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明帝、汉章帝时期: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节点与儒家思想发展

汉明帝、汉章帝时期: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节点与儒家思想发展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个角度讲,汉明帝、汉章帝时期正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前一个重要节点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这个节点之后的思想史,主要表现是在儒家思想的内部,有点儿神秘主义的阴阳五行思想被强化,非常神秘主义的谶纬思想大盛。一种思想体系的发展,是需要内部的分化竞争来刺激维持的。与这段思想史相关的人物,先有大儒范升。

汉明帝、汉章帝时期: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节点与儒家思想发展

建初四年(79),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编成《白虎通》,成为后世研究东汉思想的必读书。从中可见一明显特点,那就是在论定各种问题时都大量援引纬书,比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出自纬书《含文嘉》。结合西汉后期思想发展情况,可发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百家思想消失,而是各自改头换面融入了儒术系统里。

孔子不讲怪力乱神,具有理性主义精神,而谶纬之类属于神秘主义,源头当在孔子思想之外,一定程度上是对儒家思想的补充。因为统治者和老百姓都需要神秘主义,有了这些补充,儒家更具有了宗教特点,对人心的影响力更大。

不过,如前述桓谭、郑兴不读谶纬,很多儒家学者始终坚持自孔子以来的理性传统,反对神秘主义。汉章帝时期的王充即是其杰出代表,所著《论衡》比《白虎通》更加著名,“衡”就是秤,“论衡”就是不论什么论点都要拿来称一称!

王充做过太学生,师从大儒班彪,随后没做几年官吏,便以教书为生,七十多岁老死乡间。所幸的是,他的《论衡》在数十年后“流落”到大名士蔡邕的手中。蔡邕秘不示人,却被朋友察觉其言谈境界突然精进,每有观点必深刻独到,朋友诧异:蔡兄啊,你最近准是得遇奇士?

蔡邕:没有。

朋友:那你准是得了奇书!

蔡邕支支吾吾:我……

朋友:快拿出来!

朋友冲进蔡邕卧室,从枕头底下搜出了《论衡》。

由此,《论衡》大行于世,王充才得以青史留名。《汉书》写他不过寥寥二三百字。

《论衡》给我的一个大体印象是,尊重常识。对当时很多虚头巴脑却习以为常的说法都提出疑问,给出更加务实的分析。它实实在在代表了儒家的理性主义传统,今天,甚至被称为一部唯物主义哲学著作。

从《白虎通》到《论衡》,反映出在帝王将相你死我活、国家朝代生死兴衰的历史背后,思想史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斗争、此消彼长、分分合合。有时,我甚至想,整个人类历史不过是几个思想巨头的碰头会,他们的思想跨越时间与空间,不断开疆拓土,如果把这些思想从所有人的头脑抽离出去,历史还有什么意思?所以,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从这个角度讲,汉明帝、汉章帝时期正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前一个重要节点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汉武帝这个节点之前的思想史,百家争鸣,尤以黄老道家为主导,儒家作为老二不服不忿儿,大儒辕固生冲着窦太后贬低老子是“家人言耳”,差点儿被杀。小汉武帝要抬高儒家,还一度被窦太后压制下去。等窦太后死了,儒家才终于当了老大,唯我独尊。

在这个节点之后的思想史,主要表现是在儒家思想的内部,有点儿神秘主义的阴阳五行思想被强化,非常神秘主义的谶纬思想大盛。同时,还有一个古文经与今文经的争议,这些思想事件一起推动着儒家或者说儒教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个高潮,一直持续到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

过了汉章帝这个节点,古文经与今文经的争议尘埃落定,儒家理性主义开始抬头,谶纬等神秘主义逐渐转投到佛教和之后起来的道教。而统治者和老百姓是需要神秘主义的,它是一笔重要的思想资源,至少对儒家的理性主义是有刺激作用的。一种思想体系的发展,是需要内部的分化竞争来刺激维持的。而儒家放弃了这笔资源。

同时,儒家所抱定的东汉皇权,在汉章帝之后也逐渐衰弱,相应的儒家或者说儒教的高潮也就过去了。进而,中国思想史的主要表现从儒家的内部再次转到了外部,逐渐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

与这段思想史相关的人物,先有大儒范升。《后汉书》记范升:

九岁通《论语》《孝经》,及长,习《梁丘易》《老子》,教授后生。——《后汉书·范升传》

在大儒范升的知识结构中,《老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儒扬雄写《太玄》也是以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思想为基础。刘秀、汉明帝也都有黄老的思想。足证前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百家思想消失,而是各自改头换面融入了儒术系统里”的论断。值得一提的是,老子非但没被削弱,反而被抬高了。《孔子家语》明确承认,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汉章帝白虎观会议在讨论尊师问题时,强调古来圣人皆有师:

虽有自然之性,必立师傅焉。——《白虎通·总论入学尊师之义》

圣人的天赋那么高,他也得拜老师。比如:

