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老城:庙会,信仰与自娱的完美结合!

宁波老城:庙会,信仰与自娱的完美结合!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庙必有祭祀的庙期,对于“庙脚”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定期的组织生活。对于庙脚人少势寡的小庙,一般只到时张灯拜祭,经济条件略为许可的,届时会请戏班子演剧娱神,至少请曲艺艺人唱走书、说评话,一唱常常三天三夜。文庙的祭祀,用全副三牲,称“太牢”,并有规范的祭文、乐舞、钟鼎鸣奏。族祭为宗族到境土神社祭祀,仪俗粗犷,而热烈程度超过公祭。

宁波老城:庙会,信仰与自娱的完美结合!

有庙必有祭祀的庙期,对于“庙脚”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定期的组织生活。这种祭神活动的热烈,到头来并不是在于祭祀的严肃,而在于娱神时的活泼。宁波的规矩是,到了祭神的庙期,一要高香拜祭,二要戏曲娱神,三要报赛行会,这是基本的三大构件。对于庙脚人少势寡的小庙,一般只到时张灯拜祭,经济条件略为许可的,届时会请戏班子演剧娱神,至少请曲艺艺人唱走书、说评话,一唱常常三天三夜。演出戏曲的时候,不分人等,大家都可以去欣赏,这正是庙主人“扎面子”的时候。大的祀庙就会报赛巡游,把菩萨抬到大街上,作种种程序,到这时候,各地的摊贩都会云集一起,成为一处大会,于是称作庙会

庙会的日子里,祭祀、迎神、赛会这三大件一应齐备。祭祀即是向神祇贡献牺牲,俗称“请菩萨”。祭祀有官祭、族祭、民祭和官民共祭四种形式。官祭主要是祭公庙,如祭城隍、祭社稷、祭风雨雷电、祭孔子,由府、县的正官主祭,也有在特殊的年代为宣传的目的而发动的公祭,如抗日战争初期,鄞县政府公祭岳飞、公祭张苍水。公祭中最高规格和最有秩序规范的是祭孔子。文庙的祭祀,用全副三牲,称“太牢”,并有规范的祭文乐舞、钟鼎鸣奏。族祭为宗族到境土神社祭祀,仪俗粗犷,而热烈程度超过公祭。一般族祭一年两次,分别在神诞日与神讳日,也即是神祇的生日与卒日。除明烛高烧,设牲供神外,往往都演戏,大的祭祀也有祭文和司乐。民祭的范围更为广泛,以社日为主,社日祭祀本来为乡农祭土地神的日子,但往往结合习俗,如春季有“迎春”;夏季旱时有“请龙祈雨;秋季与“七月焰口”相结合,施斋飨孤魂野鬼;冬祭则为祭灶神、送年、还田头盘、除夕坐夜守岁、点烛接光之类。城区尚有一种有趣的官民共祭的社日,即在立春前一日的祭芒神(谷神),太守穿龙袍、簪宫花,骑马游于东郊,令人扮演芒神小剧。立春一日,府、县官不坐堂,让叫花子头来衙门穿官服坐大堂,然后丐帮头子坐竹便轿串街历巷“报春”。这种戏剧性的情节有一定的规范,“奉宪委派”的丐头是经过一番化妆的,头戴纱帽,身穿绯衣,足登朝靴,俨然是某品官员登堂受命。地方首官按例谕授其为本年“春官”。丐头任命“春官后,一本正经地由大堂缓步走入方街,口宣:“春官报春,某时某刻某分立春,大老爷指日高升——”此时鼓乐齐鸣,以示贺春。府县首官向得意洋洋的丐头馈发红纸赏包,仪式隆重而可笑。这是一件于两相均有利的事,对州官、府官来说,是选了个小丑演场闹剧讨个“口彩”,对丐头而言,则是锦上添花,提高了他在市井和帮内的威信与地位。

迎神活动是将菩萨抬出庙殿巡游,接受沿路的供献。它的潜在心理意义即是崇信菩萨能对沿路过境的民间给予保佑,因而巡游的途径首先在“庙脚”或称“庙下”居住的范围之内,同时可以再扩大到邻近街路,以交通方便为条件,这里面又有炫耀的成份,张扬自己庙下的人丁兴旺,境遇发达。大族大庙之间也因此常常引起攀比,甚至引出纠纷;另一个潜在的意义在于,当菩萨巡视的途中,让沿途的庙下居民在自己的家门口、交通道口或者桥头设香案供献,以示对神的感恩戴德,因而供献是庙会的又一个特点。凡神像经过的沿路,庙下的各族均设供奉,也可数户联办,也有独设家献。如果是公祭,如城隍出巡、祈雨请龙,则所过族宅、店铺等一律设供献,经过官署时,可不设供献,但当赠以果包、银牌。供献分“酒献”与“茶献”两种,酒献供牲礼菜肴,有的还演戏敬神;茶献则献供糕点香茗。巡游所过的其他庙祀社火的门口,也常有“庙脚”设茶献,以示尊重和结缘。一届庙会供献点有时多达一百余处。庙会虽属民间信仰,但有时佛家为了与邻近大族或地方官署结缘,也会在寺外设献。

