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国元年(9)正月初一,王莽篡汉,即位新朝皇帝。过了不到十五年,地皇四年(23)十月,他的身体被剁碎,只剩下一个囫囵脑袋,被悬头示众。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他既是开国皇帝,又是亡国皇帝,至少大一统的开国皇帝没他这样的。秦朝虽也只有十四五年,毕竟传到了秦二世,秦始皇活着时没人敢整事。那么,王莽怎么就这么悲摧?他哪里做错了呢?不妨先听听钱穆先生是怎样讲的。他这样概括王莽的新朝政治:
举其尤要者,如王田、废奴,用意在解决当时社会兼并,为汉儒自贾、董以来之共同理想。其他如“六筦”“五均”,有似武帝时之盐铁、酒榷、算缗、均输……仍为裁抑兼并着想。——《国史大纲》
王莽新朝政治有裁抑兼并的想法,其实,这并不新鲜,早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即有此政治理想。《礼记·礼运·大同篇》讲: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孔子认为,人类社会曾出现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形态,天下人皆为公而不为私。“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们依然创造财富,却不据为己有,财富都是公有的。“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工作都是出于天性喜好,而不是为了得到回报。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能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人与人之间充满关爱,所有弱势人群都能得到积极的帮助,整个社会安定、祥和。孔子称之为“大同”的这种理想社会,随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的共同理想。
王莽年轻时即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信徒。
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汉书·王莽传》
王莽主攻的经书正是《礼经》。《礼记》大致是《礼经》的讲义,他对于大同社会必然了解和向往。只是,《礼记》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太简略,真想建设这样的社会,必须有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安排。那么,有没有具体的指导文献呢?好像没有。
王莽挺困惑:刘歆,你书读得多,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书?
刘歆与王莽年轻时都在汉成帝手下当黄门侍郎,是好朋友,王莽当时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书。直到几年后,正在秘府校书的刘歆有一天兴冲冲地跑来:王侯爷,此前您跟我说过的那种理想社会政治制度方面的书,我找到了,它叫《周官》,是当年河间献王进献给武帝爷的,一直在秘府里放着,没人看。它应当是周公制定的一套国家制度。您看看吧!
王莽如获至宝:太好了,这套制度太完美了,哪天我要是有机会治理天下,就照着它来。
这一段我有点儿演绎,但意思不差,王莽即位新朝皇帝后,封刘歆为国师,他们推行新政改革,多以这部《周官》为依据,史称“托古改制”。其中最重大的几项改革为钱穆讲的“王田”“废奴”“六筦五均”。
王田,即恢复所谓的“井田制”,实行耕地国有化,个人不得买卖,并要求:
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汉书·王莽传》
哪家的男人如果不到八个,耕地却超过了“一井”——约九百亩,必须把超出的耕地分给别家。
之所以废奴,是因为西汉社会允许奴婢买卖。(可参看拙著《楚汉简史》季布扮作奴隶卖身避祸。)
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制于民臣,颛断其命。——《汉书·王莽传》
当时有奴婢交易市场,奴婢们跟牛马牲口似的被任意买卖,完全没有人身自由,没有做人的尊严,甚至会被主人任意处死。
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汉书·王莽传》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因为有奴婢交易市场,很多恶人从事奴婢贩卖常常不择手段,把一些原本是自由之身的女人、孩子也抓走拐卖。
王莽认为,这种奴婢制度有悖儒家对人的尊重。
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汉书·王莽传》
他于是下诏奴婢不得买卖。此为“废奴”。
六筦五均。所谓“六筦”,大致是实行六种国有经济,分别是盐、铁、酒国家专卖,此为三筦;铸钱国家专营,此为第四筦;针对各种取利于山泽的工商行为征收山泽税,此为第五筦;“五均”,即第六筦,意思是在五大城市设立物资储备机构来平抑市场价格。
另外,王莽还推出了一系列货币改革政策,暂不细说。总之,他的动机都是好的,都是为了缓解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现象,为了让底层老百姓能过得好一些。可是,不论做什么事情,光有一个好动机、好想法是远远不够的,事情的成败最终还要看执行得怎么样。所谓“赢在执行”。王莽之败,说到底是因为他没有执行好。对此,钱穆总结:
王莽政治失败,约有数端:一、失之太骤,无次第推行之计划。——《国史大纲》
王莽太着急了。历史上所有的社会改革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得是分步骤、渐进式的。王莽没有这个历史认知。
二、奉行不得其人,无如近世之政治集团来拥护其理想。——《国史大纲》
王莽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执行团队。王莽篡汉前,本有一个核心团队,由其兄弟王舜、好友刘歆、心腹甄丰等组成。这帮人给王莽抬轿,出谋划策,推着王莽先做安汉公,又做宰衡,离皇位越来越近,他们自己的权势也水涨船高。不过,他们并不希望王莽真的篡汉当皇帝,因为他们的权势并不能明显增加,风险却陡增——一旦王莽倒台,他们必获灭门之罪。可是,他们虽然不想继续抬这个轿,但下面人争着抬,最终王莽还是当了皇帝。对此,王舜、刘歆心里别扭,面上不敢说;但甄丰性子直有所表露,王莽不悦,于是将其由位列三公的大司空,贬为更始将军。
托符命文,为更始将军,与卖饼儿王盛同列。——《汉书·王莽传》
此前,哀章进献的所谓“王莽为真天子”的符命里,辅佐皇帝的名单中大司空另有其人,甄丰被写在低一级的所谓“四将”中。“四将”另有“王兴”“王盛”,合在一起即“王莽兴盛”意,这两个名字在朝廷大臣里都对不上号。于是,他扩大范围找。最终,结合占卜相面,他找到了一个叫王兴的小城门官和一个叫王盛的卖烧饼儿。这两人喜从天降,一步登天成为仅次于三公的将军。甄丰当然气坏了。怎么办呢?他儿子甄寻出主意:这好办,咱新莽皇帝不是最信符命吗?干脆,咱再给他弄一个呗。
于是,甄寻便策划了一个“符命”,送到了王莽手上。王莽诚惶诚恐:依此符命,上天要让甄丰做右伯,得跟当年周公似的得到一大片诸侯国封地。天意不可违,我照办,封甄丰!
