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构图有疏有密,有松有紧,有聚有散,有轻有重。这些关系如果处理得当,整幅作品才能“活”起来。
有疏与密就是要打破平均、格式化或均衡化,但要疏密有致,在此原则下作画,该疏的地方要疏,该密的地方要密。但要注意一点,疏不是“空”,密不是“实”。
松与紧一般是指用笔、用墨的松动与紧凑,是指物象在画面上密集与两者都绞在一起,例如新笋在春雨后,千竿秀发清风吹来,枝头散发开来,画起来用笔应该松动些、流畅些、轻柔些。当然,松与紧要搭配得当,紧处有松,松处有紧,且不可平均对待,也不可不紧不松,平淡无味。
正常来讲,聚散、疏密、松紧、轻重、大小在画面上是对立的。聚密紧重是相关联的,散疏松轻是相关联的,但在艺术处理上不能绝对化,有时聚与紧相等,也可能与松相等,也可以与改变一切情况而产生的“交叉”相等。也就是说,虚实是相对的,又是相承的。如果说聚散是数量上的变化,疏密是与面积大小有关系的变化,这两种变化是“实”的形式感,松紧轻重是生活经验中的一种感觉,它的变化是虚的形式感,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虚”与“实”的变化。
疏与密,聚与散,松与紧是不能画等号的,构图时是用在绘画中,还要做到虽疏而有分量,显得重,虽密而虚,虽聚而不重,虽松而不散,虽紧而不实,要掌握构图绘画中千变万化的规律,运用得当,才能产生效果。
轻、重与上述所讲也有着重要的关系,大小、轻重、疏密才能产生虚实,相互搭配得当,才能使画面既有变化而又稳定、均衡,格调、章法才能稳定、舒畅、自然,但在要求轻重、均衡的同时反对“平而无奇”,力求“纳奇险于平正”,求平正、出奇险。总之是求矛盾又求统一。矛盾是指整个构图中所产生的聚散、松紧、虚实、轻重等对立关系,统一是指整幅画要自然和谐。(www.xing528.com)
以上这些对立的关系不仅在构图中要考虑到,而且更要考虑在内画中的特殊性。内画载体的造型、构图要和载体搭配得当,和谐自然,也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艺术品。所以这些对立关系也要因载体的外形、大小,与载体本身局部与局部的结合而合理处置。
藏露与隐显是指画面构图中的有些物象,为了达到某种夸张或很含蓄的某种效果,可以采取的一些方法。有些形象太露了,有醒目的效果,但不含蓄;有些太露了反起不到夸张和张扬的效果。倒不如半藏半露,使有限画面创造出无限境界。当不需要一览无余时,有些地方或东西藏起来,使有知数变成未知数,远胜单纯的露。
运用藏时,巧妙的“藏”也是一种“显”。藏是一种效果,即使在画面的藏处,也可以使人感到有很多东西和景色,只要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样的“藏”也就是“显”了。“藏”得好,“藏”得巧,可以使无笔墨处似有笔墨,无景色处有景色。
但也不要一味追求“藏”,该“露”的地方还是要“露”,还要突出。必要露时的物象,不露不能显出在视觉中的效果,不“露”使人看不明白。“藏”得不明白,不如不“藏”。
如何“藏”?在上述黑白的构图中也讲了,可借虚的云烟雾来“藏”,也可借实的物象来“藏”,如山石树及一些建筑来“藏”,可以借某一物“藏”一物,借山“藏”山,借树“藏”树,借山“藏”树,借运动之中的物象来“藏”固定的物体等。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达到:一、“形”而不见,而“意”现;二、有限变无限;三、绘画本是造型艺术,所以该露的地方要“露”才能更醒目。内画在“藏”这方面更有它载体上的优势,由于载体本身的特殊造型所定,有的载体本身也是一种雕刻艺术品,鼻烟壶上兽头的雕刻、壶把上的雕环,还有一些鼻烟壶身上的传统浮雕等都可以用“藏”的方法。再加上壶的内壁本身就是一种模糊的半透明状态,玻璃也好,水晶也罢,给人的感觉就是隐隐约约,可以壶内壁的特殊效果来“藏”,如果是玛瑙或其他半透明载体也可以借载体本身的其他杂质或本身的不均匀的“色”来“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