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继位后,管理诸侯王可谓严苛。楚王刘英鼓捣图谶被定性为谋逆,遭严厉追查,最终,王位被废,发配丹阳,含恨自杀。
是时,上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无敢以情恕者。——《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
汉明帝盛怒不已,办案官吏们顺其心意可劲儿罗织罪名,逮着谁都往死里整。最终,受此案牵累坐牢的、杀头的竟达数千人之多。其中有一个人叫陆续,本是吴郡太守手下官吏,被拘押在洛阳大牢遭严刑拷打:说!你们太守是不是跟楚王刘英一起要谋反?不说就打死你。
陆续被打得皮开肉绽,仍咬牙坚持:我不知道,你打死我,我也不能诬陷太守。
别人被打得鬼哭狼嚎,陆续则一声不吭,一滴泪都不掉。有一天,监狱里开饭,狱卒端着一盘饭菜进来:陆续,今天给你吃点儿好的吧。
陆续接过来,立马哭了。
他“哇哇”地哭了。
狱卒赶紧报告管审案官员:您快去看看吧,那个陆续正哭着呢,准是撑不住了,要招供。
审案官过来问:陆续,你因何哭泣?
陆续止住哭声,抬头说:
母来不得相见,故泣耳。——《后汉书·陆续传》
因为我的母亲来了。她老人家千里迢迢从吴郡赶到洛阳看我,却看不见。唉,她老人家得多焦心、多难过啊!所以我哭。
审案官训斥狱卒:怎么回事?怎么能告诉犯人谁来看他呢?
狱卒吓一跳:没有啊,我一个字也没说,那个饭菜我也检查过了,也没有字条什么的。
审案官问陆续:你怎么知道你母亲来了?
陆续回答:因为这盘菜。这肯定是我母亲做的,我母亲做菜跟别人不一样。
截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后汉书·陆续传》
她老人家切的肉向来都是正方块,切葱都是一寸长,一点儿不差。您看这盘菜,肉是不是都是正方块,葱是不是都一寸长?唉!我不能再孝敬她老人家了。
听到这里,审案官也不禁落泪,发了恻隐之心,把这个情况反馈给了汉明帝。汉明帝也被感动,赦免了陆续,还有吴郡太守等人。
随后,又有一个叫寒朗的侍御史冒死向汉明帝进言:楚王刘英案不能这么无限期地搞下去了。办案官吏好多都是顺着您的意思,逮着一个牵出十个,逮着十个牵出一百个。
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后汉书·寒朗传》
这么下去没完没了,已经冤枉了好多人了,您快点儿“觉悟”吧。
汉明帝这才给楚王刘英案画上句号。
从这件事,可见汉明帝的性格。其实,早在他当太子时,刘英跟他的关系就挺好。
英常独归附太子,太子特亲爱之。——《后汉书·楚王英传》
相对于其他皇兄皇弟,小哥儿俩尤其好。
在汉明帝即位的第八年,曾经颁布过一条法令,大致是说,人们要是犯了什么罪,可以通过向朝廷进献缣帛的方式赎罪。当时,楚王刘英主动拿出了三十匹上好的缣帛,交给国相,说:我做诸侯王这些年,肯定也没少犯错误。
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后汉书·楚王英传》
全靠着皇上恩典关照。我不能装傻,我必须主动忏悔,进献这些缣帛来赎罪。
国相把这个情况上报汉明帝,汉明帝立即下诏回复:
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絜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后汉书·楚王英传》
意思是,楚王很好!每天读书学习,读黄老的书,而且“尚浮屠之仁祠”。
浮屠就是佛,佛就是浮屠,只是不同的音译而已。按季羡林先生考证,早期的翻译都是用“浮屠”,三国之后才流行说“佛”。这篇诏书证明了至晚到汉明帝时期,影响中国文化至为深远广大的佛教已经传入中国。
楚王刘英是最早的著名佛教信徒,“尚浮屠之仁祠”是说,他是拜佛的,还“絜斋三月,与神为誓”,可见他颇为虔诚。而汉明帝对楚王刘英拜佛是赞许的。他说:楚王这么虔诚拜佛,怎么会有罪过呢?还赎什么罪,把那三十匹缣帛退还给他吧,“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让他拿去做佛事吧。
