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本《瀛涯胜览》校注:蘇門答剌國的背景、王位纷争和复仇

明本《瀛涯胜览》校注:蘇門答剌國的背景、王位纷争和复仇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蘇門答剌國,即古之須文達那②國是也,其處乃西洋之總頭路。《明史》誤將須文達那、蘇門答剌分爲二國。其蘇門答剌國王①先被那孤兒國花面王②侵掠,戰鬥,身中藥箭[一]而死。漁翁有嫡子名蘇幹剌⑥,領挈家逃走消山,自立一寨,不時率侵,復父仇。

明本《瀛涯胜览》校注:蘇門答剌國的背景、王位纷争和复仇

蘇門答剌國,即古之須文達那國是也,其處乃西洋之總頭路。寶船自滿剌加國向西南,好風行五晝夜,先到一村[二]濱海去處,地名[三]答魯蠻[四]船,往東南十餘里即至。其國無城郭,有一大溪水流入於海,一日二次潮水長落。其海口[五]大,常有船隻沉没。

其國南去有百里之遠大深山,北是大海,東亦大山,至啞[六]魯國界,正[七]西邊海山連小國二處:先至那孤兒王界,後至黎代[八]王界。

【校勘記】

[一]底本標題原有那孤兒、黎代兩國,已按内容移至下文。

[二]村:原作“樸”,據國本、説本、淡本、藝本、紀本改。

[三]名:原缺,據國本、説本、淡本、藝本補。

[四]繫:原作“擊”,據國本、説本、淡本、藝本改。

[五]浪:原缺,據國本、説本、淡本、藝本、紀本補。

[六]啞:原作“阿”,國本、説本、淡本、紀本同,據藝本改。下同。

[七]正:原作“王”,據國本、説本、淡本、紀本改。

[八]代:原作“伐”,説本、淡本同,據國本改。下同。

【注釋】

①蘇門答剌(Sumatra):此指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角的古國,非指蘇門答臘全島。《宋史》稱蘇勿吒蒲迷(Sumutra-bhumi),《島夷志略》作須文答剌,《元史》作速木都剌。《爪哇史贊》稱爲Samudra,《馬來紀年》稱Semudra,可能出自梵語samudra,意爲海,另一説來自馬來語samandra,是大蟻之意。

②須文達那:蘇門答剌Sumatra的又一譯名。《島夷志略》作須文答剌。《元史》作速木都剌、蘇木都剌、蘇木達、須木達、須門那等名,應爲一地。《明史》誤將須文達那、蘇門答剌分爲二國。

③答魯蠻:即今巴賽(Pasei)河口。Talumangkin的對音。

其蘇門答剌國王先被那孤兒國花面王侵掠,戰鬥,身中藥箭[一]而死。有一子幼小,莫能報仇。其王之妻與[二]衆誓曰:“若有能報夫死之仇,得全其地,吾願爲妻,王主國事。”言訖,本處有一漁翁奮志而言:“我亦能報。”遂領兵衆,當先殺敗花面王,復雪其仇。花面王被殺,其衆退伏不敢侵擾。王妻不負前盟,與漁翁配合,稱爲老王,家室[三]、地賦之政悉聽老王裁制。永樂七年,老王效職[四],進貢方物而沐天恩。永樂十年,復至其國。其先王之子長成,陰與部領謀殺義父,即漁翁也。奪其位,掌其國。漁翁有嫡子名蘇幹剌,領衆挈家逃走消山,自立一寨,不時率衆侵,復父仇。永樂十三年,正使太監鄭和等船到彼,發兵擒獲蘇幹剌,赴闕明正其罪。其王子荷蒙聖恩,常貢方物於朝廷。

