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老城:城垣画角、敌楼月色与柳荫

宁波老城:城垣画角、敌楼月色与柳荫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州城建成的时候,各方共开了十道城门。西门因为“望京”的政治地位,它在所有的城门中规模最大,城门上建有一座七间屋面的城楼,重檐歇山,雕梁画栋,翘角风铃,廊柱透壁,成为一座十分典型的城楼。宁波灵桥建造前的浮桥原称东津浮梁因此,不能没有交通设施将州城与江东联系起来,浮桥就成为明州城与江东开发区之间重要的纽带。灵桥门上建有五间门面的城楼,命名为“鄞江楼”。

宁波老城:城垣画角、敌楼月色与柳荫

三江口新建的明州罗城,细究当日留下的记载,它的结构远比我们概念化的想象要复杂、丰富得多。

如果我们打开今天的宁波城市地图,以一环线即当时毁城所建的“环城马路”来看,勾勒出的明州罗城轮廓就像一只梨,虽然有东南西北城之分,但是它绝对不是一座方城。这一方面是当时建造时因地制宜的结果,因为如上文所说,它是利用了天然江岸和河道作为屏障,不但省略了护城濠在挖掘上的麻烦,而且当时黄晟直接沿用了860年明州官兵在抗御裘甫的备战中所垒成的土城工事。这一形状直到罗城的彻底拆除都始终没有变化。罗城的周长,据宋代人的记载为2527丈,合为公制约8423米,俗称围城十八里当然城濠在日后的维修中肯定有进一步的修挖,这样,罗城东南西三面都有了护城河。南面和西面即是今天的北斗河,而东面为濠河,然后接上约一里许的甬江江岸,北面全部滨姚江为天堑。江河相接的部分,就在大沙泥街东首,那地方旧称“濠河头”,也就是濠河尽头的地方。

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细节值得我们注意。筑城的时候,西北城是紧依江岸砌筑城墙的,而东城则不然,它有意识地让出了一片滨江的狭长地带,从濠河头向北直到三江口,折而直到和义门也就是今天的解放桥南堍。很显然,筑城的时候,当时黄晟有意识地把城墙向里挪动了一下,他把东城门退到了今天叫作东门口的十字路口的地方,城门距江边有100多米,东城的城墙则从东渡路而不是从江厦街上通过,从今天的形态看,其间留出了约等于一座华联商厦加江滨公园的宽度。这条地带留得十分突兀而有意思。一个古地名透露出其中的信息。在濠河尽头刚接上江边的地方,旧地名叫作“屙道头”,道头就是宁波方言中的码头,这地方就是装运粪便的码头。这其实是那一带被留出来的城外狭长地形的最后一个“道头”。这一条带状的滨江区,原本就是码头区,著名的江厦街,就是历史上宁波海运码头最集中的地区。如此看来,在黄晟的年代里,江厦地区的海运已经十分发达,以致在建筑城墙的时候,也不得不为它让出地位来。以往研究宁波海运史的学者都苦于没有唐代的海运资,但是罗城的建造,却为后人保留了一条十分有说服力的实物史料。

宋人为我们留下的记录里,我们查到了当日罗城的平均高度为2.2丈,宽1.5丈,也即是高7米多宽5米左右。可供我们想象的是,今天新建的民居住宅,它的标准高度为2.8米,也就是说,罗城的城墙平均高度,相当于今天的四层楼楼板的高度,如果不是借助云梯等攀登工具,确实是无法轻易登上城墙的。5米的宽度,又相当于两车道的公路,我们不妨作一下大致的计算,如果要挖开或者炸开一个3米宽的城垣缺口,它需要移去的城砖和填充其间的城土约有105立方米,何况它都是结实的夯土,土硬如石。这在兵器时代要真正从城墙中开掘一个口子,靠人挖肩挑谈何容易。即使是火兵器时代,如果要在城墙上炸开一个足以让一队士兵进入的口子,也得花不少TNT炸药。

