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以后先恢复上演的传统京剧曲目中,宣扬爱国主义情怀的《杨门女将》讲述的是佘太君老奶奶领着一群寡妇征战三关,浴血奋战抵御辽国入侵的故事。
笔者当时还是不谙世事的孩童,由于祖母是个大戏迷,耳边整日都是收音机里挥之不去的佘太君的悲壮慷慨:“哪一战,不伤我杨家将!哪一战,不亡我父子兵!”
后来,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播出,老令公杨继业以及杨六郎等后辈都是“威震三关”。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令人心驰神往,可以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但对“三关”在哪里,辽国人是什么人,我没有任何实际的概念,想当然地认为是靠近苏联或蒙古的什么地方。长大后,对历史逐渐感兴趣,才知道三关离我的老家天津近得不能再近——瓦桥关(今涿州南)、益津关(今霸州)、淤口关(今霸州东),皆在白沟河的南岸。而白沟河北岸不远处,就是当时契丹族辽国的地盘。
今天的白沟,是个鼎鼎有名的各式小商品集散地,从前的大河,早已随时光流逝变成不起眼的小河沟。而从前拼死攻杀的汉族与契丹两族人民,以及日后取代辽国的女真人,早已在元朝时期就被蒙古统治者统称为“汉人”,血脉融合。
那么,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为何“三关”如此深入汉族传统疆域之腹地,就不得不谈起残唐五代中走马灯式变换的人物中最大名鼎鼎而又最遗臭万年的“儿皇帝”石敬瑭。
此公为了同后唐抗衡,竟答应割让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等地)给契丹,使得中原门户大开,为后来的汉族政权留下心腹之患,英明神武如后周的柴世宗、北宋的太宗赵光义,几次北伐,都无功而返。而且北宋之亡的最根本原因也早在石敬瑭时代就已经种下。
最为后世中国人所诟病痛斥的,则是石敬瑭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自称“儿皇帝”,拜认这位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异族人为父。
以至于直到1905年8月29日在东京发表的《同盟会宣言》中,第二条就赫然表明:
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可见,石敬瑭此人名气之大,几乎和吴三桂并驾齐驱,而且他还少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浪漫,多了层“认贼作父”当“儿皇帝”的屈辱,千秋万代,骂名滚滚。
笔者当然不想为这位沙陀人翻案,只是想来一把史海钩沉,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展示给读者,让人们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自己判断特殊时代这位特殊的历史人物。
残唐五代的戏剧性历史
说起五代,人们会机械性地背出历史课本中要作为考试内容的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如果没怎么深入研究过历史,很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这五个朝代肯定像南朝宋、齐、梁、陈一样是“一家物与一家物”,是一朝顶替另一朝承接下去。
实则不然。
要说石敬瑭,不能不先提及后梁太祖朱温和后唐太祖李克用。
沙陀是西突厥的一支(驻地在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唐朝末年,李克用因帮助唐朝镇压庞勋有功,获封为云中牙将,并受御赐改名为李克用(原姓朱邪)。唐僖宗时,黄巢破长安,李克用率军勤王,大败黄巢大将尚让,因功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地位显赫。