【校勘記】

[一]箭:原作“戰”,據國本、説本、淡本、藝本、紀本改。

[二]與:原缺,據國本、説本、淡本、紀本補。

[三]室:原作“窒”,國本作“寶”,依説本、淡本、藝本、紀本改。

[四]職:原缺,據國本、説本、淡本、紀本補。

【注釋】

①蘇門答剌國王:即宰奴里阿必丁。《明實録》載:永樂三年(1405)蘇門答剌酋長宰奴里阿必丁來朝,封爲國王。

②花面王:即那孤兒國王,那孤兒國在《島夷志略》中稱花面,所管人民皆於面上刺字三尖青花爲號,所以國王稱爲花面王。

③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

④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

⑤先王之子:即後繼爲國王的鎖丹罕難阿必鎮。

⑥蘇幹剌:是Sekandar的譯音。他是漁翁,亦即老王的嫡子,是老王原有之子的名字。

⑦永樂十三年:公元1415年。

其國四時氣候不齊,朝熱如夏,暮寒如秋,五月七月間再有瘴氣。山産硫黄,出於巖穴之中,其山不生草木,土石皆焦黄色。田地不廣,惟種早稻,一年二熟,大小麥俱無。其胡椒,倚[一]山居住人家置園種之,藤蔓而生,若中國廣東甜菜樣,開花黄白,結椒成實,生青老紅,候其半老之時,擇採曬乾貨賣。其椒粒虚大者,此處椒也。每官秤百斤,賣彼處金錢八個[二],直銀一兩。

【校勘記】

[一]倚:原作“椅”,據國本、説本、淡本、藝本、紀本改。

[二]八個:説本、淡本、藝本同,國本、紀本作“八十個”。

【注釋】

①瘴氣:熱帶或亞熱帶山林中的濕熱空氣。《後漢書·南蠻傳》:“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氣,致死者十必四五。”被認爲是流行於亞熱帶潮濕地區惡性瘧疾等傳染病的病源。

②硫黄:非金屬元素硫通稱。可用來製作硫酸、火藥、殺蟲劑,也可藥用。

③胡椒(Piper nigrum):波斯語pilpil,來自梵語pippali。爲胡椒科植物胡椒的近成熟或成熟果實。常緑藤本植物,果實小,球形,分佈於熱帶、亞熱帶。商品上有黑胡椒、白胡椒之分,當果穗基部果實開始變紅時,剪下果穗曬乾或烘乾後,果皮變黑、皺縮,稱黑胡椒;如全部果實均已發紅時採收,用水浸漬數日,去外果皮曬乾,則果實表面呈白色,稱白胡椒。胡椒味辛辣,但刺激性比辣椒小,除供調味外,藥用内服作驅風健胃劑,外用可作刺激劑、發熱劑。胡椒原産於印度,《酉陽雜俎》稱出自摩揭陀。後傳入波斯、東南亞,中國廣東、廣西、雲南、臺灣引種。

④甜菜:二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葉子叢生,有長柄,花小,緑色。根部含有糖質,是製糖的主要原料之一。

果有芭蕉子、甘蔗、莽吉柿、波羅蜜之類。有一等臭果[一],番名賭爾焉[二]①。如中國水鷄頭樣,長七八寸,皮生尖刺,熟則五六瓣裂開,若臭牛肉之臭。内有栗子大酥白肉十四五塊,甚甜美可吃。肉中有子,炒而食之,其味如栗。柑橘甚廣,四時常有,若洞庭獅柑緑橘樣,不酸,可以久留不爛[三]。又有一等酸子,番名俺拔[四]②。如大消梨樣,頗長,緑皮,其氣香烈。欲食則[五]去其皮,挑切[六]外肉而食,酸甜甚美,核如鷄彈大。其桃[七]、李等果俱無。

【校勘記】(www.xing528.com)