“伊蒲塞”是印度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在家受戒的男性佛教徒,俗称居士。“桑门”就是沙门。什么是沙门?《后汉书注》引用东晋史学家袁宏写在《汉纪》里的解释:
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静。其精者为沙门。——《汉纪》
佛在汉语里就是觉者的意思,佛就是教给人们觉悟的。其主要的教义是要人们修善心,不杀生,清静无为。修得比较精通、到位的,就是沙门。
沙门,汉言息也,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汉纪》
沙门在汉语里就是息的意思——平息的息,息事宁人的息,沙门主要强调平息内心的躁动,去除欲望,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状态。
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善恶皆有报应,故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以至无生,而得为佛也。——《汉纪》
佛教认为,人死而精神不灭,还会去投胎,要投个什么胎得看这人生前的所作所为,不管是行善还是造恶,都会有因果报应。然后,不断地因果,不断地生死轮回。佛教认为,行善修道不断精进最终可以实现不生不灭,从而跳出轮回,成佛。
袁宏的这些解释都被司马光抄进《资治通鉴》,并且又加了一句,评佛教:
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
很多佛经确实给人“宏阔胜大”之感,动辄说“三千大千世界”“八万四千法门”“百亿日月”“无边无量数如恒河沙”等,是要穷尽宇宙万有的感觉。所谓“劝诱愚俗”,似乎带有贬义,让人想到《西游记》里一句俗话:道化贤良释化愚,意即儒家之道是教化贤良之士的,而佛教更为底层的愚民愚妇所接受。这未必对。事实上,佛教在传入中国的早期,恰恰先为楚王刘英这样的王公上层所接受。司马光这样评价是因为他以捍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对佛教大致持批判态度。
那么,佛教是怎样被接受的呢?《后汉书》中的另一段记载给后世研究者提供了线索。东汉晚期,术士襄楷上书汉桓帝,有这样一段话:
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今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获其祚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其守一如此,乃能成道。今陛下淫女艳妇,极天下之丽,甘肥饮美,单天下之味,奈何欲如黄老乎?——《后汉书·襄楷传》
著名学者汤用彤据此分析,佛教传入早期是比附于黄老道家的,它让中国人感觉它是跟黄老道家差不多的一种思想、道术,跟道家同根同源,都源自老子。“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很可能是佛教僧侣为传教方便主动编出来的故事。说当年老子留下《道德经》五千言西出函谷关,但并没在秦国停留,而是继续一路向西,穿过河西走廊,进入流沙之地,到达西域教化当地夷狄、胡人,所谓“老子化胡”。最终,老子本人被胡人称为浮屠、觉者。加之当时社会盛行谶纬之学,人们对神秘文化比较崇拜,佛教与之较契合。于是,佛教顺利地被中国人接受。
佛教准确的传入时间,难以考证。学者们认为,在秦朝可能就有佛教僧侣到过中国,汉武帝打通西域之后也应当有僧侣到过中国,霍去病从河西走廊缴获的祭天金人很可能就是佛像。不过,这些都没有确凿的文献证据。有文献证据的传入时间始于汉明帝时期,这篇文献是写于东汉末年的《牟子理惑论》。牟子是东汉学者,他在这篇介绍佛教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
问曰:汉地始闻佛道,其所从出耶?
