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与外销陶瓷出现一批独有时代特点的器形

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与外销陶瓷出现一批独有时代特点的器形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的青花器由于内外销的需要,产量很大。器物造型方面,有些器物表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青铜觚为酒器,而瓷觚用于插花或摆设,故又称花觚。笔筒多为喇叭口、束腰、二层台平砂广底的束腰形。喇叭口束腰形笔筒也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康熙中期以后基本定型为直筒形。另外,还有一些独特的器形是这一时期特有的,如摇铃杯、莲子罐、号筒尊等。号筒尊为顺治时期特有,仅见青花品种,因极像西藏喇嘛教所用的号筒,故名。

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与外销陶瓷出现一批独有时代特点的器形

此时的青花器由于内外销的需要,产量很大。产品仍以日用器为主,宗教用器、陈设器次之。器物造型方面,有些器物表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如炉以钵式炉为主,侈口、束颈、圆腹、高圈足,有别于元至明早期的双耳三足炉、明中期的直身三足炉;盘的口沿为敛口、圆唇,盘腹弧线丰满圆润,大盘的口径多在30—40厘米,底足一般为双圈足釉底;罐一般为直口、长圆腹、浅圈足,小罐因形状像莲子而称莲子罐;瓶以象腿瓶最具时代特色,为侈口、短束颈、长直身向下轻微内收、平底,因形状似大象的腿而得名,康熙时又称一统瓶,取“江山一统”之意;觚为仿古青铜器的器形,此时广为流行。青铜觚为酒器,而瓷觚用于插花或摆设,故又称花觚。明末的花觚为撇口、长直身、平底。明末至清初的与前述同,但中间腰部往往稍稍突起一段。清康熙早期至中期,逐步发展为大撇口、长颈、圆鼓腹、胫外撇、双层台底,这类觚又称凤尾尊,至康熙中期以后基本定型。笔筒多为喇叭口、束腰、二层台平砂广底的束腰形。

钵式炉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器形之一。有花鸟纹、博古纹、人物纹、瑞兽纹等纹饰。器物为侈口鼓腹,胎体厚重,足根外墙削釉一圈,平砂底较细滑。釉白中闪青,青花青翠浓艳。口沿下多以一圈蕉叶纹为辅助纹饰,蕉叶大小相间,大蕉叶中梗留白。主题纹饰在腹部。花鸟纹多以洞石(太湖石)、牡丹、松竹梅、蜜蜂鸳鸯等组成。人物多绘罗汉、高士等。瑞兽多绘狮子、麒麟等。其中牡丹画为双犄;竹叶画成“个”字状。

喇叭口束腰形笔筒也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康熙中期以后基本定型为直筒形。这种器物一般为喇叭口、束腰、二层台平砂广底。口沿下饰釉下暗刻花一圈,作为辅助纹饰。主题纹饰在筒身中部。纹饰内容有花鸟、人物等。花鸟图一般也是以太湖石、花卉(常见的有玉兰花、兰草等)、猫、蝶、鸟等构成。通常在中腰部以暗刻线和暗刻带状花纹(通常是绘唐草纹)一圈作为分隔,主题纹饰画在分隔线的上方。足沿绘辅助纹饰一圈,一般为变形如意云纹或蕉叶纹。(www.xing528.com)

另外,还有一些独特的器形是这一时期特有的,如摇铃杯、莲子罐、号筒尊等。摇铃杯口沿多施酱釉,俗称酱釉口,白釉多泛青,青花发色青翠。胎体一般较厚。足根外墙削釉一圈,旋痕明显。在杯足部分还有一圈向下的蕉叶纹作为辅助纹饰,蕉叶大小相间,大叶的中梗留白。主题纹饰绘在杯的身体部分,有花鸟纹、山水人物纹等。花鸟纹画有洞石、兰草、菊花、小鸟、太阳等。号筒尊为顺治时期特有,仅见青花品种,因极像西藏喇嘛教所用的号筒,故名。这种瓶洗口呈墩式碗状,颈部饰双兽耳,长颈上窄下粗,溜肩长腹,下部外撇,平砂广底,为佛前供器。胎体厚重,釉白中闪青,青花翠蓝浓艳。广东省博物馆所藏的一件,口沿下画倒垂莲瓣纹,颈部画朵云纹和江崖海水,腹部画海水云气龙纹。云纹留白边,龙矫健凶猛,麟片大而留白边。画面以渲染平涂画法为主,笔画随意有力,画面较丰满。莲子罐直口、长身鼓腹,圈足釉底,足跟外墙削釉一圈。配圜形顶盖。因状似莲子,故称。(图72)这类莲子罐外销到欧洲后,欧洲人往往加上银质或铜鎏金的把手和连接罐身与罐盖的金属构件,改造成马克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