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洪武初年,慈利宣抚使覃垕起义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命令湖广行省参政杨璟率师前往镇压。洪武二年(1369年),杨璟派兵征剿覃垕王起义军至永顺宣慰司羊峰山,最早在土家地区设置军事机构羊山卫(在今永顺县松柏乡)。以常德卫指挥黄常兼署羊山卫事,编栅为城,简兵戍守。明太祖认为卫治险远、运粮困难,于洪武三年(1370年),召黄常至首都南京,亲自讯问方略。黄常奏对明确,请求迁羊山卫治至澧水河畔。明太祖同意迁徙羊山卫治至澧水之阳,因临近西边大庸溪之大庸坪(即今永定区枫香岗乡玉皇洞东边坪地)而改名为大庸卫。清代《嘉庆永定县志》卷三记载:“改卫曰大庸者,或以大庸溪之近。”洪武四年(1371年),常德卫指挥张胜在“天门(山)南峙、福德(山)北盘”的军事要地古城堤一带修筑城池。洪武九年(1376年),大庸卫署迁往此城,衙门设于卫城南隅卫官巷,故明代《万历慈利县志》卷十载:“大庸卫在永定城内,洪武九年开设。”清代《光绪永定县乡土志》亦载:“(洪武)九年,置大庸卫。”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酉水所夏得忠率领九溪土民起义,攻占慈利县城等地。靖宁侯叶升会同东川侯胡海率师十万往征,在大庸卫、天火岭一带,擒获夏得忠等人。因为明代初期澧水流域土家先民多次起义,为达“永远安定”之目的,地方统治者决定屯兵驻守,“控制蛮夷”,上奏皇帝,请求更改大庸卫之名为永定卫,明太祖准奏。于是,以大庸卫治改设永定卫署。为了防范夏得忠余党袭击,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迁徙卫治至永顺宣慰司之芋岸坪,仍然名大庸卫,控制永顺、保靖、桑植诸土司。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卫治迁回到大庸卫旧城址,恢复永定卫名。永定卫城设在慈利县西南部十二都,即今张家界市中心城区所在地。永定卫城址东临东门溪,南至南门口,西临西门溪,北至北门口。清代《康熙永定卫志》记载了永定卫设置的过程:“明洪武二年(1369年)己酉,于永顺宣慰司境内置羊山卫,在今治西八十里。设排栅城,简沔阳、黄州、襄阳、安陆兵等(共)为戍守。后(皇帝)以此地险远,运饷维艰,召指挥黄常至南都,亲讯而然之。遂移今地,改卫名大庸。至(洪武)四年,常德卫指挥张胜筑城。(洪武)三十一年,更名永定(卫),领左、右、中、前、后及大庸守御六千户所,并黑松、后坪、金藏、桑溪、龙虎、茅岗六隘。指挥黄常环甃以砖,周二千一十丈有余,约九里百二十步,高二丈四尺。雉堞一千六百五十,高四尺。窝铺六十有二。门五:东朝阳,南朝天,西镇彝,北无名,各有楼。其小东门,指挥周辅、吉世英、丁贵创,无楼。”[17]《明史·地理五》亦载:“慈利……西南有永定卫,洪武中置。二十三年八月,徙于永顺宣慰司之芋岸坪。西北有龙伏关,东南有后平关(在永定区后坪镇)、黑崇关(在永定区三家馆乡),谓之永定三关。所属曰大庸守御千户所,本大庸卫,在(永定)卫西。洪武九年四月置,三十一年改为所。曰茅冈长官司,在卫东北。”[18]明代《万历慈利县志》又载:“永定卫城,在(慈利)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十二都,即大庸卫旧城。乃洪武辛亥(1371年)常德卫指挥张胜始筑者,高二丈四尺,周围五里二百二十步,东、南、西、北各有门,门上有楼,凡四门……以后复建年次无考,属湖广都司。领经历司一、镇抚司一、千户所五:曰左、曰右、曰中、曰前、曰后,百户所五十。外辖大庸所并黑松、后坪、金藏、桑溪、龙虎、茅冈等关隘凡六处,置官无定员。今存者指挥使五人、同知六人、佥事九人、经历一人、镇抚一人、千户正四人副七人,百户一十九人。原额旗军五千六百人。”[19]清代《同治续修永定县志》卷二还载:“永定卫本元所置,至是徙于永顺宣慰司之芋岸坪……其属曰大庸守御千户所,本大庸卫,在永定卫西。曰茅冈长官司,在卫东北。”明清时期,先后担任永定卫指挥使的有胡福、彭荣、刘士能、刘忠、杜咸、邓兴等外地汉族人。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裁撤永定卫。雍正十三年(1735年),拨慈利县十、十一、十二、十三都的全部和八、九、十四都的一部分以及永定卫、大庸所地置永定县。如清《道光永定县志》载:“(清代雍正)十三年,题请更设永定县,割慈利地三分之一,与安福附近永定卫地合而成之。”永定区除温塘、罗水、罗塔坪、青安坪、三家馆、桥头和教字垭等西北部乡(镇)曾为茅冈土司辖地外,其余均为卫所地区。(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