牟子曰: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寤,遣中郎蔡愔、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八人,于大月氏,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清凉台及开阳城门上作佛像。明帝时豫修造寿陵,曰显节,亦于其上作佛图像。时国丰民宁远夷慕义,学者由此而滋。——《牟子理惑论》
大意是,有人问:佛教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牟子答:是这样的,当年汉明帝梦见一个神人,身上有日光,从天而降,飞到大殿前。汉明帝在梦中莫名喜悦,醒后回味无穷。次日上朝,他就跟群臣讲描述了一番梦中所见,问:各位爱卿,你们说这是何方神圣?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道,听您描述的这种穿衣打扮,咱没见过。
其中有个叫傅毅的人,博通古今,答:微臣听说,在天竺国有修炼得道的神人被称为佛(此处不称“浮屠”,因为这是后来流传版本)。
傅毅说:据说,佛能飞且身上有日光,您梦到的很可能就是佛。
于是,汉明帝派出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组成了一个取经团,去西天取经,奔天竺。结果,在大月氏就取到了。因为当时大月氏人统治着印度北部的大夏,所以,中原管那里也叫大月氏。于是,取经团翻译了佛经四十二章,回来放在了皇家档案室兰台石室,并在洛阳城西建起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汉明帝还在自己的陵墓等处刻了很多佛像。由此,佛教渐渐被中国人接受。
那么,从大月氏取回的“佛经四十二章”是什么内容?汉明帝和早期接受佛教的中国人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一般认为,所谓“佛经四十二章”就是指后世广泛流传的佛教经典《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今天的洛阳白马寺有两座坟冢,安葬着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据说,他们与汉明帝的取经团在大夏相遇,一起返回洛阳,翻译出了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就是这部《四十二章经》。不过,据季羡林先生研究,这两个人未必真的存在过,因为《牟子理惑论》根本没有提到他们。
《四十二章经》言简意赅,意蕴无穷。比如它讲的:
言语道断。——《四十二章经》
很多东西是不可以说的,一说就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再如:
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四十二章经》
要想求道,就得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什么都学,好像很博学,其实去道愈远。
再如:
闻香香尽。——《四十二章经》
我们一世奋斗,最终功成名就之时,一般也就年华老去了,就像一炷香,当香气弥漫开来时,也就快烧到头了。
再如:
心若调适,道可得矣。——《四十二章经》
求道,不能苦求,得放松身心,自然而然。
它还有一些比喻也很有趣,让人喜闻乐见,比如: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四十二章经》
襄楷提到的“革囊盛血”也是出自《四十二章经》:
天神遗以好女,浮屠曰:“此但革囊盛血。”遂不眄之。——《后汉书·襄楷传》
天神送给浮屠一大帮美女。浮屠竟然看也不看,冷冷地说了一句:不就是一副皮囊盛着一团血肉而已,有什么意思!滚一边去!
还说:
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四十二章经》(www.xing528.com)
财色,你只感觉舔着挺甜,却不知随时会被刀刃割伤。
当然,佛教传入中国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四十二章经》远不能全面呈现佛教思想体系。为了便于理解东汉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以下依据赵朴初先生《佛教常识答问》,就佛教主要思想略做梳理。
佛教最基本的思想是缘起性空。
什么是“缘起性空”?要从释迦牟尼为什么创立佛教说起。任何一种思想和哲学都是要解决问题的,都有一个最初的基本动机。释迦牟尼之所以创立佛教,要解决的是人生痛苦这个问题。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所谓“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是说世间的苦,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恨苦,得不到苦,色、受、想、行、识五蕴苦,人活世间可能遭受各种各样的苦,苦海无边。
集谛又叫因谛,是说苦的原因。人为什么痛苦?是因为种种……
灭谛,是说苦的消灭。
道谛,是说灭苦的方法。
佛教就是要帮助人把这些关于痛苦的问题都搞明白,让人从无明变有明,从受苦到灭苦,脱离苦海彻底解脱出来。
谁都不想痛苦,可从古到今从皇帝到平民谁都有痛苦之事。所以,佛教的需求市场无限大。
那么,佛教到底怎么帮助人解脱痛苦呢?是从根儿上着手。所有人生问题的根在哪儿?在世界观,在于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于是,佛教提出“缘起性空”,这是一套与中国人原本的世界观决然不同的世界观。
中国人原本的世界观是什么?是阴阳五行。
用《周易》的话讲是: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周易·系辞上》
两仪就是指阴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
用《道德经》主话讲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这两个说法差不多,都认为宇宙世界从一个起点开始,然后有序地,一——二——三,或者一——二——四——八,这样生发铺展开来,万物之间,自身与外部之间都体现着阴阳的关系。
佛教不是这样理解世界的,佛教不认为宇宙世界有一个起点,它认为起点之前必然还有东西,不会凭空出来一个“起点”,所谓“法不孤起”,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是有条件、有原因、有缘由的,都是有因在前,有果在后。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消亡也都是有因在前,有果在后。有果,是因为有因;有因,必有果;无因,无果。
用佛教的话讲是: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佛教常识答问》
这就是佛教的缘起论,所谓“诸法由因缘而起”。按这个理论,整个宇宙世界万物是时间向的无限因果和空间向的无限因果交织而成的。
由缘起论,可以进一步得出佛教的几个重要观念:
第一,没有造物主。所谓造物主即是一种起点,缘起论不认为有起点,造物主是谁造的呢?他必然也是“由因缘而起”的。
第二,没有灵魂。人也跟其他事物一样都是因缘而起的,本来没有,是因缘凑在一起产生的,蹦跶一通,然后因缘灭了,也就完了,灰飞烟灭,什么也没有了。没有灵魂留下来!你,以前不存在,以后也不存在;你,本来就不存在。这用佛教说法就是“诸法无我”,任何事物、现象背后都没有那个“我”在的。
第三,无常。没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一切事物和现象,从其外部看,是无限缘起缘灭间的一个呈现;从其内部看,也是无限缘起缘灭不断发生,所谓“刹那刹那生灭”,即便在最小的时间单位里也有缘起缘灭,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没有规律、没有常态,“是赵朴初非赵朴初”,刹那间是刹那间非。这用佛教说法就是“诸行无常”。
是不是很有道理?似乎也是很符合科学唯物的理解。佛教经典讲得更详尽,最终让人确信“诸法无我”“诸行无常”,痛苦的内在本体和外部原因都没了,也就无所谓痛苦了。
一切都是缘起缘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什么?这就叫空。
缘起性空,大致如此。
你若问:道理我大致明白了,可我仍然痛苦,怎么办?