后来,黄巢进攻朱温(原是黄巢将领,后降唐),李克用为了扩大地盘,就与朱温合军夹击黄巢,最后逼得这位杀人百万的盐贩子逃到狼虎谷,被外甥林言杀掉。
大胜后,朱温宴请李克用,这位二十八岁的使相(既是节度使又是宰相)根本不把朱温放在眼里,狂饮肆骂,惹得本来就不怀好意的朱温杀心顿起。夜间,朱温派人纵火射箭,想灭掉这位刚刚救了自己一命的竞争对手。
李克用虽然烂醉如泥,终有亲兵从人血战,他狼狈逃出,但三百多精骑护卫几乎全部被杀,从此双方结下死仇。
日后李、朱两人较量多次,李克用败多胜少,有一次还差点儿抛弃老窝晋阳逃回沙漠,以至于多年不能和朱温相抗衡。
朱温篡唐后,李克用以唐朝大忠臣的面目出现,并在儿子李存勖的建议下励精图治,不断积蓄力量,准备和立都中原的老对头朱温再争高下。
在潞州与朱温的军队相持时,李克用病发身亡。临终时,他交给李存勖三支箭,一支箭要儿子讨伐忘恩负义的河北刘仁恭,一支箭要他击平不守信用的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一支箭就是要平灭朱温的梁国。
李存勖果真不负老爹厚望,先是身着丧服出师,把一直盘踞幽州的刘仁恭父子抓住斩首,又马上进军攻打朱友贞的梁国(此时朱温已被儿子杀掉),一举歼灭七万多梁军主力。为了消灭常常南下的契丹人,他挥师北进,大败骁勇能战的契丹军,并迅速回师,直攻梁国都城汴州,梁国国主朱友贞自杀,梁国灭亡。
李存勖完成父亲的遗愿后,称帝建国,国号为唐,史称后唐。这位英明神武的皇帝登基后迅速腐化,冤杀功臣,加之他又是历史上地位最高的戏迷票友(自封艺名“李天下”),一时间奸佞当权,将士困顿。本来已经占领四川的唐军因主帅郭崇韬被枉杀而起兵造反,并迅速波及后唐内地。
不得已,李存勖委派自己的义弟李嗣源率军征讨,没想到李嗣源被属下叛变军士挟持,调转马头直攻洛阳。
都城的御林军见势不妙,也里应外合,鼓噪造反。窘急之下,李存勖率军亲自加入战斗。结果这位“李天下”身中数箭后流血不止,大叫“口渴”而死,年仅四十三岁。
当时,左右从人奔逃略尽,只剩下一个伶人还算忠心,往李存勖身上堆了好多乐器后放火焚烧,终于使得这位帝王尸体未受乱兵戮辱,并能在丝竹的噼啪声中直达最高的“艺术境界”。
取而代之的李嗣源,原名邈佶烈,十三岁时就因勇武善射被李克用收在帐下做养子,侍卫征战,奋勇争锋,在灭梁和击破契丹的战役中功劳颇著。
后唐建立后,皇帝李存勖猜忌忠臣,李嗣源几次险些被杀。最后,魏州兵变,皇帝派他前去镇压。李嗣源赶到魏州城下,还未来得及攻城,当天夜里就发生军队哗变,将士们逼着他称帝,老将军流泪不从,想亲自回都城向李存勖解释自己对本朝的一片忠心。他的女婿石敬瑭劝说道:“岂有军变于外,上将独无事者乎?”意思是你现在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回去后肯定马上被杀。
无奈,李嗣源只有随军队返攻洛阳,还没到达都城,城内就发生御林军叛乱,李存勖被射杀。因此,李嗣源得以还都继位。
在位七年间,李嗣源诛杀宦官奸佞,惩治贪污,宽仁爱民,力图节俭。但是,他属于“仁而不明”的一类人,末期也重蹈诛戮功臣的覆辙。加之他在立储事宜上不做明白交代,臣下派系众多,拥立不一。病危时,他的长子李从荣害怕自己不得立为皇帝,带兵准备冲入宫中察看虚实,当即被大臣诛杀。得知此讯后,老皇帝惊骇交加,一命呼呜。
虽在位仅七年,李嗣源在五代君王中,却最为“长命”,可见五代是何等的乱世!
李嗣源死后,优柔寡断的李从厚继位,是为后唐闵帝。此人虽“寡言好礼”,但确实没有人君之量与人君之才。执掌朝柄的朱弘昭和冯赟两个人,只知道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从而逼反了李嗣源的养子潞王李从珂。
李从珂原姓王,战乱时母子被掠,十几岁时就为李嗣源收养,青少年时代一直跟随义父在战场上厮杀,英勇异常。
当初李嗣源继位,李从珂因事得罪了重臣安重诲,安重诲屡屡进言李嗣源要对李从珂治罪。最后激得老皇帝也急了,对安重诲说:“朕为小将校时,家徒衣食不足,赖此儿荷石灰、收马粪以存养,以至今贵为天子,而不能庇一儿!”