明州城建成的时候,各方共开了十道城门。正西的是朝京门,这道门直接浙东官道,官道沿西塘河岸到车厩、陆家埠一直通向余姚、绍兴和杭州,上京师和从京城来的官员,都会利用大运河沟通京杭,然后沿浙东官道到宁波,进朝京门。即使从杭州沿着浙东运河的水路来宁波,也会在高桥大西坝翻坝,由姚江进入西塘河,然后到西门口上船,由朝京门入城。

旧时官员从京城、省城来宁波,不论水路还是陆路,都要从西门(望京门)进城。

朝京门到南宋庆元年间改名为望京门,这次改名实际上有些“马屁”的嫌疑。庆元是宋宁宗赵扩的年号,赵扩在当皇子的时候,曾经遥领明州府,即兼任明州府的知府,1195年他当了皇帝后,改元“庆元”,于是明州也改为庆元府,这座政治地位倏然提高的城市,深感到改府名还不足以表达效忠之意,又把通往京城的西门,由朝京门改为望京门。“朝”只是一种臣伏的姿态,而“望”则隐约表现了一种与皇帝的历史渊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祈盼与冀望。望京门是一道水陆门,除陆门外,它的边上还筑有一道水门。城墙跨过西塘河与内河的结合部,在河中建造了可以闭合的城洞,用来通漕运,过民船,战时则可关闭御敌。西门因为“望京”的政治地位,它在所有的城门中规模最大,城门上建有一座七间屋面的城楼,重檐歇山,雕梁画栋,翘角风铃,廊柱透壁,成为一座十分典型的城楼。州官为这座城楼作了一次专门的命名,把它叫做“明山楼”,这显然是指它面对的是嵯峨的四明山,城门与城楼合成了一个“明山望京”的政治概念,中国人尤其喜欢这类文字游戏。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三层楼的屋顶上建一座七间门面的厅堂,那是一种多么高高在上的威风堂皇,在当时城里的每一个角落,通过一片低矮民宅的屋瓦,远远地都能望得见西门城楼高傲的雄姿,这是一幅多么具有风俗意味的画面。

与西门对称的是东面的东渡门。一出那座城门就是三江口,那时候还没有桥梁,但是有一个叫“桃花渡”的津口就在城门外不远的江边,人们利用渡船出返江北,因为这座城门的位置在东面,又是城内大市所在,建造这座城门来沟通江北的贸易是必要的,这座城门以“渡”为它的特点,因而命名为“东渡”,但是规模显然比西门逊色得多。

东面城门的辉煌形象落到灵桥门上。灵桥门外是823年也即是建成子城后的第三年——唐长庆三年—由明州刺史应彪建造的浮桥,这座名为“东津浮梁”的浮桥由十六只大船串连而成,上面铺了一丈四尺宽的桥板,全桥就有五十五丈的长度。据说桥成之时天上出现彩虹犹如灵光,乃名“灵桥”。应彪建造这么一座在当时堪称奇迹的浮桥并不是心血来潮,他的必然性就在于江东地区的开发和繁荣已经成为州城功能的一个有机组成,在推行“坊市”制度的唐代,江东地区就建立了一个“雨东市”,把城市里的一个重要的贸易功能区直接延伸到了城外,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

宁波灵桥建造前的浮桥原称东津浮梁

因此,不能没有交通设施将州城与江东联系起来,浮桥就成为明州城与江东开发区之间重要的纽带。于是灵桥门必然是繁华的。灵桥门上建有五间门面的城楼,命名为“鄞江楼”。城楼叫作鄞江楼,那是因为从城楼上正好欣赏灵桥下汩汩流过的鄞江。旧时一直将奉化江称为鄞江,一则人们以为那条水来自鄞江镇的它山堰,二则鄞江镇乃是旧日的明州城。撤除州城以后,这里安置了一个军事防御单位,叫作“镇”。时至当代,人们用科学的方法测得奉化江比鄞江要源远流长,它山之水只能算是奉化江的一条支流。