甄寻大喜:这么好使啊,真是立竿见影。得,我再整一个,把我那个梦中情人搞到手。
于是,他又弄出一个符命。
这回,王莽一看就皱眉了:依此符命,上天要把我闺女,也就是汉平帝的皇后嫁给甄寻?我的天啊!你怎么这么照顾甄家父子呢?不对,此事有诈!查!
这一查,甄丰自杀,甄寻被杀,而且牵连了好几百人,其中就有刘歆的两个儿子刘棻和刘泳。还有一些涉案被杀的人也跟王莽这个核心权力层有关。这个事件,标志着王莽核心团队的分裂。
在此事件中,还有一个人差点儿被吓死,他就是大学者扬雄。当时,扬雄两耳不闻窗外事,每天都在皇家藏书楼天禄阁校书,忽听说刘棻犯了死罪,大惊,因为刘棻是他的学生,他感觉自己肯定会受连累。正害怕,他突然听见外面人声嘈杂,一帮武士冲上了楼:扬雄呢?扬雄!跟我们走一趟,去廷尉!
扬雄眼前一黑:完了,廷尉那里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各种酷刑逼供……我别去受那个罪了,反正也是一死,我干脆点吧……
他扭头就从窗户跳了下去。只可惜,天禄阁不够高,他没摔死,还是被弄到了廷尉。所幸的是,王莽知其为人,将其赦免。
后来,长安城里的小儒生们私下里都以此当笑话:可惜了扬大师这么高的学问。
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汉书·扬雄传》
口口声声说自己清静寂寥,只问学问不问政事。可是,有点风吹草动,还不是吓得跳楼。他要不是写了一篇《剧秦美新》,给王莽歌功颂德拍马屁,王莽哪会那么好心放过他。后世也都认为扬雄阿附王莽,大节已亏,朱熹干脆称他为“莽大夫”。
甄丰父子事件使王莽对原来的心腹大臣增加了戒备心,他也担心产生新的权臣,把他的皇位架空,于是,大力起用新人。所谓,“贱者贵之,远者近之”,相对于旧大臣,新近被提拔的人会更感恩、更忠心。可是,新人往往都是野心家、投机分子,缺少治国理政经验,那么多国家治理的工作怎么干呢?自己干呗。王莽跟秦始皇有一拼,绝对是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www.xing528.com)
常御灯火至明。——《汉书·王莽传》
常常是一宿一宿地批阅各种文件。此前,这些工作都是由尚书们帮着干,由领尚书事、平尚书事的机要大臣帮助皇帝票拟意见。王莽信不过他们,通通自己干。尚书们乐得清闲,下面报上来的很多文件,各种请示,他们都不管:都先等着吧,头半年的文件皇上还没批完呢。
这样,很多事务都被耽误了。
总之,王莽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率的官僚行政体系,在核心层也没有得力的领导团队。
钱穆认为,王莽的第三个失败原因是他个人能力有限。
多迂执不通情实处。——《国史大纲》
王莽的政治,完全是一种书生的政治。——《国史大纲》
说白了,王莽就是一个书呆子。书呆子治国,对他所信奉的《周官》之类儒家经典一味生搬硬套,脱离实际。
他还特别迷信,对于各种各样的说法,他听风就是雨。比如说,有人问一个郎官:您在宫里做事,肯定见过咱们新皇上的尊容吧,能给我说说吗?
