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大干快上”到“发展是硬道理”,里面都隐含着一种急迫的“工具理性”期待。实际上,“科学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这种似显片面的“工具理性”的一种适度矫正。与经济上的计划体制相配合,在大学组织内形成了一种“计划学术”的潮流,“工具理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扬。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内实行计划经济,力图通过有理性的主观计划来促进社会进步,调控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为了更快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国民经济,在整体氛围上国民情绪都存在着“时不我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感受。从“大干快上”到“发展是硬道理”,里面都隐含着一种急迫的“工具理性”期待。实际上,“科学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这种似显片面的“工具理性”的一种适度矫正。对于大学组织来说,尽管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程度,建立了适合大学本身“知识组织”内在逻辑发展的一系列制度,但是,很明显,基于“工具理性”的渴望,大学组织原有的发展逻辑是远远不能够满足需要的。因此,以“院系调整”为前提的对大学组织进行集体改造,以适应急迫的工具性需要,就应运而生了。与经济上的计划体制相配合,在大学组织内形成了一种“计划学术”的潮流,“工具理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扬。第一是表现为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理工科等学科高速发展,人文学科等“当下无用”的学科被抑制,有的甚至被取消。第二是针对国家需要,开列“学术需求清单”,采用“计划学术”的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短时间内吸收消化了世界前沿的先进科技,缩小了差距。第三是把科层制的管理体系彻底地应用于大学,把大学组织改造成为和政府部门、工业经济部门类似的机构。有时候为了实施某些特殊工程,甚至调集全国的科技力量进行攻关,这样一大批事关国家地位和技术进步的科研项目得以实施。但是,这种对于大学组织的影响也是有一定的负面后果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