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永定区申报的“张家界阳戏”被湖南省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国务院国发〔2011〕14号《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又把“张家界阳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土家族阳戏成为“国宝”。永定区符奇男被公布为“第一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家界阳戏代表性传承人”。土家族阳戏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播放,《中国文化报》《文化时报》和《湖南日报》等报纸竞相报道张家界阳戏剧团在农村演出的动人事迹。“张家界阳戏”这朵艺术奇葩绽放在奇山异水之间,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阳戏”全称“阳盘戏”,又名“柳子戏”,因是庄稼人在阳春三月表演的戏而得名。楚文化和土家族文化都给阳戏艺术滋养,在樵歌、秧歌、船歌、傩歌、采茶歌以及其他地方戏曲剧种影响下,形成流行于武陵地区的稀有剧种阳戏。关于阳戏形成时间,学术界有两种说法:阳戏萌于宋元时期,盛于明清时期。清代《同治酉阳州志》记载:“州属多南巫,其女巫则谓之师娘子。凡咒舞求佑,只用男巫一二人或三四人。病愈还愿,谓之阳戏。”可见,“阳戏”与巫傩文化确有渊源关系,故可认为阳戏是在傩愿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阳戏源于傩愿戏,是傩愿戏不断演绎的产物,阳戏表演程式源自傩愿戏表现形式,阳戏打击乐器源自傩愿戏傩乐。还有许多民族研究专家认为:阳戏声腔吸收四川省梁山县灯戏腔调,习称“杨花柳”。清代《咸丰长乐县志》记载:“演戏多唱杨花柳戏,其音节出于四川梁山县,又曰梁山调。”五峰县土家族诗人田泰斗在《竹枝词》中写道:“一夜元宵花鼓闹,杨花柳曲四川腔。”自明末清初土家覃玉龙、覃玉凤兄弟从施州迁入澧水流域后,形成教子垭犀牛潭覃家班,至第四代覃保元始收外姓徒弟,培育杜从善、覃华堂、庹松侠、刘思之等知名艺人。
清朝中期,澧水流域普及阳戏。后经杜从善等几代阳戏大师改革,借鉴荆河戏演唱方法、表演程式、伴奏曲牌以及融合傩愿戏、花灯戏和土家民歌于阳戏中,使阳戏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土家剧种,积累了《秋江》《盘花》《捡菌子》《扯笋子》《槐荫会》《白罗裙》《双槐树》《双进京》《双揭榜》《铡阁老》《小红灯》《兰桥会》《打经堂》《打金银》《打芦花》《清风亭》《血丝玉镯》《打仓救主》《宁哥烤酒》《姐妹皇后》《谷屯子接妹》《一女嫁三郎》《春哥与锦鸡》等200多个传统剧目,主要内容是反映家庭生活、劳动故事和男女爱情。从民间歌舞发展成为戏曲剧种,阳戏经历“二小”“三小”以及“多行当戏”等阶段。现在,阳戏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其主腔有两种唱法:一是用平嗓平腔唱,尾音不翻高,称为“老柳子戏”;另一是用真假嗓结合演唱,尾音翻高八度,称为“新柳子戏”。阳戏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伴奏乐器是土制大筒,琴筒用桂竹做成,一端蒙以蛇皮。音色浑厚,瓮音明显,伴奏有“托腔”和“跟腔”两种。文场伴奏音乐有大起板、大开门、杨花柳、青丝纽、步步高、半边月、狗撕羊、蚂蚁上树、连升三级等。武场打击乐曲牌来自围鼓和荆河戏的打击乐曲牌,有机头、刹头、丁子、僚子等点子,民族特色十分浓郁。(www.xing528.com)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阳戏”受武陵地区花灯戏、傩愿戏、辰河戏影响,形成北路阳戏和南路阳戏两个流派。北路阳戏流行在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永顺县、保靖县、龙山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石门县、鹤峰县、五峰县和来凤县等土家族聚居区。北路阳戏在表演艺术上具有独特风格,语言生动风趣,唱词通俗易懂。阳戏继承花灯戏、傩愿戏的传统表演手法,重做工而少武打,靠演员优美的唱腔、生活化的念白和细腻的表演取胜,适合表演文戏、家庭戏。旦角在阳戏中居各行之首,俗有“旦角半边围子”之说,意指旦角占全台戏一半。民间艺人田金之、童美之、李玉芳以及专业演员胡维星、丁祖雪、吴三洋、李银国、田贵明、郑菊庄、楚德新、周至家、符奇男、龚飞燕、欧辉平等人在阳戏方面造诣很深。北路阳戏唱腔按澧水河上游、下游又分“上河调”和“下河调”。“上河调”与“下河调”均分“正调”与“小调”两类。唱腔突出特点是:正调部分唱腔均用“真假声相结合”演唱,即尾腔翻高八度,美其名曰“金线吊葫芦”,如正宫调、悦调、阳调、阴调、四平调、七字调、八字调、采花调、金钱调、北河调、潼关调、小丑调和狗撕羊调等。小调演唱不用假声,采用民歌唱法,如薅草歌、磨子歌、唱古人、梁山调、观花调、猜猜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西州政府批准大庸县、吉首市成立阳戏剧团,演阳戏、丝弦等。后来,新编古装戏《桃花装疯》和新创剧目《土高炉上红旗飘》等分别在州、省获奖。20世纪80年代是阳戏发展鼎盛时期,大庸阳戏剧团演出《宝莲灯》《生死牌》《爱扯谎的婆娘》等。剧团每到一地,观众争购戏票,剧团每天连演五场,演员整天不卸妆。各地业余阳戏剧团如雨后春笋建立起来,可见土家群众对阳戏的热爱程度。1984年,大庸县文化局把王家坪阳戏剧团更名为“大庸阳戏二团”,所演《山伯访友》被湖南省电台录播,国家文化部刊物发表该团经验。80年代以后,大庸阳戏剧团上演一批生活气息浓郁的土家现代戏以及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剧目《罗大将军》《贺龙与神兵女》等在群众中引起较大反响,获得国家文化部剧本银奖。新中国成立初期,桑植县洪家关打鼓泉等乡的谷志壮、刘芳豹等阳戏艺人热情讴歌新中国。1979年,打鼓泉乡组建桑植县第一个阳戏剧团,创作《上川记》《大堂配》《复婚记》《红军渡》《奇怪姻缘》和《打鱼救生》等40多个阳戏剧目。2007年,桑植县劳动局组建了再就业阳戏艺术团,培养了剪春花、熊金翠和向桂兰等阳戏表演新人。近年来,加强了土家阳戏学术研究,出版了《大庸阳戏丛书》《大庸阳戏新剧作》《大庸阳戏研究》《张家界阳戏新剧目选》《阳戏大家唱》和《桑植阳戏精选》等专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