郎官便给描述了一番:咱们新皇上相貌特别。
为人侈口蹶颔,露眼赤精,大声而嘶。长七尺五寸,好厚履高冠,以氂装衣,反膺高视,瞰临左右。——《汉书·王莽传》
“侈口蹶颔”,大嘴巴、大下巴往前突出着;“露眼赤精”,大眼珠子总是瞪着,带着血丝,通红;“大声而嘶”,大嗓门还是个破锣嗓子,声音嘶哑。身高七尺五寸,差不多是现在的一米七,他嫌矮,“好厚履高冠”,平时总穿一双厚底鞋,鞋底有三四寸厚,头上还总戴高帽,这样就显得挺高。他还嫌自己不够粗壮,“以氂装衣”,用了一比较硬的毛,垫在衣服里面衬着。“反膺高视,瞰临左右”,挺着胸脯,瞅谁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很威猛。咱们新皇上大致就这个样子,你可别跟别人说。
那人又问:你不是精通相术吗?就没给咱新皇上相一相?
郎官一拨拉脑袋:这个,我可不能说。
那人说:咱俩什么交情,怎么还不相信我呢?
郎官说:好吧,你可千万别跟别人说。咱们新皇上这个相在相书里有专门的说法。
所谓鸱目虎吻豺狼之声者也,故能食人,亦可为人所食。——《汉书·王莽传》
这是典型的吃人相貌,这种人非常狠,吃人不吐骨头,不过,最终他也得让别人吃掉。
转过天来,这话就传到了王莽耳中,郎官被杀,而王莽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天天拿着个镜子照:哎呀,我怎么长了这么个相貌,怎么办呢?
后常翳云母屏面,非亲近莫得见也。——《汉书·王莽传》
随后,他干脆做了一个云母面具天天戴着,上朝也戴着,只露两只红眼睛。
他就这么迷信,听风就是雨。当然了,他肯定也是觉得那个郎官讲得靠谱,他确实能“吃人”,太狠了,所谓虎独不食子,篡汉前他已经亲手逼死了两个亲生儿子。他被贬回封地时,二儿子王获因为杀奴婢被他逼着自杀,为他赢得了大义灭亲的好名声;他的大儿子王宇因为反对他打压汉平帝生母,以狗血泼其门,便被他关入大牢,被逼自杀。他的三儿子王安脑子有点问题,王莽即位后,便把他的四儿子王临立为太子。过了十年,这个太子儿子又被他逼死。怎么回事呢?都是月亮惹的祸。
王莽的老婆有个婢女颇有姿色,被王莽临幸,随后又与太子王临相爱。王临担心事情败露,步二位兄长的后尘,索性想先下手为强。这一天,他老婆刘愔说:太子殿下啊,我夜观天象,感觉要有事发生。
宫中且有白衣会。——《汉书·王莽传》
皇宫里将会有很多穿着白衣的人出现,可能不是什么好事。
王临窃喜:这准是人们要给我父皇办丧事穿孝,真天助我也!可是怎么下手呢?
王临正密谋弑父,宫里真就有了“白衣会”,不是给他爹办丧事,而是他母亲病死了。发丧期间,王莽察觉有异,派人给王临送了一杯毒酒。王临自杀。
然后,王莽把刘歆叫来:你们家可真行,你父亲刘向每天夜观天象,你也每天夜观天象,你闺女我儿媳妇刘愔也夜观天象,要不是她说什么“白衣会”,能有这出吗?这儿还有一杯毒酒,你给她捎过去吧。
刘愔也自杀。
对亲生子女这么狠,对别人当然更狠,而且,他狠得很有想象力。此前跟翟义一同起兵反对王莽的大将王孙庆逃亡了好几年,最后被抓住。怎么惩罚呢?
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汉书·王莽传》
王莽竟然研究解剖学,他派太医和技术高超的屠夫把王孙庆活活解剖,对其身体的五脏六腑血管经脉都进行了测量、描画。
王莽在精神心理学方面也做了探索。此前,被他立为汉平帝太子的小刘婴只有两岁,其母被留封地,王莽吩咐其保姆: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太子,给他好吃好喝好穿戴,医疗保健要保障好。但是,记住了,不许跟这个孩子讲话!一个字也不能说!而且,屋里、院里什么摆设都不能有,不能让他出院门。
就这样,几年下来,小刘婴就被养成了傻子。
常在四壁中,至于长大,不能名六畜。——《汉书·王莽传》
多残忍!
还有一点,也有违他篡汉前刻意塑造的正面形象,那就是好色。杀死太子王临这件事,说不好听就是因为父子俩争一个婢女。还有不少婢女也被王莽暗中霸占。太子自杀后不久,三儿子王安也病死了。这下,四个儿子都死了。将来皇位传给谁呢?不要紧,他还有私生子。此前王莽被贬回封地时,有两个婢女都给他生了儿子。只是,他一直没把儿子带回到长安,没公开,怕影响不好。现在,不公开不行了。既然公开了,王莽干脆也不装了:来人,你们看看这道符命讲,“黄帝以百二十女致神仙”,是什么意思?
手下人立马心领神会:这是上天要您充实后宫,皇后之位不能老空着。
王莽绷着脸:好吧,你们看着办吧。
于是,他派出去九十个使者,到全国各地选美。
遣中散大夫、谒者各四十五人分行天下,博采乡里所高有淑名者上名。——《汉书·王莽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