后来,安重诲被诛,李从珂得封潞王,晋升为太尉。闵帝继位后,为削弱李从珂的兵权,就派他到河东任节度使,拟把他从凤翔重地调离。
五代之时,功臣勇将纷纷被杀,李从珂已经预见到自己的下场,就四处发檄文要“清除君侧”,引得后唐闵帝派大军攻打凤翔。
很快,外军大集,蚁附登城,眼看就要城陷被俘杀,情急之下,李从珂亲自凭城,嚷道:“我二十岁不到就跟从先帝征战,出生入死,金疮满身,树立得社稷,军士从我登阵者多矣。今朝廷信任贼臣,残害骨肉,且我有何罪!”大声恸哭不已。
城下好多攻城将士本来就是李从珂从前的属下,闻言伤悲,派来攻城的羽林和严卫两个都指挥使临阵“投诚”。仅仅十几天,李从珂就率诸军攻入洛阳,闵帝慌忙奔逃,他自为皇帝,正所谓“一哭得帝位”。
闵帝出逃路中,正遇自防地而来查探虚实的姐夫石敬瑭,大喜过望,以为终于遇见救星。不料石敬瑭见闵帝身边仅有五十骑随从,又无将相大臣跟从,也无证明其身份的玉玺。翻抄查看过后,他对这位失势的皇帝小舅子渐不礼遇。
后来,闵帝身边的侍臣看不惯石敬瑭的无礼,叱骂中抽刀欲刺,被石敬瑭手下杀个一干二净,独留闵帝一人于驿舍。
然后,石敬瑭这位“先帝爱婿”驰入洛阳,向新主效忠。
不久,闵帝与皇后及其四子同时被李从珂鸩杀,时年才二十一岁。
乱世播迁中的石敬瑭
石敬瑭,沙陀部人,其父名臬捩鸡。《旧五代史》中说他是汉代丞相石奋的后代,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则坦白称“不知其得姓之始”。
由于《旧五代史》资料主要得自各朝大臣为自己主人修的《实录》,把石敬瑭当成石奋后代显然是溢美之词、冒认祖宗。
欧阳修《新五代史》虽太过简略,但已有宋儒的“正气”,对帝王身世追根究本,因此欧阳修一说更为可信。
石敬瑭生于太原,此人本性沉淡,寡言笑,喜读兵法。李嗣源为代州刺史时,非常器重石敬瑭,以亲女妻之,任为心腹。后唐庄宗李存勖听说石敬瑭的骑射之能,常招致旗下一并攻伐四战。甘陵之战中,石敬瑭仅带十余骑横槊深入,东西驰突,立阵未稳的李存勖得以安全,使得这位本身就十分英勇善战的皇帝亲抚其背夸奖:“将门出将,言不谬尔。”并把自己喝过的酥油茶赐给石敬瑭。由此,这位石郎一时显名于世。
在与梁军的作战中,有一次石敬瑭与岳丈李嗣源侦察地形,一行人都轻装没有穿甲胄,忽然遭逢一队隐蔽的梁兵,快马从丘林中跃出,刃锋几及李嗣源后背。石敬瑭大喝一声,策马冲奔,以战戟击落敌兵数人,救了老丈人一命。
在日后的灭梁决战中,石敬瑭屡建奇功,因此史书评曰:“平汴水,灭梁室,致庄宗(李存勖)一统,集明宗(李嗣源)大勋,帝(石敬瑭)与唐末帝(李从珂)功居最,庄宗朝官未显者,以帝(石敬瑭)不好矜伐故也,唯明宗心知之。”
显然,石敬瑭不好张扬,因此在李存勖称帝时没有获封大官。李嗣源称帝后,封石敬瑭为宣武军节度使、开国公,加驸马都尉,后改河阳节度使,赐号“耀忠匡定保节功臣”。
歧阳兵乱,兵士推潞王李从珂为帝,后唐闵帝诏石敬瑭赴阙救援,双方相遇于道。乱世之际,忠义最难,石敬瑭权衡利弊,终于杀尽闵帝左右,奔投李从珂,致使小舅子闵帝为李从珂毒杀。
估计石敬瑭内心对于闵帝之死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愧疚。他对岳父李嗣源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对嗣君闵帝只是把他当成扶不起的“刘阿斗”。
石敬瑭称帝后,谥李从厚为“闵帝”,封土坟高才数尺。如果心中有愧,石敬瑭肯定会厚葬这位小舅子。
后唐末帝李从珂继位后,对这位“石郎”很不放心。石敬瑭在新皇登基后,也不敢主动提出回到自己的驻防地,整日提心吊胆地怕被杀掉,忧愁多病,竟然一时瘦成麻秆一样。
由于李嗣源发妻曹太后说情,李从珂才勉强答应石敬瑭回河东驻地,为北京(当时的太原)留守、太原节度使。
有一次,石敬瑭的妻子到洛阳为李从珂祝寿,宴会后要回家见丈夫,李从珂趁酒醉说了句玩笑话:“这么着急干吗?是不是要回去和石郎一起造反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石敬瑭得知后暗地里更加加紧防备。
后来,朝廷派使臣宣慰河东,石敬瑭手下将士高呼万岁,想趁机拥立石敬瑭为帝以邀功。由于当时时机还不成熟,善于观察形势的石敬瑭马上把为首高呼“万岁”的三十六人逮捕斩首,然后上奏李从珂以表“忠心”。这些人也真倒霉。
不久,为了试探皇帝李从珂对自己的态度,石敬瑭上奏要求辞去军权,请调到别的地方任节度使。这种伎俩最简单但很奏效,如果李从珂同意他的辞职书,说明皇帝肯定怀疑他;如果退回,就说明李从珂仍然信任他。
李从珂问大臣薛文遇如何处理,薛文遇对答:“臣闻作舍于道,三年不成……石敬瑭除亦叛,不除亦叛,不如先事图之。”
因此,李从珂下定决心,下诏调任石敬瑭。
事已至此,石敬瑭也撕破脸皮,上书说李从珂不是李嗣源的亲生儿子,应让位于许王李从益。
李从珂阅奏大怒,派人草诏责备石敬瑭,也很有理:你连嗣皇李从厚尚且出卖不救,现在又上书要立另外一个小舅子许王李从益,天下人谁能相信你的话!
