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

民国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目前农林上二横路以北的区域肌理破坏得较为严重, 为便于现场踏勘, 对照图纸进行分析, 特选取一、 二横路之间的单元地块作为形态分析的对象。

民国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

1909 年, 华侨实业家张弼士等人和留学生, 抱着农业救国的愿望, 在东山猫儿岗、 犀牛尾(今犀牛路)、 鸥村(今区庄) 等地兴办农林试验场和农业学校, 农林上、 下路即取自农林试验场之名。 由于位于竹丝岗、 马棚岗和松岗模范住宅区之间, 且得百子路(中山一、 二路) 和广九铁路线交通之便利, 在政府的推动下, 1930 年以后, 农林上路一带被逐步开辟为模范住宅区。 由于目前农林上二横路以北的区域肌理破坏得较为严重, 为便于现场踏勘, 对照图纸进行分析, 特选取一、 二横路之间的单元地块作为形态分析的对象。

6.4.4.1 街道系统

农林上路一带的街道系统采用了“枝状+方格路网” 的格局, 以农林上路为主干道, 农林上路一横路至八横路垂直于农林上路, 由南向北排列, 这一格局有利于较大用地范围的交通组织。 道路宽度为5—8 米, 长度为100—180 米左右,农林上路一横路至八横路东西横向划分的街区进深大多在35—50 米, 从1960 年和1973 年的广州市建成区测量图来看, 每一街区单元多采取“背靠背” 布局两排住宅。 二、 三横路距离农林上路路口100 米处有纵向支路分隔连接(图6-28)。

图6-28 农林上路规划单元街道系统分析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

6.4.4.2 地块组合

农林上路地块单元的划分边界可以从现存的围墙边界确定, 1960 年和1973年的广州市建成区测量图反映了农林上路的地块划分十分规整, 其地块单元的面宽和进深较为一致, 面宽大多为14—20 米, 部分地块达到了25 米左右, 进深通常在20—25 米之间, 南向地块进深略大于北向地块, 地块面积在280 平方米以上。 南向地块面宽与进深之比约为1∶1.5, 北向地块的面宽与进深之比约为1∶1.4, 地块划分显然是通过规划确定的, 体现出当时已实施较为规范和严格的建筑单体审批与管理制度(图6 -29)。 从各条横路的编号来看, 农林上路一带的开辟时序是从南向北。 1960 年的竹丝岗建成区测量图显示, 农林上路二横路以南地块建设当时已基本建成, 独栋花园式住宅肌理较为完整, 而二横路以北的很多地块新中国成立以后都还没有完成建设,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献馆) 还存有1949 年1 月市工务局颁发的农林东路和三育路交汇处三栋住宅建筑的凭照[49], 这些没有完成建设的空地后来被70—80 年代新建的住宅建筑(单位宿舍) 所填充, 即使是那些老住宅被新建筑所替换的地块, 依然延续了原有的一块或是若干块相邻用地的围墙范围。

图6 -29 农林上路规划单元地块组合分析图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

6.4.4.3 建筑基底(www.xing528.com)

该时期住宅建筑发展类型主要以花园别墅洋房为主, 建筑高度多为2 层,少量3 层, 单栋花园别墅建筑基底占整个地块的覆盖率在40%—50%之间, 有较为充裕的庭院空间, 南向地块住宅的庭院较大, 建筑正立面退缩围墙边线在6—8 米, 部分住宅占据了“背靠背” 南北两个地块, 庭院进深达到近18 米(农林上路二横路1 号, 现为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 而建筑侧立面、 后里面距离围墙边界约为1.5—2.5 米。 北向地块住宅则多将庭院置于屋后, 其建筑正立面距离围墙边界约为2 米, 边界退缩较为整齐。 相邻地块住宅之间的间距较大,一般为2.5 米左右, 保证了居住的私密性。 农林上路一带的花园式住宅建筑布局十分规整, 相较于启明大马路一带十分紧凑的住宅建筑布局, 庭院空间更大,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宜人(图6 -30)。

图6 -30 农林上路规划单元建筑基底分析图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绘制

6.4.4.4 建筑类型

这一时期的住宅建筑特色仍然是以红色清水砖墙为基调的住宅建筑群。 就整体风格而言, 建筑外立面部分使用了西式建筑的各种元素和符号, 表现出多样、 混合的折衷主义风格, 例如西式的柱廊、 券廊入口、 拱形窗、 西式装饰线等西式元素在农林上路一带的花园式住宅建筑上普遍采用。

建筑的入口是设计的重点, 通常采取各种仿西式柱式形成颇具特色的门廊,或者用券廊突出入口效果; 不带柱式的则多是设在阳台之下形成凹入口式门廊。窗大多采取方框窗, 但在窗楣和窗台处贴上简单的直线或弧形饰线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 阳台作为适应广州地理气候条件的半室外活动空间, 往往居于建筑正面中心位置。 阳台多与入口门廊结合在一起, 其形态多样, 有凹阳台、 弧形凸阳台和法式小阳台(多为板式出挑并带有梁托或较大的托架) 等形式, 当时钢筋混凝土的广泛使用, 使得外挑阳台非常普遍(图6 -31)。 这体现了建筑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建筑形式的变迁。

图6 -31 农林上路二横路4 号、 农林上路二横路6 号、 农林上路7 号住宅

资料来源: 作者拍摄

农林上路一带的居住规划建设应该延续了二十多年, 从1930 年农林上路道路开辟到新中国成立后, 花园式住宅建设一直没有停止, 但从1949 年农林东路和三育路交汇处的三栋住宅建筑的报建图来看, 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 建筑外立面已十分简洁, 没有了过多的西式柱、 廊等装饰元素, 更注重其实用性, 这一方面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有关, 另一方面有可能是时局不稳, 人们对于花哨的装饰已无暇顾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