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监督管理
施工企业根据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编制程序文件,制订环境保护措施。施工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小组,以预防为主,全面综合治理, 建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体系, 将责任落实到施工人员。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2.加强技术防治
(1)限时施工
建筑施工应在工程开工前按照分级管理的权限,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说明工程项目名称、建筑施工单位名称、建筑施工场地位置、施工期限、可能排放的建筑施工噪声的强度、粉尘量、光污染以及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等。同时建立环境污染投诉接待制度,明确其接待人员,接待人员对相关方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 并限定期限给予答复解决。
(2)采取有效措施,隔音降噪
第一,要根据施工阶段特点,合理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将产生噪音的机械设备尽量布置在距离居民区较远的位置。
第二,开工前现场围墙建设完成, 对于敏感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施工,提前包裹降噪安全围帘。
第三,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 降低模板拆除、物体搬运等作业产生的噪声强度。
第四,木工房、混凝土输送泵等产生强噪音的机械设备应进行全封闭隔声。
第五,选用低噪音混凝土环保振捣棒。(www.xing528.com)
第六,在晚上十点至次日凌晨六点之间任何可以产生噪音污染的机械设备和工序原则上都不得使用和施工, 但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时应提前发布安民告示并做好与周围居民的协调工作。
(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组织措施
对各类的施工污染进行分类采取措施之后,要保证相关的管理措施能够严格执行,并取得相应的环境保护成果,则必须要更严格的控制施工现场管理的组织工作。施工现场的组织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管理专项方案中的主要内容,是明确的环境保护指导性文件,便于施工管理监理单位遵循并对日常的施工做出组织协调的任务。具体的组织管理内容如下。
1.建立施工现场全面的环境控制系统
施工管理的全面控制需要从责任和制度上完善各个体系,施工环境管理工作设置总指挥,负责管理工作的全面统筹,施工的技术方面、人员调控方面、设备的分配方面等,面面俱到,要层层分解,安排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人尽其职,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施工管理的总指挥可以是项目经理或同等级领导层的相关负责人,这个总指挥必须要对施工管理的全方面负责任;施工技术的总工程师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相关技术进行统筹管理;接下来一层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质量检验员、施工安全员以及仓库原料管理员等,都要各尽其职。
为保证环境保护措施能够贯彻实施到位,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置大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光污染五个污染防治组,安排五个不同的管理员任组长,对分配负责管理的施工现场严格监控。
2.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的综合治理
施工过程对环境的保护不仅要设置严格的管理人员,更要将环境保护的观念普及至每一个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可以选择使用企业的内部宣传手段,比如宣传栏、施工场地的标语、民工学校等处作为思想工作开展的平台,做好施工人员的纪律教育、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与此同时,对施工场地的环境保护控制若在采取相应措施之后仍然达不到当地政府对环境控制的水平时,要在施工场地附近的居民区与居民(村)委会、相关管理部门、建设主管部门和当地的环保部门进行沟通,提前做好污染防治的准备工作,对待各级领导部门的来信、来访,要积极配合,解决问题,一旦问题解决出现歧义,要能够及时进行经济补偿和礼貌的解释工作,在取得周围居民的谅解和支持之后,对相关的施工部门进行整改。
3.搞好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措施方案编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就要对施工的组织设计进行初步的规划,在规划阶段时就要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预见,对施工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建筑段要编制相应的管理专项方案。编制专项管理方案前,要对施工路段周围的地质环境、天气情况、原有环境条件进行详细的了解。在编制时,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保证施工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范围和程度在施工管理的掌握之中。专项方案编制后,要在施工单位的技术工程师以及监理单位的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