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造型日趋复杂
当今社会,建筑物已然成为建筑师手中的立体画作,他们用各种各样的建筑造型来诠释现代建筑的内在精神与都市个性。复杂的造型如何进行准确的图纸表达与专业协同呢?BIM技术为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以上海世博会德国馆“和谐都市馆”为例,该馆由位于12米标高的Z字形展厅、内设三层回廊的圆形剧场、紧贴地块南侧呈倒T形的四层辅助用房(包括机房、办公、VIP区、厨房及餐厅区等)组成。展厅部分是空间桁架,由29根圆形钢柱支撑,多功能演示厅是单独的建筑体量,由24根钢斜柱及若干环梁组成受力体系,并在第三层回廊的高度与展厅相连。整体空间关系比较复杂,复杂的造型也带来多重技术难点与专业协同问题。在体量内部,上下贯穿的大结构柱如何与下部空间关联?德方设计了三明治式的复杂层次,剖面由内而外依次为内板/内装饰层、钢结构、外板、外包模,其中部分钢结构穿出外板与外包模相连接。各层假如横平竖直,可以在平面图纸上描绘,但实际是一个在空间中起承转合的结构,虽然都是直面,但很难用二维投影表达清楚,更不用说基于二维方式来进行设计协调了。
(二)建筑功能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
快节奏的都市化生活催生了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人们在方便、快捷、经济、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里享受着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项目的综合性程度与传统的建筑项目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归纳起来城市综合体具有四个特征。
1.超大空间尺度。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www.xing528.com)
3.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4.高科技集成设施。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室内交通以垂直高速电梯、步行电梯、自动扶梯、露明电梯为主;通信由电话、电报、电传、电视、传真联网计算机等组成;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监听系统、紧急呼叫系统、传呼系统的设置和分区得以保证。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上海功能性、网络化、枢纽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重要配套项目,也是虹桥商务区的核心主体,总规划用地约26平方千米(见图2-1)。虹桥枢纽集民用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磁浮、地铁、地面公交、出租汽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可实现跨区域、大范围人流物流的快速集散,是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图2-1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
中国的城市综合体近年来发展迅猛。仅是杭州,在2008年就有人提出了建设100个多功能城市综合体的目标。具备“迷你城市”功能的城市综合体,由于其复杂度高、综合性强,对设计施工的项目协调能力和把控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三)建设项目规模庞大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投资额越来越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机场、港口、园区、交通枢纽等;现代单体建筑项目的投资额、建筑面积越来越大,建筑高度也越来越高。规模庞大的建设项目往往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例如,上海中心项目的投资额148亿元,2008年12月开工,2014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建设周期长达72个月,几百个不同的参与方在不同阶段参与项目,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困难导致潜在的变更风险大,造成的项目返工和延误使建设单位遭受了巨大的利益受损。同时,建设周期长使得建设单位管理的成本相对较高,也易导致投资成本失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