赛会是一种在庙会的迎神中参以表演性和竞技性的群众活动,组织就比一般迎神热闹好看,往往成为大型的民间文化艺术大巡游。宁波老城庙会以沿街牌楼著称,如四月半庙会时,沿街的彩牌楼常常用彩绸、翠柏、绢花搭成,夜焰火照天,一时火树银花,映及夜空。庙会巡游的一般程式,前有标志庙会名号的大令旗、蜈蚣旗开道,有旗幡仪仗拥簇着神轿(船),然后是沙船、抬阁、各种响器,如锣鼓、丝竹、吹打,近代又有军号军鼓称“洋操洋鼓”,加上爆竹、铜铳紧随其后,有时队伍一行就有数里长。蜈蚣旗是一种边上有锯齿飘幡的竖条型旗帜,远看如一条蜈蚣;抬阁则是一种可抬着移动行走的小舞台,上面有化妆成古典故事中的人物造型。在行进的队伍中每每在其间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表演会掀起高潮,如高跷、造趺、龙灯、马灯、旱船、舞狮大头和尚、戏曲人物,或者精致的会器呈示。会器的花样也常常出人意外,有纸制的,也有锡制、绸制、木雕的。因此民间有“庙会两看”之说,一看会器,如彩船抬搁、灯器旗幡,一看巡游之外成千上万的沿途看客,携幼扶老、呼类引朋、穿红着绿、前奔后突,这也是一道风景

1869年,城区四月半庙会,药业的“彤云社”会器出众,观者如云,行至新江桥堍头,两岸观者拥挤如潮,行人多跑到江桥上,浮桥铁索不胜负担,轰然一声,索崩船裂,有四五百人落水,因此落下一句谚谣:“好看彤云社,翻落江桥下。”

近代的宁波城区庙会,以都神殿四月半庙会最为热烈。都神殿设在大沙泥街,祀五都元帅,每年四月十三为会期。其庙脚由相关店铺和居民组成,按区域分东、南、西、北四柱,设总柱协调,赛会的具体操作又分江厦街文英社、药行街彤云社、湖西老文华、南路协兴社、西路风云社等五社。赛会能招徕大批顾客,因而各街坊、店铺或绅豪之家都乐于出资,会也办得体面,使城区的庙会办得有些如街区文化节的味道。

新庙会场景

都神殿庙会迎神先于头夜将中军神奉至君子营教场,教场以绘锦扎成牌楼,上挂明灯,至夜施放焰火。次日奉五都神出殿,开始巡游。(www.xing528.com)

赛会的会器十分丰富,如铳炮、头牌月镜、硬甲牌、旗锣、火篮、肉身灯、大令旗、抬阁、纱船、舞龙、舞狮、白象、彩马、十曲番、九莲灯、打秋千、踏高跷、车子灯、大头和尚、造趺等。每种形式都有民间吹打或丝竹乐队相伴奏,队伍行进有声有色,赏心悦目,巡游队伍,连绵可达五六里。最令人不堪承受的表演是“肉身灯”,这是一种带着还愿性质的残酷表演,赤身露体的男人,他们的双臂挂着一串串油灯,那些油灯的挂钩就直接刺破双臂的皮肉挂在上面,人们用这种受苦的表演,来向神表示对于自身罪孽的承担,祈求日后能够消祸禳灾。干这一类“苦肉计”的往往是渔民,他们的作业充满风险,愿意用自己的吃苦来祈求神祇的佑护。同一类表现的还有穿上大红的死因衣衫,作一种为深重的原罪受到神的处罚的表演,达到祛祸消灾的心理目的。

城区庙会就会器的漂亮而言,当首推彤云社。这个社火组织的行进队伍中所陈的莲灯、船鼓、日照、鼓亭、彩阁都穷工极巧,式样鲜明。另有出新之处则是“女太保”,如出塞的明妃,纱船上的梢婆,彩阁上的仙女,都以绝色的童女扮演,令人喝彩叫绝。

庙会中的龙灯

庙会中观看社戏的观众

都神庙会期间,城区半边街、新街、大庙前、廿条街等处都搭彩牌楼,道、府、厅、县及驻军六营官署都备银牌、果包以作赏赐,并派军校维持秩序。沿路爵献丰富多彩,神前所陈分为五色,有瓷、铜、玉、石、水器,供献有满州大菜、软糕细点、蜜饯水果、鼻烟香茗、巾扇拂尘及洋烟之类。庙会期间,每夜施放焰火,以飨市民。

庙会使城市生活丰富多彩,活跃了城市的气氛,增加了城市活力,但是大庙之间相互攀比,也常常不免过于糜费而劳命伤财。旧时神社都为木结构建筑,庙会期,香烛高烧,火灾就成为主要隐患。1892年畲使君庙庙会,香烛不慎引燃布幔,引起火灾。一时庙众惊慌失措,纷纷夺门外逃,庙门边的小摊贩也取放在门后的扁担挑货逃命,不料拉门时向外拥挤的人群反将庙门推合,形成了惨不忍睹的“关门烧”,这场灾难死伤无数。这件事成为近代宁波的三太惨案之一,另两起惨案,即1860年因城里都神庙会巡游导致新江桥断坍和1948年江亚轮船沉没。三大惨案,两起事关庙会。

民国时期宁波城厢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