于是,李从珂征发大兵进伐石敬瑭。
以石敬瑭的兵力和能力,他绝对不是李从珂的对手。
毕竟石敬瑭是一世奸雄,忙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且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并派心腹密赴契丹向耶律德光求助。
这位契丹主马上率军赶来,迅若流电。后晋史臣为此沾沾自喜,日后述及此事时,欢喜无限地认为契丹出兵是天助大晋,殊不知耶律德光完全是为私而来。
936年9月,契丹耶律德光亲率军队自代州扬武谷南来,有众五万,号三十万,旌旗不绝五十多里。
石敬瑭闻契丹兵至,连夜出城,拜见耶律德光,双方相见恨晚。于是,二人“因论父子之义”。如果读书不细,还以为耶律德光会认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石敬瑭为父,其实正好相反,谁有兵有权有势谁就是爹。
石敬瑭给青年人当儿子,连其手下大将刘知远(日后的后汉高祖)也觉过分,劝他说:“称臣就可以了,奈何以儿居之!”石敬瑭不听。
耶律德光则大喜。他在得到石敬瑭割送燕云十六州(输岁币三十万帛)并称儿皇帝的许诺后,马上册封这位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大干儿子”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实则无福)。
石敬瑭在契丹人马增援下,大军直入,直攻洛阳。
从前勇猛绝伦的李从珂称帝后已无昔日胆气,在败绩连传的情势下,只知酣饮悲歌,形神惨沮。臣下劝他亲征,他答道:“卿辈勿说石郎,使我心胆坠地!”怯懦如此,不亡也难。
城陷前夕,京城父老上奏,劝李从珂说:“前唐皇帝每当中原有难,多幸蜀地以图进取,陛下何不入西川?”
李从珂此时倒很明白,答称:“本朝(指前唐,后唐以唐朝正朔自居)两川节度使皆用文臣,所以玄宗、僖宗避寇幸蜀。今孟氏已称尊矣,吾何归乎!”
后唐在蜀地的地方长官孟知祥在李嗣源时代就已经不听节制,名义上服从后唐,实际上自己割据一方。李嗣源死后,孟知祥马上称帝,史称后蜀。
恸哭之余,李从珂奔入后宫,与曹太后、刘皇后等人携传国玉玺等上玄武楼,举族自焚而死。后唐亡。
割送燕云十六州的耻辱及后果
石敬瑭狮子大开口(不是索要反是倒吐),一下子送给“小爹”耶律德光的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蓟州(今天津蓟县)、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涿州(今河北涿州)、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儒州(今北京延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云州(今山西大同)、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
由此,北方少数民族可以骑马直侵至黄河岸边,失去了此前历朝历代一直恃为天然屏障的大部分地区。
远至汉代的刘邦和唐朝的李渊,都曾因想实现个人野心和专心经营中原地区而向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或突厥等)称臣、和亲或纳贡,但充其量只是送钱送物送女人而已。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答应割让给对方大片土地,石敬瑭可以说是在中国历史上开了先例,并因此而“享受”遗臭万年的待遇。
石敬瑭当皇帝后,常常得接待来宣诏的倨傲契丹使者,而且要跪地拜受契丹主耶律德光的诏敕。后晋不仅要按年送金帛,每有节日生日(契丹帝后)、吉凶庆吊,都要运送大量奇珍异宝进献,而且从上到下,遍及契丹元帅、太子、数王以及重臣,卑躬屈膝,滋味确实不是很好受。
不久,魏州的节度使范延光趁乱起兵,石敬瑭派灵武节度使张从宾东讨范延光。不料两将合谋,起兵时把石敬瑭的两个儿子楚王石重信(二十岁)和寿王石重乂(十九岁)杀掉。虽然叛乱最终平定,这位石皇帝又丧掉两个爱子(先前已经有两个儿子被李从珂杀掉)。
没过多久,镇州节度使安重荣起兵反叛石敬瑭。