颛顼师绿图,帝喾赤松子,帝尧师务成子,帝舜师尹寿,禹师国先生,汤师伊尹,文王师吕望,武王师尚父,周公师虢叔,孔子师老聃。——《白虎通·总论入学尊师之义》

由此坐实,老子是孔子之师!其他儒家圣王之师赤松子、务成子等明显也都是黄老道家崇拜之人。这为之后道教的形成做了积极铺垫。

刘秀即帝位后不久,范升便被征为博士。随后,有大臣提议,要把古文经《左氏春秋》和《费氏易》立为官学。

欲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后汉书·范升传》

范升上书,坚决反对:

孔子曰:“博学约之,弗叛矣夫。”夫学而不约,必叛道也。颜渊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孔子可谓知教,颜渊可谓善学矣。老子曰:“学道日损。”损犹约也。又曰:“绝学无忧。”绝末学也。——《后汉书·范升传》

大意是,孔子、颜回、老子都强调学应守约,要专精,不能学杂了,否则,只能适得其反,越学离着大道、正道越远。所以,不应当增设《左氏春秋》《费氏易》为官学。尤其《左氏春秋》非孔子所写,只不过是左丘明写的。

师徒相传,又无其人。——《后汉书·范升传》

而且,它不像《公羊春秋》传承有序,它是突然冒出来的,来路可疑。它记载的内容量远超孔子《春秋》的范围,并不可靠。比如,某处某处等十几处明显有问题。

传曰:闻疑传疑,闻信传信,而尧舜之道存。——《后汉书·范升传》

写史须“闻疑传疑,闻信传信”,得实事求是——事实就按事实写,传闻就按传闻写,这样才是对古人负责,才能保证纯正的古代圣贤思想得以传承,不能加入私货。

总之,《左氏春秋》远远不如《公羊春秋》平易正直。

天下之事所以异者,以不一本也。——《后汉书·范升传》

既然以《公羊春秋》为正统,就不要画蛇添足增加《左氏春秋》,那样只能淆乱视听。

范升这个反对意见出来后,支持《左氏春秋》的一方则提出司马迁太史公书》(《史记》)的很多内容援引了《左氏春秋》,足证其权威性。

范升再次上书,痛批《太史公书》“违戾五经,谬孔子”,根本不符合孔子精神,很雄辩。

刘秀是什么态度呢?刘秀支持增设一个《左氏春秋》的博士,把《左氏春秋》立为官学。

结果,掀起了轩然大波!

诸儒以左氏之立,论议欢哗,自公卿以下,数廷争之。——《后汉书·陈元传》

很多儒生、学者和儒生出身的官员都跟范升是一伙的,都强烈反对。新立的《左氏春秋》博士正好于此时病逝,也就没再继续设置,也就是说,所谓的古文经学还是没起来。直到汉章帝时又出来一位大儒贾逵,才把此事搞定。

贾逵的九世祖是大名鼎鼎的贾谊,其父贾徽也是大儒,曾师从刘歆学习《左氏春秋》,兼习《国语》《周官》《古文尚书》《毛诗》等古文经。所以,贾逵的学问也是以古文经为主。《后汉书》说他:

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后汉书·贾逵传》

他从小就是在太学长起来的,勤学好问,凡遇疑难问题必打破砂锅问到底。因为他长了个大高个儿,八尺二寸,差不多一米九〇,人们就给他编了一句唱“问事不休贾长头”——贾大个儿太爱问问题了。

这实在是做学问的一大素养,也是成功者一大特点。有美国学者总结成功者两大共同特点:一是自信,二是爱问为什么。

其实,“爱问为什么”进一步讲,无非“好学”二字。孔子最重“好学”。

子曰:好学近乎知。——《中庸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对曰:未也。

曰: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以上三则讲,好学之德 。(www.xing528.com)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

以上三则讲,好学之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以上一则讲,何谓好学。

在孔子看来,好学近于最大的智慧,是所有德行完善的基础,孔门能称“好学”者唯有他和颜回。孔子此论对中华民族国民性的养成有深远积极的影响。

贾逵后得汉明帝、汉章帝的赏识,成为白虎观会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汉章帝本人对古文经也很喜欢。

特好《古文尚书》《左氏传》。——《后汉书·贾逵传》

有一次,他问贾逵:依您看,《左氏传》比《公羊传》如何?它到底有无独到的价值?

贾逵上书,主要答复了两条,第一条是:

凡所以存先王之道者,要在安上理民也。今《左氏》崇君父,卑臣子,强干弱枝,劝善戒恶,至明至切,至直至顺。——《后汉书·贾逵传》

意思是,作为记载古代政治的史书,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安上理民”的价值,得有利于维护皇权统治。这一点,《左传》完全符合,它强调忠君思想,强调中央集权,强调善良正义价值观,都是非常明确切实的,是顺应天道、直击人心的。

第二条是:

五经家皆无以证图谶明刘氏为尧后者,而《左氏》独有明文。——《后汉书·贾逵传》

意思是,从当时已被立为官学的各个经传中都不能找到汉朝为火德、刘氏为尧帝后人的依据,而唯独《左传》的记载有这样的内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政权合法性问题,《左传》可以让老刘家坐江山找到合法性,当然得立为官学。

于是,一锤定音!