其余的七座城门就和东渡门一样,不能与望京和灵桥二门媲美了这七座城门中,南城的是带水门的“雨水门”,也就是俗称的南门,其位置大约在三市之内,城门内直接兵马司桥与桂坊大街,其水门也直通月湖;关于三市的名称要到宋代出现。宋代大开草市,以通城乡货物,西门外有八市,逢阴历初八、十八、廿八开市;南门外有三市,逢三开市。三市是对南塘河流域的农村如石碶、段塘;八市对西塘河流域的农村,如望春桥、卖面桥、集士港。因此城里人常约乡下的亲戚“三八两市来走走”。

东南的“鄞江门”大约在永宁桥边今浩河路加油站一带,进城便是狮子桥畔,这与西北面的“渔浦门和北面的“达信门”一样,开建这三道城门的原因至今不明,大概只是为了方便交通,但是太多的城门与防御的本意相悖。另有两座城门是政府专用城门,一是“来安门”,开在市舶司的边上,即旧日冷藏公司的位置,今为世界贸易大厦,当初此门专供市舶使进货、验货用,舶货来时才开;一是“盐仓门”,在今解放桥位置,盐仓门的名字是宋代的,唐代的名称已经无考。宋绍兴二年,“榷明州卤田盐”,那里当初建有政府盐仓,盐入则开。盐是国家专控专卖的特别货物,也是当时国家税收的大宗。盐仓门后改称和义门。此外西北的郑堰门,在后来的华美医院一带,俗称北门。唐代的十座城门,到宋代时只剩七座开通,以往的那三座目的不明的城门,鄞江门、渔浦门和达信门,都关闭不用了,再其后,来安门也关闭了,宁波城内只剩六门——东渡门、和义门、永丰门、望京门、长春门和灵桥门,故宁波乡谚比喻无事满城走的人为“游六门”。(www.xing528.com)

城门是城墙最薄弱的地方,因为再厚重的城门都比不过城墙的本身,何况它又是可活动的,你可以关闭,我也当然可以用于开放,加之城内城外都有宽畅的道路便于运兵和展开战斗队形。这也是为什么守城的一方总会在城楼上设以重兵,而攻城的一方也总会集聚在守敌最强的城楼之下强攻的道理。保守和争夺薄弱环节,历来是城市攻占和保卫战的重点。因此,城门在防御上首先是建有敌楼,也就是俗称的城楼,那里战时便是守城的指挥部。此外便是在建筑的结构上增添了瓮城。

昔日宁波南门水关城墙清晰可见

清代宁波城内的官署、军营、学校和庙祀

瓮城是在城门内再建一道平面如“U”字形的城墙,墙里设有门,就像冬天北方的防冻门,在大门里搭一个门框,再加一道防冻的棉帘。瓮城的作用正是如此,如果敌方攻破正门,瓮城立即关上城门,构成第二道防线。瓮城在城门里围成一个小空间,看上去就像一只瓮罐,因而得名。同时又因为它的半圆的城墙如一道弯月,又叫月城。宁波城的瓮城正好与人们想象的相反,它的瓮城是建筑在城楼之外的,就像突出在城楼外的一个碉堡,这样,攻城的敌兵只能先攻瓮城,这地方很难展开战斗的作业面,即使被攻入,也是落进一个马蹄形的天井,城楼上立刻会射下如雨的箭矢。宁波人建造城墙是很狡猾的,但是它带来了两大遗憾,其一是被瓮城一挡,景观的城楼就没有人们印象中那般雄伟,其二是进城的人们,先要从瓮城的旁门进入,似乎不太光明正大。但是城墙毕竟不是为了欣赏而建筑的,它的设计并没有考虑日后的观瞻效果。