安重荣是朔州人,自少就孔武有力,精骑射,石敬瑭初起兵时自代北率数千人赴归,深受信任。后晋建立后,获授成德军节度使。由于安重荣军伍出身,暴得富贵,不断亲睹耳闻近代的节度使不几年就当皇帝,常常对人讲:“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石敬瑭天福年间,后晋朝廷为了免起兵端,上上下下对契丹人尊敬无比,唯独安重荣常常对路过的契丹使节箕踞谩骂,肆意侮辱。当时受契丹侵逼的吐浑(唐末称吐谷浑为“吐浑”)诸部请求内附后晋,后晋当然不敢接纳,安重荣反而和这些部族打得火热。他暗杀契丹过路使臣,并乘机上表数千言,大意指斥石敬瑭“称臣奉表,罄中国珍异,贡献契丹,凌虐汉人,竟无厌足”,并把奏表改成书信体,遍发朝廷大臣和后晋诸藩镇。
当其时也,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已成事实,境内民人粗安,上下都怕再起兵衅。安重荣也并非是为了什么民族大义,其实他是怀有不小的个人野心,想以此开启战端。
《旧五代史》中的《桑维翰传》称“晋祖(石敬瑭)览表(安重荣奏表),犹豫未决”。从中可见石敬瑭也觉得安重荣说的话不无道理,当皇帝以来,他一肚子鸟气,确实想发泄一下。(www.xing528.com)
关键时刻,自始至终参与石敬瑭称帝计划的心腹重臣桑维翰当时镇守兖州,得知消息后连忙秘密上表,从契丹人“万里赴难”救援石敬瑭讲起,又说到开国六年来彼此通欢,相安无事,进而劝石敬瑭不要轻举妄动,以防惹恼契丹人。
石敬瑭见密奏后,反复思之,终于不敢和契丹翻脸。
石敬瑭冷静下来了,安重荣那边却等不及。其实,安重荣一边大言要灭契丹,一边也秘密和契丹边帅刘晞暗中联络,其真实目的是想回兵入洛阳做天子。
契丹人也想让安重荣和石敬瑭开战后,借机因中原事起再次入侵取利,因此契丹对安重荣的“指斥”,仅仅是做表面文章而已。
有一次,安重荣与契丹使节骑马并行,指天上飞鸟射之,鸟应弦而落,当时观者万数,无不欢呼,连精于骑射的契丹使臣也非常钦佩,以所乘良马敬献安重荣。这使得这位武将一时间飘飘然起来,自谓名振北方,天下可一箭而定。
不久,他就纠集饥民数万,以回朝入觐为名,大举攻向洛阳。
石敬瑭派大将杜重威迎敌,双方相遇于宗城。两军军阵刚刚成列,安重荣帐下将赵彦之便卷旗奔降,后晋军因势奋击。安重荣一鼓而溃,部下被杀及于路冻死者两万多人,最后他本人也被抓住斩首。
平定安重荣叛乱后不到一年,五十一岁的石敬瑭得病死去。
这老哥们儿一辈子也确实不容易:前半辈子戎旅生涯,出生入死,为后唐帝家卖命,确实做了不少好事;后半辈子称帝,却一直战战兢兢,内忧外患。虽然其当皇帝后慕行节俭,使民间粗安,但千载骂名是铁定的绝案,任谁也翻它不得。
况且,身死才四年,后晋就被他手下的将领和契丹人一起灭掉,真正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儿皇帝”崩后的身后事
石敬瑭死前有六子,一子早夭,二子为李从珂所杀,二子为叛将张从宾所杀,唯余幼子石重睿。
由于石重睿太年幼,众大臣拥立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为帝,是为后晋出帝。此人方面大眼,确有人君之相。
后晋出帝践位之初,正值艰难之世。北面契丹虎视,南有吴越、后蜀窥边,加之连年天灾不断,饿殍遍地,国内政治极其不稳定。
当时,如果依据桑维翰之计,休养生息,静待时机,日后事还未可知。偏偏此时,又出了个好生事端的景延广。
景延广是石敬瑭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在老皇帝死后,他对石重贵有拥立之功。
石重贵即位后,景延广撺掇他对契丹“称孙不称臣”,惹得耶律德光大怒,遣使责备。
景延广更加蛮横大胆,劝出帝尽杀在中原的契丹商贩,并放言:“先帝(石敬瑭)则北朝所立,今上(石重贵)则中国自策,为邻为孙则可,无臣之理。”又扬言:“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
于是,后晋与契丹公开决裂。
天福八年(943年)十二月,契丹军队来攻。转年正月,契丹军攻陷甘陵,河北一带的储积粮草尽陷于敌。
后晋出帝惊骇,亲率军队进驻澶渊,景延广仍自恃胸中甲兵。
契丹兵至城下,派人向城上高喊:“景延广唤我来相杀,何不急战!”
