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家界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概览:中国戏剧源头

张家界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概览:中国戏剧源头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茅古斯”是土家族人在每年正月摆手舞活动中穿插进行的具有故事情节的原始戏剧表演活动,被戏剧界公认为中国戏剧的源头和“活化石”,从其服饰、道具到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再现了原始氏族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先民的渔猎、农耕等原始生产生活以及婚姻习俗。在《接新娘》中,角色由新娘、新郎和茅古斯组成。两个茅古斯交手相握为花轿。从戏剧发生学来说,茅古斯是中国戏剧古根,戏剧专家赞它为“中国戏剧最远源头”。

张家界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概览:中国戏剧源头

“茅古斯”是湘西北土家族处于萌芽状态的古代戏剧剧种,土家语称为“拔普卡”或者“帕帕格刺”,汉意即“浑身长毛的人”,因装扮毛人表演祖先故事而得名。“茅古斯”是土家族人在每年正月摆手舞活动中穿插进行的具有故事情节的原始戏剧表演活动,被戏剧界公认为中国戏剧的源头和“活化石”,从其服饰、道具到表演形式、表演内容,茅古斯再现了原始氏族社会至五代时期土家先民的渔猎、农耕等原始生产生活以及婚姻习俗。“茅古斯”流行于永顺县、保靖县、龙山县和桑植县、永定区。除此之外,民族节日和民俗活动等场合也有人单独表演土家族茅古斯节目。进入21世纪以来,有“茅古斯之乡”之称的永定区罗水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茅古斯的保护和传承,从资金技术、基础设施、项目申报等方面加大对茅古斯的扶持力度,提高茅古斯的影响力,使罗水乡成为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罗水乡农民永年牵头成立张家界茅古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有茅古斯舞表演队3支,表演者100多人。茅古斯文化传播公司实行以商业运作为主、公益演出为辅的经营模式,推出茅古斯、阳戏、花灯戏等土家文化艺术表演项目,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永顺县和平乡双凤村茅古斯表演由《做阳春》《狩猎》《捕鱼》《抢亲》《教读书》五部剧目组成。

茅古斯诞生于原始社会,脱胎于原始社会巫舞,发展于梯玛祭祀仪式。在由梯玛主持的祭祀仪式中,由人们进行茅古斯表演。茅古斯的鲜明特点是结草为服,即表演者用茅草、稻草、棕片、棕叶、桐叶或者芭蕉叶结成服装,一般由五块组成:一块扎在腰间,成裙状;一块周围肋下,前遮胸,后盖背;两块搭肩系在左、右臂上;一块作头套以蒙面,头套上扎棕叶编制的二辫、三辫甚至五辫,辫象征犄角;以偶数代表兽,以奇数代表人,奇数往往多于偶数。龙山县坡脚乡茅古斯老艺人田其友说:“土家族的祖先是毛人。在原始社会,毛人身穿茅草、树皮,吃的是野兽和野果。”

表演茅古斯,首先表演俄坐妥,即祭“梅嫦”。“梅嫦”是用草扎成的神像,是土家人最尊崇的猎神。土家人打猎前必须先祭“梅嫦”,愿“梅嫦”保佑猎物难逃,而且猎人平安。茅古斯使用道具是一根约四尺长、外缠茅草的木棍。表演时,它可是猎具、渔具,也可作农具。表演中常伴有“示雄”“搭肩”“转臂”“甩摆”“涮露水”“左右抖摆”等动作。其形粗犷,语多俚词。据说这样做是为了博得女猎神欢悦。参加茅古斯表演的角色不分行当,表演者十多人至二三十人不等。角色为拔普卡(祖公)、拔帕尼(祖婆)、裸必爹(子孙们),俗称老茅古斯和小茅古斯。女茅古斯全身披毛,头戴树叶。茅古斯主角是男老茅古斯(拔普卡),因而土家人称茅古斯表演为“拔普日”,意为演老头子的戏。茅古斯表演的祭祀对象“梅嫦神”(土家人敬奉的女猎神)像是用七根茅草扎成草码的替代猎神,形为倒坠。茅古斯除祭祀猎神外,还祭祀彭公霸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土家祖先神。

土家族人在盛大的“舍巴日”表演茅古斯,但多在小摆手舞接近尾声时出现。表演茅古斯的人不参加小摆手舞,化好装后,先在摆手堂外树下等候。正当摆手舞进行热烈之时,场外突然窜进一群“稻草人”。跳摆手舞的人立即停止,纷纷让路,散至周围,连续叫喊“祖先爷爷来了”。观众对茅古斯演员不能指名道姓,也不能妄加评论,因为人们认为茅古斯是土家祖先化身。表演茅古斯时通过农活动作和人物对话,再现土家先民生活情节。其表演顺序为“祭祖”“打猎”“捕鱼”“耕作”“接新娘”和“过年”等六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几个小节,如祝万事如意的表演中,有打露水、修山、打铁、犁田、播种、收获、打粑粑、迎新娘等。茅古斯表演分多个场次,表演内容有“扫堂”“祭祀请神”“祭五谷神”“捞虾”“吹火”“甩火把”“畬砍火”“挖土”“撒小米”“种苞谷”“示雄”“烧山挖土”“栽秧”“筛土灰”“拖木”“捡茶子”“纺棉花”“打糍粑”和“读书”等剧目。场上以动作表现故事情节,其形狂野;微屈双膝、摇头晃肩的动作贯穿整个表演过程,展现土家先民原始形象。茅古斯有人物、对白、故事情节和表演形式,台词均用土家语问答。表演碎步进退、屈膝抖身、摇头耸肩、左右跳摆等动作,显出粗野、诙谐的民族气息。茅古斯动作原始粗犷,滑稽有趣,勾勒出土家族从远古走到现在的发展历史

茅古斯表演基本照搬生活,即对生活情节和过程的模仿。在《实姐(打猎)》中就是“报信”“开山”“理脚迹”“围山”“倒杖”“分肉”“祭梅山”“封山”等捕猎过程再现。在《接新娘》中,角色由新娘、新郎和茅古斯组成。新娘以阔叶为头巾,以豆类为耳饰,以红色布饰为新装。两个茅古斯交手相握为花轿。在表演过程中,茅古斯抬着新娘在表演场所向四处奔跑,其余茅古斯相互争雄,示演土家祖先原始“争婚”情节,赢者为新郎。(www.xing528.com)

茅古斯表演用竹棒、木棒、石块等作为伴奏乐器,根据不同场景,敲击各种节奏以营造气氛。茅古斯表演道具是一根三尺小棍,它随着故事变化一会儿被当作打鱼、捞虾的生产工具,一会儿变成与野兽搏斗的猎具。茅古斯演出有情节、有人物、有语言以及其他故事内容,具备戏剧形态雏形,因而是原始戏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随着民族政策落实,茅古斯从摆手坪搬上文艺舞台。1983年,《茅古斯》参加党中央组织的全国乌兰牧骑式演出队文艺会演。2006年,《土家族茅古斯》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所承载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从中可窥一斑。2008年8月8日,土家族茅古斯节目《欢庆》作为湖南省唯一节目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节目表演,是让800多万名土家族人引以为豪的事。

土家族茅古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茅古斯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从戏剧发生学来说,茅古斯是中国戏剧古根,戏剧专家赞它为“中国戏剧最远源头”。从宗教学角度考察,茅古斯保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远古时期遗存的精神符号,其巫歌、巫词、巫术、巫祀为学者研究中华民族远古时期宗教信仰的珍贵“活化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