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高花灯”又称“高皇灯”,起源于永定区谢家垭乡和沅古坪镇一带。永定区每年举行元宵节灯会的时候,有种花灯用五尺木托扎着灯笼,灯笼里点木油、蜡烛。夜晚起舞之时,烛光闪烁,犹如银带飘飞,使人眼花缭乱,那便是土家族娱乐性舞蹈“高花灯”。永定区沅古坪镇栗山村“高花灯”领队龚瑞珍老人每年领着24名队员参加张家界市举行的大型文艺活动。2006年,“张家界高花灯”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永定区秦太林被湖南省文化厅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花灯代表性传承人。
古老的高花灯以其悠久的舞蹈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舞蹈界称为“中国舞蹈活化石”,极具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相传高花灯起源于东汉章帝初年,“澧中蛮”覃儿健举旗反汉,与汉军“战于宏下(今沅陵县)”。土家先民用火把跳舞,为起义军呐喊助战。终因汉军势众,覃儿健与起义军全部战死。后来,土家先民每年都必在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打着火把,集会跳舞,纪念覃儿健起义。久而久之,火把演变成为高花灯,表演也有一定规矩。传说公元683年,武则天曾于长安举行过一次盛大灯会,宫内扎起高达五十丈的灯楼。唐高宗与武后坐在上面,皇子皇孙、宫娥彩女伴立两旁,同观花灯。各州文武百官奉旨备办各式各样花灯,前来表演。只有西南夷人以“高花灯”献于皇上,别具一格,引得武则天笑逐颜开,唐高宗传谕嘉奖,赐名“皇灯”,并且下发圣旨:以后非西南夷人不得玩此“皇灯”,违者以“冒皇”论处。之后,薛刚醉酒,大闹花灯,踢死太子,惊死老王,惹下弥天大祸,薛家满门抄斩,导致薛刚反唐。因此,凡是玩“高花灯”的,禁吃人家盘中荤菜、杯中之酒。
高花灯制作比较讲究,长方形灯笼需要木板、齐眉高的木棒、各色纸等。由木工先做好灯托,然后由纸扎艺人用篾扎好12或者24个精致的灯笼。其中,有伞形引灯2个。用灯代表光明,祈求月月平安。每年春节,沅古坪镇都要操练一番高花灯,辞旧迎新。表演时,由12人或者24人身着挑花边对襟衫,头扎挑花手巾,腰系挑花板带和摆带,脚穿布鞋,组成灯队。一人举着一个灯笼,在黑夜进行表演。
高花灯表演,由12~24人组成,配以锣、鼓、钹、唢呐等乐器。每人举着一盏纸扎灯笼,里面点蜡烛2根,顶扎1个木偶像,用五颜六色的纸剪成“八仙过海”“瓦岗寨好汉”“梁山英雄”和“耿氏送子”等戏文故事。12个长柄大灯代表一年12个月,意味着月月平安无事;24个小长柄灯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象征春种秋收,风调雨顺。表演时,有一套程式,要求东起西落,进一个“半边月”,出一个“月团圆”,舞一个“太极图”。边舞边组成“单八字”“双八字”“连八字”“八卦阵”“四耳节”“六耳节”“九连环”“踩棋盘”“推骨牌”“滚柱头”“织篱笆”“过天星”“象棋盘阵”“一字长蛇”“二龙戏珠”“双龙出洞”“羊儿打架”“烈马回头”“狗寻骨头”“螺丝转顶”“荷花出水”“覃王点兵”等队形。(www.xing528.com)
高花灯表演,进民家堂屋表演的,叫“愿灯”,多为祝福、还愿或为某家喜事演出。接灯人家设宴款待,但是表演人不喝酒,亦不吃盘中荤菜。“打吆喝”“吹口哨”只在屋外表演的,叫“众灯”,是让大家看的。其表现形式分为“民灯”和“战灯”。“民灯”展现土家先民迁徙、繁衍、劳动、生活等场景,“战灯”表演打仗、破阵。表演时随机应变,含有“进攻”“退守”“布阵”“破阵”等兵法内容。在黑夜,一人举一个点着双烛的灯笼,由头伞引路,锣鼓伴奏,和着“啊荷”声狂舞。
玩灯人进入接灯人家时,接灯人家在庭院或者坪坝上在东西南北中五个位置点上香烛(意为摆下阵势,有“双喜临门”“三星在户”之意)。玩灯队伍进入接灯人家时,必须按点香烛位置先拜五方。玩灯人履行“拜灯”规矩以后,主东收去香烛的为“和”。如果不收,灯班子进入阵中,先走“太极图”,然后以各个击破方法,玩遍每一香烛,就为“破”。破阵以后,踩出“上元一品”四字答谢东主。于是,越玩越快,花灯像龙蛇飞绕,观众看得眼花缭乱,玩灯人吆喝着无字歌,鞭炮齐鸣,观众拍手叫好。
高花灯由“旗伞”引头,以土家族无字歌“哦嗬嗬”指挥队伍变换队形。玩灯人拜五方后,绕成一个圈子,团团旋转。引头人一声“哦嗬嗬”,一解围,变成“半边月”;又一声“哦嗬嗬”,扭回头,形成“太极图”。形式多样,变化无常,黑夜远眺,灯火如流星穿插舞蹈,如斗转星移,令人眩目。旁边配以龙灯互舞,那激昂的锣鼓声、吆喝声、口哨声,掀起有节奏的声浪,热烈而又欢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