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山地区道路网规划建设成果

东山地区道路网规划建设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3.3.21918—1921 年, 市政公所负责市政建设时期1918 年10 月, 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后, 在拆除城墙的同时, 也致力于城市道路的建设。

东山地区道路网规划建设成果

6.3.3.1 1918 年以前, 清末至广东军政府负责市政建设时期

广州近代道路的修筑最早是从沙面租界开始的, 1861 年, 中英双方签署了《沙面租界协定》 之后, 英法当局开始对沙面租界的路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实施, 沙面先后修筑了3 条东西向的主干道, 5 条南北向、 宽3 英尺的次干道, 从而使沙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环状道路系统(图6 -15)。

在沙面租界的示范之下, 广州城区和城郊也逐步开始了近代马路的修筑和建设。 1884 年, 张之洞提出了以整治珠江为目的的修筑堤岸、 马路的方案, 从珠江北岸的南关至天字码头止, 东至东关东涌尾止, 西至沙面止, 东西长1,800 余丈, 一律筑成石堤。 后经多任地方官员不断修筑, 至1910 年, 长堤马路川龙口至西濠口段和黄沙段已相继完成, 全路东由川龙口连接东门外东沙马路, 西由西濠口直达黄沙通粤汉铁路总站, 长3,600 余米, 宽约16.67 米, 此时已“车马往来, 畅行无阻”。 由于民国初年广东政局动荡, 广东军政府的主要精力沉浸于政治军事斗争之中, 这大大地影响了当时市政建设的进展, “筑路进展缓慢, 市政工程乏善可陈”, “虽日渐加筑, 惟所建不宏, 成绩甚少。 迄民国七年止, 所完成者, 总数仅四万二千二百尺”[38], 当时广州仅有长堤马路、南堤二马路、 西堤二马路、 东堤二马路等数条马路。 至其路面, 俱属花砂路,宽度不过30 尺至50 尺。

图6 -15 20 世纪20 年代的广州沙面地图

资料来源: 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藏品, 麦胜文先生提供复印件

在长堤马路建设期间, 位于郊外的两条重要马路也在同步修筑, 分别是东沙马路和东川马路。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 三月, 自东较场迤东经东明寺、 牛王庙达于沙河, 翌年路成, 名为东沙马路, 是为本市市郊马路之始。”[39]其“全长4,820 米, 宽5 米”[40]。 同年4 月, 中英议定合建广九铁路, 遂开辟东川马路(时东川路包括白云路), 路长1,164 米, 以方便铁路与城区的联系(表6-1)。

表6 -1 1918 年以前东山地区筑成的马路情况表

(续表)

资料来源: 作者根据《广州市市政概要》 (1922 年)、 《工务季刊》 1929 年创刊号、 《统计周刊》 1930 年第1 卷第32 期、 《道路月刊》 1929 年第30 卷第2 期以及《广州市志》 卷2 的有关资料整理

除了上述两条主干道以外, 在美国基督教会势力的推动下, 这一时期东山地区主要开辟了寺贝通津、 培正路、 庙前直街、 庙前西街、 烟墩路、 署前路等路段, 大多集中在新河浦一带, 而华侨此时也开始在龟岗一带拍卖土地, 经营住宅。 由于是教会和私人资本推动的, 建设资金有限, 此时修筑的这些路段大多都只有几百米之长。

6.3.3.2 1918—1921 年, 市政公所负责市政建设时期

1918 年10 月, 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后, 在拆除城墙的同时, 也致力于城市道路的建设。 鉴于广州“已成马路, 只有东西长堤, 余尚闭塞”, 市政当局决定循已拆城基为路线, “而由普济桥便门至西门, 由西门至财政厅前, 更由此浚通省长公署, 前达永汉街口, 概先筑路。 外而与长堤衔接, 内而与西关旗界一气沟通”。 可见, 这一时期筑路主要考虑的是拆除城墙之后城内道路的梳理和城内外道路的衔接。

至1921 年, 由市政公所修筑的广州城区内的近代马路和街道已达15 公里。[41]这些马路的宽度(包括人行道) 约24 米至46 米。 这样, 广州城初步形成了以惠爱路为东西主干线, 永汉路为南北主干线, 再辅以东西走向的长堤、一德路、 万福路、 德宣路、 泰康路、 广卫路、 越华路、 惠福路等, 南北走向的丰宁路、 文德路、 吉祥路、 靖海路、 广大路、 广仁路等, 纵横交错, 初具规模的近代马路网络。 由于以拆除城墙为目的, 这一时期政府的筑路工程主要集中在旧城范围内。(www.xing528.com)

