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大道在明代初期扩建城墙、 填水塘、 建街市之时才开始有居民居住。明末举人陈熙韶在此筑有明清著名园林—— “东皋别业”, 后其子陈子覆、 陈子壮兄弟重建东皋, 立“东皋诗社”, 汇集四方岭南文人墨客。 该园林全盛时,占地广阔, 主体建筑为三进宅院, 园内有小湖, 湖上有桥, 北侧有观景小山和竹林。 之后因人故园废开辟成巷弄“东皋约”, 陆续有达官贵人开始在此处附近建宅而居, 人口逐渐增多, 拓宽成道, 因而得名“东皋大道”。 东皋大道建筑群是20 世纪20、 30 年代华侨建置的房产和军政官僚营建的别墅和官邸, 从东皋大道1934 年的建设时间来看, 这一带的别墅区形成时间较晚, 因而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居住规划单元的特点。
6.4.5.1 街道系统
图6 -32 东皋大道规划单元街道系统分析图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
东皋大道一带采用了枝状的路网格局, 东皋大道为主要的纵向干道, 宽度为7 米左右, 垂直于中山三路, 但略作曲折, 形成了一个相对安静的居住环境;东皋大道以西的横向支路有四条, 分别为仁兴街、 义兴园、 礼兴街、 智兴街,道路宽度为6—7 米, 横向支路之间的间距在15—30 米之间; 东皋大道以东的横向支路也有四条, 分别为皋园、 东皋一、 二、 三横路, 道路宽度为8—9 米,横向支路之间的间距差异较大, 二、 三横路之间的间距约为30 米, 其他横路之间的间距在55—85 米之间。 横向支路采取了尽端式道路的形式, 具有私密性的特点, 支路长度在70—150 米不等(图6 -32)。
6.4.5.2 地块组合与建筑基底
东濠从明清时期开始就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货物运输功能, 因此在东濠沿岸的东侧逐步形成了商业街市, 随着这些街市的发展, 其周边的居民日益集聚,仁兴街、 义兴园、 礼兴街、 智兴街一带的居住正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的。 民国以后, 东城墙被拆除, 修筑马路, 由于东皋大道一带临近中山三路, 交通便利, 又靠近东皋别业的园林, 环境优美, 有众多买办商贾和海外归侨建宅置业聚居于此, 甚至有些官员也来此置业, 原广州商团司令陈恭受的花园别墅就在礼兴街6 号兴建, 别墅地块面宽36 米, 进深48 米, 面宽与进深之比为1∶1.3,建筑覆盖率近50%, 地块面积达到1800m2, 十分阔绰。 而仁兴街、 义兴园街道两侧以竹筒屋形式的居住建筑为主, 地块面宽为4—5 米, 进深为13—15 米,面宽与进深之比为1∶4 左右, 十余栋竹筒屋横向一字排列布局, 建筑覆盖率几乎达100%, 是一种高强度的居住用地利用模式。 可见东皋大道以西形成了独院式花园洋房、 传统竹筒屋、 骑楼街混合的居住地区, 地块组合呈现出多种形态(图6 -33)。
东皋大道以东则以独立式花园洋房为主, 地块组合较为灵活多样, 建筑覆盖率50%—80%不等, 地块边界为平行于周边的道路, 呈现出不规则的形态。东皋二、 三横路之间的地块为单排独栋住宅, 地块大小为14 米×26 米左右,南向花园面积较大, 建筑退缩南面围墙线6—7 米; 东皋一、 二横路之间的地块则为“背靠背” 双排独栋住宅, 地块大小约为14 米×27 米, 建筑退缩围墙线不等, 一般为3—5 米, 个别住宅达到11 米, 有的单个地块前后还排列了2 栋完全相似的住宅, 显然是由一户业主同时建设的; 皋园和东皋一横路之间的地块划分很不规则, 北向地块(临一横路) 与二、 三横路地块大小相似, 而南向地块则较大, 如皋园所在地块面宽为37 米, 进深平均为20 米, 布局2 栋住宅,增园所在地块由3 栋住宅组成, 面宽38 米, 进深约为22 米(图6 -34), 体现出“按需划地” 的特点。
6.4.5.3 建筑类型
图6 -33 东皋大道规划单元地块组合分析图(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
图6 -34 东皋大道规划单元建筑基底分析图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
分布在仁兴街与礼兴街之间的清末竹筒屋为二层平顶楼房, 层高较高, 共用山墙, 联排式布局, 多采用红砖清水外墙, 装饰线条简洁, 二楼筑阳台或前廊, 木制门窗, 建筑立面局部使用了西洋建筑的装饰元素(图6 -35)。
图6 -35 分布在仁兴街与礼兴街之间的清末竹筒屋
资料来源: 作者拍摄
独栋花园式洋房的建筑面积较大, 平面布局灵活多样, 多为2—3 层, 前后设有庭院。 建筑多有柱式门廊, 例如东皋大道二横路4 号的住宅, 东皋大道皋园1 号、 3 号住宅, 也有不少不设门廊, 只在门上设有三角山墙式屋顶, 起到遮雨的作用, 略似欧洲乡村别墅的风格。 建筑外墙多为红砖砌筑, 装饰简洁,部分建造年代较晚的住宅则使用水泥外墙, 在房屋檐口、 窗台辅以装饰条文或图案。 独栋花园式洋房除了使用西式建筑元素以外, 也杂糅了中式的建筑形式,例如位于礼兴街2 号和智兴街2 号的二层楼洋房均采用了中国传统琉璃瓦坡屋顶等等(图6 -36)。 院门(院墙) 既有中式的又有西式的, 中式院门上方常可见到传统园林的题名, 如增园、 皋园、 明园、 达庐、 澄庐, 为这些当时的郊区宅院平添了几分郊野情调, 也体现了房屋主人当时的心态。
图6 -36 礼兴街2 号和智兴街2 号住宅采用了中国传统琉璃瓦坡屋顶
资料来源: 作者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