此时的景延广坚持做缩头乌龟,闭栅自守,始终不战。
对此,朝臣们议论纷纷,都讲:“昔与契丹绝好,言何勇也;今契丹至若是,气何惫也。”
开运元年(944年)三月,契丹主耶律德光引兵十余万来攻。后晋出帝石重贵亲自率领亲军列为后阵,东西济河,为偃月之势,旗帜鲜明,士马严整,吓得耶律德光对左右说:“杨光远(后晋降将)说晋朝兵马半已饿死,今日观之,何其多也!”
契丹骑兵冲阵,后晋军严立不动,万弩齐发,飞矢蔽空,契丹军死伤甚重。
耶律德光正要退奔,有奔降的后晋兵告知东阵军少,契丹军集中军力猛攻阵东,后晋军不敌败走,契丹骑兵乘胜追击。当时,正好有数千后晋军在河堤处赶筑水寨,有旗帜从岸边露出,契丹人以为是后晋军伏兵,没敢再追。
不久,双方整兵再战,后晋军又退。后晋勇将李守超以数百军士短兵突击,契丹军稍却。
双方你来我往。最后,战场之上,人马死尸无算。
夜幕降临,契丹军击钲而退。
同年八月,契丹军队又来入侵。后晋出帝不得已,再派十五将出征。转年三月,双方大战于阳城。
契丹铁骑如墙而来,后晋步军以方阵御抵,并选劲骑迎击,大战二十余回合,契丹骑兵不敌,渡白沟而去。
后晋中下级将领都认为,契丹主自己将兵前来,实为劲敌,如不血战,必不得活。于是他们铁下心来死战,双方骑兵步兵交战成一团,杀声震地,后晋士兵无水,取泥水绞汁而饮,艰苦异常。
双方混战之中,忽然大风扬尘,风势转猛,犹如黑夜(肯定是当时罕见的沙尘暴,当时北方植被还未被破坏)。后晋军齐力进击,契丹大败。
耶律德光本来坐在御车里指挥,败退后见追兵渐及,忙跨上一只骆驼,狼狈奔逃。
后晋众将踊跃,要求追击亡寇,身为统军的杜重威(石敬瑭妹夫,晋出帝姑夫)却说:“逢贼不死就是万幸,还想得活后再占便宜吗?”他下令停止追击,丧失了击灭契丹的绝好时机。
杜重威以皇亲大将之重,在成德军节度使任上,每逢契丹进兵,只知闭城自守,未尝派一兵一卒救援邻近的晋朝城池。常常有数十契丹骑兵驱赶成千上万俘虏的汉人经过城下,杜重威从来没有发一箭相救。
开运三年(946年)冬,后晋出帝石重贵竟下令让这个草包姑夫杜重威统领十万大军北去抵御契丹。
军队至瀛州,后晋将梁汉璋与契丹交战阵亡,杜重威马上回军,驻军武强。
听说耶律德光亲自南下,他马上西趋镇州,在中渡桥与契丹夹滹水而营。
十二月八日,后晋将王清等数千人渡河进击,为契丹所败。虽如此,后晋军主力未伤,而且先前曾大胜契丹,上下皆无惧敌之心。
作为统帅的杜重威,自己反而十分害怕,暗中派人前往契丹营帐,向耶律德光表示效忠。
耶律德光大喜,答应杜重威要像扶立石敬瑭那样立他为帝。
对此,杜重威信以为真。转天,他埋伏甲士于大帐,以议事为名召诸将,突然表示要率军向契丹投降。
诸将愕然。但统帅如此说,只得俯首听命,在降表上签字。
而后,杜重威集合十万大军训话。
众军士以为要与契丹兵决战,个个欢呼踊跃。
不料,统帅下令解甲投降。
沉默过后,后晋军营内恸哭一片,声如雷震。
而后,从前血战契丹的大将见大势已去,纷纷降敌。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人不仅投降,还为契丹军做前锋,转头直攻入都城。
宫中相继起火。石重贵自携宝剑驱拥后妃十数人,将要赴火自焚,为御林兵所阻。不得已,他奉表称孙请降。
转年正月下旬,契丹封石重贵为负义侯,遣送至黄龙府安置。同行的有皇太后李氏、皇太妃安氏、皇后冯氏、皇弟石重睿,以及两个年幼的皇子和宫嫔、内官几十人。
在遣送过程中,途经中渡桥杜重威十万兵众曾经驻营的联营大寨,石重贵仰天大呼:“我家何负,为此贼所破,天乎!天乎!”号哭而去。
自范阳开始,一路乏食,宫女、从官采野菜、橡实供食。一行人千辛万苦到达辽阳,遇见契丹的永康王,石重贵的幼子和幼女及内官十数人均被抢走。不久,宠姬赵氏、聂氏也被契丹贵族强掠而去。
在东北苦寒之地,石重贵一直熬了二十八年,到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才病死,可谓受尽折磨,还不如早早自杀死掉好。
“族行万里,身老穷荒。自古亡国之丑者,无如帝之甚也。千载之后,其如耻何,伤哉!”
