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作为政治中心,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那是住官员的地方。那么在宁波的老城里,曾经设置了哪些官署,这些官署又曾经建立在哪里,改朝换代之际,原来的官署又怎么处置?这些问题,都是对宁波老城感兴趣的读者愿意关心的,因为这些都属于城市的故事,有故事必然有情节,也因此有意思。
对于官员生活的兴趣恰恰表示官员是城市生活的一个特征,农村没有官员。官员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们是城市组织性的标志,官员规定、约束和干预着城市的生活,使市民比农民更处于一种组织状态和法理状态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员正是一种城市的生活表征。
各个时代的行政结构不尽相同,地方官的设置也不全一样,这样我们只能顺着历史线索往下说。这也许是一种最傻的叙事方式,但是它的好处是能说得很清楚。只是真正要说清楚政治机构的细枝末节是不容易的,即使说清楚了也会听糊涂。正如今天有人能把宁波城内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所在地一一说清的话,听的人也会索然无味,倒不如去买一本电话号码簿来读读。
唐代的事情我们以前已经说到过,公元771年,袁晁的暴动使他们占领了翁山和县。暴动平定后王朝政府采取收缩防御的政策,撤消了翁山而将县城搬到了三江口,县的城署就建立在开明桥的边上。请注意,这地方并不是今天的市政府所在地而是在开明街与中山路的交叉口。这以后直到元代,县或者鄞县的县署基本上没什么变化。821年韩察迁州的时候,并没有现成地利用郧县署,而是在它的西边单独建立了一座要塞式的小城,那小城并没有将县县署包裹进去,而是把郧县署留在它的东城墙外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虑?是想在观念上造成州、县分治,还是想效仿420年前的刘牢之,在城外部署一支呼应的力量,抑或当时州官和县官关系紧张,有个人恩怨矛盾,分地而治,井水不犯河水,这样会更好一些?在这方面,历史没有留下蛛丝马迹,我们也不能遑发空论。总之,唐代奠定的格局是,子城以后是宁波老城中最高行政机关的官署,县署则基本没有改变它的行政性质和地位。
有了这个基本格局,讲述以后的事情比较方便。五代设望海军节度,节度使署在子城;960年改明州奉国军,节度使署不变;北宋以京官出知军州事,明州的知州署仍在子城;1195年改明州为庆元府,府署依旧在子城;而这一阶段,开明桥的县署一直为鄞县治所用,直到1306年搬迁。南宋的一个变化是在宁波建立了沿海制置使司,这其实只是以往军、州合一的翻版,由知府兼任沿海制置使,当时的人们称为“大使”,但是制置使司与庆元府合署办公,我们在介绍子城的时候已经说到。州设知州外,还有通判,其下的幕职官(即秘书办公机构)有签书判官厅公事、节度推官、节度判官、观察推官、观察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诸曹官(专职部门)有录事参军、户曹参军、司法参军、司理参军,总体上构成了子城内的州级机关。
宋代还设立一些专业管理机构说起来很繁琐,但是大多数都是税收机关。国家需要钱,尤其是南宋,宁波是富裕的京畿之地,税收的操作力度就更加强。夏秋两季的正税是由行政官署即县府衙门直接征收的,政府专门税收机关都税院专管正税和商税,都税院署设立在东渡门内街的北面,大概在今天的影都一带。宋初设立的都转运盐司在老城西北隅河利桥东面,这地方大概在天宁寺的西边,今天的海曙中心小学一带。盐司是管盐税的,是国家的税务机关。那时候,宁波辖下的大嵩场、鸣鹤场、昌国场、岱山场、东东场、玉泉场、清泉场都是国家著名的盐场,后来又新开发了定海的龙头场、穿山场、高南亭场、杜渎场、玉女溪场、长山场、芦花场。这一大批盐场,都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老城里的税收机构还有一个是都酒务,设立在月湖东岸的宝奎巷一带,俗称“郡酒务”。当时酒是由国家专业生产和专卖的,在乡间的那些镇市也设立了酒务,酒的税率是很高的。酒务所管的一个分支是醋务,迎凤街与偃月街交叉口还有老地名叫醋务桥,当时那里就是醋务所在,它的前身是郡酒务的醅酒库,务官收取的是醋息糟钱。市舶使司在市舶门内,这是收取关税的地方。
