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家界市少数民族傩愿戏历史悠久

张家界市少数民族傩愿戏历史悠久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傩戏源流傩戏历史悠久,源于原始社会的傩舞。土家地区早已流行傩愿戏,历史文献早有傩愿戏的记载。傩戏特点傩戏演出形式特别,与冲傩等宗教活动融为一体。这种具有乡土气息和民族情趣的傩愿戏深受土家族人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傩愿戏有高傩、低傩和三元盘古傩三个流派。傩戏音乐傩戏音乐十分丰富。傩愿戏在不同地域与民间音乐相结合后,形成各自不同的唱腔特点,但是表演程式一致,俗称冲傩还愿,属祭祀戏剧。

张家界市少数民族傩愿戏历史悠久

“傩”是迎神赛会、驱鬼逐疫的仪式。土家族傩愿戏又名傩堂戏、傩坛戏,是酬傩神的宗教仪式剧,是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傩愿戏是还傩愿和傩戏总称,是在祭祀基础上吸取戏曲形成的民间戏剧。还傩愿是以许愿、还愿为形式,集驱鬼、祈福、娱神、娱人为一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至腊月二十四日,土家人请客老师若干人进行表演。土家人还愿者为求子、除病、祈寿举行的艺术活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30多个曲牌、200多轴剧目。傩文化由傩祭、傩舞、傩戏、傩技四大演出部分组成,傩戏是其主体部分,有故事,有对话。傩戏演员多是客老师,表演具有宗教风格。傩舞包括铜铃舞、刀梯舞、牛角舞等。在傩戏演出时,穿插绝活、杂技表演。傩技摸油锅、捧炽石、踩铧犁、跺火砖、滚刺床、上刀梯、下火海等功夫是神秘神奇的文化事象,具有人类学价值和艺术学价值。

(1)傩戏源流

傩戏历史悠久,源于原始社会的傩舞。傩舞发展对地方戏剧有直接影响。傩戏是在傩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民间戏剧,表演具有简单情节。明末清初,傩舞吸取戏剧形式,演变成为傩戏,被戏剧史研究专家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土家地区早已流行傩愿戏,历史文献早有傩愿戏的记载。最早见于文字的是明朝天启年间容美土司田玄的《澧阳口号》:“山鬼参差迭里歌,家家罗邦截身魔;夜深响彻呜呜号,争说邻家唱大傩。”从诗中可看出当年盛行傩戏。据清代乾隆永顺县志》载:“酬神必延辰郡巫师唱演傩戏,设傩王男女二神像于上……敲锣击鼓,人各纸面。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清代《嘉庆慈利县志》又载:“为幼男童女除灾祈祥,命巫人酬神,金鼓竟宵,谓之还傩愿。”慈利县《向氏族谱》也载:“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以宿神傩愿为要务,敬巫师,赛神愿,吹牛角,跳丈鼓。”清朝末年,傩戏班子演员兼法事主持,边做“判卦”“绘符”“念咒”等法事,边演傩戏。傩戏在愿主家堂屋演出,背面祭着神像,三面向着观众。

(2)傩戏特点

傩戏演出形式特别,与冲傩等宗教活动融为一体。傩戏演出分为开坛、开洞、闭坛三个阶段。开坛和闭坛是迎神、送神的法事,打开洞门以后,就可演出傩戏。

傩愿戏是祭祀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在戏剧表演中夹杂还愿内容,可谓祭中有戏,戏中有祭。这种艺术保留着表演艺术由祭祀、歌舞、说唱向戏剧演变过程的面貌。傩愿戏载歌载舞的表演,形象夸张的面具,诙谐幽默的对白,在表演中有唱有帮,使演唱者与围观者产生艺术共鸣,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从而得到精神愉悦。这种具有乡土气息和民族情趣的傩愿戏深受土家族人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傩愿戏富有原始色彩的内容与艺术为研究中国戏剧之演化、宗教之起源、民族之形成以及民俗学、社会学等方面提供活生生的例证。

傩愿戏有高傩、低傩和三元盘古傩三个流派。高傩流行于土家地区,低傩流行于汉族地区,三元盘古傩流行于白族地区。其共同点是敬奉三元(即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高傩和低傩在做正朝时供放的木雕菩萨神像不一样。高傩供放傩公“东山圣公”和傩母“南山圣母”全身神像,低傩供放“武岳”和“青显”半身神像;高傩演出分三天和五天两种,低傩演出有二天与三天之分。傩愿戏无论高傩或者低傩,剧目相同,只是有的地方剧目残缺不全。

(3)傩戏内容(www.xing528.com)