[一]臭果:原作“臭葉”,説本、淡本同,紀本作“夏葉”,依國本、藝本改。

[二]焉:原作“鳥”,説本、淡本、藝本、紀本同,依國本改。

[三]爛:原作“煙”,據國本、説本、淡本、紀本改。

[四]俺拔:原作“掩拔”,説本、淡本同。據國本、藝本、紀本改。

[五]則:原作“製”,國本、紀本作“簽”,説本、淡本作“擊”,據藝本改。

[六]切:原作“砌”,據國本、説本、淡本、紀本改。

[七]桃:原缺,據國本、藝本、紀本補。

【注釋】

①賭爾焉:是馬來語durian的對音,即榴槤果。屬常緑喬木,葉子呈長橢圓形,果實球形,表面有許多硬刺,果肉白色可吃。原産南洋一帶。

②俺拔:爲印度巴厘語amba的對音,即芒果(mango)。産於亞熱帶地區,屬常緑喬木,葉質厚,花小,果實熟爲黄色,味美多汁。

蔬菜有蔥、蒜、薑、芥,冬瓜至廣,長久不壞。西瓜緑皮紅子,有長三二尺者。人家多養黄牛,乳酪多有賣者。羊皆黑毛,無白者。鷄無腺[一]①者,番人不識腺[二],惟有母鷄。雄鷄大者五六斤[三]。略煮便軟,其味甚美,絶勝他處之鷄[四]。鴨有腳低矮[五],大有五六斤重者[六]。桑樹亦有,人家養蠶,不會繅絲,只會作綿子。

【校勘記】

[一]腺:原作“緣”,説本、淡本缺,紀本作“翩”,據國本改。

[二]腺:原作“緑”,説本、淡本同,紀本作“扇鷄”,據國本改。

[三]五六斤:國本作“六七斤”,説本作“七八斤重”,藝本作“重七斤”,紀本作“七斤”。

[四]略煮便軟其味甚美絶勝他處之鷄:原缺,據國本、説本、淡本、紀本補。紀本“他處”作“别國”。

[五]鴨有腳低矮:原缺,“低矮”,國本作“匾大”,一部作“低匾”,據説本、淡本、紀本補。

[六]大有五六斤重者:原缺,國本作“大者五六斤”,紀本作“大有五六斤者”,據説本、淡本補。

【注釋】

①鷄無腺:指無腺鷄,即没有閹過的鷄。

其國風俗淳厚,言語、書記[一]、婚喪之禮[二],並男婦[三]穿扮衣服等事,皆與滿剌加國相同。其民之屋,如樓起造,不鋪板[四],但用椰子、槺榔木劈成條片,以藤縛之,再用藤簟鋪於上而居之,高七八尺[五],亦布閣栅。

此處多有番船往來,所以諸般番貨多有賣者。其國使用金錢、錫錢[六],其金錢番名底[七]那兒,以七成淡金鑄造,每個圓徑五分,面底[八]有文[九],官秤三分五釐[一○]。錫錢番名加失[一一]②,凡國中一應[一二]買賣則以錫錢使用,交易皆以十六兩爲一斤數論價,以通行四方[一三]

【校勘記】

[一]書記:原缺,據藝本補。

[二]之禮:原缺,據藝本補。

[三]婦:原作“子”,藝本作“女”,説本、淡本作“婦人”,據國本改。

[四]不鋪板:國本、説本、淡本、紀本同,藝本作“鋪板於上”。

[五]七八尺:原作“處”,藝本作“八尺”,據國本改。

[六]金錢錫錢:藝本同,國本、説本、淡本、紀本作“金銀錫錢”。

[七]底:原作“低”,國本同,據説本、淡本、紀本改。

[八]面底:原作“面低”,國本同,藝本作“其背”,紀本作“而底”,據説本、淡本、紀本改。

[九]文:原作“洨”,説本、淡本、紀本作“紋”,據國本、藝本改。

[一○]三分五釐:説本、淡本、藝本、亦本同。國本作“五分五釐”,紀本作“二分三釐”。

[一一]錫錢番名加失:原缺,説本、淡本、藝本、紀本同,據國本補。

[一二]國中一應:原缺,據藝本補。

[一三]交易皆以十六兩爲一斤數論價以通行四方:原缺,據藝本補。

【注釋】

①底那兒:是波斯語、阿拉伯語dinar的對音,金幣名。今譯第納爾。來自羅馬帝國金幣名denarius。中世紀阿拉伯作家既用dinar表示金幣,也用它表示銀幣。

②加失:指錫錢,馬來語timah,伯希和認爲是葡萄牙語Caixa,英語cash,則此著録早於亨利·玉爾刊佈Hobson-Jobson之名一個世紀。至16世紀托梅·皮雷斯《東方記》作Caixa。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