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电特性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恒流放电时,蓄电池端电压Uf、电动势E和电解液密度ρ25℃随放电时间变化的规律。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以20h放电率恒流放电的特性曲线如图1-11所示。
由于是恒(定电)流放电,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硫酸量相同。所以,电解液的密度ρ25℃呈直线下降,静止电动势Ej也直线下降。一般电解液密度每下降0.04g/cm3,蓄电池放电约为额定容量的25%。
放电时,由于蓄电池内阻R0的影响,蓄电池端电压Uf低于其电动势E,即
Uf=E-IfR0
式中 If——放电电流,单位为A。
从放电特性曲线可看出,蓄电池单体端电压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始放电阶段(2.11~2.0V)。这一阶段,蓄电池端电压Uf从2.11V迅速下降,这是由于放电之初极板孔隙内的H2SO4迅速消耗,密度迅速下降的缘故。
第二阶段是相对稳定阶段(2.0~1.85V)。这一阶段,极板孔隙外的电解液向极板孔隙内渗透速度加快,当渗透速度与化学反应速度达到相对平衡时,极板孔隙内的电解液密度的变化速率趋于一致,端电压将随整个容器内的电解液密度降低而缓慢下降到1.85V。
第三阶段是迅速下降阶段(1.85~1.75V)。由于放电接近终了时,化学反应渗入到极板内层,而放电时生成的硫酸铅较原来的活性物质的体积大(是PbO2的1.86倍,Pb的2.68倍),硫酸铅聚集在极板孔隙内,缩小了孔隙的截面积,使电解液渗入困难,因而极板孔隙内消耗的硫酸难以补充,孔隙内的电解液密度便迅速下降,端电压也随之急剧下降。
第四阶段是过度放电阶段(<1.75V)。蓄电池单体的端电压下降至一定值时(20h放电率降至1.75V),再继续放电即为过度放电。过度放电对蓄电池十分有害,易使极板损坏。此时如果切断电源,让蓄电池“休息”一下,由于极板孔隙中的电解液和容器中的电解液相互渗透,趋于平衡,蓄电池的端电压将会有所回升。
由此可见,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如下:
1)单体电压放电至终止电压(以20h放电率放电,单体电压降至1.75V)。
2)电解液密度降至最小许可值(约1.11g/cm3)。蓄电池允许的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有关,放电电流越大,则放完电的时间越短,而允许的放电终止电压越低,放电率与终止电压关系见表1-2。
图1-11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表1-2 起动型蓄电池的放电率与终止电压的关系
2.充电特性(www.xing528.com)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是指恒流充电时,蓄电池充电电压Uc、电动势E及电解液密度ρ25℃等随充电时间变化的规律。蓄电池以20h充电率恒电流充电时的特性曲线如图1-12所示。
由于采用恒(定电)流充电,单位时间内生成的硫酸量相同。所以,电解液的密度ρ25℃呈直线上升,静止电动势也随之上升。
充电时,电源必须克服蓄电池内阻R0的电压降,因此,充电电压Uc要高于蓄电池的电动势E,即:
Uc=E+IcR0
式中 Ic——充电电流,单位为A。
从充电特性曲线可看出,蓄电池单体端电压的变化规律也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开始充电阶段(2.0~2.11V)。开始接通充电电源时,极板孔隙内表层迅速生成硫酸,使孔隙中电解液的密度增大,因此,蓄电池单体端电压迅速上升。
第二阶段是稳定上升阶段(2.11~2.3V)。蓄电池单体端电压上升到2.1V以后,孔隙内硫酸向外扩散,继续充电至孔隙内产生硫酸的速度和渗透的速度达到平衡时,蓄电池的端电压就不再上升,而是随着整个容器内电解液密度的上升而相应提高。
图1-12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第三阶段是迅速上升阶段(2.3~2.7V)。蓄电池单体电压达到2.3~2.4V时,极板外层的活性物质基本都恢复为PbO2和Pb,继续通电,则使电解液中的水电解,产生H2和O2,以气泡形式出现,形成“沸腾”现象。由于产生的H2以离子状态H+集结在溶液中负极板处,来不及立即全部变成气泡放出,使得溶液与极板之间产生约0.33V的附加电压,因而使得蓄电池单体端电压上升至2.7V左右。
第四阶段是过充电阶段(≥2.7V)。蓄电池单体端电压上升至2.7V时应切断电源,停止充电,否则将会造成“过充电”。长时间过充电易加速极板活性物质的脱落,使极板过早损坏,因此必须避免。
在实际使用中,为保证蓄电池充足电,往往在出现“沸腾”之后,再继续充电2~3h,注意测量端电压和电解液密度,如果不再增加,则停止充电。充电停止后,由于充电电流为零,端电压迅速回落,极板孔隙内电解液和容器中的电解液密度趋于平衡,因而蓄电池端电压又降至2.11V左右。
可见,蓄电池在充电终了时(充足电)有如下特征:
1)蓄电池内产生大量气泡,即出现“沸腾”现象。
2)端电压上升至最大值,且2h内不再增加。
3)电解液密度上升至最大值,且2~3h内不再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