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的指引下,13家大学科技园积极贯彻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按照科技部、教育部对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要求,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高科技产业辐射、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初步成效。至2013年底,13家科技园共建成孵化和产业化用房111.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共5538家,就业人员共80,226人,园区总产值共1,358,600万元,纳税总额共114,400万元,园区企业获得专利共5897项,其中发明专利1035项,同时培育出一批业界瞩目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精英。
1.硬件建设初具规模、软性服务日趋完善
上海地区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寸土寸金。上海高校大学科技园因地制宜,采取自建、租借、改造、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园区硬件建设。目前,13家大学科技园已建成孵化和产业用房110余万平方米,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造了一定的物理空间条件。在软性服务方面,各科技园内都集聚了创业咨询指导、创业培训、人才代理、中介服务等功能,并且在风险资金引入、政府资助项目申报等方面开辟了通道,为入驻企业建立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成为科技孵化企业成长的摇篮和沃土。
2.孵化、培育了一批自主创新和颇具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例如复旦微电子公司依托大学集成电路系统科研成果和设计人才,两年内先后推出“神威1号”嵌入式微处理器等12种自主创新的“复旦芯”。又到香港创业板上市,使1000万元投资迅速增值到3.8亿元,现已成为我国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公司之一。其他科技园也孵化、培养出一批业界瞩目的高科技企业,分别在信息、现代设计、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产生影响。
3.创建了以“三区联动”为特色的园区建设新理念(www.xing528.com)
“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结合上海市发展战略,结合大学科技园建设目标,结合知识创新理论和实践,成为上海高校科技园发展的核心理念,一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和人才优势,通过科学规划和高水平开发,形成“城市的大学,大学的城市”的总体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紧密合作,“就地开发,就地拓展”,推动科技园建设和传统工业改造,达到园区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目标。
4.凝聚了持续发展的能量
科技园在坚持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功能的同时,通过投资科技企业和科研项目等方式,取得一定的经营业绩,为科技园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例如,复旦科技园的载体公司,总资产比创业时的2000年增长了五六倍,凝聚了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科技园以后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5.转入二次创业时机基本成熟
13家科技园经过几年艰苦创业,在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经营规模等方面已基本实现了初创期目标,向加速发展的二次创业转变的时机已经成熟。有能力实行“三个转变”,即:工作重点,从硬件建设为主转向软件建设为主。除继续完善硬件设施外,致力于开发投融资服务、公共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创新信息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以加快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招商引资,从一般投资项目转向成果转化项目、中介机构为主。通过政策与信息,打通大学优势学科、实验室与科技园之间的管道,让大学科研成果连同人才优先入园;同时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科技优秀项目与高素质创新人才入驻科技园,从事研发、孵化、转化等创新创业活动。盈利模式,从物业收益为主,转向成果转化与资本运作为主。孵化过程中提供增值服务(如房租、行政、商务服务等)已有条件实行“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微利政策,甚至具有减免房租的能力,以利于对孵化企业的扶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