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家界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概览:摆手舞

张家界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概览:摆手舞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摆手舞以同姓同祖或者一村一寨之人为单位,数十名男女老少聚集在摆手堂前围着篝火跳摆手舞,百余人围观。土家语称大摆手舞为“麦则嘿”。大摆手舞主要内容是祭祀“八部大王”并且开展各项活动,以一乡或数寨为单位联合举行,有上万人参加。大摆手舞活动按照三年两摆惯例,于正月初九至十二日举行,活动历时三天,以歌舞为主。各排队伍进摆手堂后,由掌堂师统一指挥。

张家界市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概览:摆手舞

武陵地区盛行的“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因其舞姿以摆手为主,故名“摆手舞”。它是土家族人祭祖先、庆丰年、迎新春的民俗活动,并发展为歌舞戏剧、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土家族的经典舞蹈“摆手舞”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两种。按其举行时间分为“正月堂”“二月堂”“三月堂”“五月堂”“六月堂”等。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日,一村一寨的男女老幼聚集在摆手堂,先由“梯玛”(即土老司)手举扫帚,唱摆手歌。祭礼仪式完毕,由掌坛师带领摆手队伍举着龙凤大旗,鸣大锣,击大鼓,打镏子,扛神棍,吹土号,燃放三眼炮,在“喂嗬”声中入场,手脚呈同边动作,踢脚摆手,翩跹进退,成双成对,节奏鲜明。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摆手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摆手歌有独唱、领唱众和、众人齐唱等形式,曲调随着舞蹈内容而变换。跳摆手舞不拘人数多少,少者数十,多则上万。

1.摆手舞历史渊源

摆手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摆手舞起源于随周武王伐纣的古代巴人的歌舞。秦朝末年,刘邦反秦,巴人冲锋陷阵,以“巴渝舞”勇挫秦兵。后来,军事舞蹈“巴渝舞”逐渐演变成为土家先民祭祀活动。元明清时期,各地土司机构建立摆手堂,茅冈长官司摆手堂为七进皇堂,摆手舞供土司王娱乐。每到农历正月,土家男女齐集土王宫畔载歌载舞,向土司王祝贺新年清代改土归流”以来,摆手舞由供土官娱乐转为民间自乐。清代《乾隆永顺府志》记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间鸣锣击鼓,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清代《同治桑植县志》也载:“土民赛神、摆手,为秋千之戏,至(正月)十六日止。”土家文人留下了不少描写摆手舞的诗篇,清代向晓甫在《摆手堂》诗中写道:“摆手堂前艳会多,姑娘联袂缓行歌;鼓锣声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也嗬。”清代彭施铎在《溪州竹枝词》写道:“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民国时期,大、小摆手活动在土家山寨已经普及,大摆手舞有祭祀舞、农事舞和战舞三大部分,如祭祀舞表演祭祀八部大王、兄妹成亲、土家迁徙等。现在,永定区茅冈村、慈利县三官寺、武陵源区军地坪、永顺县双凤村和来凤县舍米湖等地土家族人经常举行跳摆手舞活动。

2.摆手舞分类

土家语称“小摆手舞”为“舍巴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日举行小摆手舞活动,多在春节期间单日晚上表演。小摆手舞以同姓同祖或者一村一寨之人为单位,数十名男女老少聚集在摆手堂前围着篝火跳摆手舞,百余人围观。以前,凡百户之乡皆建摆手堂,土家语叫“月撮”。据《向氏族谱》载,清代晚期,桑植县上洞街、下洞街、老司城、旧司城及上河溪等地曾建有摆手堂。小摆手舞活动规模较小,时间较短,在摆手堂前进行,堂内供有土家祖先彭公爵主、向老官人和田好汉等各地土王。小摆手舞活动之夜,主持人“梯玛”先举行祭祖典礼,升龙凤旗,然后到摆手堂坪里,点燃用干竹扎成的火把。由一人在摆手堂坪中央击锣打鼓,其余的人由掌堂师领头,围成环形大圈,随着锣鼓扁冬节奏唱摆手歌、跳摆手舞。舞时手与脚顺向摆动,踢踏摆手,舞姿优美。“小摆手舞”舞姿有:“叶冬起也”,摆手人的手、肩左右扭摆。“查查起也”,是双手在胸前拍打三下后,再接摆手舞动作。“物打哈”即牛打架,其动作是两人面对面摆手,均抱腕。小摆手舞表演农事活动,表演内容为“大鹏展翅”“拖野鸡尾”“犀牛望月”“牛打架”“跳蛤蟆”等模拟动物动作和“畬砍火”“挖土”“种苞谷”“下种”“插秧”“薅草”“收割”“打谷子”“打粑粑”“钓鱼”“美女梳头”“纺纱”“织布”等100多个生产生活动作。(www.xing528.com)