就像各地的城墙一样,明州罗城城墙颠的外围墙面上,建有3564个雉堞,也就是俗称的城垛。我们粗粗地计算一下,连本身宽度在内,大约每相距2.36米就有一个雉堞,雉堞之间的空档约为0.5米,那么雉堞的宽度大约就有1.8米以上。守城的士兵可以在这些雉堞的掩护下,用弓弩向攻城的敌方发射箭矢,或者投下擂木滚石,而他们自己则可以躲壁敌方射来的流矢。根据其他资料的佐证,在当时的城墙上,每隔数十米还放上一堆柴草,用燃烧的柴草扔向攻城的敌兵,那也是十分凑效的手段。这些锯齿形的雉堞增加了城墙的威武与恐怖,它就像恶魔怪兽巨大的牙齿,让人望而生畏。城墙上面是一条宽阔的马道,巡城的士兵平时就在那里守望巡逻。

这条十八里长的环形马道,上面十分平坦,除了城门的敌楼外,有46个瞭望台和65个警铺分布在城楼上。建有瞭望台的地方,城墙向外突出一条阔槽,从城外看过去,就像是一道贴在城墙上的高台,或者就像是一根实心的烟囟。这种结构不但加强了城墙的建筑强度,而且可以从侧面放箭来狙击攀城的敌兵。瞭望台的分布密度大约每100余米一个,在两个瞭望台的夹峙下,攀登中间城墙的敌兵都在两个瞭台上弓弩的射程之中。

警铺是建造在城墙马道上的小屋,就像现代的哨所。这一方面可以为巡城的将士作为蔽风雨的设施,同时它又是战时的临时指挥部所在。巡城累了的时候,兵士们也可以在那里歇脚,夜间城上巡更的更夫也常常会在那里烤火打盹。

一直到清中叶,宁波城里的民居都是平房或者二层的楼房,三层的楼房要到清末才出现。因此在7米高也即相当于三层楼的屋顶高的城墙上往下看时,全城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除了城中的天封塔和鼓楼外,没有什么建筑可以超过城楼的高度,因而守城的营兵只需在城墙上巡哨,就可以外察敌情,内观动静,里外都一览无余。有一个故事十分生动地反映了这种观察可以达到的效果。明代的一位颇为勤勉的鄞县知县在城上马道夜巡,俯视某民宅的纸窗时,发现有一男一女的影子举杯对饮,情形甚为亲昵。县官想,如此轻薄,必是一对苟且的野鸳鸯,于是下令将此男女带到县衙,夜审后发现正是一对小夫妻,于是县官大加赞赏,以为夫妻恩爱至此,甚为难得,于是奖赏二十两银子,以倡导风俗。这件事正儿八经地记录在《鄞县志》中且不管县官是为了自己下台还是真的倡导风俗,反正从城墙马道上可以看到城内的情况能如此入微,倒也颇成一段佚事。

1934年时西门环城马路旁的庆云楼

宁波的城墙上还有一座特殊的楼值得一提,那就是庆云楼。这座楼倒不是唐朝的作品,而是明代人后加的。1641年即明崇祯十四年,海道副使王应华听一个叫全柳园人的建议,认为在城墙的某个位置建一座楼,既可增加形胜,又可压灾祛邪。于是在西城的第九铺附城筑石台,再在台上建了一座楼宇。这座楼并不是城墙功能所要求的,它只是一个累赘,为了使它有所作用,就在楼内挂一口大钟,这楼就成了宁波城的钟楼,与鼓楼遥相响应。那座楼是八角形的,于是人们便叫它八角楼。八角楼的位置,大约在今天华侨饭店对面,这一段城外的护濠民间又称老龙湾。于是那里的城墙下便多了一个地名叫“八角楼下”,到了清末民初,八角楼下成了专门弃置婴孩尸体的地方,故有“八角楼下小鬼多”的调侃。也因此有了一首宁波方言的“绕口令”:

宁波有座八角楼/有八十八只角/有八十八只丫鹊/停八角楼下八十八只角/有八十八个小顽/撮八十八块瓦爿/扔八角楼下八十八只角/八十八只丫鹊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