佛会答:没关系,咱接着唠。咱们就拿这个缘起论,好好审视检查一下你的痛苦。我给你总结了十二缘起,也就是十二个痛苦的缘由,分别是:老死缘、生缘、有缘、取缘、爱缘、受缘、触缘、六入缘、名色缘、识缘、行缘、无明缘。咱只要让它们不能缘起,统统灭掉,不就彻底没有痛苦了吗?那将是怎样的状态呢?那就叫作涅槃寂静,即:
智慧福德圆满成就的永恒寂静的最安乐的境界。——《佛教常识答问》
这种境界妙不可言,不可思议,唯圣者知之,是值得每个人去追求的。总之,你只要建立起“诸法无我”“诸行无常”的世界观,追求“涅槃寂静”的最高境界,那么,什么痛苦都不叫事儿。
佛教将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合称“三法印”,这是最重要的教义,跟国王的玺印一样。
那么,如何抓住“三法印”?怎样搞定“十二缘起”,达到涅槃寂静呢?这就是修行方法问题了。佛教经过长期发展,总结出三十七条重要的修行原则,所谓“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三十七条修行原则,可以归纳为三条,就是著名的戒、定、慧。
通过戒定慧,抓住三法印,这大致就是佛教的修行。修行好了,就能从痛苦中解脱,涅槃寂静,一切功德圆满。
很明显,这跟儒家的修行是不一样的。儒家的修行大致是《大学》里讲的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此谓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八条目。儒家的修行或如孔子所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儒家讲一个人的修行跟这个人的痛苦不痛苦没有关系,儒家就没拿个人痛苦当回事,他强调的是什么呢?他强调的是利他,是通过个人的努力,为天下百姓的生存造福,促进家国天下的发展。《周易》所谓:
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
通过立德、立功、立言,促进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这是儒家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人有痛苦,当然也要排解化解。怎么化解?儒家讲得很简单: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痛苦是吧?委屈是吧?倒霉是吧?你得认命,得接受它,接受了就不那么痛苦了。儒家还讲阴阳,有阴必有阳,有一弊必有一利,你不要只看不好的方面,还要看它积极的一面,就像孟子讲的: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孟子·尽心上》
痛苦是成就人的!而且,阴阳不断转化,祸会转为福,天将降大任于你必先让你苦,等等,儒家会让人在痛苦中看到一些希望。
总之,儒家追求的不是自己如何,而是利他,也就是仁。仁者爱人。在这种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佛教传入中国,它如果只是教人解决自己的痛苦问题,就有点水土不服了。怎么办呢?
早期的佛教传播者积极探索调整,逐渐解决了这个问题,类似这样解释:只有小乘佛教才只解决自己的痛苦问题,我们大乘佛教是要普度众生,让众生一起解脱痛苦的,也是利他的,跟儒家的仁爱是一样的。再者,我们的《增一阿含经》里也提出了类似儒家大同的社会理想,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我们的涅槃寂静就是“能在因缘生灭的世界中,永无休歇地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这跟跟儒家修齐治平的追求都是一样一样的。这样,所谓的大乘佛教,跟儒家就没有什么冲突了,成佛跟成圣差不多了。于是,大乘佛教适应了中国文化环境,发展了起来。如今所有中国佛教徒学习尊奉的佛经基本都是大乘佛教的佛经,除了《四十二章经》。
不过,这些大乘佛教的佛经,诸如《金刚经》《法华经》《心经》等都不被小乘佛教所承认。
小乘佛教则不承认大乘经典是佛所说。——《佛教常识答问》
小乘佛教指责大乘佛教:你们那些说法扭曲了释迦牟尼佛的本义,我们才是佛的真传,我们是上座部!