乃诏诸儒各选高才生,受《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由是四经遂行于世。——《后汉书·贾逵传》

由此,儒家内部的古文经、今文经之争大致尘埃落定。

最后,再讲一下大儒曹褒。

曹褒之父曹充也是大儒,为光武帝博士,主攻礼经,光武帝封禅泰山的相关礼仪即其主持制定,还主持确定了七郊、三雍、大射、养老等礼仪。在今天一般人看,整这么多礼仪,好像没多大意义,而在当时,此为儒家礼乐治国之本。曹充所制礼仪较之西汉鼎盛时期的礼制规模还差很多,因为经过王莽改制和战乱,好多礼制都已失传。所谓:

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

于是,汉明帝即位后,曹充曾上书:

礼乐崩阙,不可为后嗣法。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大汉当自制礼,以示百世。——《后汉书·曹褒传》

意思是,按照礼经所训,三皇五帝各有各的一套礼乐制度,咱们东汉王朝也应当制定一套新礼乐,垂范后世。

汉明帝对此不太热衷,搁置不议。

曹充只好把他的这些想法传给儿子曹褒。曹褒深得家传,从小便以叔孙通作为偶像,立志像叔孙通为西汉制礼一样,要为东汉王朝重建这套礼制。

实现梦想都要有个过程。曹褒先是举孝廉,做了陈留郡的一个县令。有一次,五个盗徒窜至当地盗窃,被其抓住。时任陈留太守是酷吏做派,欲将此五盗徒全部杀头。曹褒讲究礼制,是循吏风格。

以礼理人,以德化俗。——《后汉书·曹褒传》

不认同靠严刑峻法来治理百姓。他跟手下官吏讲:

夫绝人命者,天亦绝之。皋陶不为盗制死刑,管仲遇盗而升诸公。——《后汉书·曹褒传》

草菅人命,那是要遭报应的!这几个盗徒罪不至死,怎能杀头呢?古圣皋陶在帮助大舜帝制定刑法时,对盗窃就没有定过死罪。春秋名相管仲甚至曾保举两个犯过盗窃罪的人做官。我不能听太守的,宁可丢官,也要保住这几条人命。

于是,曹褒被免官,又被汉章帝征辟,做了博士。

汉章帝很想把儒家的礼乐治国给搞起来,白虎观会议也是为此目的,要把礼乐制度、思想观念都理顺。不过,白虎观会议还只是理论思想层面的,真正指导实践还得让这些思想理论落地可操作,还得细化、规范。他有意让曹褒来主持这个工作,曹褒心领神会,正好顺竿爬,上书主动请缨:

昔者圣人受命而王,莫不制礼作乐,以著功德。功成作乐,化定制礼,所以救世俗,致祯祥,为万姓获福于皇天者也。——《后汉书·曹褒传》

大意是,制定汉礼大有必要,是造福黎民社稷的大好事,我愿意全力以赴,奉献全部智慧,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汉章帝挺高兴,把曹褒这篇上书批给了主管这方面工作的太常。

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后汉书·曹褒传》

太常巢堪反对:制定汉礼大典,如此神圣之事,曹褒哪里担得起,此事不能着急。

汉章帝又问班固的意见。班固也说:兹事体大,最好也像此前白虎观会议一样,召集博士们、学者们来一起研究,一起论证,这样比较稳妥。

汉章帝不以为然:

谚言:作舍道边,三年不成。——《后汉书·曹褒传》

这就像在道边盖房子,走道经过的人们,这个过来说个意见,这房子应当这么盖这么盖;那个过来又说一个意见,这个房子应当那么盖那么盖。那就会没完没了,这个房子就没法儿盖了。

昔尧作大章,一夔足矣。——《后汉书·曹褒传》

当年,尧帝要编制教化百姓的大型音乐,不也是只交给夔一个人就办了吗?汉礼这个事,朕决定了,就让曹褒办!

曹褒顺利完成了这个任务,却仍有很多人反对。之后,汉和帝时的太尉张酺甚至上书严厉谴责曹褒:

擅制汉礼,破乱圣术,宜加刑诛。——《后汉书·曹褒传》

差点儿把曹褒杀了。最终,这套汉礼也没实行。

曾国藩一生致力礼的研究,认为:

先王治世之道,经纬万端,一贯之以礼。——《清史稿·曾国藩传》

从汉章帝和曹褒制定汉礼这段历史事迹,可见古人在这方面的努力。最终,汉礼制成却未能实行。在我看来,这也正是儒教衰落的表现,是这个中国思想史节点的一个剪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