地语言韵调的熏陶中,吸收民歌的丰富营养,衍变发展成为独具鹤峰特色的满堂音。1953年至1966年,鹤峰县成立自负盈亏的满堂音曲艺皮影队。1981年,县文化部门协助五里乡文化站办起满堂音半职业剧团,时间长达10年之久,创作演出百余台满堂音曲艺节目。满堂音是具有数百年历史、流传区域却不足百里的稀有曲种,其音乐、语言、道具与容美土司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在以容美土司文化为代表的土司文化研究中,满堂音成为土司时期民俗演艺的代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