有一个税收机构叫“楼店务”,专门征收房地产税。另一个机构听起来与税收无关,但它是国库储备和物价平衡机构,那就是“仓”。宋代建立的有子城内的常平仓、苗米仓、平籴仓之类的机构,留到今天的仓桥、仓基即是当日仓库的所在地,盐仓其实也是国家的税收储备的国库,设在和义门内,宋时就称盐仓门。叙述关于城里的这些小的政府专门机关,只是为了说明当时行政部门并不是一般所想像的只有“一城一衙”的格局,后来的元、明、清和民国都有类似的机构,但是由于这些过于冗杂,以后将不再述说它们在城中的衙署位置。(www.xing528.com)
八个元军骑马的侦察兵,使宋朝的宁波当局立即投降称臣,宋元的改元轻易完成。当大批元兵进城后,他们立即着手拆除宁波的城墙,包括罗城和子城。元朝改宋庆元府为庆元路,置路总管府,就在子城内办公视事。总管府设达鲁花赤(掌印官)、总管、同知、治中、判官、推官、经历、知事、照磨。1302年也即是元大德六年,尚武的元王朝建立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总管浙东七府军政,属庆元路辖。浙东道都元帅府,设都元帅、同知都元帅、副使都元帅、经历、都事、照磨。路下的职官表现出军政合一的特点于是在拆除的子城东面建造了都元帅府,这地方到明朝成了宁波卫的指挥机关,清代又设立宁波府衙,这地方就是今天府桥街宁波军分区的所在地。这片建筑的建成十分重要,它与子城和鄞县署也即今天的市政府所在地三府并列,成为老城里最高行政军事相对恒定的衙署。这时候,城里的官署另有市舶提举使、海运千户所、都转运盐使司、分司,以及镇守的军事机构海上万户府、副万户府。
元代的鄞县署经过两次的搬迁。1309年也即元至大二年,廉访分司署屋毁,分司搬到鄞县署,鄞县治曾一度搬到子城西门内,那里原是宋庆元府通判西厅的旧址,房屋已经破旧,县署因陋就简维持了十五年。1325年即元泰定二年,在那里建造了八十楹房屋,县署算是焕然一新。到元末,方国珍割据宁波,将子城据为行省省署,鄞县署又搬出子城到行春坊。
明王朝从方国珍地方割据政权的手中接了宁波城,在这里建立了府县两级政权。起先的时候叫明州府1380年也即是明洪武十三年,城里的一个叫单仲友的好事文人向中央打了一个报告,说是国号为“明”,府称也为“明”,不妥。朱元璋接受了他的意见,以宁波外有定海,海定则波宁,于是改府号为“宁波”。但是这只是改变府的称呼,而明州府和宁波府的府署都设在子城里,元代的浙东都元帅府则被新建立的明州卫和随之改名的宁波卫作为指挥机关,相当于明代的宁波军分区。明代的府政权设有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照磨、知事、检校、司狱、课税大使、库大使、仓大使和织染大使,也各有各的官署,而且有的几经搬迁,不再一一说明。
1368年即明洪武元年,鄞县署由元代的行春坊旧署搬迁到迎凤坊。1373年,知县杨仲珪看中了在东大街边上原来的两座相邻的佛寺,乾符寺和竹林寺,当时已经成为一片废地,于是他就在那里破土新建县署。自此直到清代和民国,鄞县署都设在那里。1949年4月25日设立宁波市时,此处就为宁波市政府署。明朝的鄞县设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史、巡检,各有各的官署,这些县级机关都在县署附近。
清兵于1646年占领宁波。清代的宁波城起先设府、县两级政权,府设有知府、同知、通判、经历、司狱;鄞县设知县、县丞、典史、杖锡巡检、甬东巡检。值得注意的是,清代不久在宁波城里设立了三级行政机构,即分巡宁绍台兵备道、宁波府和鄞县。道是管辖宁波、绍兴、台州三个府的一个上级机构,用现在的话来说,有点像副省级。道署是城里最高政府机关,它就理所当然地设在子城里。鄞县署还是继承了明代县署的官廨,那么府署就只能放到了明代宁波卫的官署里,也就是今天的军分区所在地。这样,这三级首官分别被俗称为道台、府台和知县,上述的官署也分别俗称为道台衙门、府台衙门和县衙门。清初的沿海还存在郑成功和张苍水的南明军事势力,加强海防尤为重视,于是在1659年,浙江提督的指挥机关和它所辖的六个营都驻扎到宁波。浙江提督相当于省军区。按理说,提督府应当设在明宁波卫署,这样从元代的浙东都元帅府到明代的宁波卫再到清代的浙江提督署,可以一脉相承地体现军事的性质,但是由于道署的建立,使府署占了宁波卫的官署,后到的浙江提督就只能另找地方设署办公。于是,浙江提督就找到了广济桥边上的一栋大屋,那是前明大学士沈一贯的故居。
前朝的官员这时候相当于“历史反革命”,他的财产理应罚没,这栋大屋正好用来设置提督署,宁波的百姓就称它为“提台衙门”。这地方即是今天的宁波卫生学校所在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