大乘佛教反唇相讥:你们才扭曲了释迦牟尼佛的本义,只做个自我解脱的自了汉,格局太小了,只能拉小车,是小乘。我们能拉大车,是大乘。
所谓大小乘佛教之分,大致如此。
我个人感觉,大乘的逻辑似乎有点矛盾。一个人如果完全秉持“四圣谛”和“缘起性空”,似乎很难落实到追求“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实践中去;相反,做自了汉是最切合这个逻辑的,最顺溜。当然了,要说助人最快乐,利他最快乐,这是灭苦的根本,这个逻辑也不错。大乘佛教发展了两千年,肯定会充分完善其逻辑体系,自圆其说。我只是注意到《坛经》里,六祖惠能的临终偈语: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坛经》
在我看来,这是典型的小乘的逻辑,涅槃寂静,彻底解脱就该是这样的。
另外,佛教讲缘起没有起点。似乎总该有一个起点,也许起点即是终点,《庄子》所谓“至小无内,到大无外”。对这样的问题,佛教常以“不可思议”画上了句号。
季羡林先生有一条研究经验:
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我和佛教研究》
凭我的功夫,看不出什么破绽,只是一点个人感觉而已。
关于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差别,赵朴初先生指出:
大乘佛教特别发扬这种菩萨行的人生观,并且特别鼓励“六度”和“四摄”的行为。——《佛教常识答问》
“这种菩萨行的人生观”,就类似儒家的奉行仁义、利他的人生观,所谓慈悲为怀,强调爱与同情。大乘佛教认为,既然一切都是因缘而起,因果相起,相生相灭,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是一个整体,“一切众生是我父母”“视众生如一子”,所以,应当为众生服务。所谓菩萨,就是自愿为众生服务、自觉觉他、自度度他的人。
度,梵文中的意思就是“到彼岸”。彼岸没有痛苦。怎么到彼岸呢?这又是修行方法问题。大乘佛教强调的“六度”就是六种到彼岸的修行,其实就是把“戒、定、慧”又做了分解和调整,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佛教的这个总结简洁有力,很有实践指导意义,不论你是否认可佛教的理论体系,这套修行的方法、框架都值得经常玩味。
布施。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大致就是要拿出财钱、拿出智慧、拿出勇气去帮助人们,去担当。
持戒。佛教有五戒、十戒、具足戒(包括二三百条戒律)等很多戒律,类似儒家的礼仪,说白了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能守住的规矩越多就越厉害。据说,释迦牟尼临终时,弟子们很彷徨,不知以后没有老师如何修行,释迦牟尼便说:以戒为师。守住这些戒律,就跟我在旁边指导着你们是一样的。
忍辱。孔子讲: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一个修行者,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跟世俗中人难免有所不同,难免会不被理解,会遭遇白眼和冷嘲热讽,甚至各种打压。怎么办?没办法,只有忍受。忍受就是长能耐。曾国藩自称,平生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精进。“即不懈息地努力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事业”,不断地提升进步。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总结了六项精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要谦虚,不要骄傲;要每天反省;活着就要感恩;积善行,思利他;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禅定和智慧都是内向的修持。
对怎样度人,怎样接引大众、团结信徒、传播佛教,大乘佛教总结了“四摄”:一是布施,给钱、给思路、给保护;二是爱语,投入感情,关爱;三是利行,给服务,帮他解决问题;四是同事,跟他在一起,让他进入一种同道者的氛围和环境中来。
佛教在创立、发展、传播的过程中总结的很多经验,对我们做人、做事都很有启发。再比如,佛教有个说法叫“具足三宝”,佛宝、法宝、僧宝都有了,佛教就立住了。这三宝可以理解为:伟大的创始人,相当于佛宝;加上他的经典思想文本,相当于法宝;再加上一批铁杆信徒,相当于僧宝;具足三宝,是所有伟大思想传统和伟大事业的基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