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高校产业结合问题及解决

上海高校产业结合问题及解决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以及科技人员等在思想认识和观念上还有不适应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地方。一些人对大学要不要发展科技产业存有疑惑,认为高校发展科技产业是“不务正业”,风险过大,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等,对高校发展什么样的科技产业也存在分歧。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高校科技企业与优势学科的互动。尽管大学有自己的高校科技产业,但较低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不争的事实。

上海高校产业结合问题及解决

1.对高校科技产业认识上有偏差

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性潮流是大学走出“象牙之塔”,摒弃“经院式”办学模式,强化其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功能。然而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以及科技人员等在思想认识和观念上还有不适应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地方。一些人对大学要不要发展科技产业存有疑惑,认为高校发展科技产业是“不务正业”,风险过大,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等,对高校发展什么样的科技产业也存在分歧。

2.高校科技产业的体制问题

高校科技企业同时具备高校和企业的性质,高校作为公益性事业,以教育为主要任务,以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和价值标准;而高校企业以资本运营、成果转化、产品研制、开发和销售为主要任务,以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和价值标准;高校具有相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排他性、独立性、原则性,与具有自主性、盈利性和高风险性的企业相比,有本质的差异。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企业的战略方向,它指导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与途径。那么高校科技企业的终极目标到底是做大做强,还是主要发挥其教学基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职能呢?企业做大做强之后,是否还要坚持初衷,保留教学基地与科研成果转化功能?做大做强之后如何继续反哺学校?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高校科技企业与优势学科的互动。(www.xing528.com)

3.学术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冲突

高校科技产业是将学术价值转化为经济利益的途径,但大学作为知识积累、创造、传播的场所,学术性是大学最基本的性质,如何在社会经济浪潮中坚守大学的学术品位,不迷失于经济利益之中,是当前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4.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大学科研成果数量增长迅速,但科研成果转化呈现“一多两少”特点,即登记的科研成果多,能够实现转化的少,转化后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更少。尽管大学有自己的高校科技产业,但较低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缺乏引导和鼓励高校教师投身成果转化过程的有效机制,如成果和职称评定、奖励制度等以论文多少和实验室成果鉴定为主,对能否转化和有无潜在或显在市场前景考虑不够;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也带有较浓的行政色彩;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科研人员及技术管理人员的收益与成果转化的效益没有直接联系,激励作用不够明显,致使科研工作者为职称、评奖、经费而搞科研,忽视了社会需要,最终导致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而难以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