撰写《旧五代史》的北宋大臣,这话说得太绝也太早。
没有过太久,1127年,距石重贵被俘才过了一百八十多年,北宋的徽、钦二帝也被代辽而起的金国俘掠而走,且侮辱更甚。
相关诸人的悲喜剧下场
契丹主耶律德光攻入洛阳后,于947年2月身穿汉天子服装,御崇元殿受朝,制改晋国为大辽国。不久,后晋大将刘知远派牙将王峻奉表契丹表示臣服。
此前,刘知远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朔州等地一直和契丹人作战,屡有胜绩。但他并非是为了维护后晋帝业,只是想在乱世交战各方中显示自己的实力罢了。
刘知远出身贫寒,也是沙陀人,穷到给人家当上门女婿的地步,后来投奔李克用的后唐军,作战非常勇敢,在一次危急关头,他把自己的战马交给失马的石敬瑭骑,救了这位后来的皇帝一命。
李从珂攻打李从厚时,石敬瑭差点儿被这位失势小舅子皇帝的随从杀死,也是刘知远带一行人冲入,把后唐闵帝的全部从人杀个干净。由于救主有功,石敬瑭称帝后就封他为同平章事兼节度使。
后来,石敬瑭、刘知远君臣之间也开始产生隔阂。石敬瑭免除他禁卫军领军的官职,外派为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死后,刘知远一直静观其变,只是固守自己的河东地盘,对于小皇帝的诏令置若罔闻。
后晋灭后,耶律德光也顾不得实力雄厚的刘知远,趁势作个顺水人情。在诏旨中称呼刘知远为儿,赏赐他一根木制拐杖(不伦不类)。
史书中没有刘知远对“儿”称呼的反应,但他肯定会一笑置之。当年石敬瑭向耶律德光称儿,他曾明白无误地表示过反对。
由于断定天气转冷契丹就会北撤,刘知远便于947年在太原称帝,并改后晋开运四年为天福十二年,意思是不忘旧主,延续石敬瑭年号。同年6月,刘知远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刘知远在位不到一年就病死,时年五十四岁。其子隐帝刘承祐继位后轻信谗言,滥杀功臣,很快就导致邺都留守郭威起兵,都城开封被攻陷,隐帝被杀。
后汉是五代最短命的王朝,传二帝,仅四年。
以十多万大军降于契丹的石敬瑭妹夫杜重威随耶律德光南侵,投降的后晋军驻守陈桥,成日挨冻受饿,困乏不堪。每当他的官轿在洛阳街道上走过,百姓纷纷高声诟骂,杜重威只得低头忍受。
契丹人下令洛阳后晋降官按官职大小上交钱帛,杜重威应上纳万缗,急得他哀求耶律德光:“臣以十万汉军降于皇帝,不免罚纳,臣所不甘。”契丹主笑而免之。
契丹人走后,刘知远为招抚杜重威,任他为太尉,拜宋州节度使。杜重威心怀鬼胎,坚守邺城抵拒刘知远。这位后汉高祖指挥大军,攻伐数日,死伤万余人也打不进去。最后,城内兵民战死饿死十分之六七,杜重威不得已才开门投降。
由于降前刘知远许以不死,杜重威仍苟延残喘了些日子。
刘知远不久病重,临终时嘱咐顾命将佐要“善防杜重威”。这位后汉高祖一咽气,朝臣就把杜重威及其三子在都城以叛逆罪凌迟。由于恨他的人太多,大家一冲而上,不一会儿工夫,这位卖主卖民的老贼便被人们吃个精光!所谓食肉寝皮,仍不能解众人之恨。
与契丹首挑争衅的景延广在后晋出帝后期被罢兵权,出为洛都留守。由于深知契丹强盛,国家危急,他只好长夜纵饮,今朝有酒今朝醉。契丹军入洛阳,耶律德光专门派数千契丹军去逮捕景延广。顾虑一大家老小,景延广最终没有逃跑,硬着头皮去拜见耶律德光。契丹主当面斥责他,说他是南北失和的祸首。估计当时耶律德光因破灭晋国正在兴头上,没有马上下令杀他,而是派人绑缚起景延广,押送契丹。夜间,景延广左思右想知道自己没什么活路,趁防守人不备,挣脱绳索,自己扼吭而死。比起那些叛降之辈,景延广还真算得上是条汉子。
最后,还要提提那位契丹主耶律德光。耶律德光的母亲述律太后一直不愿儿子南伐中国。多次出兵,使得契丹国人死伤无数,消耗甚大。这位太后曾对人讲:“南朝汉儿争得一向卧耶?自古及今,唯闻汉来和蕃,不闻蕃去和汉,待尹汉儿的当回心,则我亦不惜通好也!”
