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历史与现实的连接与变迁

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历史与现实的连接与变迁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应当记住, 从知识理论的观点出发, 历史与未来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以下的事实: 往昔现在仍然被部分地体验着。我每天经过的广州市政府1 号办公大楼是在民国时期修建的。[6]“为什么变”、 “怎样变”、 “变成怎样” 是本书始终关注和尝试回答的问题。总结全文, 主要形成以下认识与结论:

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历史与现实的连接与变迁

人们应当记住, 从知识理论的观点出发, 历史与未来的区别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以下的事实: 往昔现在仍然被部分地体验着。 这也许就是经久物所具有的意义: 它们是一种我们仍在经历的过去…… [1]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1931 -1997, 意大利)[2]

广州是我迄今生活时间最长的第二座城市, 深感它历史的厚重, 这也正是我乐于去挖掘他的动力。

我每天经过的广州市政府1 号办公大楼是在民国时期修建的(图7 -1)。行政合署办公大楼是当时新型市政制度的产物, 虽然建筑师林克明设计的市府第二、 三期办公大楼没能如期建成, 但却为今天市府大院的发展预留了空间,合署办公依然是今天各城市市政府建设追逐的目标; 我所居住的应元路曾经是1923 年民国时期第一个花园式住宅区“观音山模范住宅区” 所在的区域, 现今留存的大华街10 号庭院别墅很好地印证了当时模范住宅区用地招领的盛况;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中, 一些熟悉的词汇经常跃然纸上, “为民众的要求而奋斗”[3]、 “市民幸福、 与时俱进”[4] (图7 -2)、 “从人民需要上去谋建设计划的决定”[5]……不禁感叹, 近百年前的执政理念居然与当今有如此多的共通之处……

图7 -1 民国广州市府合署办公大楼(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 广州市规划局, 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五羊城脉——1911—1949广州城市建设》,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 年

图7 -2 1930 年林云陔的题词

资料来源: 广州市政府第一科编辑股: 《广州市政公报十九年新年特刊》, 林云陔题词, 1930 年

民国时期, 是广州近代居住规划建设最繁盛的时期。 正如吕俊华在《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 一书的概述中所阐述的那样: “现代意义的城市住宅诞生了, 封建社会延续千年的居住模式、 建设体制和住宅类型为之一变。”[6]“为什么变”、 “怎样变”、 “变成怎样” 是本书始终关注和尝试回答的问题。 总结全文, 主要形成以下认识与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