在城外, 随着广九铁路的开通, 大沙头火车站以北的广九大马路、 广九三马路、 广九四马路、 广九五马路等陆续修筑, 与原来城墙内的路网相互衔接,实现了与商业旺地的便利往来; 而随着东山地区外侨人口的不断增加, 华侨的房地产投资活动也日益活跃, 在龟岗以西和以南的地区, 道路陆续被开辟, 住宅成片开发的趋势更加明显(表6 -2)。

表6 -2 1918—1921 年东山地区筑成的马路情况表

资料来源: 作者根据《广州市市政概要》 (1922 年)、 《工务季刊》 1929 年创刊号、 《统计周刊》 1930 年第1 卷第32 期、 《道路月刊》 1929 年第30 卷第2 期以及《广州市志》 卷2 的有关资料整理

6.3.3.3 1921—1937 年, 市政厅负责市政建设时期

1921 年, 孙科主政广州, 市工务局成立, 市政厅更加积极地推进广州的道路建设。 由于当时孙科提出, 拟在东郊沿白云山一带专划居住场所, 如马棚岗、竹丝岗等地“建筑适宜的房宅, 以为住居之模范”, 所以市政厅十分重视广州东郊马路的开辟和修筑。 例如, 1921 年建成的先烈路就是在原有东沙马路的基础上拓宽而成的; 1929 年建设的东华路, 西起文明里, 经安怀社、 世仁居、 元运街口、 复兴里、 泰来巷, 东至前鉴街、 紫来街两地, 贯穿明清时期形成的居住街巷, 东川路以东为东华东路, 其西为东华西路, 从而成为连接东川路和龟岗大马路的重要东西向交通干道等等。

直到1928 年, 广州筑成马路虽有63 公里(十九万尺), “然俱属零碎举办, 头急医头, 脚急医脚, 既不准交通原理, 复不察旺淡形式, 只随意兴而筑, 甚或朝令夕改, 以至参差继续, 先后倒置, 无禆于市政之推行”[42]。 1930年, 程天固在制定《广州工务之实施计划》 时, 才开始“根据全市交通情形及将来运输发展之推测, 先行确定干线, 再连以支路……全市路线, 视其重要次要, 分为三期开辟, 限三年而完成之”[43]。 在确定了市内三期马路线之后, 又确定了郊外路线, “以利便本市与四乡之交通, 且可辅助市区之拓展,其所以繁荣商业……”[44]三期61 条道路确定以后, 市政厅还将道路建设情况向社会公布, “将来全市之交通情势, 人人得而预知, 尤以建筑置业两方面,收益最大。”[45]可见, 1930 年之后的道路建设更加规整有序, 主要围绕政府模范住宅区的开辟, 有步骤有计划地加以实施, 这一时期修筑的道路主要集中在百子路(今中山一、 二路) 以北的新区, 由于市政厅对道路建设工程“朝夕经营, 不遗余力”[46], 使得当时竹丝岗、 农林下路、 东皋大道等地的模范住宅区建设成效显著(表6 -3)。

从东山地区的道路建设可以梳理出当时该地区居住规划建设拓展的阶段和范围, 城市道路由零散的街巷向系统的规划路网建设转变, 居住用地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逐步扩展(图6 -16)。

图6 -16 民国时期三个历史阶段道路建设

资料来源: 作者在广州市工务局1947 年8 月编制的《广州市马路图》 上整理绘制

表6 -3 1921—1937 年东山地区筑成的马路情况表

资料来源: 作者根据《广州市市政概要》 (1922 年)、 《工务季刊》 1929 年创刊号、 《统计周刊》 1930 年第1 卷第32 期、 《道路月刊》 1929 年第30 卷第2 期以及《广州市志》 卷2 的有关资料整理

民国时期, 广州市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城市规划建设对东山地区的发展影响深远。 大沙头火车站的规划建设对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改变作用明显, 东山地区的发展由此起步, 火车站周边的居住和商业迅速发展起来; 随后, 政府也看中了大沙头地区的发展潜力, 其整体开发模式很好地将土地控制在政府手中, 尽管政府后来对大沙头地区的规划建设摇摆不定, 但在限制其发展的同时, 却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从而促使东山的居住用地由南(新河浦一带) 向北不断拓展。 截至1947 年, 东山地区的住户已达3021 户, 人口规模19561人[47], 居住氛围已经十分浓厚。

1928 年以后, 民国政府全面实施的模范住宅区建设对东山地区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西方国家盛行的“田园城市” 理念正好暗合了城市管理者的需要, 其思想被移植到当时东山居住区的建设中。 从本书第三章第三节的阐述中可以看出, 从1928 年至1937 年, 东山一带的模范住宅区是分片区推进建设的, 下一节将重点阐述不同时期东山各居住片区在空间形态上的差异, 以及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