耶律德光灭晋后,服汉天子袍服于崇云殿见百官,大悦,对左右说:“汉家仪物,其盛如此,我得于此殿坐,岂非真天子邪!”虽心慕华仪,这位契丹主骨子里仍野蛮,他任命契丹部族豪酋为诸州镇的刺史和节度使,搜刮天下钱帛以赏军。
由于没有固定的粮草供应,契丹人常派数千铁骑四出劫掠,号为“打草谷”,东西两三千里地范围内,人民遭受荼毒不已。
很快,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各地州镇守将纷纷杀掉契丹族官员归附后汉,耶律德光大惧。加之天气转热,这位北国国主再也待不住,他驱使后晋宫伎、艺人、官员,大载宝物北归,自黎阳渡黄河,行至汤阴,到达一个叫愁死冈的地方驻扎歇息。
他对随同的汉臣高勋说:“我在上国(契丹)以打围食肉为乐,自入中国,心常不快,若得归我本土,死亦无恨!”高勋回去就对从人讲:“这虏头将死矣。”
大军路过相州,后汉将梁晖杀契丹守将据守。耶律德光凶性大发,城破后把男丁全部杀尽,尽驱妇女而去。后来后汉王继弘驻镇相州,挖出十多万骷髅人骨。由此可见这位虏主残暴之一斑。
回国途中,看见一路城邑残破,行里无人烟,耶律德光还笑着对身边的晋臣讲,都是汉人向他邀宠请降才造成这样的后果。
行至栾城,耶律德光苦热得疾,在一个名叫杀胡林的地方暴死,时年四十六岁。
想当初,耶律德光开始攻击晋朝时,述律太后常劝阻,问:“我们契丹国立一个汉人当天子可以吗?”德光回答:“当然不行。”述律循循善诱:“所以呢,即使你攻占了中国也不能统治,以后肯定因此得祸,到时后悔也来不及。”
耶律德光在杀胡林因苦热烦懑而将死之时,不知是否想起过母后昔日的这番谆谆告诫。
为防尸体腐烂,契丹人剖开耶律德光的肚子,摘除五脏,其中放满大颗盐粒,载而北去(汉人管这个盐腌的尸体叫“帝羓”)。大辽皇帝被腌得不会变臭,这才得以全尸而还。
二百八十三年后,即1230年,元太宗窝阔台攻取汉族中原地区后,在宠臣别迭的建议下,想把几千万汉人都赶尽杀绝。一位名叫耶律楚材的汉化契丹族官员极谏,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说服窝阔台没有实行杀光汉人的政策,使得大约六千万汉人(包括女真人,当时都被蒙古人称为“汉人”)的性命得以保存。
耶律楚材,字晋卿,是辽国东丹王突欲的八世孙,乃高度汉化的契丹人。元太祖铁木真攻灭金国后,对他说:“辽、金世仇,朕为汝雪之!”深谙儒家大义的耶律楚材答道:“臣父祖尝委质事之,既为之臣,敢仇君耶!”此言一出,深为铁木真所欣赏,耶律楚材遂成为元初最重要的谋臣。日后,无数汉人的性命为其所救,无数城池赖他的一席话得以保存。
据此思之,历史有时很像一部荒谬绝伦而又合情合理的大戏,使人愁、使人喜、使人忧、使人怒,使人辗转反侧,使人扼腕叹息,沉迷于其间。我们常常会在光怪陆离和萧萧沉郁中,感受令人拍案叫绝的惊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