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民国时期居住规划建设研究:宋代厢坊制的开放式改革

广州民国时期居住规划建设研究:宋代厢坊制的开放式改革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城以官舍居住为主, 西城则是蕃坊区和主要的商业居住区。综上, 宋代是广州居住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广州居住空间形态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 封闭式“坊市制” 转变为开放式“厢坊制” 的居住空间形态。其二,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因“行”、 “市” 的形成, 而促成居住区的发展。

广州民国时期居住规划建设研究:宋代厢坊制的开放式改革

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 年), 以南汉时期的兴王府为基础, 建中城(又称子城), 城周长5 里。 神宗熙宁二年(1069 年) 因人口增多, 造成子城拥挤,继而在城东加建东城, 周长7 里。 熙宁四年(1071 年), 政府出于保护商业交易安全的目的, 又在中城西边的郊区建筑西城, 将当时已十分繁盛的蕃坊商业区纳入到城墙的保护之中。 西城周长约13 里, 大于东城和子城的总和。 东西雁翅城的建设为宋代第四次大规模的城墙建设(图2 -6)。 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 在城南两边筑东西雁翅城直至珠江边, 用以保护官署和商业区。 宋代广州城的功能分区已十分明显, 中城功能结构大致可分为三段: 北部是官衙所在,即今中山四路以北地区; 南部城内商业区, 以双门底为中心, 到西湖路附近;第三段为沿江边的商业区和码头区, 即大市, 今惠福路一带。 东城以官舍居住为主, 西城则是蕃坊区和主要的商业居住区。

图2 -6 宋代广州城

资料来源: 曾昭璇: 《广州历史地理》,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宋代广州的管理者, 延续着从唐代开始的做法, 更加积极地鼓励市民烧砖制瓦, 在普通民居中大量推广砖瓦建材修建房屋, 砖瓦民居已经得到大量的应用,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在城市中心区和城门外附近的街区, 出现了越来越多造型各异、 颇具岭南特色的砖瓦居住建筑。 当时官员程师孟有诗盛赞: “千门日照珍珠市, 万瓦烟生碧玉城。 山海是为中国藏, 梯航尤见外夷情。”[9]这里“万瓦” 当指西城广大的居民住宅, 可见西城的房屋已经是以瓦面为主, 而外夷是指当时从事外贸活动的蕃商。 因为广州西部是进出西江支流的要地, 所以自唐以来市舶司、 蕃坊都设在西郊地区, 蕃商因从事海外贸易, 利润丰厚, 其居所规模庞大, 极尽奢华, 据记载: “番禺有海獠杂居。 其最豪者, 蒲姓, 号白番人, 本占城之贵人也……岁益久, 定居城中, 屋室稍侈靡逾禁……故其宏丽奇伟, 益张而大, 富盛甲一时。”[10]可见, 蕃坊区在宋代已出现了不少豪华的住宅。

综上, 宋代是广州居住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广州居住空间形态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www.xing528.com)

其一, 封闭式“坊市制” 转变为开放式“厢坊制” 的居住空间形态。 由于商业活动日益发达, 已不再局限于官方所限定的几个“市” 里, 自由开放和分散的商业性街道取代了集中的坊市, 居民区与工商业区不再有区别,凡是向街的地方都可以开设店铺, 从而使沿街出现了大量的茶馆、 酒楼以及其他饮食店等新型的“街市”, 并在其周围聚集了大量的商贩、 手工业者和城市平民, 居住建筑也不再局限于“坊” 内, 居住区和商业区交织在一起, 相伴而生, 逐渐连成一片, 没有明显的界线, 呈现出“开放式” 居住空间形态特征。

其二, 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因“行”、 “市” 的形成, 而促成居住区的发展。 沿河、 近桥或城门口内外, 由于交通便利, 出现了许多“行” 或“市”,这些“行” 或“市” 不再像原来的市场被围墙包围起来, 而是逐渐形成新的以“行”、 “市” 为中心的周边街市, 而居住则围绕着这些街市迅速发展起来。

其三, 由于居住区和商业区连成一片, 大街小巷的道路网络逐步形成。 居民众多的小巷不再相互隔离而是直通大街, 于是大街小巷畅通的结构代替了旧有封闭式的街坊结构, 例如西城的商业区路网四通八达, 西城西侧的城门是通往珠三角各地的主要通道, 即今天的西华路和长寿路。 西城内部的主要街道由于沿街都是各种商店、 酒楼和茶肆, 使得街道一般都很狭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