傩愿戏按其内容有正戏、后戏之分,即在朝科设置上都有“正朝”和“花朝”两大部分,分为请神、酬神、送神三段祭祀仪式。正戏在高戏台上演,是还愿仪式中戴面具表演的法事,传统剧目有24出“正朝”戏,名称为《启师开坛》《申发功曹》《判案招兵》《收坛镇恶》《劝茶敬酒》《下马问卦》《开山神将》《开路先锋》《白旗仙娘》《扎寨将军》《土地公婆》《姜女勾愿》《造桥仙师》《圆关解煞》《脱白穿青》《送子归家》《出猖逐疫》《送神归位》《安神谢土》《三妈土地》等。其形态多为妆粉角色的歌舞、百戏表演。后戏“花朝”在正戏之后表演,富有生活情趣,传统剧目四女戏有《孟姜女》《鲍氏女》《七仙女》《龙王女》。傩愿戏是佩戴面具表演的祭祀,在人物塑造上借助面具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傩戏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均戴面具表演。木雕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照造型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仅刻鼻子以上。鹤峰县兽皮傩面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人物选用不同兽皮。鹤峰县兽皮傩面具在全国也不多见,是古代巴人长期狩猎经济的产物,其独到的制作工艺与人物造型除宗教功能外,具有很强的审美性。

(4)傩戏音乐

傩戏音乐十分丰富。“还傩愿”中所用音乐泛称傩戏音乐,包括法师腔、角色唱腔和锣鼓伴奏三个部分。角色唱腔有正腔、小调两类。正腔诸种腔调统称“打锣板”,唱腔多按角色行当赋名,称生角腔、旦角腔、净角腔、丑角腔;有些地方以所扮角色名称冠称,如姜女调、青婆调、梅香调、浑童调等。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众声帮和。唱调多为上、下句式结构,亦有五句为一曲者。唱腔有单板、双板、连板三种形式。傩戏小调多作剧中插曲使用。曲调短小,衬字较多。锣鼓伴奏乐器为打击乐器锣鼓钹和吹奏乐器牛角号,锣鼓演奏采用挤钹和“锣里藏音”,即在唱腔尾声中起锣鼓。

傩戏唱腔调式多样,以落5、6、2音居多。唱腔节奏以记谱为2/4拍者为多,少数为1/4拍。唱段还常出现2/4和3/4拍交替情形。正腔腔调唱词均以7字、10字的对偶句式为主。

傩愿戏在不同地域与民间音乐相结合后,形成各自不同的唱腔特点,但是表演程式一致,俗称冲傩还愿,属祭祀戏剧。傩戏唱腔多达120种,有行当分腔,如生角腔有老生腔、小生板、土地板等;旦角有姜女板、绣花板、梅香板等;丑角腔有十八扯、货郎板、探子数板等;净角腔有开山调、扎寨调、花脸板等。

(5)传承弘扬

傩戏班以“坛门”组合,民间艺人以做法事开始,以唱《盘洞》戏结束。湘西北还傩愿演出经过发功曹、扎寨、请神、安位、出土地、点雄发猖、姜女团圆、勾愿送神等八大法事,有关剧目穿插其中演出。傩戏演出带有宗教色彩,扮演者系巫师。在举行傩事活动前,土家巫师布置一个傩堂,集编扎、剪纸、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在堂屋里做内朝,堂屋外搭戏台唱傩戏。巫师头戴五佛冠,身穿法衣,手持朝笏、师刀、金帽、灵宝等。还傩愿程序复杂,内容有保儿愿、求嗣愿、求寿愿等。傩愿戏戏班称为傩坛,班主称为坛主或掌坛师,一个傩坛约有8~10名法师。傩戏以傩坛为载体桑植县活跃着许多傩坛班子,比较有名的傩坛班子如澧源镇冯明柱班子,打鼓泉乡文为林班子,廖家村镇向宗锐班子,桥自弯乡佘岩清班子,凉水口镇田方前班子等。桑植县高傩有50多个班子,低傩有30多个班子。永定区教子垭镇等地流行土家高傩。慈利县龙潭河镇有茅山教和师娘教两派,傩技表演有开红山、上刀梯、下火海、刹铧、钉鸡等绝技。石门县傩愿戏艺人曾庆福擅长表演《姜女儿戏》。

为了抢救傩戏,武陵地区民俗专家推出一批研究成果。1998年,岳麓书社出版桑植县尚立昆整理的《桑植傩戏演本》。2001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鹤峰县向国平、赵平国、陈鹤城合著的《鹤峰傩愿戏》。2007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王文明、刘冰清、金承乾编著的《辰州傩歌》和《辰州傩戏》。保护傩戏工作也已引起武陵地区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重视。2008年,鹤峰县傩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09年,桑植县傩戏被湖南省政府湘政发〔2009〕9号文件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县冯明柱被公布为“第二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傩戏代表性传承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