土家语称大摆手舞为“麦则嘿”。“大摆手舞”活动规模庞大,内容丰富,有闯堂进驾、开天辟地、人类起源、迁徙定居、耕作劳动、狩猎征战、扫堂送架等8个部分,表现土家先民跋山涉水、迁徙繁衍、农事活动、日常生活、战争场面等,展现一幅幅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的画卷。“大摆手舞”活动在大摆手堂前举行,大坪中间24米高的旗杆上挂着两面龙凤旗帜。大摆手舞的摆手堂建在背山面水、左右小丘的平地上,中央火树银花,并有各色小龙旗、小凤旗装饰的桅杆。摆手堂中央供土家远祖“拔普”(即八部大王)及其夫人“帕帕”神像,两侧屹立红、黑二位战将。八部大王庙门左边架一个牛皮大鼓和一面大铜锣。大摆手舞主要内容是祭祀“八部大王”并且开展各项活动,以一乡或数寨为单位联合举行,有上万人参加。大摆手舞活动按照三年两摆惯例,于正月初九至十二日举行,活动历时三天,以歌舞为主。届时,摆手堂附近许多村寨土家男女依照姓氏组成“排”,每“排”为一支摆手队伍。各排队伍进摆手堂后,由掌堂师统一指挥。各排人数不等,均设龙凤旗队、祭祀队、奏乐队、摆手队、披甲队、炮仗队。首列为龙凤旗队,白龙旗和红凤旗并排走在队伍前列。次列为祭祀队,由寨上德高望重老者20余人组成。他们身着长衫,手持齐眉棍、神刀等舞具,随总指挥掌堂师行祭祀事。之后为舞队,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拿着朝筒,列队入场。继于舞队的是小旗队,凡户一面,颜色多彩。接着是奏乐队、披甲队、炮仗队。奏乐队分镏子和摆手锣鼓两种,再配以牛角、土号、咚咚喹等,奏出土家节日旋律。披甲队由身披“西朗卡普”的青壮年组成。炮仗队由鸟铳和三眼铳组成。按照以上顺序,各队进入摆手堂。进堂后先扫邪,后安神。祭祀时,祭祀人在梯玛带领下,齐唱神歌。祭祀完毕,礼炮三响,催人起舞。人们在掌堂师指挥下,变换舞蹈动作,时而单摆,时而双摆,时而回旋摆。除表演外,余众在摆手场周围围成大圆圈,配合表演者的动作或合唱或合舞。大摆手舞的表演节目共有七场、数十节:第一场闯驾进堂,是大摆手舞开堂序幕,分临驾、进发、闯驾、进堂四节。第二场纪念八部大王,分祭祀、弃子、团圆、赞妹、请兄、出征、冷待、比武、报复、行赏十节。第三场兄妹成亲,表演《创世纪》,分捉放雷公齐天大水、兄妹成亲、人种延续、卵雨射日五节。第四场迁徙定居,表演《涉水过河》《乘船漂滩》《攀爬岩坎》《平地飞奔》《食野果饮山泉》《风餐露宿》《赞美地方》《架棚定居》《刀耕火种》等,分启程、涉水、爬山、定居、安家、斗兽六节。第五场农事活动,分备耕、挖土、撒种、栽秧、薅草、打谷、摘苞谷、收桐茶、织西朗卡铺、庆丰收九节。第六场自卫抗敌,叙述土家英雄“将帅拔普”战胜敌人的故事,分备战、初战、射帝、埋伏、牛阵五节。第七场送驾扫堂,出堂人员以神棍队、龙旗队、歌舞队为主,演唱节目有送驾、扫堂、嘱咐三段。

大、小摆手舞的乐器均是鼓、锣,其曲牌大同小异。大摆手舞全以锣鼓点子为曲牌,随着舞义的变换而定舞曲的快慢。摆手舞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顺摆”“上摆”和“回旋摆”等。摆手舞动作韵律概括为四句话:走动顺摆,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摆手舞突出特点是“摆同边手”,即动作不论舞义变化如何,皆为同边手脚、同时同向。所唱摆手歌长达万余行,以五字、七字为一句,三句为一首,每首末尾附加一句“嗬嗬也,也嗬嗬”。前三句正歌由掌堂师领唱或由表演主角独唱,末尾附加一句由众人齐声合唱,全部用土家语演唱,句句押韵

3.摆手舞社会影响

土家族摆手舞不仅是土家族人祭祀祖先和民族英雄的活动,也是土家族人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是研究土家族历史文化的范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很大的社会影响力。1981年,《涅卡查涅毕兹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良奖。1983年,土家族《摆手舞·粑粑哈》参加全国乌兰牧骑式演出队文艺会演,获得优秀节目奖。1988年,岳麓书社出版《摆手歌》,《舍把乐》获得全国民间舞蹈会演优秀节目表演奖。2000年,岳麓书社出版《土家族摆手活动史料辑》。2006年,土家族《摆手舞》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湘西州田仁信和张明光被文化部发文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摆手舞》代表性传承人。来凤县多次举办土家族摆手节,永顺县多次举办土家族舍巴节。重庆市政府命名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摆手舞之乡”。2010年,张家界市举行集体摆手舞比赛,共有来自市直单位、学校的23支队伍900多人参加。经过激烈角逐,张家界市委机关参赛队的《摆手欢乐歌》和张家界市旅游局参赛队的《摆手乐》获得全市首届集体摆手舞大赛金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