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统一六国以后,在濮人、巴人、楚人聚居区设置巴郡和黔中郡。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1]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秦昭襄王派遣大将白起和蜀郡守张若领兵征伐楚国,打到沅澧流域,为秦国设置黔中郡,委派郡守、郡丞和郡尉。白起留下将领张若修筑“张若城(在今常德市武陵区)”,抗拒楚军。清代《读史方舆纪要》亦载:“秦昭王三十年使白起伐楚,(白)起定黔中。留其将张若守之,(张)若因筑城以拒楚。”黔中郡郡治设在今沅陵县太常乡窑头古城。明代《万历慈利县志》曾载:“秦始皇庚辰(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慈姑县。”[2]清代《同治直隶澧州志·建置沿革》亦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慈姑县,隶黔中郡……城在慈利(县)官塔坪。”慈姑县置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下设乡,乡下设里。慈姑县治在今慈利县零阳镇太平村官塔坪,管辖范围较大,包括澧水流域各地。明代《隆庆岳州府志》记载了慈姑县由来:“慈利在府西七百五十里,以土俗淳慈,得物产利,名曰慈姑。境内有七姑山,姑之义疑取此。”
汉承秦制,继续实行郡县制度。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将黔中郡更名为武陵郡,废除慈姑县,将它分为零阳县、孱陵县、充县。其中,零阳县县治在今慈利县白公城,含今慈利县及常德市石门县、临澧县和澧县一部分。据清代《同治直隶澧州志》记载:“白公城,在(慈利)县治东三里阳适山下、零水旁。”孱陵县县治设在今湖北省公安县,含今安乡县、津市市、南县、澧县一部。充县因崇山而得名,县治在今永定区古城堤手巾岩台地,谓之“充城”,为张家界市城区最早的治城。充县含今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植县、慈利县西北部、鹤峰县东南部、宣恩县、来凤县。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改充县为临澧县,县治仍然设在古城堤。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澧水出武陵(郡)充县西历山,东过其县南……充县废省,临澧(县)即其地。”清代《乾隆直隶澧州志·古城邑》明确指出:“临澧城,晋析充县地置,在永定县城。”清代《光绪永定县乡土志》明载:“晋太康四年,充县废省,临澧即其地。县(治)即充县之故治,治古城堤。”张家界市永定区古城堤遗址出土的东汉简牍有“充长之印”等字。东汉时期,武陵郡辖区与西汉武陵郡辖区相同,仍辖零阳县、孱陵县和充县,还在县下设置乡、里、亭等基层行政管理机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